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新昌调腔传承人蔡德锦:留住传统技艺

新昌调腔传承人蔡德锦:留住传统技艺

时间:2024-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万金油』级的大师—— 新昌调腔代表性传承人蔡德锦赵玲勤蔡德锦,新昌调腔著名表演艺术家。20世纪90年代,新昌调腔再次面临演员青黄不接、濒临倒闭的困境,蔡德锦于是开始带头积极奔走,四处呼吁。

新昌调腔传承人蔡德锦:留住传统技艺

『万金油』级的大师—— 新昌调腔代表性传承人蔡德锦

赵玲勤

蔡德锦(1943—2008),新昌调腔著名表演艺术家。1957年考入首届调腔训练班学习。1959年进团后,有很强的适应性,演丑角如《双下山》中的小和尚,活灵活现;演小生如《三请樊梨花》中的薛丁山,情真意切,文武皆能;演老生如《齐王斩后》中的齐宣王,形象逼真,处处恰如其分。由此成一名性格演员,在观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他既会演戏,又能自己编剧、导演,执导了《大名府》《铁麟关》《双推磨》《县太爷审案》等剧,富有创新精神。曾参与筹划拍摄大型调腔电视剧《闹九江》,指导排练调腔大戏《挑水伯》等,被誉为 “万金油” 级的调腔大师。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蔡德锦成了剧团里的“万金油”,只要安排给他的角色,他都能演好,小生、正生、老生、小丑等,他演什么像什么,很多时候还能演出自己的特色来。所以,久而久之,别人就送给他一个有趣的外号——“垃圾畚斗”。在新昌民间,这本来是一个贬义词,但到了蔡德锦身上却成了褒义词,而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个新外号……

一、小时候的结缘

蔡德锦1943年出生于浙江新昌,家住在当时的石溪乡丁村。调腔在那时的农村很火,许多人都会哼唱几句,他自己也很喜欢这种听起来激情澎湃的表演方式。当时一些调腔剧团会不定期下乡演出,他有机会总是到处去看演出。在观看这些演出中,他对调腔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

1957年,为了抢救濒临衰亡的新昌调腔,当时的省文化局拨专款在新昌成立了第一批调腔训练班。那年蔡德锦刚15岁,当听说剧团在招收训练班学员时,喜欢调腔的他马上去报了名。那时,一个原因是他的家里条件不太好,学调腔是为了找到一种谋生的方式,另一个原因是他觉得调腔将来一定会发扬光大,自己也想为调腔的传承发展而努力。所以,当时他的目标已经比较明确了:考上训练班,然后好好努力,争取将来能学有所成。

作为肩负调腔救亡重任的第一批学员,蔡德锦始终严于律己,认真唱戏。他的师傅是调腔著名小花脸杨荣繁,但凡有调腔的活动都少不了杨老师。杨老师多次参加演出并获奖,还担任了第一期调腔训练班的丑角老师。1986年为抢救《北西厢》,82岁高龄的杨荣繁亲自披挂上阵,登台表演法聪和尚一角,把濒临绝境的艺术瑰宝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受师傅的影响,蔡德锦为调腔工作兢兢业业奉献了50多年。

二、潜心钻研 刻苦训练

1959年,蔡德锦进入训练班的第二年,新昌成立了调腔剧团,他便和其他学生一起开始边学习边参加演出。那时几乎每天都有演出,有的时候还要加场,他们往往一出去就要大半年。而且因为条件有限,当时服装、道具都要自己背着,虽然很辛苦,蔡德锦心里却很高兴,因为可以演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蔡德锦对调腔艺术刻苦钻研,演技十分精湛,是观众非常喜欢的一位演员。

其实相比其他演员,他有一个比较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的嗓音条件并不好,但幸运的是他身上天生就有一股子戏感,总能演什么像什么。所以,嗓子不好非但没有阻碍他的发展,反而促使他走出了一条有别于常人的路。他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那股戏感,勤于思考如何塑造不同人物性格,勇于尝试各种角色,成为剧团里不可多得的演艺人才。他文武兼备,曾经武戏演得相当出色。遗憾的是后来在一次排练中,他翻弹簧跳板失误摔断了腰,很少能再演武戏了。

