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唐长安三彩窑模具揭示制作工艺

唐长安三彩窑模具揭示制作工艺

时间:2024-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唐长安两处三彩窑模具看三彩陶坯的制作工艺张国柱摘要:1999年和2004年,笔者先后发现了唐长安“西市”以北醴泉坊、“东市”以西平康坊两处三彩窑遗址,引起考古界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我在唐长安两处三彩窑遗址采集到近50件模具,这些模具大多为人物俑和动物俑的合模,或组合模。

唐长安三彩窑模具揭示制作工艺

从唐长安两处三彩窑模具看三彩陶坯的制作工艺

张国柱

摘 要:1999年和2004年,笔者先后发现了唐长安“西市”以北醴泉坊、“东市”以西平康坊两处三彩窑遗址,引起考古界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醴泉坊、平康坊三彩窑遗址出土的模具和实物成品进行研究,不仅对进一步了解唐代的雕塑技艺、制陶工艺,了解唐代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了解唐代制作陶俑和三彩的传承和发展十分有益,而且对唐代东、西市窑址的断代,对唐代陶俑和三彩制品的辨伪都很有意义。

关键词:唐代西市 唐代东市 醴泉坊 平康坊 三彩窑 模具

1999年和2004年,我先后发现了唐长安“西市”以北醴泉坊、“东市”以西平康坊两处三彩窑遗址,引起考古界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认为:“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的发现,解了文物考古工作者一个长久的梦。”“这一发现把考古界早就认为长安附近应有大型烧造唐三彩作坊的预测变成了现实,解决了我国古陶瓷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几年来,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先后登门造访,观赏三彩窑遗物,还分别研究撰写了不少论文。前不久,著名考古专家禚振西、王小蒙,以及日本陶瓷专家森达也、小林仁等,再次来到我家中,对我收藏的三彩窑模具又进行了认真的赏析和研究,并用陶泥亲手进行了制作。他们认为:这些唐代窑址遗存的制作陶俑和三彩的模具,虽然数量有限,有的也不够完整,但却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历史信息。探究这些模具,不仅对进一步了解唐代的雕塑技艺、制陶工艺,了解唐代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了解唐代制作陶俑和三彩的传承和发展十分有益,而且对唐代东、西市窑址的断代,对唐代陶俑和三彩制品的辨伪都很有意义。

我在唐长安两处三彩窑遗址采集到近50件模具,这些模具大多为人物俑和动物俑的合模,或组合模。纵观这些模具,全部是用红黏土烧制而成,胎呈红色。因要反复使用,所以模具比较厚重,质地坚硬。这些模具成型前,首先由能工巧匠按照要求进行构思、设计,然后在泥坯上手塑、刮削、雕塑、修饰,定型后入窑焙烧。再在烧成的泥塑原型上,用泥翻制出模具泥坯,入窑焙烧。烧制模具的温度要略高于烧制泥塑原型的温度。从唐长安醴泉坊、平康坊窑址出土的模具和烧制的成品实物看,体型较小的半身人物俑是前后合模;体型较小的动物俑是左右合模;而体型较大的人俑由人头前后模和人身前后模组合黏结而成;较大型的动物俑,一般由动物头部左右模、身子和四肢左右模制作黏结而成;而体型更大者,则由头、身、腿、尾等分段合模制作。

将醴泉坊、平康坊三彩窑遗址出土的模具和实物成品放在一起对比研究后,发现平康坊三彩窑早期的模具,由于陶土淘洗不细,胎质较疏松,刮削制作较粗糙,模具也较为笨重。再观平康坊三彩窑遗址出土的唐早期人俑、动物俑等实物,不仅留有隋代的遗风,而且大多胎壁厚实。而且在人物的颈、肘、膝,动物的脖子、腿关节等部位,都插有铁芯加固。但是,平康坊三彩窑中也有盛唐时期的模具,细观这些模具,不仅胎土细,而且胎体变薄,制作较前精良了,有的模具的质地、造型,与醴泉坊模具十分相似,个别模具甚至可以与醴泉坊的模具相互拼接,而且出土实物中也有盛唐时期的俑类。醴泉坊窑遗址出土的模具胎质较细腻,厚度适中,刮削制作较为精细。醴泉坊窑遗址出土的人俑和动物俑实物,造型生动,粗犷大气,胎壁较薄,靠插芯加固的现象极少,不仅体现了盛唐风采,也说明盛唐时烧制陶俑和三彩的技艺更趋成熟。

现从唐长安醴泉坊、平康坊两处三彩窑模具中,各遴选出六件分别介绍如下:

一、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模具

1.刻有纪年铭文的残模(图1)

模具残长12厘米、残宽8—10厘米。红胎。模具背面刻有“天宝四载……祖明”字样。“天宝四载”即公元745年,仍处在唐朝的鼎盛时期。醴泉坊三彩窑始烧年代应在“天宝四载”之前。该窑址出土的三彩和陶俑,非常精致、传神,特征明显,可作为鉴别这一时期的三彩来源和制作地的参照物。另外,“祖明”二字,又佐证了史料中关于唐代丧葬礼制和辟邪厌胜俑的称谓。《旧唐书·舆服志》载:“文武官及庶人丧葬,三品以上明器九十事,四神十二时在内。”“甄官令掌供琢石、陶土之事……凡砖瓦之作,甄缶之器,大小高下,各有程准。凡丧葬,则供其明器之属……当圹、当野,祖明、地轴,诞马偶人其高各一尺。”文献中提到的“四神十二时”,王去非1956年在《四神、巾子、高髻》一文中,就指出“四神”是墓葬中的两件镇墓兽和两件镇墓武士。这“四神”放在墓门内或甬道中。两件是兽形,一个人面,一个兽面,现在人们都依其形习称“镇墓兽”。两件为武士,有时根据服饰不同被分别叫做武士(武士)和文官。1986年河南巩义市康店镇砖厂唐墓出土两件镇墓兽,一件兽面者背部墨书清晰的“祖明”二字,证明了这一推断。这次醴泉坊三彩窑遗址又出土了刻有“祖明”模具,更证明了这一推断。

