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留住传承人:永嘉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林天文

留住传承人:永嘉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林天文

时间:2024-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竭心尽力承永昆—— 永嘉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林天文吕源林天文,浙江平阳人。2007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经过努力,林天文考取了平阳县第二中学。当时《张协状元》这一剧目准备参加第一届中国昆剧节,剧组希望林天文能帮忙作曲,然而,此时林天文已经被调到市京剧团,并已退休。

留住传承人:永嘉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林天文

竭心尽力承永昆—— 永嘉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林天文

吕 源

林天文(1936— ),浙江平阳人。1956年进入永嘉昆剧团,先后从事司笛和作曲工作。1969年调至温州地区京剧团至今,主要对永嘉昆剧的曲目进行创作、改编和整理。1958年创作了生平的第一部作品《红霞》,演出后反响较大。林天文蜚声中外的作品《张协状元》,是他从事永昆作曲的转折点。2008年,林天文创作的《琵琶记》,成为把传统戏曲和现代通俗唱法结合起来的成功尝试。此外,林天文为了永昆的传承,编写《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温州本(永嘉分卷)6本。从1994年开始到2010年,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凭借其50多年的经验,自发地整理出了10部手抄剧本:《琵琶记》《金钗记》《绣襦记》《钗钏记》《玉簪记》《长生殿》《永团圆》《八义记》《张协状元》和《连环计》。2007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一、带着童年记忆顺利被永嘉昆剧团录取

林天文,1936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54年中学毕业后,由于家庭困难不能继续考高中,他去了一所小学做音乐教师。之后他考虑到自己是家中这一辈中唯一的读书人,又加上自己只有19岁,不习惯整天和小孩子打交道,于是返家继续考高中。经过努力,林天文考取了平阳县第二中学。考取高中后,林天文面对是否读高中又陷入两难:一是当时林天文家很困难,连20块钱的生活费也拿不出;二是林天文父辈七个兄弟中有六个是农民,只有他四叔是读书人。林天文的四叔一定要他去读书,并承诺用自己每月一半的工资资助林天文读书,并对他说:“你不去读书的话,我们家就是没文化的,你必须去读书。”

就在林天文犹豫不决的时候,永嘉昆剧团到水头镇演出,他看见了贴在电线杆上招收永昆剧团新成员的广告。林天文左右权衡,一方面,想到即便读高中有四叔支持,但家里的经济负担仍然很重,况且四叔还没有结婚,林天文便决定报考永嘉昆剧团。另一方面,林天文觉得自己和音乐很有缘,他第一次接触乐器时,就有一种莫名的喜好。那时他在一个地主家干活,这家地主有个和他同龄的儿子,两人兴趣相投,放学后经常在一起倒弄那把地主家的二胡。在空闲的时候,地主儿子便把二胡借给林天文研究。就这样林天文拿着地主儿子借给他的二胡自学胡琴,很快就觅出了其中的奥妙。林天文的中学时代,学校有个国乐队(相当于现在的民族乐队),他借助小学的胡琴经验,有幸担任了国乐队的二胡伴奏,后来利用其对乐器的敏感度自学了三弦和风琴。

于是林天文瞒着父母,违背四叔希望他继续读书的愿望,报考了永嘉昆剧团。由于林天文在音乐上的天赋和出色表现,加上他的贫农成分(那时候成分是很重要的),他顺利地被昆剧团录取了,从此和永昆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勤学苦练,《红霞》创作成功,成为剧团中坚力量

1956年,林天文进入永嘉昆剧团。由于昆剧团是新中国成立前组建起来的,里面的老艺人很多,但其中许多人文化程度很低,甚至是文盲。而林天文是初中生,用林天文自己的话说这在当时不得了,所以永昆剧团的团长对他很好,很器重他,在各方面都有意识地培养他。在剧团里,林天文师承陈达辉、徐剑鸣等人,学习笛艺和作曲。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开始,徐剑鸣老师被划为反革命分子,当时叫五类分子,最后被遣送回乡。徐剑鸣老师一走,剧组里没有了作曲人,作曲的艰巨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林天文身上。

由于进昆剧团还不到两年,林天文对昆曲不是很了解,初次创作很盲目,于是他从几千个昆剧曲牌中选出需要的曲牌,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智慧来作曲。1958年,林天文创作了生平的第一部作品《红霞》。他说写出东西的感觉是很好的,创作中的琢磨也颇有意思,比如《红霞》里面有段唱诗很抒情,有悲观缠绵的感觉,写的是红军走了,乡民思念红军。于是,林天文选择了昆剧中的曲牌《石榴花》。《石榴花》是非常有气势、十分威武的曲牌,为了把这样的曲牌改成比较抒情缠绵的调子,林天文创造性地把《石榴花》原来的节奏放慢,这样感觉就出来了。《红霞》演出后反响较大,虽然这部戏是林天文的处女作,在作曲的技巧、方法和经验上都还不成熟,但正是因为这部戏,林天文成为剧团的中坚力量,担任着乐器演奏和作曲工作。