蔡德锦是个认真而倔强的人,对待调腔事业,他总是全心投入一丝不苟。太专注于事业的人经常会不顾家,蔡德锦便是如此。结婚后,一开始他和妻子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因为他一直忙于剧团里的事务。要么整天在剧团里排练指导,要么经常到外地演出,一出去就是一个多月,因此大多数时候他都不在家,家里就全靠妻子一个人打理。就连大女儿出生那天,蔡德锦也是在看了女儿一眼之后就随着剧团出发去外地演出了。而儿子出生那天,他直到晚上才赶回家里。难怪在妻子眼中,他因为总是惦记着调腔事业,算不上一位传统意义上的“称职”丈夫。

蔡德锦全心全意搞调腔,对艺术的追求令他如痴如醉、废寝忘食。在剧团排练时,他经常忘记时间却总也不知疲倦;晚上睡觉时,他只要想到好的台词、好的思路就马上爬起来记录。业余时间在家里,他基本上还是在搞调腔,或者是自己在家写写剧本、搞搞唱腔,或者是找老艺人聊聊天、搞搞聚会。他的儿子也曾对他的学生说过“你们的老师在家成天搞调腔”。

退休后,赋闲在家的蔡德锦心里依然时刻牵挂着调腔,只要剧团一有事他还是随叫随到。有时候他甚至把家里当成办公地点,一天到晚和以前的团友商量着复兴剧团的计划。后来他渐渐迷上了摄像摄影,但他所拍摄记录多数还是和新昌调腔有关,以至于有人说他是剧团免费的御用摄像。在他的潜移默化中,妻子不仅十分理解支持他的工作,而且自己也喜欢上了调腔。

三、万金油级的大师

蔡德锦演出剧照

蔡德锦演过的戏有60多部,演出场次已经无法统计,他扮演过小生、正生、老生、小丑等角色,正、反人物都能演。有一次他演一个小书童,一个专家看了后,说他浑身有戏。凭着这股子戏感,他能做到演什么像什么,逐渐成了剧团里的“万金油”。

1980年,剧团推荐蔡德锦参加了浙江省艺术学校开设的导演训练班。从此以后,他不但会演戏,还能自己动手编剧本,也能自己当导演排戏了,确确实实成了一个“垃圾畚斗”。(www.daowen.com)

20世纪90年代,新昌调腔再次面临演员青黄不接、濒临倒闭的困境,蔡德锦于是开始带头积极奔走,四处呼吁。在剧团成立40周年和45周年时,他还召集原剧团成员进行了“呼吁”演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蔡德锦坚定地认为调腔是从他们手上复兴的,绝不能让它从自己手上灭绝,“一定要把新昌调腔传承下去”的信念一直支撑着他。所以,为了调腔他不断努力。

也就是在蔡德锦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下,大型调腔电视剧《闹九江》终于在2004年得以完成。此电视剧的拍摄完成也为历来“口口相传”的新昌调腔提供了另外一种传承模式,所以意义十分重大。

四、严爱有加的引路人

对于调腔未来的传承与发展,学生的培养工作是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环节上,蔡德锦可谓煞费苦心,他对学生严爱有加,为剧团培养了许多优秀演员。

在学生眼中,蔡德锦是一位既严厉又慈祥的老师。作为艺校里的老师,他总是以对待自己的那种严格态度去训练学生、要求学生。指导学生排练时,他会不厌其烦地让学生重复练习,直到满意为止。因此,他对学生的训练也会经常忘记时间,学生们有时甚至因为没训练好而吃不到午饭。学生刚进训练班时年纪还小,喜欢到处蹦蹦跳跳玩心较大,蔡德锦对他们更加一丝不苟,从点滴小事上要求他们做好每一步。他有时会故意试探学生是否专心训练,例如看到自己所教的丑角班的学生练功时偷偷去玩武生班的刀枪,他会严厉地动手揍学生以示警告教育。对于学生的排演工作蔡德锦更是认真对待、精益求精。

为了在舞台上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平时蔡德锦会带学生走出剧团体验生活,寻找真实的感觉。例如在排练小和尚下水的戏时,为了在台上逼真地表现小和尚的脚碰到凉水后很冷的感觉,他带学生去江边用自己的脚体验真正的凉水,实景感受之后再回到舞台所展现出的脚很冷的感觉就比较生动。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创作态度与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位学生,他的学生们都能做到很认真地对待艺术创作。在以后刻画人物、创造角色时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创作态度。

