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大唐西市博物馆粉状锈青铜器保护处理成果

大唐西市博物馆粉状锈青铜器保护处理成果

时间:2024-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唐西市博物馆一组带有粉状锈青铜器的保护处理刘成刘佳李立武严申静怡徐诺摘要:本文针对大唐西市珍藏的一组带有有害锈蚀的青铜器,采用目前最为妥善安全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关键词:大唐西市青铜器粉状锈保护处理一、文物概况简介本次修复保护的青铜器共有器物31件,年代均在商代晚期到战国时期。

大唐西市博物馆粉状锈青铜器保护处理成果

大唐西市博物馆一组带有粉状锈青铜器的保护处理

刘成 刘佳 李立 武严 申静怡 徐诺

摘 要:本文针对大唐西市珍藏的一组带有有害锈蚀的青铜器,采用目前最为妥善安全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并针对青铜器锈蚀机理对博物馆展陈条件和保存环境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关键词:大唐西市 青铜器 粉状锈 保护处理

一、文物概况简介

本次修复保护的青铜器共有器物31件,年代均在商代晚期到战国时期。我们分两批进行保护处理,第一批包括商晚期青铜鼎1个,春秋战国青铜鼎(带盖)3个;西汉鎏金大壶1只;唐青铜镜一枚;春秋战国青铜豆两个;第二批数量较第一批为多,青铜钫(带盖)2个,青铜戈2个,青铜觚3个,青铜尊3个,铜盒(带盖)2个,提梁卣(带盖)2个,青铜img50(带盖)1个,青铜鼎(带盖)2个,扁壶(带盖)1个,青铜甑1个,青铜鬲1个,青铜仓2个,带流觚1个。具体信息在保护处理方案中详细列出,下面是部分处理前照片如图1所示。

这组青铜器年代久远,做工精细,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但由于埋藏时间久,受地下和出土环境影响,器物多锈蚀严重,经病害调查后发现,“粉状锈”是上述器物的主要病害。其在该批器物上表现为点蚀和面蚀两种形态,点蚀广泛分布在青铜鼎的内外壁及盖内侧,青铜镜背面和青铜豆内腔,锈蚀程度较轻;面蚀大量出现在鎏金大壶的口沿、颈、下腹和圈足处,锈蚀极为严重,可能产生穿孔,要考虑其内壁大面积锈蚀。如图2所示。

图1 青铜器原始照片

图2 青铜器锈蚀状况(红圈处均为粉状锈)

二、青铜器锈蚀机理

青铜器一般指铜锡合金,也有部分为铜、锡、铅合金。青铜硬度大、熔点低,便于铸造,耐腐蚀性能好,既实用又能长久保存。因每件青铜器成分不同及所处环境不同,其腐蚀原因及产物也不相同。青铜器有害锈的腐蚀机理相当复杂,例如常年埋藏在地下的青铜器,接触到相应的气体和盐类、水分后,发生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逐渐腐蚀生成锈层。铜器和氧接触后生成氧化亚铜,进而又生成氧化铜,有些青铜器在埋入地下之前,表面已有一层氧化铜。一些青铜器在地下由于接触到溶解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便会形成碱式碳酸铜或蓝铜矿。如果青铜的含锡量高,那么锡则又转化为呈光滑的灰绿色锈氧化锡。然而氧化铜与地下盐酸、水、氧接触又可以转化为碱式氯化铜,即疏松膨胀的“粉状锈”,氧和水仍可浸入其中,促使青铜器的腐蚀产物不断的扩展和深入,直至青铜器溃烂、穿孔,被文物界称之为“青铜病”。从青铜器的表面看似乎是鲜艳的绿色粉状锈,其实不然,用工具轻轻剔开粉状锈,立即看到其下是绿色的锈层,再往下是褐红色锈层,继续往下还是绿色锈层,最里面一层是灰白色蜡状氯化亚铜,它有时可蚀穿青铜器壁。如果把氯化亚铜挖出来,接触了空气中的水和氧气,便会继续腐蚀青铜器,并且会感染周围的青铜器,迅速蔓延而使青铜器毁掉。[1]

通过对青铜器基体质地和腐蚀产物的分析结果,使我们对腐蚀产物的实质有了明确的结论,如从感官上通常所称的糟糠锈,经过取样分析得知,成分为碱式氯化铜或氯化亚铜,即通常所说的有害锈或粉状锈。