三、作曲新手法选择的成功尝试:《张协状元》和《琵琶记》

有了第一次作曲的经验,加之后来在剧团中不断磨炼,林天文在作曲上是更上一层楼。他总结出了三个作曲手法:第一,完全按照昆曲既定曲牌定曲子,完全根据传统的曲牌,把曲子套进去;第二,进行即兴创作,由于昆剧曲牌的格律都是有规定的,像《红霞》这种现代剧目是没规定的,就可根据剧本进行即兴创作;第三,根据传统的曲牌进行改编。林天文回忆说:“我后来作曲,因为懂这个昆剧,就感觉被传统的东西捆死了,有这么一个过渡的阶段。就像你们学习一样,开始的时候所有的东西根据书本内容,不能把这些书本知识完完全全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我感觉这是一个阶段,在我完全不懂的时候就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来,也不管这个曲子是悲的还是喜的,把它拿来就改,差不多做了七八十本的戏。当你做事进入了境界才知道,被传统的东西捆死是很有好处的,如果不经历这些你就不知道。所以后来到了这个曲子(《红霞》)以后,我就接了三四十本传统的戏,我当时是为老前辈伴奏吹笛子的,从中得益不少。正是因为有这些传统的东西,这么多老师教我,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林天文在永昆作曲中的转折点,是蜚声中外的《张协状元》,这个剧本也是他的得意之作。当时《张协状元》这一剧目准备参加第一届中国昆剧节,剧组希望林天文能帮忙作曲,然而,此时林天文已经被调到市京剧团,并已退休。但由于这次是“文革”昆剧消失以后首次举办的昆剧节,林天文想通过这次昆剧节拯救快要消亡的永昆,所以他顶着巨大压力接下这一艰巨的任务。(www.daowen.com)

由于顶着拯救传统艺术的压力,当时的林天文对作曲顿时少了些头绪,想要进行即兴创作,又害怕拿不准,以致在考虑三天后仍然不敢下笔,经过反复思考,最后决定用《九搭头》这个曲牌。因为《九搭头》这个曲牌通俗易懂,人们一听就能应声附和,相比之下,没有其他的昆剧曲牌那样晦涩难懂。林天文认为若用太古老的曲牌,便会显得呆板,填词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加。他说:“因为现在的作家很少有会填词的,写个散文、诗什么的问题不大,但词的格律要求很高,所以很有难度。于是我选了一个折中的、给现代作家带来方便的办法。”后来《张协状元》演出后,反响很大,得到一致好评。

除了《张协状元》之外,林天文的又一重要作品就是他与郭汉城大师的学生谭志湘老师一起合作的《琵琶记》,这是温州著名戏剧作家高则诚的作品,总顾问是时年90多岁的顾汉成大师。在这本戏中,让林天文最满意的地方是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因为林天文认为完全模仿式的继承不能打动观众,只能继承其中优秀的东西。高则诚《琵琶记》原来的著作中有44出戏,以前会演时有上演过16出戏,用时4个多小时,但现在根据文化部的规定要限定在两个小时以内。因此,这对于创作来说有很大的难度。为了保证剧本的原意,林天文费尽心思,不敢随意删改,不敢有太大的出入,只能根据原来的东西压缩,前后差不多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最后这部《琵琶记》才得以上演。林天文说这个剧本在声腔的改编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在戏曲中加入了现代的、通俗的东西,所以听起来会感觉其中别有一番滋味。这次的改编创作,也算是把传统戏曲和现代通俗唱法结合起来的一个尝试。

在对《琵琶记》进行改编的时候,林天文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对昆剧较高文学性的理解。林天文开玩笑说,对他这个初中生而言,昆剧中的很多典故,就是查字典也查不到。这些典故,文字典雅、晦涩难懂,理解剧本文意、虚心请教便是作曲的第一步。《琵琶记》就在林天文的谦虚谨慎中,在将传统戏曲和现代通俗唱法结合起来的尝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四、不遗余力、竭尽心力传承永昆