在严格授徒的同时,蔡德锦也有很慈爱的一面。学生们刚进艺校时年龄都还很小,很多人连洗碗洗衣服等小事情都还不能自理,却要过全封闭式的住校生活。蔡德锦很爱护学生,会像父亲一样去关心照顾学生。当时食堂里伙食不太好,他会从家里带好吃的给学生。周末他还常常把学生带到家里,一边指导他们排练,一边让妻子给他们做饭吃,开开小灶改善生活。对于这些小细节,他的学生们至今回忆起来仍记忆犹新。

蔡德锦和学生合照

蔡德锦对学生呕心沥血的付出没有白费,一批批优秀学生在他的教导下茁壮成长,成为调腔剧团的中坚力量。他的学生王益莉现在是新昌县政协委员,在调腔的舞台上已奋斗了20多年,获得了很多荣誉。一开始她学的是小丑,后来却和蔡德锦一样几乎能胜任任何角色,而且因为性别的优势,她还能演小旦等女性角色。他这些成绩的取得和蔡德锦的教导是分不开的,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从老师身上学会了真正用心去爱调腔事业。另一个学生田敏从13岁起跟随蔡德锦学习调腔,现在也已从事调腔事业20多年,是剧团的优秀演员,为新昌调腔的推广与发展做出了很多努力。现在他也会帮助艺校培养一些喜欢调腔又有传承能力的好苗子,使调腔能够后继有人。受蔡德锦的影响,他表示今后一定要尽自己的努力把调腔传承下去,继往开来。

蔡德锦的徒弟田敏

虽然蔡德锦没有来得及将毕生所学全部教给学生,但他对调腔的热爱与奉献深深影响着学生,他对学生的教导与期待不断激励着他们,受他的感染,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坚定地踏上调腔之路。蔡德锦一直希望调腔在新昌能欣欣向荣,不断发展壮大,希望学生们能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在生活上也有所改善。相信在众多接班人的不断努力之下,他的期待一定会很好地实现。

五、不畏生死情系非遗

在调腔申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期间,蔡德锦信心百倍,积极参与到整理申报资料、排练剧目中去,忙得不亦乐乎。他还对一些老艺人进行实地采访并向他们学习,还运用自己的拍摄技术为剧团搜集保存了许多影像资料。甚至还在家办了录像厅,对许多珍贵资料进行记录保存,同时也供团里的老艺人、训练班的学生等去观看学习。

退休后蔡德锦仍然忙于为调腔的传承发展献计谋划、奔走呼吁、培训指导。在调腔剧团青黄不接、濒临倒闭的时候,他到处奔走,呼吁抢救;由于缺乏经费和演员等原因,调腔电视片《闹九江》从筹划到拍摄用了12年之多,没有演员他们自己上,没有道具他们自己做,缺经费他亲自出去拉赞助,在他那一批调腔老艺人的艰苦努力和各方的大力支持下,2000年终于拍摄完成了《闹九江》。

在各部门的重视和努力下,2006年6月新昌调腔终于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可是蔡德锦却积劳成疾。他终于病倒了,不得不到杭州、北京等地治疗,但他始终关注着调腔的进展态势。2007年5月调腔培训学校开学典礼时,他是被搀扶着走进校门的。下半年新昌调腔剧团在排练《挑水伯》时,他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仅靠挂点滴和喝粥汤来维持生命,但他仍然硬撑着身体来到排练现场进行观摩指导。在排练现场他拄着拐杖,迈着蹒跚的步伐走上舞台,用微弱沙哑的声音指导演员。回家后他把拍下来的排练过程录像一次又一次认真地查看,然后细心提出修改意见。《挑水伯》在全省会演中获得了大奖,团长陈颂军深情地说:“这有蔡德锦的一份功劳啊!”

在医院中拿到国家级传承人证书的蔡德锦

2008年6月9日,当时的新昌县调腔剧团团长陈颂军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的金质奖章、奖杯、证书等送到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蔡德锦手中。蔡德锦将东西小心翼翼地捧在胸前,热泪盈眶,幸福地笑了。他当时表示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更大了,希望能赶快好起来,真正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在那段难熬的住院生活里,国家对调腔的重视与对他的认可是支撑他坚持下去的唯一信念;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国家级传承人的证书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与欣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