“粉状锈”是一种恶性的膨胀锈,呈亮绿色粉状,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铜,为青铜损坏的主要病害之一,所以又被称之为“青铜癌症”。古代青铜器本身的化学组成是不均匀的。这种三元合金体表面除a—固溶体和(a+γ)—共析体外,周围还分布着少量游离的金属铅。它们中每一个微区都存在着不同的电位,可以组成许多种微电池[2]。因此这种不均匀性是青铜器发生锈蚀的内在因素。青铜器一旦处于有一定腐蚀能力的环境中,便开始了复杂的化学与电化学腐蚀

从微观上来看,在青铜器表面的每个微区由于其电位的差异,在一定的湿度下,发生着许多电池反应,即电化学腐蚀。但由于铜、铅金属极容易氧化,其反应条件很容易满足,故在不含氯的情况下,青铜器表面的主要反应为一系列氧化反应,即化学腐蚀。铜在空气中首先生成氧化亚铜:

4Cu(s)+O2→2Cu2O   ΔGθ

Cu2O=-142.36kJ/mol

2Cu(s)+O2→2CuO   ΔGθ

CuO=-127.2kJ/mol

从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来看,生成Cu2O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铜在干燥的空气中生成的Cu2O可以防止铜继续氧化。但如果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存在,在不含氯的条件下,表面上可以产生一层蓝绿色铜锈,即蓝铜矿Cu3[(OH)2(CO3)2]和孔雀石Cu2[(OH)2CO3]。其生成的化学反应式为:

Cu2O+CO2+O2+H2O→Cu2[(OH)2CO3]

Cu2O+CO2+O2+H2O→Cu3[(OH)2(CO3)2]   (当pH>9时)

铅在空气中则生成氧化铅,化学反应式如下:

2Pb+O2→2PbO

由于锡金属在一般条件下不易氧化,因此在不含氯的条件下,青铜器表面生成一层蓝绿色铜锈,即蓝铜矿Cu3[(OH)2(CO3)2]、孔雀石Cu2[(OH)2CO3]、氧化亚铜、氧化铅、金属锡等混合物,这些混合物便形成了一层膜,称为表面膜。[3]

上述已经产生的蓝绿色铜锈若处于潮湿、含氯离子的环境中,便具备进一步腐蚀的条件。表面膜及其所覆盖的合金表面,是许多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所组成的混合相。它们在此环境中可组成许多微电池而进行电化学腐蚀。其中以PbO—Pb正电极与Sn—Sn2+负电极所组成,电极反应为:

  正极:PbO+H2O+2e→Pb+2OH-

  负极:Sn-2e→Sn2+

电池反应为:

     PbO+Sn+H2O+2Cl-→Pb+SnCl2+2OH-

反应中,氧化铅附近的金属锡(主要是共析组织中的锡)转化为二氯化锡,而消耗的氧化铅、水、氯离子等可由反应产物氢氧根离子、铅(包括附近的金属铅)及吸附的氯气、氧气进一步反应得到补充:

     Pb+2OH-+Cl2→PbO+H2O+2Cl-

     2Pb+O2→2PbO

于是,在锡附近重新生成的氧化铅和氯离子、水又可与新的金属锡(多为共析组织中的锡)形成电池反应。

这种循环性的电池反应,其结果是在氧化铅膜附近的锡渐渐转化成二氯化锡,氯离子浓度在此点增大,并与二氯化锡形成可溶性的络合阴离子,将锡盐带入蚀点,裂隙因此增大,表面膜破裂,点蚀从而在此点形成。

点蚀产生后,锈蚀便沿着共析组织中锡的分布不断循环着氧化铅与锡的电池反应而深入。同时,由于氯离子浓度的增加,氧化膜下的铜金属也开始了腐蚀反应,使腐蚀在延伸的同时向四周扩展。

环境中的Cl-在氧化膜中的氧化亚铜处与氧化亚铜直接作用,生成副氯铜矿和少量与其组成相同而晶胞参数完全不同的氯铜矿,这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Cu2O+2H2O+O2+Cl-→Cu2(OH)3Cl。

