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留住传承人-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汪世瑜

留住传承人-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汪世瑜

时间:2024-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腹有诗书气自华—— 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汪世瑜孙希如汪世瑜,江苏太仓人,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第三届“梅花奖”得主,联合国昆曲艺术成就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参加全国昆曲展演,被文化部表彰为“有显著成就”的艺术家。可是汪世瑜的条件并不好。汪世瑜被评为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成为当时整个工作队的一个代表。

留住传承人-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汪世瑜

腹有诗书气自华—— 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汪世瑜

孙希如

汪世瑜(1941— ),江苏太仓人,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第三届“梅花奖”得主,联合国昆曲艺术成就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参加全国昆曲展演,被文化部表彰为“有显著成就”的艺术家。14岁入浙江昆剧团学艺,师承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工小生,冠生、鞋皮生兼能,尤以“巾生”见长,经50余年舞台磨炼,蜚声海内外,获“昆曲巾生魁首”之誉。汪世瑜在舞台上塑造了一批成功的艺术形象,《牡丹亭》中的柳梦梅、《西厢记》中的张君瑞、《西园记》中的张继华等小生形象,都是票友们谈论汪世瑜绕不过去的标志性角色。而《拾画·叫画》《琴挑》《跪池》等拿手好戏的表演更是风采独具,令人叫绝。

汪世瑜老师的二徒弟周志清拜师的时候,汪世瑜赠他一把纸折扇,题书:“梅花香自苦寒来。”谆谆嘱咐弟子:“当年我的师傅周传瑛给我一把纸扇,现在我传给你。希望你能一辈子带在身边。作为一个小生演员,扇子功是基本功之一。”

“梅花香自苦寒来”不仅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也表达了汪世瑜对人生的感悟。在讲起自己的人生经历之前,汪世瑜说:“人们都讲汪世瑜福气很好,做什么都很有成就,其实仔细想想汪世瑜也是经过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因素形成的。社会其实是很实在很实际的,当你对社会有作用了,有贡献了,社会就会承认你,当你没有这个条件,没有为社会做出贡献,社会对你不予理睬。”那么汪世瑜又是怎样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作用,有贡献的人的呢?

一、出身贫寒、勤学苦练

“我们的祖上没有一个人是搞文艺的,我是因为家庭困难才进入这一行的。”汪世瑜如是说。1955年,汪世瑜14岁,小学刚刚毕业,因为家里有四个弟弟,全靠父亲一个人养活,家庭条件非常差,所以便不再继续读书。一天和六个小朋友一起去昆山玩,正赶上国风苏昆剧团招生,就一起去考。负责考试的周传瑛觉得这个孩子眼睛很大很有神气,可以试试看,于是就糊里糊涂进了昆剧团。

进团以后,团里的很多人都说他有一双大眼睛,声音又粗,唱花脸比较合适。可是当时的汪世瑜看到周传瑛老师觉得特别亲切,好像有种缘分在里面。而且周老师演的吕布周瑜、潘必正等,都是各种各样的美男子;花脸却是每天脸上脏兮兮的。所以汪世瑜就非要演风流俊爽的才子书生,不让演就回去。就这样,开始留下来学小生。跟随周传瑛学艺一年之后,按民国年间创立于苏州昆曲传习所“传、世、盛、秀”的传承谱系,老师给他起名“汪世瑜”。

可是汪世瑜的条件并不好。因为小学时候不爱上体育和音乐课,所以身体瘦弱、嗓子不好、五音不全。可是既然要唱小生,而且一定要学巾生,所以就按照老师的要求勤学苦练。周传瑛老师教《琴挑》的时候,光方步就让汪世瑜走一个月,每天“抬、抬、抬”地从早走到晚,只有一个动作,非常艰苦和乏味。为了练好巾生必备的“扇子功”,汪世瑜吃饭、走路,甚至睡觉,都会带上一把纸扇,打开、折起、旋转。但周老师觉得自己在唱功方面有缺憾,没法在“唱、念”方面给汪世瑜全面的指导。所以汪世瑜就把俞振飞老师的磁带一盘盘放着听,跟着唱,慢慢地稍微有点像样了。后来还多次当面向俞振飞老师请教。就这样,慢慢地打下了扎实的做工和唱功的基础。

