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国际经济旧秩序:发展中国家展现新战略

国际经济旧秩序:发展中国家展现新战略

时间:2024-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章国际经济旧秩序第一节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形成及其特点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列强以残酷的暴力进行殖民掠夺,成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国际经济旧秩序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

国际经济旧秩序:发展中国家展现新战略

第八章 国际经济旧秩序

第一节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形成及其特点

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列强以残酷的暴力进行殖民掠夺,成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马克思曾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1]18世纪后半期,西欧国家进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时期。它们凭借由工业革命壮大起来的经济力量,加紧侵略和剥削殖民地人民,不仅在亚非拉地区进一步攫取了大片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且使广大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变成其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农矿原料的供应地。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各国的国内分工向世界领域扩展。这时,在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经济关系,已不再是偶然的、个别的,而是普遍的世界性的了,它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打破了落后民族的闭塞,将包括殖民地、附属国在内的世界广大地区的交换、生产以至整个经济,都卷入了世界经济的旋涡,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施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世界体系,即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国际经济旧秩序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与一切事物一样,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同样充满着矛盾与斗争。从它形成时起就蕴涵着帝国主义与世界广大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之间的对抗。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与交换的国际化进入更高阶段,国际经济旧秩序就日益成为被压迫民族及落后地区(即今天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桎梏。

第二次大战后,世界上一系列被压迫国家获得政治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受到猛烈冲击,但维护这一体系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从而使国际经济旧秩序范畴又有所发展。今天,概括起来讲,国际经济旧秩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一、垄断是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本质特征

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也是国际旧经济秩序的本质特征。在国际上,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对世界上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控制和掠夺,将其金融、工业、贸易的剥削网渗透到发展中国家的各个经济领域,并通过对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垄断,实现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命脉和对外经济关系的控制。

值得指出的是,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有了迅速的发展,它是垄断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帝国主义发达国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剥削、掠夺和实行控制的重要工具,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卫士。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分布地域广阔,约1/3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但它在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利润却比在发达国家高得多。70年代末,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利润率为11%,而在发展中国家的利润率则为23%,高出一倍多。总之,跨国公司通过直接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于采掘和原料加工业,以及创办新企业、扩充原有企业和吞并当地企业,利用当地廉价原料和劳动力,占领当地市场,并逃避所在国关税壁垒和其他贸易限制等办法,从而获取高额利润,并依仗其不断膨胀的经济实力,垄断和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的许多重要资源和生产部门,乃至对外贸易和金融等各个经济领域。

随着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国资本斗争的加强,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渗透扩张的战略有所变化。过去,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一般是采用全部股权拥有或多数股权拥有的方式进行控制。20世纪70年代初期发展中国家的国有化运动,没收外国公司的财产或逐步减少其股份,对跨国公司是个沉重的打击。此后,跨国公司在所有权问题上,被迫采取了一些所谓灵活的政策,亦即不再坚持全部拥有或多数拥有股权,也可采取少数股权的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方式是建立合营企业。跨国公司常常用这种方法对付发展中国家的国有化措施。在合营企业中,跨国公司即使只拥有少数股权,但它可以通过经营管理产品销售、技术和专利等多种渠道,加强对企业的控制。此外,跨国公司还采取同东道国签订经济合同、技术援助合同和销售合同方式,实行所谓“非股权参与”。

上述变化,一方面在客观上多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增加收入和民族工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今天发展中国家的许多重要经济部门却仍为跨国公司所控制,使发展中国家无法完全行使其维护民族资源和各种有关的经济权益的权利。为此,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对跨国公司的活动加强管理和监督。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只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和有限制地引进跨国公司的资金和技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

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是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重要基础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国民经济内部联系超越国界广泛发展的结果。

资本主义世界的国际分工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而形成与深化的。15世纪末到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促进了在工场手工业生产基础上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这时,西欧殖民者用暴力和超经济强制手段,在亚非拉殖民地开矿山、建立种植园,发展了以奴隶劳动为基础,为世界市场而生产的农场主制度,建立了早期的资本主义国际专业化生产。这时,西欧国家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是建立宗主国和殖民地间的特殊分工的一种政策,当时盛行的三角贸易,是宗主国与殖民地间分工的一种表现形式。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产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向新的技术基础——大机器工业过渡。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交通运输的发展,电报的运用及海底电缆的敷设,对于国际分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廉价的大机器工业产品代替了原来的大炮和战舰,摧毁了一切“万里长城”,潮水般涌入亚非拉广大落后地区。从此,这些落后地区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先进国家的胜利和巩固,它们在亚非拉地区实行国际专业化生产,推行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政策,手段也发生了变化。它们以比较和平的贸易方法,取代了野蛮的、不加掩饰的暴力掠夺,赤裸裸的超经济掠夺变为在隐蔽形式下的不等价交换。因此,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60年代基本完成的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分工体系,是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对立的分工体系的开始。