当青铜器埋藏后有氯化物存在时,氯离子与铜反应,生成一层氯化亚铜层。

Cu+Cl-→CuCl+e-

氯化亚铜层又与水形成平衡反应体系。

2CuCl+H2O→Cu2O+2HCl

从而又相对地形成了一层氧化亚铜层。氧化亚铜层靠近点蚀孔,遇氧气,加上水、盐酸可慢慢转化为Cu2(OH)3Cl(即副氯铜矿和氯铜矿)。

Cu2Cl+H++H2O+O2→Cu2(OH)3Cl

随着Cu2O层的转化,CuCl层也在转化与扩展。这是由于一方面CuCl沿平衡反应方向转化为Cu2O,并渐渐转化为Cu2(OH)3Cl;另一方面,作为平衡反应产物的盐酸还可进一步扩展CuCl层。同时,若HCl遇到共析组织或铅,仍可延伸点蚀方向。这种氧化的过程是一个迅速的过程,故由点蚀扩展是粉状锈形成的主要途径。[4][5]

锈体形成后,沿着晶间的腐蚀沟槽膨胀而出,使青铜器表面疏松、变绿,此时外界的Cl-溶解氧更容易沿晶间进一步深入基体,使青铜器的腐蚀不断深入、扩展,腐蚀产物不断增加,形成另一个恶性循环,直到器物锈烂、穿孔。因此说粉状锈是有害锈,必须清除和防止。

三、保护修复方法

目前,在文博界青铜器的保护修复存在几种不同流派。各流派都有各自的修复观点,自然修复方法与修复结果也不尽相同。我们确定青铜器的保护基准“原始表面”一般存在于黑色氧化铜层中,这可以从铜锈密度的差别判断,但这种差别很细微,判断需要经验;如果青铜器的绿锈形成过程很慢而且很均匀,那么就会形成一层铜绿锈,它美观、光滑,往往还闪闪发光,对于这种青铜器,“铜绿锈”层的表面即为原始表面。原始表面也可以从器物的X光片上看出。

找到原始表面后,便为我们的保护性修复提供了基础和标准,修复后的铜器一般呈黑色(一氧化铜)、褐色(铜的硫化物)、红色(氧化亚铜)或绿、蓝色(碱式碳酸铜)。由于无色蜡状的氯化亚铜会跟水、氧气反应形成“粉状锈”,不断地腐蚀青铜基体,所以必须除干净。根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对“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定义: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包括保存现状和恢复原状两方面内容。“保护的目的是真实地、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所以,我们的修复方法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既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原状,又有效地揭示了文物自身留存的历史信息,而且除去了威胁文物自身保存的隐患。

作为现代的修复人员应该经过严格训练。整个操作过程都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而且修复者一定要特别集中精力,不能因疏忽而剥离掉器物本体任何细小的金属颗粒和凸起的原始表面或在原始表面上留下划痕。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各种修复方法的优点剔除缺点使修复方法更加科学化。

具体做法如下:

(一)现状调查与检测分析(www.daowen.com)

在现状描述、测绘之后,分析青铜器组成成分、金相结构、制作工艺,根据腐蚀产物分析及腐蚀机理描述,评价其保存状况。

(二)清洗、去锈与除氯处理

青铜器清洗主要是去除其表面的附着物。对于大面积存在的钙质结垢和泥垢,一般采用机械方法配合化学法进行清洗。机械清洗是易于控制,清洗后不留残留物,不会导致铜器外观颜色的变化。一般是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用手术刀、竹签配合酒精棉签清除表面较松散的泥垢。用微型打磨机清除较硬的钙质结垢,根据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的钻头。

当文物易碎,锈层坚硬,机械清洗很难控制的时候,就需要配合化学方法。使用像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氨三乙酸氨水复合液、六偏磷酸钠等络合剂,对铜器或进行局部涂敷或进行溶液浸泡处理,这种方法对于清除钙质结垢效果较好。化学方法在使用后,都用水擦洗干净,然后用乙醇丙酮脱水,烘干。[6]

