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新昌调腔代表性传承人章华琴:留住传承人

新昌调腔代表性传承人章华琴:留住传承人

时间:2024-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热血一生壮心不已—— 新昌调腔代表性传承人章华琴赵玲勤章华琴,新昌调腔著名表演艺术家。尤其是在2007届调腔五年制中专班的教学工作中,成绩斐然,并于当年被评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昌调腔代表性传承人。从17岁考入新昌调腔训练班成为第一批学员起,章华琴的一生便与新昌调腔紧密联系在一起。

新昌调腔代表性传承人章华琴:留住传承人

热血一生 壮心不已—— 新昌调腔代表性传承人章华琴

赵玲勤

章华琴(1942— ),新昌调腔著名表演艺术家。1958年进新昌县首届调腔艺训班学艺,工旦角。在当时“抢救在先,发展在后”的规划下,担任《火烧陈友谅》《卖后宰门》《三婿招》《双玉配》等60余部调腔传统戏中的旦角,受教于调腔著名旦角老艺人赵培生、楼相堂。随后一直在调腔剧团担任主演,在省内外观众心目中有一定声望。其主演的《封神榜》(1—6本) 被中国戏剧出版社制作成连环画,《北西厢》(4折)由浙江省艺术研究所录像作为资料保存, 并作为调腔经典作品和教材。1972年开始授徒,在历届艺训班中任旦行主教,对新昌调腔的传承与发展有功不可没的贡献。1997年退休后,仍照常担负着传承工作。尤其是在2007届调腔五年制中专班的教学工作中,成绩斐然,并于当年被评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昌调腔代表性传承人。

从17岁考入新昌调腔训练班成为第一批学员起,章华琴的一生便与新昌调腔紧密联系在一起。她勤勤恳恳为调腔奉献了50多年,见证了新昌调腔繁荣、鼎盛、衰落、重现生机等起起落落的发展史。

一、戏缘:由越剧到调腔

章华琴于1942年出生于浙江淳安县千岛湖,祖籍新昌县城南乡。幼年时因为当军官的父亲被频繁调派于宁波杭州上海等地,她不得不随着大人搬来搬去。直到1950年,一家人才终于在新昌县儒岙镇安定下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章华琴第一次看到了新昌调腔剧团的下乡表演。章华琴的父亲是个京剧迷,曾向京剧老艺人认真学习演唱了《打渔杀家》中的肖恩唱段,母亲则喜欢哼唱一些民间小歌小戏。也许是受到父母的影响,她从小就特别迷恋唱戏,上小学时她就告诉老师将来自己的第一志愿是要唱戏。她比较难忘的是母亲给她买的一本越剧剧谱,自己一直拿它当宝贝,没事就会兴致勃勃地学唱几段,由此萌发了她最初对于越剧的浓厚兴趣。

10岁时章华琴开始上小学,那时她一边读书一边学习越剧。当时有一些剧团会不定期下乡演出,她总是一场不落地去认真观看,然后回到家照着所学到的去模仿比画。她现在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经常在家里练习,把床当作戏台,把床单披在身上当作戏服,在床上练习表演越剧。到了该升入中学的时候,章华琴没有去考初中,而是向家人坚持要学唱戏。在家人的支持下,喜爱越剧的她毅然去了越剧训练班。而当时新昌的越剧训练班不是国家办班,父亲担心其发展前景,曾劝她选择由国家办班的调腔训练班,她坚持了自己的兴趣没有同意。两个半月以后,越剧训练班解散了,初中也已经不能回去读了,她只好先在儒岙读了一所农中。

1958年,新昌调腔剧团在儒岙招学员时,17岁的章华琴也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了。当时调腔班有两个演员还找到她家里听她唱戏,听过后她居然得到了去新昌第二次考试的资格。经过考试,一心要唱戏的她留在了调腔训练班。

