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美国与中国的冷战博弈

美国与中国的冷战博弈

时间:2024-08-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然,中国政府反复声明,和平统一是中国政府既定的方针。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和干涉中国统一的外国势力,是为争取实现和平统一提供必要的保障。中国政府虽然决不会放弃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但台独分裂势力如果铤而走险,中国大陆也将被迫采用非和平的方式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完整。

美国与中国的冷战博弈

“和统”还是“武统”?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迄今,两岸敌对状态并未正式结束。中国政府于1979年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的方针时,是基于一个前提,即当时的台湾当局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95-1996年间中国政府开展了“两反”(“反分裂、反台独”)斗争,1999年中国政府开展了揭批“两国论”斗争,其目的就是为了制止李登辉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以及岛内的“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申明中国政府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在国际间宣示中国政府完成中国统一的坚定决心。这些斗争也向台湾岛内民众表明了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的冒险行径的巨大危险性,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一个中国原则既攸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也直接关系到台湾民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

中国政府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实现了对台工作方针的重大转变,其另一个背景和考虑是,长期支持台湾当局的美国政府承认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这也有利于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对美国而言,承诺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就是切实履行中美之间的三个公报和美方的一系列承诺,不阻挠中国的统一;反之,就破坏了中国政府争取和平统一的外部条件。如前所述,中国政府一个中国的政策主张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就受到当时美国政府的阻挠。对此,中国政府理所当然地予以坚决反对。现在,在美国,仍然有相当一批亲“台独”势力试图破坏中国的统一大业,这同样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所无法接受的。

台湾海峡局势一直与亚太地区的安定密切相关。对于亚太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而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是珍惜、维护各国与中国多年来辛勤耕耘的友好关系,就是在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是在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

从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底线延伸,如果在台海地区出现一系列非常情况,中国政府完全有权被迫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中,这些情势包括:“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反分裂国家法》同时规定,“依照前款规定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和组织实施,并及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这意味着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的法律手续已经完成。

当然,中国政府反复声明,和平统一是中国政府既定的方针。采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两岸社会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两岸同胞感情的融合和团结。中国政府积极、真诚地努力争取实现和平统一,一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举行两岸平等谈判。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和干涉中国统一的外国势力,是为争取实现和平统一提供必要的保障。全国人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在关于《反分裂国家法(草案)》的说明中也再次强调:“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和平统一即使只有一线希望,我们也要尽最大的努力争取而绝不会放弃。……采取非和平方式制止分裂国家、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们在和平统一的努力完全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作出的最后选择。”

而且,中国有一系列国内外问题需要考虑,这就决定了中国将尽一切努力追求相对稳定的内外环境。特别是中国目前的政策依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经济增长又是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关键性因素。中国的改革开放也需要与美国等主要大国维持稳定、健康的双边关系。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会使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对峙升级,甚至发生直接的冲突乃至于全面的战争,从而对中国的改革与现代化进程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至少在目前,用武力统一台湾的政策即使在军事上是可行的,在政治上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此外,也如同台湾当局所分析的那样,中国大陆目前的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还很有限,军事斗争的准备还远没有达到能和美国摊牌的程度。中国采取武力行动将冒极大的风险。

但是,台湾也好,美国也好,将自己的台海政策建立在中国大陆由于害怕美国干涉而会容忍“台独”这一假设上是十分危险的。台湾当局为了给“台独”分裂势力壮胆,消除中间选民对他们搞“台独”的忧虑,一再误导舆论,甚至说什么“中共是纸老虎”,宣传什么如果大陆对台动武,美国会保护台湾。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法。中国政府虽然决不会放弃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但台独分裂势力如果铤而走险,中国大陆也将被迫采用非和平的方式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完整。

中国不希望战争,但从来不惧怕战争。早在1958年9月中美大使级会谈在华沙恢复之时,毛泽东主席就指示王炳南大使:在会谈中可以明确告诉美国代表,美国是一个大国,我们中国也不小,要劝美国政府不要为了一个台湾而同中国人民对立。1959年5月10日毛泽东又说:“台湾问题暂时不能解决,问题是美国霸占着。……杜勒斯的方针是叫我们和蒋介石都不打。我们说,你们管不着,这是我们中国的地方,我们打不打是我们的事,你们不要多管。”1973年11月17日毛主席在谈到台湾问题时又说:“讲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是错的,要打。在陕北时连那个小土圈子,不打它就不投降。”