去锈一般是指去除在正常环境下,还能继续发展,对文物造成影响的锈蚀。它不是指铜器表面的附着物。对于那些影响器物外观的锈蚀,一般归属于清洗不是去锈。本次修复中我们采用机械除锈法、化学除锈法、电化学除锈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感染“粉状锈”的青铜器使用倍半碳酸钠法、氧化除氯法等进行处理。借鉴的方法是西北大学1992年通过陕西省文物局鉴定并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那本书中的技术。近十年来,在宝鸡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重庆考古所等多处文博单位进行过尝试,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该方法可以有效针对本批器物的粉状锈病害进行彻底的转化,对青铜器本体不会造成化学腐蚀、机械损伤,不留存对文物有影响的化学成分。

1.倍半碳酸钠法:倍半碳酸钠溶液是一种弱碱性的缓冲溶液。其中的碳酸根可使铜器中氯化物逐渐置换为稳定的碱式碳酸铜,使氯离子从青铜器转移入溶液中,以此法达到清除氯离子目的。具体做法是:把锈蚀的青铜器浸泡在1%或5%的倍半碳酸钠溶液中,浸泡时需要交替加热,使液温白天保持40℃左右,晚上自行冷却。开始时每周换一次溶液,几周后可半个月或更长一点时间换,浸泡至少要三个月。浸泡时如果使用超声波,效果会更好些。这种方法对保存绿色的铜锈有利,也适合需要保留的铭文,花纹,古斑的青铜器。这种方法比较费时,容易在铜的表面形成孔雀石腐蚀层,色彩鲜艳,导致改变器物外貌色泽。只对整体锈蚀严重的鎏金大铜壶等使用该方法进行处理[7]

2.氧化除氯法:这是一个针对局部含有氯离子的器物,也就是粉状锈明显的器物。它的方法原理就是利用过氧化氢的高氧化能力,将铜器锈层中的氯离子氧化成氯气释放出来。在处理中利用针管滴加与纸浆糊敷相结合,可以安全快速地去除氯离子。具体方法是先调配好1%浓度的过氧化氢,制作好干纸浆备用。用电热吹风机对需要处理的部位进行简单地预加热,这是为了在处理过程中保证过氧化氢的渗透速度和深度,增加氯气的溢出速度。用针管小心滴加已经被加热的部位,观察氯气的溢出,待气泡减弱,用棉签吸干反应液。再进行第二次滴加,以此类推,直到滴加过氧化氢后气体溢出很少后,停止。为了确保除氯彻底,在夜晚非工作时间,用镊子按锈点部位的面积,镊取浸泡过上述过氧化氢的纸浆,糊敷到锈层表面,不用加热,表面也可以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延缓液体干燥时间,这样相当于浸泡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时间短、针对性强、不会影响非含氯部位的原貌。

(三)青铜器文物的修复

不同的修复理念,器物的修复方案就不同。我国传统的修复思想是使器物完整化、美观化,在这个指导思想下,铜器修复用的最多的技术就是整形、补配、焊接与黏接。由于这组青铜器整体保存较好,器形完整,故很少进行补配和焊接等处理。

(四)检测记录修复结果

最后作摄影实验记录,进行实验前后对比观察,检测处理是否完全彻底,如图3所示。将处理好的样品,悬挂放入玻璃干燥器,将烧开的蒸馏水倒入干燥器,盖好后,放入40℃恒温箱观察一周,看粉状锈是否转化彻底,若没有新的粉状锈在处理过的地方冒出,证明已转化完全。

(五)封护加固处理

Paraloid B-72是一种更为先进的金属缓蚀剂,它是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本身透明性极好,对文物没有损害。采用Paraloid B-72封护青铜器,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它能克服苯骈三唑氮作为金属封护剂时产生的容易生化、老化和化白现象。目前,国际上已开始普遍使用这种金属缓蚀材料。我们本次实验中即用丙酮溶解稀释B72对大批青铜器进行封护,效果理想。

四、保管、陈列的建议

(一)文物库房的环境调节与控制

由考古工地转入研究部门库房,或转入博物馆的保管库房,文物进入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与此同时,文物库房环境的各项指标能否达到保存文物的需求,并且一直保持稳定,这一点就显得十分关键了。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个符合文物保存环境要求的库房建筑

文物库房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它的设计与建设必须符合文物保存环境的要求。既要考虑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又要考虑到各类文物存放环境的不同要求。[8]