二、小生从业以后的被闲置与“连升五级”

汪世瑜自1958年开始登台唱小生以后,遭遇了“大跃进”运动,戏曲界响应国家服务农工的要求开始改革,开始演出一些和工农兵相关的剧目。由于汪世瑜学的是巾生,也就是扇子生,嗓子练得尖了,动作练得小了,眼睛也练得眯了,所以工农兵演不了。只能演演小秀才眼镜戴上,除四害呢;要么演农村里的小会计,白衬衫穿穿,也不像……所以后来就没办法,被闲置起来没人理,“像个半废人”。这个时候,汪世瑜喜欢上了诗词,因为昆曲都是诗词,必须要懂它,才能表现它。因为用不着了,所以正好可以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诗词,练练毛笔字啊,看看书啊,养成了看书的习惯。

到20岁左右(1960年)的时候,汪世瑜终于迎来了他艺术的春天,开始学习他后来的成名作《西园记》。22岁演出时,这出当年由浙昆第一代八位“传字辈”老师精心打磨和手把手教出来的《西园记》,一亮相便红遍大江南北,盛演360多场。“当时在上海的丽都大戏院一演就是一个月。要知道,当时在上海能连演一个月,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周总理看了这出戏,盛赞“汪世瑜是一个好演员,要给他创造一个好条件”。于是,当时团里马上给他连升三级,第二年再升两级,等于一年半的时间连升了五级。工资涨到79.5元,而当时普通的工人工资才20块钱左右。

三、“四清”运动时的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

1963年,从上海回到杭州以后,由于当时的“四清”运动,汪世瑜被派到农村去体验生活,和牛住在一起,而之前在上海住的是国际饭店。“这个反差太大了!这个反差让你有一个承受能力,我觉得这些东西也是一种不一般的坎坷,而且我也适应了。”汪世瑜说。

“当时给了一个最落后的生产队让我管,那时我才23岁。”汪世瑜带领队员开了一片青年试验田,因为当时每天都有农民挑猪去镇上卖,汪世瑜就带村里的青年们早晨四点半起来去捡猪粪,放在一个大缸里面,然后浇到试验田里去。冬天把水塘的水弄干,把泥挖出来,也放在试验田里。功夫不负有心人,生产终于好上去了。队员看到生产搞上去了,积极性也高了,凝聚力也有了,自然而然一切都好办了。汪世瑜被评为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成为当时整个工作队的一个代表。“这个和当时周老师让我练台步、练戏、练嗓音,实际上是一个原理。只要你付出了,认真对待了,总是有效。”汪世瑜回忆说。

四、“文革”期间的“杭州市第一届教师代表大会代表”

“四清”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来了,剧团解散。解散之后,汪世瑜开始被分到工厂去,后来调到一个中学去当老师。由于特殊时期,权威教师都不能上课,也不让他们上,所以汪世瑜被派去教高中语文。“那时候我27岁,自己小学毕业,教高中语文,我感觉我的一节课备得相当困难。”汪世瑜把老教师的教案拿来抄好,有些句子解释不了,就去问,问好了再一句句背下来。第一次进教室,就像要登台装扮一样,找一个围巾一围,像个五四青年教师,让学生觉得还蛮神气。讲义怎么放?放好之后,怎么打开讲义?怎么走到这儿讲一段?怎么回过来,再到这儿讲一段?一堂课45分钟全部都一一排练好。但是上去讲了以后,本来设计要停顿的都忘了,就稀里哗啦地讲,全部讲完了,一看还有10分钟,“整整还有10分钟,汗一下子就出来了,不得了了,我怎么对付过去这10分钟?学生都在看着你呢。”当演员的经历让汪世瑜学会了随机应变,于是他让学习委员朗读了一遍课文,总算消除了尴尬的状态。