在中美建交前后,中国始终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他人干涉。1979年1月28日至2月4日,邓小平副总理在对美国进行破冰之旅时说,中国是愿意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但不能承担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义务,因为那样反而不利于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1981年1月4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参议院共和党副领袖史蒂文斯美国总统出口委员会副主席陈香梅时强调说,“要明确一点,即在台湾问题上如果需要中美关系倒退的话,中国只能面对现实,不会像美国有些人所说的那样,中国出于反对苏联的战略会把台湾问题吞下去,这不可能。”[8]

冷战结束以来,中美之间在阶段性“合作”后常常又会出现美台关系的新一轮蜜月。这使得中国政府认识到没有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去寻求并满足于美国廉价的承诺,更不能幻想靠美国控制“台独”。以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政治意志来遏制台独,才是维护“一中”底线的最可靠的保证。所以,中国政府反复表明这样的立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不需借助外国力量;在采取何种方式处理台湾问题上,中国没有义务对任何外国或其他政治势力作出承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岛内“台独”活动愈演愈烈并在2003-2004年的“公投”危机中达到新的高潮。2003年11月18日,中国国台办有关负责人就此明确指出:分裂就没有和平,“台独”就是战争。有学者认为,台海局势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一地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台湾很多人认为“台湾独立没有战争危险”。他们分析说,台独势力已经把实现台独的最佳时机定在2008年之前,“因此,如今要防止陈水扁在2008年实现台湾独立,只能寄希望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了”。[9]

2004年5月18日,香港《新报》发表文章说:中台办和国台办在陈水扁再次宣誓就任台湾“总统”之际发表的“5·17”声明措辞严厉,其中“悬崖勒马”一词格外值得重视。朝鲜战争初期,当时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由中间人,向美国传达讯息,希望美国“悬崖勒马”。美国没在意。不料一个月后,解放军大举过江。从此,每逢关键时刻,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就注意中国官方声明有无“悬崖勒马”一语,因为这可能意味中共决心采取行动。《新报》的文章说,“这个警告回来了”。至于《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其传达的讯息更十分清晰:牵涉到主权问题,可能引发最严厉的后果。

在美国看来,海峡两岸一度出现的这种“恶性互动”使自己感受到日益增大的压力。美国认为,为台湾海峡潜在的冲突作好准备,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主要驱动力。鲍威尔曾对“9·11”事件发表评论说:“如果‘9·11’事件对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话,那么,我们同样要注意另一个不可思议的事件,那就是中国大陆对台湾发动快速的、闪电似的、猛烈的登陆战争。”[10]所以近年来,美国政府频频举行军事演习,甚至不惜以核武向台海示威,既表明了美国在台海地区的基本立场,也表明美国认为中国大陆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军事准备,其中包括应付美国可能的介入,应已接近就绪。美国似乎也认为,要防止中国的“入侵”,也“只有依靠军事威慑”了。

关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方式,美国长期以来的立场是“希望”中国“和平解决”。在1972年签署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声明:“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或军事设施。”在中美探讨建交事宜的过程中,到访的布热津斯基表示美国愿意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但希望(而非作为条件)在美方作出期待纯属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得到“和平解决”的表示时,不会明显地遭到中国的反驳。最后结果是双方就此各自发表一个声明。这就为美国后来屡屡干涉中国内政埋下了伏笔。

美国人还认为,1982年中美之所以能签署“八·一七公报”,也是考虑到1979年1月1日中国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以及1981年9月30日中国提出和平统一的九点方针,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出现了有利条件,才承诺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其性能和数量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几年所供应的水平。可见,美国始终保留了以各种方式,包括武力方式“关心”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选择。美国历届政府都表示要信守《与台湾关系法》,并故意或似乎在不经意间以“和平解决”代替中国的“和平统一”,其原因就在这里。

2003年11月19日,美国务院发言人更明确地说,“我们仍然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但是是以和平解决为前提的”,“美国反对任何一方改变现状”。此后美国多次宣称:“美国不愿意见到任何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事件发生,但是美国也决不能允许用非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所以,中国的“和平统一”与美国的“和平解决”,在尽力维护海峡两岸和平与稳定的现状上具有共同点,但在原则上和本质上却是有着重大区别的。中国的“和平统一”包含有“非和平统一”的可能。而美国的“和平解决”则包含有“和平独立”的可能。

这样就自然延伸出一个问题,如果中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决不能允许用非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会意味着什么?