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分工体系最终形成。在以电力汽车制造、钢铁、化学工业为代表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和铁路航运运费下降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分工体系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时大大扩张的资本输出,则是国际分工体系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十分重要的因素。帝国主义通过资本输出,把资本主义生产、销售网络日益深入到殖民地附属国,从而使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即宗主国与殖民地附属国间的分工、先进工业国与落后农业国间的分工更加深化。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世界范围生产力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这种国际分工具有不平等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世界上广大被压迫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同资本主义社会一样,资本主义国际生产关系体系也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对抗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发生作用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剥削和掠夺是这一体系的本质特征。因此,在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附属国间的相互分工、互为市场,具有控制与被控制、剥削与被剥削的明显特征。帝国主义国家依仗其垄断地位,通过不等价交换和资本输出,把由于国际分工在世界生产增长中所产生的利益,大部分甚至是全部据为己有。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表明,国际分工促进了工业发达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移民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对于绝大多数亚、非、拉国家来说,其经济则进一步殖民地化了。因而,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结果,一方面把食品和原料的生产集中在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国家;另一方面又把工业生产集中在占世界人口少数的欧洲、北美和日本,前一时期已经开始的世界农村和世界城市的分裂与对立,又进一步发展了。

“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运输通讯革新以及跨国公司兴起和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分工的具体内容与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诸如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进而发展到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但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本质特征:“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对立,和前者对后者的掠夺、剥削的不平等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今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垄断建立起来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一方面使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依然服从于国际垄断资本的需要和利益,许多国家的畸形经济结构、单一商品生产状况仍未改变,这些商品仍然主要依赖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许多商品,尤其是资本货物则依赖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供给。上述依赖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深受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影响和制约。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民族经济发展和发达国家劳动密集、耗能型及其他传统工业的转移,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开始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但是这些所谓高科技工业,也不过主要是电子零配件的生产或进口零部件进行加工组装而已。至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应该说仍未改变单一初级产品供应国的地位。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中,开采业仍占相当比重,而在制造业方面,只是兴办一些出口原料的初步加工,以及食品、轻纺等劳动力密集工业,机器、钢铁、电子等资本技术密集工业则十分有限。总之,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工业分工体系中,尚未摆脱主要从事简单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生产和出口状况;在农业内部,在旧的国际分工的桎梏下,一些国家大量减少粮食种植面积,片面发展咖啡、可可等出口经济作物,致使对经济作物出口的依赖增加、粮食自给率下降,从而加深了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综上所述,国际垄断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依然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表现在国际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如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和价格决定方面的无权地位。在国际贸易领域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其结果是,世界的一极,发达国家继续加速着财富积累;而另一极,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也在积累着。今天,国际分工造成的“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对立和资本主义世界两极分化进程依然在继续进行。

三、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各种国际经济机构和签订的专门协定是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重要工具

“二战”前,帝国主义可以直接对其殖民地、附属国进行统治和剥削。可是,在大多数殖民地、附属国取得政治独立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已无法继续采用过去的直接统治和剥削方式,转而采取建立国际经济机构和签订专门协定的方法,力图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它们控制的政治、经济、军事集团或机构中,使发展中国家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受垄断资本的影响和控制。如在国际金融领域,它们即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来实现。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成立的还有世界银行,这两个国际金融组织用提供短期资金和长期贷款的办法,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和缺乏建设资金的国家进行“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到1985年年底共有150个成员国,资本总额由原先75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为近9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提供各种贷款累计额为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2]世界银行到1985年年底共有150个成员国,核定资本由原先1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为1980年6月的705亿美元特别提款权,贷款累计额为593亿美元,其中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占1/3。诚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资金融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它们的根本立足点仍在于维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利益。

在国际贸易领域,在1947年10月包括美国在内的23个国家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到1986年年底共有93个成员国,占世界贸易总额85%左右。这个协定标榜以相互减让关税、限制非关税壁垒、促进自由贸易为目的,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成立后的活动表明,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里讨价还价,你争我夺的场所。

近年来,随着第三世界的蓬勃兴起,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三大机构中的力量已有所增长,但由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控制的局面并未改变,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仍拥有20%左右投票权,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迄今这些组织和机构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三大重要支柱。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际经济旧秩序包括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关系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少数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所控制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和受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与制约的一些国际经济机构。由以上体系及机构所构成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使得今天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仍然受到不公平和不平等的待遇,没有应有的发言权与决定权,从而严重地影响了第三世界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www.daowen.com)

