百科知识 留住传承人-嵊州竹编代表俞樟根的梦想

留住传承人-嵊州竹编代表俞樟根的梦想

时间:2024-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竹编梦想—— 嵊州竹编代表性传承人俞樟根国靖俞樟根,竹编艺术家,主持创制400多件竹编优秀作品。2007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嵊州竹编代表性传承人。但第一件竹编动物的成功,给了俞樟根很大的信心。数年后,当他再俞樟根作品回到嵊州的时候,嵊州工艺竹编厂因种种原因停办,原厂转给了个人,这让与竹编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俞樟根深感痛心。

留住传承人-嵊州竹编代表俞樟根的梦想

竹编梦想—— 嵊州竹编代表性传承人俞樟根

国 靖

俞樟根(1932— ),竹编艺术家,主持创制400多件竹编优秀作品。曾当选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七届人大代表、嵊县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79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家”称号,1988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7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嵊州竹编代表性传承人。

1932年,俞樟根出生于浙江嵊县城关镇一个竹编世家。嵊州市四面环山,当地自然环境非常适合竹子的生长。早在2000年前,嵊州人就能够利用盛产的各种竹子,编织出各种实用工具,逐渐形成一项民间工艺。后来,用毛竹编制各种竹制品的手工艺人有了共同的称呼——篾匠。俞樟根家三代篾匠,父亲当时是城关远近闻名的篾匠师傅,竹编技术好,是个能工巧匠。

8岁时俞樟根为谋求生计辍学随父学艺,至今已有68年时间。俞樟根说:“我12岁的时候就有自己的徒弟了!”那时候每天早上5点起来吃饭,晚上一直要做到7点回家。他说,做竹编的时候精神最集中,村里很多东西需要去做。在旧社会,竹编工艺是上不了台面的,当时的篾匠一般也就编一些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品。而俞樟根却深深地爱上了这一行,他从民间年画、日用器皿的花纹和蓝印花布中汲取各种民间艺术精华来丰富他的编织技艺。“有文化的未必能做到这一步,因为思考的东西太多了以后就会受到限制。没有文化,为了活下去而去做,而竹编就成了活下去的动力,因为对竹编有特殊的亲和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出现什么问题。那时候我们经常要进行竹编比赛,看谁编得好,我次次都是第一。父亲在教育过程中一直是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这样的学习过程很简单也很快乐,因为看到自己手里一件件竹编作品诞生的时候,疲惫感就消失了。”俞樟根如是说。篾匠在当时主要是编制农具和家用器皿,走这条路一般会安分守己地走到老。然而,俞樟根的篾匠生涯却出现了一次跳跃:新中国成立后,俞樟根进入了政府组织的竹编合作社,1950年,艺人们组织办厂,他又进入嵊县工艺竹编厂,自20世纪60年代起,他先后担任工艺竹编厂的创新设计组组长、嵊县工艺竹编厂研究所所长、省人大代表、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从此,俞樟根开始尝试对传统竹编工艺取其精华、舍其糟粕、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从那时起,俞樟根开始尝试对传统竹编工艺进行创新,开发新的竹编表现形式,使嵊州竹编工艺大放异彩。

1953年,俞樟根对传统的篮、瓶、盒、罐等竹编产品进行革新,创制了“六角花篮”“双耳八角罐”等新产品。继承和创造了“条丝”“花笼”“弹花”等100余种编织法,并创造编织了动物、人物产品。主要作品有《金鱼合》《九狮图》《鹅》和《还我山河》等。

在长期的发展中,嵊州竹编首创并形成了“动物”“漂白”“花筋”“蓝胎漆”和“防蛀防霉”五大工艺特色,其中的“动物”特色就出自俞樟根之手。在谈到“动物”技法时,俞樟根语重心长地说:“竹编工艺的灵魂在于技法的创新。”嵊州竹编长期以来一直坐拥悠久的工艺传承和丰厚的资源,但竹编的对象却一直局限于生活用具制作上。“突破”“创新”成为俞樟根和他的设计团队常年追求的目标。也正是这个信念让俞樟根坚持了多年,在此期间他本人获奖很多,但是每次得奖之后最大的感受不是洋洋自得,而是压力更大了。