关于爆发台海冲突时美国将如何应对的问题,美国的政策宣示一直存在着无法摆脱的困境,因而一直采行保持“战略模糊”的政策。美国表示,如果台湾在两岸关系上主动挑衅,美国不会无条件地予以支持;如果中国大陆强行解决台湾问题,则美国将以某种方式进行干涉。美国担心,如果淡化“保卫台湾”的意图,大陆方面会认为美国将对台湾弃之不管,从而鼓励大陆的“军事冒险”。但如果明确承担义务,美国又担心发出错误的信号,从而鼓励“台独”势力铤而走险,将美国拖入一场台海冲突。迄今为止美国最为明确也最为严重的表态是,布什总统在2001年4月25日回答记者提问时,竟然声称美国将以“一切必要手段”协防台湾。但他本人和其他一些官员后来又试图修正这一说法。

在2003年至2004年的“公投危机”期间,美国原驻台代表夏馨阐释布什政府的对台政策“过了头”,曾经导致台湾当局错误地判断形势。自2003年5月陈水扁抛出公投作为大选的主轴议题以来,美国即担心“切香肠效应”将改变台海现状。但陈水扁执意举办“防御性”公投,使得包括布什总统在内的美高层官员强烈忧虑此举可能引发台海危机,使美国卷入与中美冲突的可能性大增。这次事件被认为已严重影响美国对台湾当局的信任。美方认为,惟有“准确”传达美国的政策,方可避免台湾当局误判形势,损害美国利益。夏馨最后也获咎辞职。

不过,不管美国的政策宣示是“模糊”还是“清楚”,正如台湾、美国将自己的台海政策建立在中国大陆不敢攻打台湾这一假设上是十分危险的一样,中国将自己的台海政策建立在美国不会干涉的假定上也是十分危险的。我同意美国亨利·史汀生中心东亚研究室主任容安澜的说法。他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专访时指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中国选择使用武力,美国将介入。要确切地说美国将如何介入,现在是不可能作出假定的。但是,作为我本人的判断,我认为任何方面假定我们不会介入将是一个危险的误判。”[11](www.daowen.com)

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基本思路其实十分明确,那就是促使台湾作为“独立国家”永久分化中国的能量。“美国对台独政策的基本原则一直没变,即支持台湾和平独立,希望通过支持台湾独立引发中国的解体或是内乱,从而遏制中国的崛起。”[12]因此,台湾对美国的战略利益至关紧要,特别是在美亚太战略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国从本质上和长远来看赞同台独目标。

有一种意见认为,美国压根就不情愿台湾真独立。他们认为,如果台湾已独立成功,它反而会努力与中国大陆改善关系,减少对美国的依附。毕竟中国大陆太大,在眼前,如果不和中国大陆搞好关系,台湾是很难生存的。

其实,这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日本不就是和美国,而不是与近在眼前的中国建立了战略同盟关系,并因此而获得了巨大的安全和经济效益吗?台湾当局如果真的宣布独立,面对的是一个对它“充满敌意”的大国——中国,它更需要美国这样一个外在的大国力量来平衡这种关系。更何况美国在支持台湾当局追求独立的过程中当然会与台湾当局建立深厚的“同志加兄弟”般的情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台湾一旦独立,完全可能成为美国的附庸国,从而大大压缩中国的战略空间。对美国来说,台湾的独立将从根本上毁灭中国追求大国地位的根基,使中国在战略上处于几乎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不利地位,这当然是美国所乐见的。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暗中支持、鼓励、怂恿甚至保护“台独”。1956年2月28日,台独分子廖文毅在东京成立了所谓“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廖文毅的“台独”活动实际上得到了美国军事占领当局的默许和支持。继日本之后,美国成为海外“台独”活动的大本营。所有这类组织的总部,无一例外的全设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海外“台独”势力陷入困境之时,美国将在蒋介石政权24小时严密监视下的彭明敏弄出台湾,促成了美国台独联盟等5个组织合并成世界台湾独立联盟。