图3 修复前后对比照片

在现代化城市中,文物库房受外界大气环境的影响很大。这一点主要是指大气中有害气体对文物的危害。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二氧化碳、氯化氢、氯气等有害气体的含量越来越多,有害气体对文物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对于这一点,博物馆或文物研究单位在建设库房选址的时候要重点考虑。通常的做法是:根据城市建设规划选择周边将来不会有大型污染工业的地区;根据环境监测数据证明目前该地址没有大气污染情况;考虑到库房内将来的环境控制问题,库房选址不要在地下水位高或地势低洼地区,更不要靠近江河湖海。从防火的角度来看,库房选址也不应该在繁华的闹市,并且与其他建筑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果文物库房地址是不能改变的,则一定要搞好周围绿化工作。因为大部分植物对大气污染物有吸收作用,所以绿化对净化空气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改善文物库房环境,同样要建设一个绿化自净系统,使文物库房外环境达到标准,为库房内环境控制创造条件。

文物库房建筑自身的要求也很高,通常要求做到“九防”,即:防潮、防高温、防光、防虫、防尘、防有害性气体、防盗、放火、防震。要做到“九防”,需要对库房建筑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件构件认真设计与建设。库房房顶采用人字形通风间层隔热屋顶,并做防水处理,库房建筑墙体外墙抹1—1.5厘米的防水砂浆;墙体使用隔热材料填充隔热保温;库房窗户在尽量少而小的前提下,采用双层密封性很好的塑钢玻璃窗,表面涂紫外线吸收剂,同时采用各种形式的遮阳板,挡住阳光对库房内的影响;库房进出的门采用过渡间隔离或设双道密闭门;库房的地面应该架空,架空层净高不小于0.45米,库房地面用密实的100号以上的细石混凝土实铺地面,用1:2泥砂浆抹面;另外,库房每一件构件不但要考虑是否符合防火的要求,而且还要考察是否会散发出有害性气体。保管库房的文物柜架有木材和金属两种质地。两种材料各有优缺点,在使用时要避免柜架材料的原因造成对文物的损坏。对于这一点,文物保护技术要求每一种库房构件材料都要有实验数据证明其老化过程中没有释放出有害性气体才能使用。

在有条件的文物库房内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对有害气体和尘进行净化与过滤一般都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也可以在通风口采取简单的净化与过滤的措施。例如:按通风口的面积大小做一个匣体,倘若是过滤灰尘,要将不同孔径网眼的波纹金属网多层交错叠置在匣体内,沿空气流动的方向,孔径逐渐缩小,使用前金属网要浸油(10-20号机油),使用后清洗可用浓度为10%的60℃~70℃的碱水,洗净后晾干浸油,再继续使用。如果是净化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可在匣体内填充活性炭。1克(约2立方厘米)活性炭的有效接触面积为1260平方米,正常条件下它所吸收的物质等于自身重量的15%~20%,当达到这种程度时,就需要更换新的活性炭了。

库房环境的日常观察、调节维护是容易做到的,同时也是容易忽略的。一个设计合理的库房应该在进入库房前要有一间缓冲间,人员进入库房后马上关闭外密封门,在缓冲间内更换拖鞋、衣服,然后进入库房。对于有条件的文物库房,开启空气净化与温湿度自动调节系统,可以减少很多工作量,但是也要经常核对环境的实际测量数据与调节系统的控制指标是否一致。决不能上班时开机调节控制,下班时停机,做不到恒温恒湿,更加不利于文物保存。对于没有安装调节系统的库房,在每个库房小环境中要放置自记式温湿度仪,一周检查一次库房的环境温湿度变化曲线,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必要的调节与控制。[9]

在保管库房存放着各种材质的文物,各种材质对环境因素要求不同。不同质地的文物必须按照种类区分,放置在各自的保存环境中,用不同的空调设备各自调节存放环境的温湿度,温湿度的波动范围应限制在允许的范围,短时间内不能有大幅度起伏。不能将环境要求不同的文物放在一个库房空间之内。如果库房面积太小,必须放在一起,也需要制作大环境中的若干个小环境来放置那些数量少的文物种类。

通过对文物环境的调节与控制,使构成文物的材质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把环境对文物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为我们日后研究文物、保护文物赢得了时间。