俞樟根作品

“那年,我出差杭州,在一家礼品店里,几个老外啊,对瓷器动物爱不释手。那我就想,如果用竹编来制作动物,效果会不会更好?”带着这个想法,俞樟根开始了对竹编工艺的改造,篾丝的可塑性很差,本来用来做日用品的东西要编成动物,难度可想而知。俞樟根知难而上,在相关人员的配合下,他先用木头做好大象的模型,把四条腿和象鼻分开来做好,然后再用竹丝一一连接上去。“那只大象不太好看,姿势不灵活。”俞樟根笑着回忆说。“竹编大象一点不生动,木木的发呆样。”由于不熟悉做动物的工序,最细腻的水竹也没能把大象的鲜活感做出来。但第一件竹编动物的成功,给了俞樟根很大的信心。为改进竹编动物艺术造型,他决定接下去做竹编公鸡。为了做一只栩栩如生的竹编公鸡,他专门到菜市场养鸡户家,仔细观察公鸡在自然环境下的各种姿态;到做的时候,鸡的形态已经了然于胸。1964年,在突破了竹编模拟动物和人物的难关之后,俞樟根先后创造了10多种编织法,为动物竹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俞樟根及其学生所编花篮、飞禽走兽以及人物,如《苏武牧羊》《麻姑献寿》《龙船》等,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随着技术日渐成熟,竹编动物的生产开始初具规模,飞禽走兽陆续化身竹编。1978年人物竹编《苏武牧羊》由俞樟根和学生胡六久共同创作完成,苏武巍然立于旷野之上,左手持节,身体前倾,昂首挺胸,遥望南天,传神的竹编尽显其思乡之情。俞樟根老先生双手灵巧地飞舞,丝丝竹篾把人与绵羊的组合编织得细腻完整,令人叹为观止。1979年,俞樟根获得了轻工业部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4年在林业部举办的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全国林产品博览会上,竹编《奔马》得到了江泽民同志的高度评价。(www.daowen.com)

俞樟根还对竹编动物的实用性进行了深入思考,将传统竹编中器皿与之巧妙结合起来,创制了《鸡罐》《鸭盘》《鹰盒》等,将可开合的盖、可投放的口设计在动物的背部和嘴部,实用性与观赏性俱佳。如《鹰盒》,整体浑然如柱,鹰腹做容器,翅膀收拢,脚下有底座,可以侧倒摞在一起,有利于包装和运输。

“竹编工艺,各道工序的配合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团队,我一个人是创作不出这些有影响的作品的。”老人的朴实无华,令人感动。

俞樟根精于竹编工艺,且勤于思考,在秉承传统竹编工艺的基础上,自创了近百种编织新技法。为将这100多种工艺技法留给后人,他和身为高级工艺美术师的徒弟徐华铛一起,历时一年半时间,终于完成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竹编工艺》,这本书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认可。

1996年,俞樟根从嵊州工艺竹编厂退休,去了珠海小女儿家。数年后,当他再

俞樟根作品

回到嵊州的时候,嵊州工艺竹编厂因种种原因停办,原厂转给了个人,这让与竹编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俞樟根深感痛心。竹编的传承也让俞樟根担忧:“现在想找个合适的传承人也很难了,因为时代变了,没有人能安下心来天天去做这个东西,往往做会皮毛就不来了。”近几年,俞樟根回家后到东阳等地旅游时看到人家在搞的“竹编奥运”,而回到嵊州后,却看到没有年轻人再学竹编了,这让他很是忧心。“竹编这一工艺在嵊州后继无人,我觉得很遗憾。”俞樟根说。眼看自己年事已高,视力和体力也开始不同程度地下降,但在嵊州无场地无资金,甚至连最基本的工具都已经很少见到。“有人牵头的话,作为嵊州竹编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我愿意为振兴嵊州竹编,继续我的梦想。”

嵊州竹编的延续发展以师傅传徒弟传承为主,竹编日用品传授的是一般的普通技艺,而竹编工艺品的传承在于多代子弟的创新。由于手法不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情况相当普遍。嵊州竹编传承谱系第一代为曹水根、俞祥老,第二代为俞樟根、胡六久、范平潮、陈庆良、钱兆荣等,第三代为张伟国、刘苗根等。

调研小组与俞樟根合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