中美建交后,美国并没有放弃对“台独”的支持。《与台湾关系法》实际上就继续把台湾作为“独立政治实体”加以“保护”,被“台独”势力视为“护身法宝”。1979年7月美国参议院通过所谓“台湾前途决议案”,提出“台湾的前途应该以一种和平的、不带任何强制的、并且是台湾住民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决定”。此后,美国长期以“和平”为借口,阻挠中国人民进行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统一的斗争。

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美国“以台制华”的战略,却忽视了在台湾岛内政治中,美国一直在培植、支持台湾党外势力发展壮大,以制衡国民党。1986年9月民进党成立,美国政府公开表示“不介入”,私下却要求国民党“应以耐心、开明和精致的手法来因应这件事,不要流于冲动,做出过度反应。”1987年春,民进党又应美国民主党之邀组团访美,与美国政界、学术界和舆论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从而稳定了反对党的地位。美国的支持,导致民进党于1990年抛出“台湾主权案”,1991年又将“建立台湾共和国”纳入党纲,走上“台独党”之路。陈水扁上台以来,美国大幅度提升美台实质关系,甚至承诺“美国将尽一切力量协助台湾防卫”,给了陈水扁“以武拒统”、“拒统趋独”的本钱。

从政策宣示的角度看,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和各种政策文件中,美国走得最远的也只是“不支持”台独,而不是“反对”台独。1998年克林顿总统访华期间提出“三不”主张,明确表示“不支持”台独。据报道,2002年10月布什总统和江泽民主席在克劳福德农场会晤时,确实使用了“AGAINST”这个英文词,但布什随后在会见记者时又改成了“不支持”台独。此后,美国始终回避“反对”一词,继续玩弄“不支持”的文字游戏。

在中国人看来,这两个词只是语义程度的不同。但对美国来说,词语选择的差异却代表了不同的政策选择。“不支持”台独只是强调美国一种似乎“超然”的态度,但如果台湾局势的演变中出现了台湾独立的可能,那也是美国能够予以承认的选项之一。所以,“不支持”的结果是开放性的。而“反对”台独的政策选项则是封闭性的,它意味着美国有义务和责任,甚至采取主动的行动阻止“台独”的发展。联想美国“认知”而回避“承认”中国对于台湾的主权立场,我们不由感慨,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恐怕没有那一项政策比两岸关系政策更需要字斟句酌、在字词之间大做微妙文章。在两岸关系上不断玩弄“文字游戏”,已经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一部分。

这样,如果中国试图通过非和平方式改变台海地区的战略态势,则将从根本上触及美国的利益,从而为美国所不能接受。从安全问题的角度来看,如果中国最终实现完全统一,不论是以和平还是以武力方式,亚太安全格局将完全改变。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后,美国遏制、打压中国的战略部署也将进一步落空。

从历史上看,美国是从来不惮于动用武力的。后冷战时代美国在历次地区冲突中的决策也一再印证了这样的看法。从军事实力上看,美国认为两国之间相差悬殊,如果发生有限的战争,中国似乎不足以给美国造成巨大的伤亡。中国一位经常出入电视媒体的军事专家2002年曾经说,1996年,美国的航母来了,可是又突然后撤200海里,因为有中国的核潜艇在美国航母附近活动,“航空母舰一旦受到威胁,美国人就会跑的”。这样的说法未免过于乐观。

事实上,种种迹象表明:为应对在不远的将来可能面对的紧急冲突,美军近年来正加紧进行战争准备。无论是在战略概念还是在实战部署方面,美军对台海局势都越来越关注,针对性越来越强,这已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与台海地区密切相关的太平洋司令部所辖美军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冷战后美国进行的军事战略调整中,这些部队不仅没有削减,反而在装备和快速投送及打击能力上得到加强。五角大楼对太平洋司令部的职能定位是:瞄准当前并为未来做好准备。为了确保这一战略使命的完成,太平洋司令部采取“接触”和“预置”两种策略。“接触”指与这一地区的国家积极展开安全对话,在美国的安全担忧演变成危机和冲突之前就把它解决掉;“预置”指通过兵力部署和战略物资准备,使美军能够对危机和冲突作出快速反应,并迫使潜在的对手放弃使用武力解决争端。

