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前景:新战略与国际经济新秩序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前景:新战略与国际经济新秩序

时间:2024-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前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拉美国家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在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息息相关,其贸易伙伴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利的国际环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减慢和贸易条件恶化。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前景:新战略与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四章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前景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发展中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和实现我国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简单的历史回顾

“二战”后初期,美国为称霸世界,凭借其占绝对优势军事、经济力量,在国际贸易中鼓吹“自由贸易”,在国际金融领域内签订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经济机构,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与此同时,欧洲国家忙于复兴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但苦于缺乏资金。美国为对抗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打着“经济合作”、“振兴欧洲”等旗号,通过“马歇尔计划”,向欧洲提供了约280亿美元的商品、“赠与”和贷款,使欧洲经济得以迅速恢复。美国对日本也采取了扶植政策。它一方面在“占领地区救济基金”和“占领地区经济复兴基金”的名义下,给日本23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另一方面,通过民间贸易,向日本供应原棉、石油煤炭铁矿石等原料,使日本经济起死回生,逐渐恢复。另外,中国、欧洲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后出现,鼓舞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许多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掀起了争取政治独立的斗争高潮。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害怕这些国家独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因而,采取新殖民主义手法,打着“援助”的旗号,妄图从经济上控制它们,将这些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轨道

因此,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处在恢复和发展的环境之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同样如此。但各个地区的情况不太一样。拉美国家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在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它们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例如,巴西从1948~1956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4%,1954年曾超过10%。巴西的工业每年平均增长达8.8%,农业增长虽然较为缓慢,但也年均达3.9%。[1]非洲国家在这时期绝大部分还未获得独立,仍处在帝国主义的统治、剥削之中。不少亚洲国家战后初期就获得独立,但它们面临着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的任务。1947年8月,印度宣布独立。政府采取“混合经济”政策,在农村实行土改,在城市发展国营企业,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英国殖民当局遗留下来的经济烂摊子逐渐恢复,并得到一定的发展。1947~1956年是印度经济恢复时期,工农业生产分别增长了25%和22%。[2]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始迅速增长,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在50年代为4.5%,[3]1960~1973年间增为6.3%。[4]各产业部门在1960~1975年间平均增长率为,农业2.8%,制造业7.4%,建筑业6.6%,批发和零售业6.1%,运输业和通讯业6.4%,[5]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中国家经济在这时期获得如此全面而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第一,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民族解放运动形成高潮,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纷纷获得独立。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长期被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封建主义等束缚的生产力,为民族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些国家独立后,为巩固政治独立,争取经济独立,一般采取国有化措施,将外资控制的国民经济重要部门、企业收归国有,发展国有经济,扶植私人经济,同时在农村实行土改,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当时条件下,使刚独立国家的国内矛盾得到一定的缓和,社会各阶层能较为协调地关心、注意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了一股生产和建设的热潮,因而,经济发展较为迅速。

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的近20年时间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迅速增长,市场繁荣,物价基本稳定,失业率较低,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1960~1973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5%;1955~197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7%,其中,西欧为4.8%,美国为3.4%,日本为10.3%。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息息相关,其贸易伙伴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因此,这时期西方工业国家的高速增长增加了对发展中国家商品的需求,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1960~1973年,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每年平均增长为6.3%,其中,制成品为14.9%,初级产品为5%;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进口每年平均增长率为6.4%,稍稍高于前者。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劳务出口也迅速增加,1965~1973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1.3%。

第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控制、剥削发展中国家面对其增加的资本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时期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所需资金的不足,客观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据统计,在1960~1973年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由81.15亿美元增加到279.6亿美元。这些资金尽管仅约占发展中国家总投资额的1/7,但大大地扩大了各国为投资和生产所需要的机器、原材料和技术的进口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时期的资本流动以官方发展援助为主。这些援助一般来说条件比较优惠,偿还期限长,利息低,对其经济发展较为有利。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开始瓦解,1973年爆发的能源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高速增长赖以存在的廉价石油不复存在,进而1974年又触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从此,世界经济进入了低速增长时期。尤其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加剧,失业增加,出现了所谓的“滞胀”现象。据统计,1973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6.3%,1974年猛烈下降为0.6%,1975年则比1974年下降0.7%。