二、挥洒热血 力挑大梁

那时新昌调腔剧团演员断层严重,办训练班培养下一代的任务刻不容缓。章华琴作为训练班第一批学员,刚进入这个行当便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使命。当时会调腔的几位演员年事已高,训练班采取“突击基本功训练与抢救继承剧目相结合”的方法训练学员,章华琴跟随楼相堂(青衣)、赵培生(花旦)两位老师工旦角,刻苦勤奋地学习排练,很快就成为剧团里的重要力量。

1959年新昌调腔剧团成立,章华琴也调入了剧团工作,60年代后她成为剧团里的重点培养对象。当时抢救危亡的重任需要她们迅速掌握技巧尽快投入排练,她不负厚望曾在一周之内就排好了一支小戏。短短三个月她就能跟着剧团里的老前辈们登台表演了,开始只是一些偶尔露脸的小角色,后来她慢慢成了主角。

对于每一步的训练工作,从唱腔到身训,章华琴都可谓一丝不苟。以前学的是越剧,她声音太轻,唱调腔时有的高音上不去,于是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出去对着城墙练声。那时她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天还没亮就一个人出去,对着老城墙呼鸡唤狗练假声,虽然很怕,但她还是努力坚持了下去。

章华琴偏爱唱腔,武戏功底较弱。一开始她热衷于练习唱腔,早上很早就起来饿着肚子练声,中午不睡觉也愿意练,而在练武戏打靶子时就没那么积极。后来领导要求她文武兼备,给她安排了两支武戏,《闹九江》和《杨排风》中的武旦。虽然自己并不擅长武戏,但领导安排下来了她并没有推辞,也能做到认真地去排练。她记得以前练功时两个老师都帮她压腿下腰,她曾痛得透不过气,但还是倔强地想着“死就死吧,苦一点无所谓,要学就得学好”。就是凭着这股韧劲儿,她一次次克服了自己的缺陷,1973年她又成功出演了武戏《海岛女民兵》中的海霞。

在唱腔方面,章华琴一直刻苦训练、潜心研究,既达到了比较专业的水准,也拥有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除了基本的吐字清晰,要使别人能听懂之外,她认为更重要的是唱戏不能只会喊,还要能根据人物性格唱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她的心得是“咬字、气息等技巧上的东西是需要后天的反复训练的,不能唱起来只有声音没有感情,有声无情是无法生动准确刻画人物的”。

对于剧团里的工作她总是满腔热血、不畏劳累,她的信条是“想认真搞事业,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作为剧团的重点培养对象,领导会关注她各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当时剧团领导唐娟芬团长找她谈话,教她不要太早考虑个人问题,先专注于调腔事业。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教诲,直到24岁时,她才经师兄介绍认识了剧团乐队里的吕月明,29岁时二人才结了婚。

结婚后章华琴依然坚持事业第一,只要剧团里安排了任务,她总是毫无怨言地立即去执行。年轻时她身小体弱,体重才80斤左右,却要经常背着很重的行李道具,走很远的山路到处上山下乡为工农兵演出。直到现在她仍然能清晰地记起当年演出时的紧张情景,“一场演出结束,观众退出去,一碗汤一个馒头吃下去,接着演下一场,每个人都是这样”。她当时身体吃不消了还在忍痛坚持,儿子生下后没满两个月她就出去演出了,虚弱的身体在寒冷的天气里还落下了月子病根。即便如此,她练到吐血了还是会继续练继续演。

作为一个母亲,章华琴觉得自己不够称职,因为她很少有时间管孩子。年轻时忙于演出,一年只有个把月在家,所以她的孩子都是别人帮忙带的,儿子到17岁了才回家和自己住在一起,女儿到了15岁才回家。不过孩子对她和丈夫工作忙碌顾不上家都比较理解,这一点她感到很安慰。更难得的是孩子深受他们感染也喜欢上了调腔,特别是有音乐天赋的儿子,现在也进了剧团工作。

