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人民币升值引发的中美经贸问题与核心政治辩论

人民币升值引发的中美经贸问题与核心政治辩论

时间:2024-08-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聚焦人民币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高速增长引发了另一个热门话题——人民币汇率调整。人民币升值由此成为一个核心的政治辩论课题,中美经贸问题被进一步政治化。另外一种说法是中国可放宽每日波动区间,允许人民币上涨至新设定区间的高端。一旦人民币升值,他们势必将首先受到冲击。美国国内许多人往往把美中贸易赤字归咎于人民币汇率过低。

人民币升值引发的中美经贸问题与核心政治辩论

聚焦人民币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高速增长引发了另一个热门话题——人民币汇率调整。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按照1美元兑8.277元左右的汇率自由兑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有关中国是否会最终修改其外汇汇率体系的问题浮出水面。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元一直处于强势地位。进入21世纪后,由于美国新经济泡沫的崩溃、“9·11”事件的冲击以及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的积累等,美元从2002年开始持续贬值。从2003年起,美国开始公开要求中国采取“灵活汇率”、放弃紧盯美元的政策。美国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持续扩张,外汇储备逐年增长(2004年末,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6000亿美元),但人民币汇率却随着美元下跌。因此美国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对中国汇率体制的攻击逐步升级。如果人民币汇率按照美国的要求调整,那将是中国货币政策自大约10年前取消了汇率双轨制以来的最大变动。

美国之所以如此“关照”人民币,原因在于不少美国人认为: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却一直保持1994年以来相对固定的汇率,这样人民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从而有助于中国商品在美国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并直接导致了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急剧扩大。更有人言之凿凿地称,中国竞争对手所销售商品的价格低于美国公司的成本价,人民币低估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比美国制造的产品具有高达40%的价格优势,导致大量的制造商把工厂迁往中国。就业机会往币值低处流——这一理论假定加上中国制造的产品“充斥着美国大大小小的商店”,使得美国制造业者认为,导致美国制造业工作机会大量流失的“罪魁祸首”就是人民币币值低估。从2003年夏天开始,美国制造业协会不断给美国政府和国会议员写信,要求向中国政府施压,迫使中国提高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制造业协会还表示,要根据美国贸易法“301条款”就中国操纵汇率的做法提出申诉。一些美国制造商成立了“拯救美国制造业”的联合组织,试图以“将会失去美国这个大市场”来威胁中国。美国纺织协会有关人士在美国国会作证时也声称:“如果美国向中国施加足够的压力,中国就会有所行动。”

2003年7月,4名美国资深参议员写信给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要求他调查所谓中国政府干涉外汇市场的问题。一些国会议员威胁要对中国采取“先发制人”的贸易报复,声称如果人民币不升值,将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27.7%的惩罚性关税。他们批评美国政府的中国政策不够强硬,敦促“政府应该挺直腰杆,在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上采取坚定的立场。”同月底,美中经济和安全审议委员会在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建议:财政部应当在向国会提交的有关外国汇率的报告中确定,中国正在通过操纵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来获取不公平的贸易竞争优势,并应当立即就这个问题同中国政府开始正式谈判;这些努力若不见效,本委员会将敦促国会领导人利用其立法权迫使美国政府对中国采取行动。2003年10月,在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的质询中,民主党众议员汤姆·兰托斯(Tom Lantos)声称,中国操纵汇率等不公平贸易行为导致美国自2000年起失去了接近300万个制造业职位。[22]

在国会强大的压力下,财政部长斯诺、商务部长埃文斯和贸易代表佐利克2003年秋天开始不断要求中国政府放开对人民币的管制,允许其自由浮动。美国要求中国根据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和大量外资投入中国的现状,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向上浮动15%至40%。人民币升值由此成为一个核心的政治辩论课题,中美经贸问题被进一步政治化。

关于人民币币值,海内外官、企、学等各界出现了各种说法和建议。比如,有专家认为中国应该分两步改革其货币制度。第一步是先让人民币立即升值15%到25%,并且让人民币同时和美元、欧元以及日元这三种外币挂钩。第二步是等到中国采取进一步的改革措施、金融部门有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再实行有控制的浮动汇率政策。另外一种说法是中国可放宽每日波动区间,允许人民币上涨至新设定区间的高端。由于预期人民币升值,当时已有被认为是“热钱”的美元流入中国。2003年中国外汇储备激增1600亿美元,不少人认为,其中有些属于产业投资,有些则是希望在人民币升值时大捞一把。尽管不能将所有的资金流入都视为投机资本,但高度警惕并密切监测资本的跨境流动,随时防范各种违规行为仍然成为中国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

当然,在利益多元化的美国,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和民众都希望看到人民币升值。许多跨国公司和投资者都支持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机制,因为这种机制有利于经济运行的稳定。比如,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近年从中国收购产品的总值占中美贸易逆差的近10%,这类企业到中国投资、生产或收购产品出口回美国,是中国对美出口增长迅猛的重要原因。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估计,中国每向美国出口1美元的产品,美国企业就会在其中增值平均4美元,然后才出售给消费者。一旦人民币升值,他们势必将首先受到冲击。

