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绍兴莲花落传承人:留住胡兆海

绍兴莲花落传承人:留住胡兆海

时间:2024-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志在传承地方曲艺—— 绍兴莲花落代表性传承人胡兆海黄明华胡兆海,浙江省绍兴市人。1973年正式加入曲艺团,从事莲花落表演。当时胡兆海的哥哥胡兆强在绍兴莲花落曲艺团学习莲花落,就鼓励他也去考。

绍兴莲花落传承人:留住胡兆海

志在传承地方曲艺—— 绍兴莲花落代表性传承人胡兆海

黄明华

胡兆海(1949— ),浙江省绍兴市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曲艺家协会顾问。1963年考入绍兴第三届绍剧戏训班,师从彭少山、吕顺华学习莲花落。1973年正式加入曲艺团,从事莲花落表演。1982年新编莲花落《翠姐姐回娘家》参加全国曲艺优秀节目会演(南方片),荣获创作、表演一等奖;1987年出演《姑娘上门》,赴北京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获得金奖;1997年出任绍兴莲花落艺术团团长;1998年开始兴办绍兴市地方曲艺学校,现有学生如陈祥平、潘海良、韩会稽、施金裕等,且有多名学生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各类曲艺奖项;2008年2月,被国家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绍兴莲花落代表性传承人。

一、“爱屋及乌”喜爱莲花落

胡兆海,1949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区的一个六口之家,排行老二。胡兆海幼年家庭条件十分贫困,父亲没有固定工作,主要以打零工来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母亲则是典型的家庭妇女,靠拣柴等来贴补家用。艰苦的生活虽没有阻挡胡兆海对于戏曲艺术的追求。“卖西瓜、卖西瓜,两三钱一块冰糖瓜,两三钱一块料瓜,甜的咧”,这是20世纪50年代他在绍兴老家摆摊听到的卖西瓜的叫卖声。就是这些随处可以听到的绍兴方言叫卖声引发了胡兆海对地方戏剧的兴趣。“哎——有钢盅锅子各样式脸盆,好修——”在有的吆喝声中,从小心思缜密的他发现这其中还有当地绍剧的味道,所以他那时对于绍剧的喜爱是多过莲花落的。也许就像常言说的那样“爱屋及乌”,因为对于戏剧的喜爱,所以对于莲花落也就存有这样的感受,有老艺人唱他就听,当初只是“觉得好听”的他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大半生会与莲花落结下不解之缘。

二、绍兴曲艺班的学艺经历

由于对于戏曲艺术的喜爱,年仅12岁的胡兆海就报名参加了当年绍兴曲艺培训班的招生。说起当年的面试情景胡兆海现在还历历在目。当时胡兆海的哥哥胡兆强在绍兴莲花落曲艺团学习莲花落,就鼓励他也去考。参与面试的主考官张志湖(音译)老师看见这个连球桌都还没有长过的小家伙就报名来参加考试,便对他说“现在侬阿哥已经考进哉,侬的头还没有超过球桌,等侬长过球桌高再来考吧,到时候我一定招你”。就这样胡兆海第一次与莲花落失之交臂。16岁时,胡兆海再次报考了绍兴曲艺第三届训练班,这一次可谓是人才济济,但胡兆海凭《打太庙》中四句绍剧在千余名的考生中脱颖而出,老师又对他手脚的柔软程度进行了简单的测试,在经过激烈的初试、复试、决试之后,他终于顺利过关,成为绍兴曲艺第三届训练班的一员。