不利的国际环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减慢和贸易条件恶化。据统计,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率已由1960~1973年的6.3%降为1973~1979年的3.1%,其中,制成品出口已由14.9%降为10.6%,初级产品出口已由5.0%降为0.9%。除石油出口国外,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石油进口国的贸易比价变化,1973~1980年间均出现负数。巴西、阿根廷、菲律宾、印度、智利1973~1980年的贸易条件分别下降了7.1%、8.6%、7.7%、7.5%、12.4%。上述的不利影响使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由1960~1973年的6.3%降为1973~1979年的5.2%。[6]

为消除外部冲击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广泛地实行经济调整政策,其具体措施是增加出口、利用外资、提高投资率等。在调整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措施很不一样,取得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在制造业增长较快的出口国和地区中,中国香港、新加坡、南朝鲜等在调整中,继续促进出口,尤其是南朝鲜,采取货币贬值、改善出口厂商进口原料的信贷条件,用赊账的办法扩大海外销售,推动出口。巴西也设法促进出口,但主要还是鼓励替代进口,包括对本国能源的投资,对金属、资本货物和化学工业的投资,扩大农业生产及其多样化等。但是,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由于出口和生产较为单一,人力和物质资源不易适应,社会和经济基础结构不足等,再加上难于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借所需贷款,因而,其调整措施不得不局限在放慢经济增长速度。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一般来说,在这段时期内,那些采取外向发展战略的国家比采取内向战略的国家在调整中取得的成效更大。

经过调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逐渐恢复,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由1974年的5.9%、1975年的4%上升为1976年的6.3%。[7]但是,1979年石油价格再次大幅度上涨。1980~1982年间爆发了战后最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展中国家经济又一次陷入困境。而且,这次冲击时间长、范围广,因而,影响也更为严重。据贸发会议的材料,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1981~1983年间分别为3.3%、1.9%和2.0%。1983年起,发达国家的经济有所好转,但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始终没有多少改善,依然困难严重,甚至有所恶化。拉美国家1982年爆发了债务危机,经济连续三年负增长,198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低9%,只相当于1977年的水平。非洲国家在1982~1985年间,由于旱灾,发生了震撼世界的大饥荒,上百万人饿死荒原,形成“生存危机”。亚洲,即使被人们称为“经济奇迹”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1985年也遇到麻烦,出口收入和经济增长率普遍放慢,新加坡甚至出现前所未有的负增长。1986年年初油价猛跌,石油输出国的收入剧减,增长率下降。总之,发展中国家中,除少数国家外,绝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经济困难。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又一次开始经济调整。与上次不同,这次调整主要不是通过筹集国外资金、提高投资率、维持经济增长,而是压缩公共开支、降低投资率、调整产业结构,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尤其重视发展农业;不是单纯鼓励出口,实行外向发展战略,而是把扩大出口和替代进口结合起来,在发展南北贸易的同时,鼓励南南贸易。经过努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升。据统计,1984年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经济增长率达4.1%。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经济回升很不平衡。低收入亚洲发展中国家以7.1%的增长率居首位,中等收入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以5.4%的增长率名列前茅,拉美国家虽然回升较慢,但可达3.4%;非洲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未摆脱衰退的困境。[8]1985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为3.5%。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特点

“二战”后40年来,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道路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其特点如下:[9]

一、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国家,但发展极不平衡

“二战”后40年的事实已证明,无论是战后初期恢复阶段,还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直至80年代初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均以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详见表4-1)。这是因为:第一,发展中国家作为战后的新生事物,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这一基本点上,比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较大的活力;第二,主宰市场经济的“需求”,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趋“饱和”,出现了产品的过剩危机,而在发展中国家,需求旺盛,产品经常不足。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能以高于发达国家的速度向前发展。