在美国,尽管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加重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但另一种意见认为,美国经济特别是资本市场却一直因为这一政策而获取了巨大利益。为了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相对固定的汇率,中国采取了大量购买剩余美元并在海外投资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等措施,这被认为有助于美国保持稳定的长期利率,从而有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使得美国甚至世界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过高的通货膨胀率。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美国国债持有国。如果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如果中国因调高人民币汇率而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国的政府开支和个人消费可能都将受到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讲,相对稳定的汇率对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同样是有利的。

美国国内许多人往往把美中贸易赤字归咎于人民币汇率过低。其实,美中贸易不平衡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如同前文所述,由于中国已取代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而成为新的商品组装中心,中国正利用来自亚洲其他地区的零部件,由中国成本更低的劳动力,最终加工出口到欧美等地区。其结果是,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对其大多数亚洲贸易伙伴的贸易赤字却进一步增加。因此,人民币自由浮动也并不一定能解决美中的贸易逆差问题。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的中国经济专家穆卡尔基指出:“即使人民币升值10%或15%,对美中贸易逆差也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因为贸易平衡反映了全球工业生产发生的比较基本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会由于汇率出现小小变化而改变。”[23]从历史上看,西方经济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也“简单地认为美元贬值能减少日本的贸易顺差,但此法并不灵验”。此后的日本曾同时保持了货币坚挺和对美贸易顺差。[24]

这一视角也进一步解释了美国制造业的衰退问题。事实上,在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比如中国生产这些产品、把它们运到美国来卖更符合美国特别是美国消费者的利益。在美国,制造业向海外的迁移已经存在几十年了。而且制造业就业问题在全球普遍存在。纽约资本管理公司的经济学家对全球20个主要经济体的就业趋势进行了研究,发现1995年至2002年期间,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了2200万,降幅超过11%。与美国人普遍的看法恰恰相反,美国并非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同一时期,美国大约削减了200万个制造业岗位,降幅11%,巴西的制造业人数则减少了20%,日本减少了16%,中国减少了15%。虽然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但全球的工业产值却增长了30%。[25]在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的同时,高科技产业、各种特殊服务业以及其他高附加值行业成为了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以及工作机会和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样的趋势同样很难说与人民币的币值有关。战后美元已经多次贬值,不是也未能“挽救”其制造业的衰退吗?

对于中国来说,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的首要问题是,它是否会对中国的银行业形成强烈冲击。很多海外专家指出,中国虽然拥有数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中国的银行由于自身的种种问题还不可能应付美元自由出入中国带来的问题。汇率完全放开,像中国这样“脆弱的金融体系”,根本经受不起国际金融炒家的炒作,人民币将会出现大幅波动。2004年3月2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当日公布的一封信中警告说,若让人民币汇率即刻自由浮动,中国银行系统乃至全球经济都将受到威胁。格林斯潘指出,“取消资本管制,包括限制国内投资者到外国投资、限制出售或购买外币,将导致中国的银行存款外流,让银行系统不稳定。而取消资本管制是让货币自由浮动的必要步骤。”格林斯潘说:“像中国这样的一个主要新兴市场,如出现金融不稳定,势必构成对全球经济前景的一个危险。”[26]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罗奇也指出,实行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市场会使中国金融业固有的困难更加恶化。“它不但会扰乱中国经济,而且会扰乱亚洲甚至更广泛的全球经济。”[27](www.daowen.com)

第二个核心问题事关中国经济的一大支柱——出口产业。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这些海外投资大都以美元形式进入中国,投资生产的产品大都销往国外赚取美元,与此同时原材料和工人的工资则以人民币进行结算。如果中国不再维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以致人民币升值,则中国产品的成本将会上升(包括进口资源所付代价也会更加昂贵),价格可能上涨,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最终会损害中国的出口业和整个中国经济,并可能导致整个东亚出口和经济增长放缓。所以罗奇在评论美国政府对人民币施压的做法时说,“这是一项错误时间的错误政策。”[28]

不少人注意到,目前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存在的问题十分类似20世纪80年代的日美贸易争端。美国政府现在所采取的方法,从前就对日本实施过。当时,美国的对日贸易赤字也在急剧上升,美国也同样指责东京不合理地贬值日元,以此来支持和刺激日本的出口贸易。于是,美国便向日本政府施加了强大的压力,迫使日本在1985年9月的美、日、英、德、法5国财长“广场会议”上承诺日元升值,结果造成了此后日本长达10多年的经济衰退。如今,人民币升值是否会导致同样的结果呢?这确是谋求持续发展的中国所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更进一步说,一些专家干脆认为人民币并没有被低估。在2004年2月18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谢国忠指出,中国国内价格很具有弹性,人民币盯住美元机制迫使国内价格进行调整。所以人民币既不可能过分高估,也不可能过分低估。这类专家认为,中国总体贸易形势呈现微幅顺差就是人民币币值合理的最好例证;中国应该继续保持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以实现潜在的经济增长;贸然改变其汇率政策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并进而波及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高度投机的市场环境中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29]此外,还有一些专家警告说,中国拥有相当于1万亿美元以上的储蓄,如果允许人民币自由浮动,实现人民币与美元或其他外国资产的可自由兑换,其结果可能与一般人的预测恰恰相反:不是人民币升值,反而是人民币贬值。