工作中章华琴全力投入,业余时仍不忘情系调腔,不放弃每一个学习机会。她非常认同“艺术源于生活”,在看《水浒》《红楼梦》等古典名著时,她会认真去看书中怎样描写人物的性格、动态造型以及内心活动。在欣赏郭兰英老师的歌曲和京剧艺术家李胜素、张火丁等人的表演时,她会仔细观察这些歌舞戏曲中是如何刻画人物个性,怎样用心表演感动观众。即便是在退休那段时间,她和老伴也没有放弃调腔,一有空他们就会和以前的同事聚会,唱上几段各自拿手的。退休在家时,她也不忘随时关心剧团里的进展情况,团里有任何困难与需要,她总会第一时间赶到。

三、辉煌成就见证奋斗足迹(www.daowen.com)

刚进剧团时,章华琴便肩负起抢救重任,面对许多剧目濒危的紧急状况,她积极投入排练、抢救珍贵剧目的工作之中。她先后在调腔古装戏《闹九江》和《北西厢》、现代戏《三月三》和《红灯记》等戏目中担任重要角色,其演出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章华琴曾多次参加了浙江省、市举行的专业文艺会演并屡屡获奖,成绩斐然。1991年,她参加了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1992年到北京参加了文化部的会演;1996年和1997年,她都被评为新昌政协“双好委员”;1998年元旦,她参加了绍兴电视台的绍兴戏曲名家演唱会;2005年,她荣获新昌县第十届金茶花文艺贡献奖;2007年她被绍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认定为新昌调腔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2月,她又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昌调腔代表性传承人。

章华琴的非遗证书

1992年,章华琴等一些表演艺术家受邀到北京参加文化部会演。虽然那时剧团的经济不宽裕,道具也不齐全,他们还是凭着深厚的唱功赢得了满堂彩。那次演出后,在北京的一些专家还自发为调腔召开了一个研究报告会议。在会议上,专家们指出,新昌调腔作为一种地方艺术竟然会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实在难得。调腔悠久的历史背景、别致的唱法都是它的艺术魅力,其存在本身就足以见证它的历史地位,因此被戏曲界和学术界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那次演出经历让章华琴引以为豪,调腔也成了章华琴一生钟爱的艺术表演。

章华琴在指导学生

四、桃李纷飞育后人

新昌调腔没有曲谱,只能靠一代一代口耳相传,它的永葆生机离不开代代学生的相继努力,因而章华琴对学生寄予了无限厚望。从选拔招生到教育指导,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她都一丝不苟,为剧团培养了一大批新生力量,也为调腔的继续发展传承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了能招到好的表演苗子,章华琴和其他调腔老艺术家亲自深入乡村,进行层层选拔。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外貌、身材、嗓子等先天条件,还更加重视后天的表现态度。章华琴信奉“艺如其人”,学生们在艺术上所展现出的面貌也能清楚地反映他们平时的做人态度,“在台上训练时吊儿郎当,那么在台下的日常为人处世中肯定也表现不好”,因此她特别注重对学生们进行戏德的教导,希望学生们都能向着德艺双馨的目标前进,从而更好地把新昌调腔传承下去。

一批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刻苦学习是调腔未来复兴的希望,因此章华琴对他们要求十分严格。上课时章华琴要求他们不但会听还要会“悟”,要多去思考多问为什么,这样才能很好地理解吸收所学到的知识与本领。晚上章华琴要求他们学会睡前“过电影”,尽量把白天学到的东西回忆一遍,这样有利于将它们更牢固地记忆掌握。她还希望学生们平时能多看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东西,例如在看电视时多看看中央十一台的节目,通过这种课外的学习渠道来巩固自己的课堂所学。

对于教学工作,章华琴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为了教好学生她甘洒热血。年纪大了她依然尽力去为学生做一些肢体示范动作,使学生能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她的嗓子由于月子病根造成支气管扩张现在已经不能高声唱了,但教唱腔时她还是会坚持轻声示范。

章华琴的教学路是不平坦的,学生不止一次离开剧团的记忆至今还令她十分难过。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的新昌调腔剧团为了精简人员而大规模裁员,章华琴的好多学生不得不离开剧团。“看到那么好的人一个一个离开了剧团,我们真的非常痛心”。回忆起那段时光,章华琴现在仍然眼含泪水。1987年,新昌调腔剧团重新办起了训练班,章华琴二话没说又当起了培训班的老师。之后,由于剧团陷入经济困难,加上其他各种原因,她手下的几个好苗子又离开了剧团。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学生被调去省里剧团,她和吕老师很心疼也很生气,甚至开始真正考虑是留下还是离开。待遇低、不被人认同,这些她都能忍受,但就是不能忍受那些学生的离开。