尽管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经济增长速度较高,但各个地区、各类国家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1970~1982年间,除没有资料的15个发展中国家外,有23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很快,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6%,24个国家和地区发展速度居中,在4%~6%之间,其余37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缓慢,低于4%,有些国家经济增长率不足1%,甚至有5个国家出现负增长。[10]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大部分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原来就较好,收入较高;而增长较慢的国家和地区,多数是原来经济发展基础较差,收入较低。按地区来说,增长较快的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等。尤其是亚太地区的经济高速增长,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甚至有人预言世界经济的重心将由大西洋转移到该地区,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但由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它们的经济也有所放慢。而拉丁美洲由于债务危机,从1981年开始,经济发展出现了负增长,目前债务危机尽管已趋缓和,经济开始复苏,但仍然困难重重。发展较慢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地区,尤其是前者,集中了绝大部分最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它们的困难最大。

表4-1 198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1965~1984年的增长率

注:*估计数。
**预测数。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49页。

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改善,但仍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严重影响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有所增强。1963年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14.5%,1973年提高为15.9%,1980年达18.6%。[11]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增值价值中所占比重由1963年的7.8%提高到1984年的11.6%。[12]在世界出口总额中,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由1970年的17.6%上升为1983年的25.2%。[13]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力量,而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973年发展中国家石油斗争的伟大胜利,就是突出的例子,它极大地震撼了世界,使世界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低速增长。其次,发展中国家已有了一定的经济自主权。“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政治上获得独立后,为摆脱帝国主义的经济控制,逐步取消了帝国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权,收回了海关、货币发行权和自然资源的租让权、开采权和所有权,对外资控制的厂矿企业、银行、交通运输、水、电、外贸等重要经济部门,逐步实行国有化,加强了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按照本国的民族利益选择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制订本国的经济计划。从此,发展中国家不再是任凭帝国主义剥削和摆布的“附庸”,帝国主义在发展中国家控制一切、垄断一切、为所欲为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再次,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日益增多,尤其是在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南北谈判中,尽管由于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挠而未能取得较大的成就,[14]甚至目前陷入僵局,但一个明显的历史事实是,发展中国家已第一次作为谈判的对手,开始参与世界经济关系的调整工作。另外,发展中国家在某些方面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对手。发展中国家某些制成品蚕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外市场和石油盈余资金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收买大公司的事例时有发生,正日益引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注。[15]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出现,必将使这种竞争更为激化。[16]

但是,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机制和规律必然会发生作用,其经济发展必然会通过世界市场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尽管随着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而有所相对减弱,但是,发展中国家进出口的2/3仍然是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据统计,1953年,发展中国家总出口中,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占74%,1978年降为72%,1983年进一步降为62%。[17]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资金1/7来自国外,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世界市场上的风吹草动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变化,都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深刻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繁荣带来了发展中国家的高速增长,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低速增长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进行经济大调整,1980~1983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衰退更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陷于困境。这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还严重依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明显地反映了其软弱性的特点。

三、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仅集中在少数发展中国家

“二战”后初期,发展中国家认为,摆脱贫困落后,争取经济独立的关键是实行工业化。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们普遍地制定了工业化战略,广泛掀起了工业化运动。有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有的强调发展轻工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工业;有的实行替代进口工业化,有的实行面向出口、扩大出口的政策。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努力,工业化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60年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程度[18](不包括石油输出国)只有25.2%,1978年提高到32.5%,1980年为35.5%。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增值价值占世界的比重也由1963年的7.8%提高到1984年的11.6%(估计数)。[19]

但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是很不平衡的。1978年拉丁美洲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高达37.6%,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38.4%相差无几,但非洲为24.7%,亚洲和大洋洲为28.7%,最不发达国家仅为16.7%。[20]更为严重的是1973~1980年期间,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增值价值的增长量中,[21]巴西占27.2%,墨西哥占11.2%,南朝鲜占8.3%,印度占7.2%,四国共占53.9%,如果再加上伊朗(3.6%)、印度尼西亚(3.4%)、泰国(3.3%)、菲律宾(2.8%)、土耳其(2.7%)、埃及(2.5%),十国共占72.2%。[22]另外,1978年,76个非石油生产国中,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足20%的有59个国家,超过20%的只有17个国家(1960年只有8个国家超过20%)。[23]这说明,尽管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只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主要从事农产品等初级商品的生产。