基于上述考虑和认识,中国对于美国高官的轮番“轰炸”及海外舆论的炒作做出了冷静、理性的反映。中国首先纠正了美国舆论中关于中国实行固定汇率的说法。中国自1994年外汇改革后,一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在1美元兑人民币8.3元上下。这一制度不仅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监管平和企业承受能力相适应,也为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开展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创造了稳定的金融环境。正如中国总理温家宝2003年11月22日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所说,“有人说,人民币汇率固定不变,这不是事实。浮动的幅度小,这是事实。1994年到现在,人民币实际对美元升值了18.5%,对欧元升值39.4%。”当然,自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风暴后,人民币浮动幅度变小了。[30]

其次,中国并不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承认人民币自由兑换也是中国的长远目标,但拒绝了美国提出的立即浮动人民币汇率的要求。中国指出,正是在现行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保持稳定,避过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现行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实际,应当长期坚持;中国将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同时参考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改革的目的是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就在中美之间就人民币问题进行会谈之际,中国财政官员也同日本和韩国的官员进行了类似的协商。但这些会谈的核心内容却是保证外汇市场中地区性货币的稳定,避免重蹈亚洲金融危机的覆辙。

在不屈服于压力的同时,中国政府也不表现出僵硬的形象。2003年10月,胡锦涛主席和布什总统曼谷亚太经合组织论坛上会晤,同意组成一个专家小组,就中国如何改革货币政策进行研究。中美双方还同意定期在两国财政部官员间召开技术性会谈。2004年2月,美国财政部6人代表团与中国财政部及中国央行官员会晤,表示将就一系列与中国汇率体制改革相关的财政问题提供“技术合作”。与此同时,面对美国政府和民间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强大压力,中国采取了派出大规模采购团、大幅减少给企业的出口退税等各种措施以平衡中美贸易逆差。此外,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中国国内对原材料和消费商品的需求也进一步强劲。2004年2月,中国进口同比增长77%,出口同比增长39.5%,中国外贸逆差由1月份的3000万美元戏剧性地增加到78.7亿美元,增幅超过260倍。这就进一步缓解了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31]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美国对中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困难时期承受各种压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一直十分赞赏,认为中国稳定币值的努力有助于亚洲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稳定。为什么几年之后反过来要求中国放宽对汇率体制的控制呢?一些美国舆论评论说,布什政府这么做一定程度上是大选政治的需要,因而美国政府实质上也并没有给中国政府真正施加太大的压力。早在2003年10月,媒体就注意到,正在北京访问的美国商务部长埃文斯谈话的重点不在人民币汇率上,显示美国可能已转而要中国扩大对美国产品的进口。美国财政部月底在向国会提出的年度报告中同时认为,中国不存在为获取不公平的贸易优势而操纵汇市的行为,中国不符合美国1988年贸易法案所规定的进行经济制裁的条件,因而也没有建议采取任何报复性措施,以致激起了美国国会一片愤怒的讨伐之声,认为这份报告分明是在为中国开脱。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曼谷高峰会议上,汇率问题最终也并没有出现在会议公告中。有报道说会议期间甚至根本就没有对外汇政策展开多边会谈。

亚太国家以及整个国际社会对于美国敦促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也应者寥寥。在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际社会曾公认中国“非常合作”。现在,中国的经济已经同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的经济密不可分。中国出口的增长和出口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这些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增长和出口市场的扩大。中国经济一旦出现震荡,亚洲其他经济体也势必受到影响。甚至若干西方发达国家如加拿大也不赞同美国有关人民币被低估并成为自由贸易一大障碍的说法。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科勒表示,“采取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对中国有利”。不过,这位总裁也说:“我们也需要听取他们的想法,因为他们也有需要考虑的问题和方面。”“这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干事们,或者任何代表团所能马上解决的。”[32]

在这种情况下,布什政府似乎也开始接受现实。他们认识到,中国的改革一向都是渐进式的,汇率改革也不会例外。中国政府目前的基本政策是维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当然,在强调“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中国政府准备逐步完善汇率机制。从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要求来说,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松动也是必然趋势,人民币最终会走向完全可兑换。但正如美国官员已认识到的那样,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时间实现大量先决条件;在可预见的近期,这一天不会很快降临。美国官员也表示,美国没有为人民币汇率浮动设定“时间表”。

当然,外国资本在继续流入中国,中国的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很大的盈余,美元继续保持着贬值的趋势,而美国继续试图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美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和遏制进口,所以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并不会因为短期贸易状况的变动而降低。事实上,迄今为止人民币币值问题不仅仍然存在,而且美国同其他西方国家联手施加压力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汇率实际上也是经济博弈达致均衡的结果。所以,我同意一位美国专家的话:“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汇率。只有在适当的时机,实现浮动汇率才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