在20世纪前半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尚处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地位,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始终徘徊在1%左右,超过2%的年份很少。“二战”后初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相继转入复兴轨道,但是在亚非拉地区,由于一些国家尚未取得政治独立,不少国家经济遭受内乱、外侮和天灾的破坏与摧残。

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一系列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和国内形势趋向稳定,以及发达国家经济长足进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据世界银行统计,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1960~1973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6.3%,超过了同期发达国家4.9%的经济增长速度。其中,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迅速,生产日趋多样化,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随着生产的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已进入世界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日趋表面化。8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爆发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发展中国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问题更加严重,导致经济增长日趋缓慢,经济停滞和衰退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失业人数增多,城市失业率高达30%以上,而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使许多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下降。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有1/4人口处于饥饿状态,1/3人口营养不良,40%的人口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其中,最不发达国家的状况尤为严重,每人每天摄取的热量仅为2000大卡。就连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拉丁美洲国家,贫困化现象也十分严重和普遍。拉美地区按人口平均收入最高的委内瑞拉(1980年为3630美元),在1500万人口中,仍有550万处于贫困线以下。经济大国巴西,有一半人口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阿根廷,不仅在内地和落后边远地区,就是在现代化的城市,亦处处可见贫困现象。

上述情况表明,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期,发展中国家经济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仍在继续恶化,它们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诚然,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顽固地维护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剥削与掠夺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仗这种旧秩序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和困难。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原料市场,压低初级产品价格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保持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剥削和掠夺,为了从发展中国家获得廉价矿产原料和农产品,力图使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畸形的单一经济,并利用发展中国家对其市场的依赖,不断压低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价格。尤其在经济危机期间,西方发达国家更利用需求萎缩所形成的供过于求状况,或抛售库存,或解除长期购货合同,或压低价格,使发展中国家遭受重大损失。

据联合国统计,1952~1971年间,世界市场初级产品交换比价下降约1/3,由此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损失达1200亿美元以上。进入20世纪70年代,非产油的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仍在继续恶化。1975~1977年间,发展中国家由于主要原料价格下跌,又损失200多亿美元,同一时期由于工业制成品价格提高,发展中国家进口支出增加了200多亿美元,这样一降一涨就使发展中国家共蒙受400亿美元的损失。在1979~1982年资本主义世界又一次爆发严重经济危机期间,初级产品价格降到战后最低点。1983年开始的西方国家经济复苏,也并没有给初级产品价格回升带来转机,相反,却出现了经济增长与原料价格非同步的反常现象。随着西方经济复苏,1983年开始,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有所回升,然而从1984年第二季度开始,又重新转为跌势。最近,联合国贸发会议一项统计显示,以1979~1981年为100,1985年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价格指数在80以下,也就是说,80年代上半期初级产品价格下降了20%以上。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造成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逆差从70年代中期200亿~300亿美元,上升为80年代初的1000多亿美元。

石油是第三世界产油国经济支柱与最重要的出口产品,1973年前在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下,原油价格始终被压在极低的水平上。经过以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为核心的第三世界产油国斗争,1973年后世界市场原油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涨。原油价格上涨,一方面,刺激了世界各地石油勘探与开发,使世界石油生产能力由20世纪70年代的日产4000万桶增加到80年代的6000万桶;另一方面,油价的上涨也极大地抑制了消费,加上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缓慢,从而导致世界石油需求停滞甚至下降和石油供应过剩局面的出现。在世界石油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形势下,为了稳定市场价格,1983年开始,石油输出国组织实行了“限产保价”政策,但是由于英国等新兴产油国趁机增产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加之石油输出国组织一些成员国没有完全遵守自身提出的限额规定,削价竞销,从而导致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世界石油市场中所占份额不断下降。1985年12月份,石油输出国组织曾试图推行“增产保额”政策,以恢复市场占有份额,然而,由于西方产油国和国际石油垄断公司拒绝合作,致使油价从每桶30美元暴跌至10美元的低水平,给产油的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损失。1986年9月又恢复原先的“限产保价”政策,因而油价略有回升。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加强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