所以,如果中国被迫采用“非和平方式”,美国几乎肯定会按照其反复承诺的那样“协防台湾”。美方的军事意图是:首先是通过增加军售,维持海峡两岸的军事平衡,以尽量通过威慑防止爆发台海战争;如果战端开启,要使台湾当局能够尽量延长经受中国大陆军事打击的时间,确保战时坚持到美国“救援”的到来——如果有这样的“救援”的话;同时通过强化台湾与美国(甚至日本)的指挥、管制、通信系统联网,共同形成准军事联盟的态势;特别是在最后阶段,要能够做到美、日、台首尾一体,最终瓦解中国孤立、封锁台湾甚至登陆作战的军事意图。这样,最基本的判断是:即使“协防台湾”的本意不是“交战”,它也在最大程度的可能性上会导致“交战”。

关于中美之间究竟可能发生何种形式的冲突,海外“智库”和媒体进行了各种各样的预测。但这些“假想”概括起来无非是“大打”、“中打”还是“小打”乃至于“不打”。“不打”即指美国在权衡各方面形势(包括战争初期进展态势)之后,决定放弃直接军事介入,仅以情报、后勤支援等形式间接介入,同时运用政治、外交、经济制裁等手段对中国进行压制。在中国断然决定采取行动的情况下,这样的措施实质上意味着美国已经决定放弃台湾。“小打”是指美国利用海空军的优势地位,拦截中国对台湾的攻击。在这样的战争模式中,中美双方均能有效地将战争规模控制在局部冲突的范围内,视战场形势和国际局势的演化决定下一步对策。这也符合美国在历史上总是“半路杀出”、“下山摘桃”的传统。由于中国军事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作战地域于美不利等因素的影响,美国这类行动可能徒担不义之名而并不能对中国的军事行动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样,战争升级也许不可避免。比如,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就称,美国可能利用其海空军优势,攻击中国沿海发达的工业基地和中心城市。此即“中打”。不过“中打”离“大打”也就不远了。因为一旦美国采取此类行动,中国必然会予以还击和报复,从而迟滞美国的下一步干预,为中国军队在台湾的行动赢得更多的时间。中国甚至可能被迫进而攻击美国同等次工业基地和中心城市。其结果是战争继续升级,直至中美之间原本仅为地区冲突的战争失控,演化至包括核冲突在内的全面战争。

按海外“智库”和媒体这样极端的“假想”,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就将延伸出决定大国兴衰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标志性战争”。

——如果中国在台海冲突中进展不顺,其后果不堪设想。战争对中国东南沿海、甚至整个中国东部经济的破坏,随军事干涉而来的经济制裁,战争对于民众情绪的冲击等,可能会给中国社会带来难以估计的负面影响。自朝鲜战争以后争得的与美国平等的大国地位以及改革开放数十年的成果可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美国甚至会借此寻机颠覆中国政府并从根本上摧毁中国。此外,日本等国则可以借中国削弱的机会,在亚洲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中国的安全形势将出现根本性的逆转。

——反之,如果中国实现了统一,则中国将在东亚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对于美国而言,不仅其遏制中国的第一岛链被一举突破,而且其在东亚的军事存在也不再稳固,甚至可能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崩溃,从而导致美国势力和影响在东亚的式微,直至退出东亚。相应地,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也将受到根本性的挑战和动摇。整个东亚乃至全球的战略格局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世界甚至可能进入新的中美两极格局时代。

——然而,要是按照海外媒体和“智库”这样的假想,台湾岂不就必然要成为悲剧性的角色了吗?——因为台湾无可避免地是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对台湾来说,无论战争的最终结果如何,这都只能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那么,这样极端的假想真的必然会自我实现吗?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上真的已经走入了“零和博弈”的死胡同了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