永昆的现状,不得不让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忐忑不安!林天文回忆说,永昆在动荡中经历了两次失传的危险。第一次因为他的老师,永昆有幸得以保存。由于永昆不同于有宫词谱的南昆,因此它的传承是戏剧界的奇迹。没有曲谱的永昆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靠的就是口传心授。十年内战、八年抗战、经济不景气对戏曲影响都很大。特别是在1948年、1949年,好多昆剧老艺人为生活所迫都转业了,有的成为农民、商业小贩,有的回家带小孩。到1954年,党和人民政府决定要拯救民间文化艺术,其中重点拯救的就有昆剧、瓯剧和越剧。当时昆剧团的艺人都剩下没几个了,剧团团长走遍温州各地寻找昆剧艺人,结果找回来40多个,组成“巨轮昆剧团”。这个昆剧团最大的困难是唱腔没有曲谱,再者就是缺少演出和伴奏。就在林天文进昆剧团时,三位老师徐剑鸣、陈达辉、叶志倾,发现永昆没有曲谱的危险,于是致力于整理记录昆曲曲谱。林天文在1956年进入昆剧团后,也加入老师们的工作中,他们在六年中记录了40多部戏。林天文说假如没有他的三位老师,永昆就可能永远消失了。

永昆第二次面临的危险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文化界要清除“封资修”,昆剧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代表。那时的林天文继承师绩,有很多昆剧的资料,于是他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军队”冲进他家到处搜查,把家里所有与昆剧有关的资料装在箱子里封起来带走了。1969年,林天文要求“军队”把那些没收的昆剧资料还给他,但被拒绝了。后来发生了水灾,所有被没收的珍贵资料全被淹没了。直到1989年,国家为拯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各地方的曲谱均需在文化部档案里存档。当时在湖北襄樊开皮鞋店的林天文,被温州市文化局局长请回,要求他将永昆的戏曲全部记录下来。在忧虑损失的资料过后,他喜出望外地想到还有叶老师和他一个师弟(蔡欲高)存有这份被“军队”带走的资料。经过一番周折,林天文终于得到了这些宝贵的手抄本资料,于是根据这些零碎的资料,林天文整理成了六辑《中国戏剧集成》。

林天文整理的剧本

《中国戏剧集成》有了,但永昆的传承仍然是林天文的最大心病。永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其中曲谱是永昆最宝贵的东西,没有曲谱也就没有永昆。幸运的是经历了“文革”后还能找到这些珍贵的昆剧资料,林天文为了永昆的传承,从1994年开始到2010年,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凭借其50多年的经验,整理出了10部手抄剧本:《琵琶记》《金钗记》《绣襦记》《钗钏记》《玉簪记》《长生殿》《永团圆》《八义记》《张协状元》《连环计》。

2007年,林天文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为拥有这个头衔而自豪。平日里,为传承永昆,他除了创作和整理剧目外,还授艺于学生。1998年温州市成立昆剧传习所,选送学生去上海进行专业学习——南戏开蒙、表演练习。而这批学员返回传习所,学习了半年永昆小戏,还是没办法毕业。林天文再次被传习所请回,传习所将使这些学生顺利毕业的任务交给他,林天文接手后,想尽一切办法,挑选了四出戏,教授八位学生表演。经过林天文的悉心指导,这八位学生很快就顺利毕业了。即便毕业,但因为他们习惯南戏的唱腔,永昆唱法的独特性在毕业之际还未能掌握。面对这种耗时耗力的做法,林天文主张永昆的传承需要剧团自己办学校,唱腔、动作表演全由永昆老艺人亲授,请昆剧团的老师培训基本动作,使学生少走弯路。如今,林天文私下收有两名徒弟,学笛艺的金瑶瑶和学作曲的吴敏,两人学艺有成,林天文甚感欣慰,然而由于这种技艺的传授不是正式合法的传承,林天文难免会忧心永昆后无传人。

除了收学员,林天文还给永昆设计了一条道路,用他的话说就是“攻农村占学校”。林天文让其徒弟在网上给他买了一本《弟子规》,他打算根据《弟子规》改编一部戏剧进入大学展演。从1956年进入永嘉昆剧团开始,林天文结识永昆已有55年了,可谓是几度繁荣几度凋零。“我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只有戏剧,才是我尽情施展能力的舞台”,林天文自我评价说。一直以来,他就认定他的血管里流淌着永昆的血。

相关知识

永嘉昆剧,也叫温州昆剧,由于温州旧名永嘉,所以多称之为永嘉昆剧。永嘉昆剧行腔明快流畅,表演质朴粗犷,生活气息浓郁,是流行在以温州为中心的浙南地区的一个昆剧流派。永嘉昆剧起源久远,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早在北宋宣和年间,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南戏,就起源于温州,在当时叫温州杂剧,也叫永嘉杂剧。明万历年间昆剧传入温州后,和温州的戏曲声腔互相融合,逐渐形成这个地方剧种。永昆的声腔,既有与苏昆同牌同调,也有同牌异调和独有曲牌。演唱中不受传统联套宫调规律限制,可以同宫异调联套,甚至可以在某一曲牌中间转调,呈现了极大的灵活性和丰富性。上海名家俞振飞在观看了永嘉昆剧团的表演后就对永嘉昆剧有“南昆北昆,不如永昆”之赞,由此可见永昆之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