汪世瑜在这个学校整整教了七年,带了两届学生到高中毕业。七年多的教学生涯都能比较顺利地过来,光靠运气是不行的,主要在于人要有所准备,为下一步的成功创造条件。“在当老师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要当老师。但是赋闲期间养成的喜欢看书、背书、读唐诗的习惯,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汪老师说。“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时期,学生都不爱念书,读书无用论很盛行。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汪世瑜带领班上的同学早锻炼:100米、400米、越野跑,每天训练。所以每一次学校的运动会,汪老师班总是第一名。同时,由于汪世瑜的数理化不行,着重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在他的课堂里面学生一定要发言,每个星期班里的小干部都要向全班汇报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允许打草稿,看着读,后来就不允许看稿子了。这样,汪世瑜培养出了一批能演讲的学生。慢慢地,由刚开始当语文老师,到后来当班主任、高中语文的年级组长;最后,“杭州市的第一届教师代表大会的代表里也有汪世瑜。”汪老师骄傲地说。

“做什么就要爱什么,要达到你的极致,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我在学校里如果混日子的话,七年也很快就混过去了。由于我当时连升了五级,工资很高,79块钱。比学校的校长、党委书记都高接近1倍。刚开始叫我教政治,每天给我一张报纸,但是我觉得不行,主动要求教语文。正是由于这个信念,我在那里当好了语文教师,当好了班主任,当好了年级组长。尽管当时并不称职,但我的确是投入地去做了。”汪老师如是说。(www.daowen.com)

五、接过浙昆大旗,在继承中发展昆曲艺术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剧团重建,从学校回来的汪世瑜直接就当了剧团的副团长,后来曾历任浙江昆剧团团长、浙江京昆艺术剧院院长、浙江京昆剧院院长,兼任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他对浙江昆曲艺术的保存、继承和发展倾注了无数心血,同时也为浙江的各戏曲剧种培养了一批重要演员。

汪世瑜说:“抓住了每一个时期每一个时段的每一件事情,为我以后人生都铺平了前进的道路,给我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于走向前的条件。”离开剧团之前的汪世瑜连一个小组长都没当过,只晓得演戏,别人都认为他除了演戏一无用处。可是回来以后,就直接当了副团长,如果当时没有在学校里教育方面、管理方面跟学生接触的经验的话,是不可能当团长的。

1979年,陶金导演将《西园记》拍成了彩色电影,由此也成就了浙昆继《十五贯》之后的第二代代表作。虽然20世纪90年代,昆曲面临着“台上人比台下人多”的尴尬局面,但是汪世瑜带领浙昆的所有成员,顶住压力,将浙昆的大旗传承了下来,成为现在全国仅有的七个昆剧团中的一个。汪世瑜先生是一个没有门户之见的人,一生育人无数,受他点拨过的学生已是桃李满天下,不管是昆曲、越剧,还是其他地方戏曲,谁向汪老师请教,他都会耐心指导,茅威涛、方雪雯、吴凤花等都得到过汪老师的悉心指导。

六、昆曲创新与执导青春版《牡丹亭》、厅堂版《牡丹亭》

汪世瑜常说:昆曲的传承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传承,一个是演员的传承,一个是观众的传承。演员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传艺授徒上,而观众的传承则是昆曲得以发扬光大的根本。

而青春版《牡丹亭》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解决这两方面的传承问题。2004年,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汪世瑜任总导演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始在世界巡演,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汪世瑜说,我们现在排戏,总要考虑我们的戏怎样吸引现代年轻的有文化的那些人,所以青春版《牡丹亭》的主要观众对象就是年轻大学生,如何吸引年轻的大学生呢?