(二)文物陈列中的环境控制

在文物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的要求下,一些文物需要进行陈列。在陈列中,我们关注的中心往往是文物的陈列主题、艺术效果,容易忽略文物保存环境的要求。在陈列条件下,灯光的光源选择、陈列柜的密封要求、温湿度的稳定性处理,都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严格控制。

展厅的环境是一个半开放式的空间,它与外界的环境间接相通。大气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灰尘等有害因素,可以间接进入展厅,使得展厅环境十分复杂。文物离开库房,进入展厅,甚至有一些文物直接与展厅的环境相接触。在库房中可以做到的环境控制,在陈列条件下很难实现。如果给陈列大厅入口设计一个缓冲空间,使外界空气不能直接进入展厅。同时,让观众套上一次性鞋套,通过风浴除尘,便可以大大减少观众携带进来的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文物陈列常常要求在灯光上对重要文物给予突出渲染,但这样对文物不利。对于纸质文物、纺织品、竹木漆器等有机文物,可以安装过滤紫外线的冷光源。同时,设置人体感应电路,只在观众靠近时照亮,避免灯光对文物造成伤害。

与库房环境不同,展厅环境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比如观众带来的污染物的瞬间增加与滞留,呼吸产生的CO2的浓度升高,人流带来的空气扰动等,尤其在重点展示前人群的滞留造成局部环境的恶化。因此,对展厅的监测是一种动态的监测过程,除了得出所监测数据的数值外,还应分析数值波动的空间变化趋向,分析人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得出治理的依据与改善方法。

展柜是文物在展厅中所处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微环境。在理想状态下,展柜中的空气不与展厅发生交流,可以避免展厅空气中污染物质与水汽的进入。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展柜都做不到密闭,展柜中的环境与展厅环境存在着扩散交换的过程。这样,展柜中的环境就可能出现一定的波动。

即使在展柜密闭的情况下,展柜环境仍然会受到展厅温度,灯光辐射的影响。展厅的温度和灯光辐射会使展柜内温度上升。有些展柜的照明光源在展柜内部的上方,在密闭的展柜内自身的热辐射导致的热量无法散发,也会导致展柜内部的温度明显上升。这就要求文物陈列光源尽量使用冷光源或光纤照明[10]

对一些脆弱的文物,其陈列展柜的微环境要求比较高。要尽量避免展厅环境的干扰,最好进行独立的展柜环境控制,如展柜内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充氮、独立照明控制等。

五、总结

本次保护修复中,针对小面积程度较轻的点蚀,选用机械方法(外科手术刀、牙科用超声波仪)去除浮锈,然后在特定pH值及温度下,用我们复合配制的氧化剂(过氧化氢+脱离子水)进行转化粉状锈。操作完成后对处理部位用我们所配制的特殊封护剂(PU:PEG200:水=2.5:30:67.5)保护。对于面蚀处理的原则同上,操作方法改为在特定pH值及温度条件下以脱氯纸浆糊敷,再进行封护处理。

由于器物的表面积大小,铸造结构,保存状况和锈蚀的复杂程度,保护进程中不同阶段有其特定的化学反应时间和紧张的工作时间之间的矛盾,以及天气环境和其他未预见的问题,可能都对修复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但总体效果理想,保护修复工作成功。

目前需要选择一处干燥环境对处理过的青铜器进行科学保存。如果做不到干燥密闭环境,建议每一件文物用一个密封性能好的塑料整理箱,里面放置适量干燥剂,这样也能有效保存青铜器。如果需要展存,建议展柜密闭干燥,空气清洁,最好配备环境监测设备。

参考文献:

[1] 马清林.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科学出版社,2001

[2] 高英.古代青铜器的腐蚀性破坏.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79(2)

[3] 张恒金.青铜器锈蚀及其机理初探.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张恒金,楼署红.青铜器锈蚀及其机理初探.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的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铁付德.青铜器腐蚀特征与土壤腐蚀性的关系.中原文物,2000(2)

[6] 陆寿麟,李化元.中国青铜器的腐蚀与防护.亚洲地区文物保护技术讨论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

[7] 宋迪生等.文物与化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

[8] 郭宏.文物保存环境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

[9] 张欢.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及其对文物的影响.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2006

[10] 蔡静野.浅析青铜器展示的相关问题.吉林大学,2007

(刘成: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刘佳、李立、武严、申静怡、徐诺系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