被训练班录取后,开始了他正规化的学艺之路。就这样,胡兆海一边进行搁腿、下腰、手眼身法步的训练,一边开始学唱绍剧。学艺的生活是艰苦的,尤其是拉顶和伏腰,“拉顶拉得眼泪鼻涕都下来了,伏腰是吃不消的,老师把你的两只腿固定住,两只手放在你的腰上,你的两只手在老师的肩上一靠,一次一次地往下压,这样真的是太辛苦了”,每天要做的功课是一定要按时完成的。后来绍剧《三打白骨精》中猪八戒的扮演者七龄童来训练班过夏,一天傍晚,他和胡兆海下象棋的时候提醒他:“身体的严格训练对嗓子是存有一定的伤害的,要成名成家嗓子要保护好。你的嗓子还是不错的,在训练的时候自己要把握好。对于绍剧演员来说,你跟头翻得再好,台下的观众也记不住你叫什么名字,只有唱得好才可以让人记住你。”所以后来每到中午伏腰、翻跟头做功课的时候,胡兆海就自觉地开始了他的“调皮时间”,跑到另一边专心致志地练习唱功。因为前辈的话一直萦绕在他耳旁。从此以后,胡兆海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唱功上,身训的功课减少了许多。这段艰苦的学艺经历为他以后学习莲花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胡兆海从绍剧转向莲花落发展,源自于班主任沈英(音译)老师和他的谈话,沈老师说:“曲艺团的演出不要去看,这是没有艺术的,要观摩就要看绍剧。”他对老师当时的这一观点还是很有想法的,为什么莲花落会被看不起?人们认为莲花落演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技艺不够高超,但在胡兆海心中莲花落还是很受老百姓喜欢的。所以便在戏训班期间,向他的阿哥学习了一曲莲花落《两只羊》,这是一个关于公家与私人矛盾的故事,剧情虽然简单,但还是为他以后莲花落的表演奠定了基础。

胡兆海正在叙述当年报考时的经历

胡兆海讲演绍兴莲花落——《两只羊》

胡兆海讲述当年的创作演艺之路

三、支农下乡“草台表演”(www.daowen.com)

1965年,绍兴戏曲训练班因为新政策的原因不得不解散。年仅17岁的他面临着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选择:要么卷铺盖回家,要么下乡支农。他毅然选择后一条路,挑着铺盖到绍兴县解放公社联合大队报到,开始与农民兄弟一起过日子。由于之前已小有声誉,所以初来乍到第一晚,他就被当地的乡亲父老要求来一出。这一出他演唱了在训练班时偷偷学习过的曲目《两只羊》,这次成功表演之后,他成了方圆百里家喻户晓的“明星”,当时有许多的村民都争相邀请他去表演。当时的表演节目只有《两只羊》和《夫妻送离》,演唱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左右,这远远满足不了村民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胡兆海以之前听到过的同名故事为原型改编成第一个莲花落长戏——《上海奇案》。胡兆海和另外两位莲花落爱好者自行组建了一个草台班子“六十岁”(因三人年龄相加正好是60岁,所以当地老百姓就以此来称呼他们)。

到1966年,他们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当然,“成名”之后的他也一直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此来满足男女老少的各种口味。胡兆海的演出多视观众年龄段而定,“如果来的以小伙子、姑娘居多,那么就演唱《智取威虎山》这种节奏比较快、比较搞笑,其中有很多的台词比较上档次和知识化的曲目;如果以老太太和妇女居多就表演能调动妇女同志情绪的《母女相会》;如果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有,他就演唱老少皆宜的《上海奇案》”。正是由于采取了“因地制宜”“审时度势”的对策,“六十岁”才得以深入民心,让这样的“草台团体”能够获得陆陆续续的预约,长期发展下去。那时的他已经拥有了被当地人视为奢侈品自行车和手表等物。这时胡兆海对于莲花落已有了很大的“看法”,因为是莲花落让他就此成名,可谓让他名利双收。

四、“三根扁担”人生转折

文革”特殊时期,胡兆海的演艺生涯不得不暂停。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有了找工作的打算。他曾经到上虞越剧团找工作,为了这个机会他把户口迁到了上虞。后来因为浙江省有知识青年不允许招的条例,不得不在上虞的农村里当了几个月的农民。后来收到堂兄的来信,说绍兴文化馆在办莲花落,目前正在招人,他就骑着自行车赶了100多里路到绍兴文化馆,当时馆里正在搞《三根扁担》。因当时户口已迁到上虞,文化馆不让他上台演唱,只让他教人唱戏。当时他的第一个学生是他的师傅,一位60多岁的老艺人“豆腐阿土”。为什么要一个学生教老师演唱《三根扁担》?这与胡兆海的支农经历是分不开的。《三根扁担》的主要内容就是讲述了一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故事。因此,和主人公有着相同背景的他,对于知青在农村的生活处境、思想感受都有切身的体会,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把主人公演绎得活灵活现的根本原因。