首先,剧情的美。我们用“爱到极致”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年轻人。其次,演员美。我们选择年轻貌美的、有深情的演员。白先勇找了全国的七个院团和很多业余剧社,最后找到苏州昆剧团的俞玖林,让我收他为徒,就是要来解决表演方面的传承问题。再次,是服装美。我们请来苏州的绣娘一针一针绣出精细的服饰和头面,颜色搭配也都比较雅致。最后,舞台的美。我们用舞美、灯光加上演员的动作,给观众制造一个灵动的舞台效果,节奏比传统昆曲快而且流畅,让观众处处感觉到它是动的,而不是沉闷的。在这些方面注重以后,我们就同时达到了两个传承,既达到观众的传承,也达到演员的传承。

汪世瑜老师在指导浙江省“青松计划”的学员汇报演出

汪世瑜认为昆曲的传承与发展是和社会发展分不开的,因为“昆曲是挑观众的”。如果有钱的人,有闲的人,有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了,那么昆曲就会越来越受到关注。汪世瑜说:“昆曲啊,活跃于民富国强,人人逍遥自在的世界。人们不再为生计奔波了,在从精神到物质都非常富裕的情况下,昆曲的发展空间就比较大。如果说大家都很浮躁,国家很混乱,经济很萧条,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昆曲,昆曲就没了。所以,在现代的中国昆曲没有消亡之忧。”

这也印证在了北京皇家粮仓演出的厅堂版《牡丹亭》,票价高达1980元,仍然每场都是满票。而且这么一出戏,在一个地方,已经演了五年,将近500场,还是有那么多人来看。2007年,由著名话剧导演林兆华和昆曲大师汪世瑜联手打造的厅堂版《牡丹亭》是昆曲与市场接轨的大胆创新。该剧目采用明代昆曲原生态的“家班”表演的形式,将传统昆曲、古朴建筑、明代家具、精美戏服等成功地植入到“爱上复古”的市场消费中。观众中不仅有京城各界名流,更吸引到金融界人士等高端市场的兴趣,从而扩大了昆曲的观众群和影响力。

对于昆曲的保护和传承问题,汪世瑜认为:昆曲被列为“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国家给了5000万元的保护和扶持基金,全国现在有七个昆曲剧团,都在挖掘和整理传统剧目。六年多的时间,在各方努力下,应该说局面比较好。但是昆曲在现代社会的传承,无法做到完全按原来的方式演。因为原来的方式是什么样的,很少有人看到过,更多的只能依据文献的记载,而传统本身是没底的,所以昆曲就看三点:一是有没有昆韵;二是群众承认不承认;三是好不好看。

就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汪世瑜今天的成就也不是短时间内铸就的。正如汪世瑜所说:“抓住每一时段的每一件事情,这样才能有效率,才能够对得起自己。人的一生不一定要考虑做什么伟大的事业,要对我的祖宗做出什么贡献,首先是要对得起自己。我总是尽力尽心做好我面前要做的事情,然后一步步走到今天……”“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只有小学毕业,但汪世瑜经过不断的读书和淡然的人生历练,终于练成一团由内而外的儒雅之气和大家风范,成就了他从舞台到生活中的书生气韵。

相关知识

昆曲:昆曲是一个神奇的剧种,从元末明初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的昆山腔起,到明代嘉隆时期魏良辅改良为“水磨腔”,经过600年昆山腔、昆曲、昆剧的变革,依旧显示着蓬勃的活力。而且作为“百戏之祖”,为许多地方剧种提供了多方面的艺术哺育和滋养。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汪世瑜的八个入门弟子:大徒弟陶铁斧,国家一级演员,浙江昆剧团副团长、浙江越剧团团长。二徒弟周志青,浙江婺剧团当家小生。三徒弟俞玖林,优秀青年巾生演员,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中男主角柳梦梅的扮演者,第23届戏剧梅花奖得主。四徒弟徐铭,“范派”女小生,国家一级演员,第25届梅花奖获得者。五徒弟陈志朋,台湾著名艺人,青春组合小虎队成员之一(小帅虎)。六徒弟曾杰,浙江昆剧团“万”字辈青年演员,2008奥运会开幕式《春江花月夜》吟诵者,人称“奥运小生”。七徒弟毛文霞,浙江昆剧团“万”字辈优秀青年演员。八徒弟方汝将,温州市瓯剧团副团长,瓯剧当家小生。

采访小组成员与汪世瑜及其弟子的合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