那时章华琴在训练班教学收入甚微,月工资只有1500元,她以前的学生甚至打电话来质问她:“您的价值难道只有1500吗?”但是待遇低她并不计较,因为她不以金钱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在她心中,只要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只要做的是有意义的事,她就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章华琴的心血没有白费,一批又一批学生在她和剧团其他老艺术家的指导下茁壮成长。她连续指导的四期训练班,为剧团输送了急需的新鲜血液,保证了调腔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就拿目前正在培训的2007届调腔中专班而言,章华琴认为这批学生总的来说也不错,例如18岁的小旦王嘉瑜勤奋努力,文武兼备;小生俞臻杰也比较认真刻苦。对于这批学生的干劲儿,章华琴感到很满意。她说:“有的学生训练非常刻苦,放假了还在学校练功,天气很热也在练。他们有的20岁了还没有男女朋友,对于调腔也很专注。”2011年6月份终审,这些学生彩排了两台戏,一台传统戏《闹九江》,一台折子戏,观众反应都不错。2011年下半年就是他们训练的第五个年头了,这批学生现在大的有20岁,小的才十六七岁。他们思想还很单纯,章华琴对她们还不太放心,她希望自己能继续严格培养好他们,站好这最后一班岗。

五、老骥伏枥心系非遗

2006年,新昌调腔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其中凝聚了以章华琴为代表的一大批老艺术家的心血。他们多次为呼吁抢救调腔而举办公演,并积极联名一定要办训练班进行抢救。退休在家的章华琴也回剧团参加了领导安排的古戏唱段演出。2008年,章华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老当益壮的她表示要对得起“传承人”这三个字的称号,今后要继续为调腔传承做些力所能及的传承工作。

对于新昌调腔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章华琴有着很清晰的认识。首先,对调腔资料的抢救至关重要,其中剧本、曲牌急需保护。对于这一方面的工作,章华琴对1987届的那批演员有很大期望,他们接受了比较正规的训练,基本功扎实,年纪尚轻精力旺盛,理所当然能够成为抢救剧本、曲牌等资料的主力军。章华琴希望他们不仅要积极对调腔进行演出推广,而且要把重点放在抢救资料上。其次,调腔训练班现在还没有团部,场地不够,演员的排练及住宿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决。关于这一点章华琴希望县领导能够继续加大力度鼓励发展,政府有关部门也可以适当向其他县学习,更好地帮助剧团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调腔的传承与保护。章华琴表示自己今后还会继续关注调腔,并及时向领导反映哪些项目亟须抢救。

谈到自身的工作,章华琴最关心的是2007届训练班。她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和师姐妹们、学生们一起办好这个训练班,使调腔能够后继有人。她会继续探索怎样关心小辈接班人,从生活上到艺术上都把他们带好。她希望学生们能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干一行爱一行,不要因为工资低等原因换来换去,到老了一事无成。“干一种工作要扑上去,爱上它了解它才能做好,苦一点也不要紧。”章华琴说。

章华琴是个十分敬业的老艺术家,从学生到演员,再到老师,即使退休了还是被返聘,她为新昌调腔倾注了自己大半生的心血。成为国家级传承人之后,她感到身上的责任更大了,如今70多岁的她依旧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继续为调腔的传承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她从心底热爱调腔,对调腔未来的发展始终充满信心。她笑着讲道:“新昌调腔与江南第一大佛是新昌的两个宝,作为新昌人应该以拥有这样一个古老的剧种而自豪。只要我们努力去工作,去挖掘,发扬它的特色与价值,县里领导及调腔演员共同努力拼搏,一定会给它带来好的前景。”

采访小组与章华琴及其爱人吕月明合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