2.刻有工匠姓名的男俑前身模(图2、图3)

模具高14.5厘米。红胎。这是一件身着大翻领胡服俑的前身模,模具背面刻有“魏小山”三字,验证了当年制作三彩的工匠必须按照唐代官府“仍题工人名”的要求铭刻的。

3.女俑头前后模(图4)

模具高14.5厘米、宽8.5厘米、前后模对合后,厚9厘米。红胎。完整。模内女俑双髻高耸,长目细眉,面庞清秀丰腴。模具上下左右相应部位刻有沟槽,是合模定位的符号。这种前后模发现较少,十分珍贵。当我们用该模具压印出泥坯后,惊奇地发现女俑颈部有一前低后高阶梯状的茬口,经琢磨才知这是唐代制陶工匠创造的工艺。唐代工匠为了把制作的俑头和俑身,在不用铁芯的情况下黏结牢固,他们在制作模具时,就分别设计有阶梯状茬口,将一个黏结面,变成了三个黏结面,使做成的人俑既坚固,又好看。用这种工艺制作的人俑,身首是不通透的,这一特征也可作为鉴别唐俑真伪的方法之一。

4.马俑模(图5)

模具高30厘米、宽21厘米、厚7.8厘米。红胎。残。为一大型马俑组合模右模。模内马俑膘肥体壮,轮廓清晰,马鞍装饰华丽,雕塑精美。模具相应部位有凸起作为合模定位的符号。当我们用该模具压印泥坯后,发现马俑后腿处还联结着两大片泥坯,经仔细研究后,恍然大悟。因泥坯马身太重,仅靠纤细的泥坯马腿无法支撑。唐代工匠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设计时,把马前腿和后腿先用整体泥坯联结起来,待泥坯晾晒到马腿足已承重时,再用竹刀将马腿之间的多余泥坯刮削掉。这种工艺已在窑址出土的实物上得到了证实。

5.骆驼俑模(图6)

模具高23厘米、宽16厘米、厚4.5厘米。红胎。残。为一大型骆驼俑组合模骆驼头左模。模内骆驼头部和颈部驼毛潇洒飘逸,栩栩如生。

6.牛俑模(图7)

模具高7.5厘米、宽14.5厘米、厚3.5厘米。红胎。完整。为一卧牛的左模。模内卧牛悠然自得,栩栩如生。模具相应部位刻有沟槽作为合模定位的符号。

二、唐长安平康坊三彩窑模具

1.骆驼腿分模(图8)

模具高21.7厘米、宽9厘米、厚3.4厘米。红胎。完整。大型骆驼俑组合模的右后腿分模。模内骆驼腿造型生动,栩栩如生,而且已具有盛唐气息。用模具压印的骆驼腿泥坯高20厘米,组合成的骆驼可高达70厘米左右。更令人称奇的是此模具压印的骆驼腿,竟然可与醴泉坊三彩窑骆驼俑身天衣合缝相配(图15),这说明两个窑场联系十分密切,要么都是官办,要么就是一个窑场主开设的。

2.女俑前模(图9)(www.daowen.com)

模具高14厘米、宽10.1厘米、厚5.1厘米。红胎。残。上部残失,仅存下体。模内女俑身着长裙,裙褶清晰,左脚微向前。模左边边缘有一凸起,是作为合模定位的子母扣中的子扣。

3.女俑头前模(图10)

模具高8厘米、宽10.5厘米、厚2.6厘米。红胎。残。为一大型仕女俑组合模头部前模。下部残失,仅存发饰。模内女俑发髻高耸。这种将头发自下而上束于头顶。发根用绢带扎紧,然后再将头发从中分开成两部分,梳理成似鸟振展双翼状的惊鹄髻,流行于唐中期。

4.童子俑前模(图11)

模具高8.1厘米、宽7厘米、厚5.5厘米。红胎。残。模内童子面部丰满,眼、鼻、耳轮廓清晰,发饰奇特,神态活泼,有鲜明的盛唐风格。

5.天王俑手模(图12)

模具长12厘米、宽6厘米、厚3.4厘米。红胎。残。模内手臂袒露,肌肉凸起,拳头紧握,显得威猛,显现了盛唐雕塑技艺。

6.骑马俑模(图13)

模具高24厘米、宽20.8厘米、厚9厘米。红胎。残。马头和人俑上身残失,仅存马的后部和下身。模内人俑,身着长袍,骑坐在马鞍上,马直立,臀部勒有缰绳,形体略瘦,轮廓清晰。模具边缘相应部位凸起作为合模定位的符号。下部有一直径9厘米的圆孔,既便于合模定位,又方便工匠对合模的操作。

这些出之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平康坊三彩窑遗址的模具,携带有唐王朝的大量信息:女俑那高耸的发髻,丰腴的面容,宽敞秀美的衣裙,再现了盛唐时代妇女“环肥之美”的形象;马俑模昂首屹立,膘肥体壮,极富活力,正是唐朝盛世在陶塑艺术上的反映;而刻画细腻,形态传神的骆驼,则是开放的盛唐丝绸之路商业交流的写照……因此,这些模具是研究唐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烧造三彩技艺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张国柱: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