对于这样的重任,胡兆海是深感责任重大的。因为如果这次演唱不成功,绍兴曲艺团将无法恢复,莲花落就有可能因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被淘汰。绍兴莲花落存亡的重担结结实实地落到了他一个人的肩膀上,只教不唱,压力实在是很大。在他教了两天只教四句唱词后,“豆腐阿土”表示自己不会唱,要求去打板。由于老人已习惯于传统的老唱腔,对于为适应新时期发展而改变的新式腔调适应不了。胡兆海只好再教一个比较年轻的演员,那个演员学习了半个月,但在之后的文化馆和文教局的审查中还是未通过。文化馆和文教局的领导就和胡兆海商量说,在过几天的县领导审查时由他唱。今后还能不能唱莲花落,多年来的抱负能不能实现,曲艺馆能不能恢复就看他了。那一天,等胡兆海唱完之后,现场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他的能力得到了领导的赞同。于是领导决定就让他来唱《三根扁担》,同时还帮他把户口迁回到绍兴,并为他安排了一个工人的身份。白天他就在工厂做工,晚上随文化馆去各地演出。

1972年,胡兆海演唱的《三根扁担》莲花落一炮打响,广播里放的、群艺队演出时都是《三根扁担》,家家户户的老百姓都知道有一个胡兆海。当时农民伯伯听到广播里放《三根扁担》,都要把扁担卸下来听听,一听就是四五十分钟,因为它讲的就是发生在咱老百姓身边的事情。1973年,绍兴曲艺团恢复,胡兆海顺利进入曲艺团,这一年也成为他人生道路上最关键的转折点。也是在这一年,他后来的妻子因演唱莲花落《三根扁担》表现出众被曲艺团选中,成为一名莲花落女演员(胡兆海那时已进入曲艺团)。两人因为兴趣接近、爱好相同,便日久生情,最后走到了一起。《三根扁担》不仅救了莲花落,也促成了两人的姻缘。

五、旧版新编 再创佳绩

1976年,胡兆海的新作品《常青指路》使莲花落跨过长江。《常青指路》由胡兆海在1975年创作,当时时间较长且一人饰演全部角色,为了参加比赛,胡兆海便将这个节目进行改编,和另一个莲花落女演员周汝珍合作演绎,并且缩短了时间,表演形式有唱有说有表,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在浙江演出时,就登上了《浙江日报》头版头条。

胡兆海现在演出曲艺时,一改传统的演出方式,采用鹦哥班、莲花落、小品、歌曲相交叉的方式,“如果全部都是莲花落,有的观众,主要是外地观众会听不懂,所以要懂得多样化、丰富性”,尽量站在观众的立场考虑莲花落的发展。在新世纪,表演形式比较单一的剧种是无法迎合现代社会的需求的,因此莲花落的表演便呈现出多种化的、丰富的特点。同时,他的创作曲目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例如《姑娘上门》这部作品。在之前的绍兴,特别是农村,男女双方找对象按常理一般都是男方去女方家,但是在这部作品中却表现了改革开放之后新时期的姑娘们传统观念的改变,一反常规,由女方亲自到男方家去拜访。1987年,《姑娘上门》赴北京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获得金奖。

胡兆海1982年演唱的绍兴莲花落《回娘家》获得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南方片)观摩演出一等奖

2008年2月,胡兆海被国家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绍兴莲花落代表性传承人。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他,对于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演出前,胡兆海会到曲艺班队吊吊嗓子,同时也让徒弟们去练练声。现在胡兆海的徒弟主要有陈祥平、潘海良、韩会稽、施金裕等。他不仅对自己严谨,对徒弟也很“挑剔”。他们一是要会唱长篇莲花落并且多唱;二是要会创作,任何剧本都要经过演员的二次创作,要让它有血有肉;三是还要有很好的应变能力,能让观众的眼睛时刻跟着演员,对观众的情绪有掌控力。同时他还有个设想,把地方戏曲搞起来,将莲花落、平湖调、鹦哥班等结合起来搞一台节目,以此来体现文化发展的多样性。这样做既可以让濒危的莲花落等地方曲种完整地呈现给广大观众,又为其继续传承发扬提供了平台。同时胡兆海创办了一个地方曲艺学校,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文化传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