西方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一向采取歧视态度。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变本加厉地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设置了几百种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以限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的进口,其限制范围已从纺织、成衣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大到了钢铁、造船、高级电器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西方国家经济低速增长的时期,贸易保护主义更加猖獗,使不少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停滞甚至下降,导致工厂企业破产,经济衰退。随着西方经济复苏,1984年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率虽有所提高,从上年的-1.5%转为4.5%,但却大大低于世界贸易的8%~9%的增长率。1985年,在美国等20个发达国家出口增长430亿美元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由于出口产品价格下降和贸易量减少,出口额则下降了140亿美元。[3]1985年以来,美国国会先后提出了300多项贸易保护主义法案,其中两项重要动议是:1985年纺织品,成衣贸易执行法案和非橡胶鞋类进口设限救济案。里根政府虽于1985年年底和1986年8月两次否决了具有浓厚保护主义色彩的詹金斯法案,然而,这只不过是“下次风暴来临前的短暂平静”。里根政府为了缓和国会中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正在利用不公平贸易条款,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口,并迫使发展中国家对美开放市场。1986年8月初,关贸总协定纺织品委员会根据美国的意愿通过的第四个多种纤维协定,不仅扩大了发展中国家纺织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限制范围,而且延长了发生争议时进口国单方面实行限制的期限,是保护主义盛行的又一明证。

三、西方国家通过其操纵的货币金融体系,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和掠夺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以官方和私人信贷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大量资金,1979年后,每年平均达500亿~600亿美元。这些贷款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固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给它们造成了日益沉重的债务负担,而垄断资本集团则从中获得了巨额利润。

1973年以来,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面临初级产品价格下跌与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出口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两次石油冲击使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石油进口支出猛增,从而使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外汇短缺,扩大了对资金的需求。而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西方国家却借口自身经济困难,不断削减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对优惠性贷款实施更加严格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只好转向私人商业银行告贷。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总额中,私人商业银行的贷款只占10%,而1982年则增加到60%。同时,由于债务国经济形势的恶化和政局不稳,债权银行对发放长期贷款愈加谨慎,短期债务不断增加。1973~1979年间发展中国家短期债务每年平均为400亿美元,1980~1984年间上升为1120亿美元,1985年达到1700亿美元。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发展中国家债务偿还期从21年降为17年,其中中等收入国债务偿还期从17年降为12年。

私人贷款期限短、利率高,且多浮动利率。20世纪70年代末,里根政府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促使国际利率扶摇直上,从1978年8.7%上升为1981年的17.4%;1982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利率开始下降,但实际利率仍停留在较高水平上,从而加重了发展中国家还本付息的负担。1973~1985年间,还本付息额由170亿美元上升为1400亿美元。1986年3月世界银行一份报告也显示,1981~1985年间,107个发展中国家获得长期净贷款承诺由750亿美元降为300亿美元,而同期支付利息却从400亿美元上升为500亿美元,1985年发展中国家还本付息额超过新贷款数约200亿美元。[4]世界银行副行长克鲁格也承认:“短期还本付息的沉重负担会直接减少投资和阻止新资本流入,并将越来越难以为经济增长创造条件。”

最近,世界银行报告指出,1985年年底131个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为9500亿美元,预计到1986年年底将超过1万亿美元。②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由于债务增长大大超过经济增长和出口增长,[6]偿债能力在下降,1970~1984年间债务对国民生产总值比率从14%上升为34%,债务对出口比率从109%上升为135%;还本付息对出口比率由15%上升为20%。[7]1985年拉美外债总额达3680亿美元,支付利息400亿美元,许多国家出口收入1/3~1/2用于支付利息;非洲1985年外债总额虽不及拉美一半为1700亿美元,但其中1/2将于5年内到期,有的国家甚至将出口收入90%用于还债。

近年来,为了缓和债务危机,许多有清偿困难的债务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了重新安排债务的协议。据世界银行估计,重新安排债期的成员国,由1975~1980年间的平均每年5起,上升为1981年的13起和1983年的31起,1984年估计亦达此数。[8]无疑,重新安排债务或续借外债的协议,可以暂时减轻债务国的清偿困难,然而,为了达成协议,债务国必须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压缩财政开支、削减投资规模等措施,从而造成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增加、物价上涨、社会矛盾激化。同时,每年大量还本付息,加上国际市场高利率的吸引,许多债务国资金大量外流,债务国成了纯资本输出国。例如,1980年以前20年间,拉美国家资金净流出量每年只占国内生产总值1%,而1984年和198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3%。1981~1985年间,拉美债务国流出资金累计达1000亿美元,相当于该地区一年的总投资数额。1980~1984年间,第三世界17个负债最多的国家中,有15个国家的投资实际上都下降了,其中10个国家的投资每年下降10%以上。[9]债务问题,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19页。

[2]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版,第106页。

[3]国际货币基金:《1985年年度报告》,转引自《人民日报》1986年7月30日第7版。

[4]世界银行:《发展和债务还本付息报告》,1986年3月27日。

[6]1980~1985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在3%~4%之间,平均出口增长率为-2.3%。

[7]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版,第23页。

[8]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版,第28页。

[9]世界银行:《发展和债务还本付息报告》,1986年3月2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