四、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两极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悬殊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强调工业化的同时,增加用于教育、卫生、社会福利和必要的社会服务方面的开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状况。1950~1980年间,这方面的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由8%提高为10%左右。由于发展中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努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由1955年的340美元上升为1980年的730美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24]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营养和其他社会福利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据统计,成年人识字率已由1952年的30%上升为1980年的52%,小学入学率由1960年的56%增为1978年的78%,中学入学率由1960年的8.4%上升为20世纪70年代末的22.8%,大学生在校学生每年增长10%,1980年世界上每4个大学生中有1人以上是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发展中国家的儿童死亡率也由1950年的28‰降为1979年的12‰,预期寿命同期也由43岁上升为58岁。[25]当然,发展中国家情况复杂,它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很不一样,详见表4-2。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从总体上说,仅由1955年的1∶14.529稍稍扩大到1980年的1∶14.534,但低收入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却在同期由1∶30.8扩大到1∶40.8;而且,低收入国家与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也由1∶4.37扩大到1∶6.07,低收入国家与高收入石油出口国的差距由1∶30.6扩大到1∶42.6。这说明越来越多的财富集中在越来越富有的国家中。据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人口的47%生活在只占世界美元产值4.8%的低收入国家里,而世界上15%最富有的人口却占世界产值的65%。上述贫富悬殊、分化严重的现象在发展中国家的国内也同样存在。少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用手中的政治权力贪污盗窃、投机倒把,或者利用手中的经济实力大肆兼并,在短时间内攫取了大量财富。而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却得不到满足,甚至在饥饿或死亡线上挣扎。例如,在印度,占30%的下层印度人,1961年仅占全国财富的2.5%,1971年更降至2%,同期30%的上层印度人,占有的财富由79%上升为81.9%。据1982年10月印度联邦计划部长说,大约有2.84亿印度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60%以上的人基本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而20%的富人占有了2/3以上的收入。即使在石油输出国,或者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大部分财富流进了资产阶级腰包,因此,贫富悬殊现象也极为严重。在巴西,1970年占全国人口10%的最富的人占有收入的49.5%,占人口50%的最穷的人占有收入的10.6%,到1976年前者已提高为54%,后者降为9.7%,全国1.2亿人口中约有一半是贫民。

第三节 经济发展的前景

发展中国家经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了较快的增长。80年代形势急转直下,困难重重。1984年开始有所回升。今后,在相当长时期内,例如到2000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景又怎样呢?为了较为准确地预测,我们认为,深入地分析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因素,是完全必要的。

据国内外有关机构的分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在相当长时期里仍将是低速增长。无疑,这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必然减少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包括石油),使发展中国家的农矿产品出口价格处于低水平,贸易条件恶化,从而减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入,影响发展中国家建设资金的积累。同时,由于经济低速增长,发达国家的高失业率很难降下来,这势必减少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需求,甚至大量原来在发达国家就业的劳动力因失业而回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失业人数急剧上升,劳务收入迅速减少。另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经济困境,将进一步减少对外援助,尤其是那些给发展中国家的无偿援助或低息的开发援助。这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的国外资金来源进一步减少。最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保护国内处于衰退的企业,避免国外产品,尤其是来自发展中国家廉价制成品的竞争,采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又有发展,90年代还会继续下去。它不仅加剧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而且会使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受到抑制,工业化进程受到阻碍,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科技革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性转移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国际因素。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虽然会从科技的扩散中得到一定的好处,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科技革命将使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逐渐减弱,有可能在新的科技革命过程中拉大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当然,新的科技革命对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很不一样。某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由于科学技术和教育文化等基础较好,原来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较齐备,因而有可能利用新的科技革命机会,实现经济和技术的现代化,缩小它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某些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肯定会从科技扩散中发展自己的工业,加快工业化进程,但是,它们发展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传统部门,因而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水平的差距不会缩小,甚至有所扩大。至于低收入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困难,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当然,具体到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新科技革命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扩大还是缩小,还要看其实行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是否正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新的科技革命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都是挑战,也是机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在未来的世界经济中抢占有利地位,正在集中力量发展电子、信息、航天、原子能、海洋开发、防止公害等省资源、省能源的技术密集型工业,将一些能源和原料消耗多、公害大、效率低、利润少的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种工业性结构转移对发展中国家传统工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但是,随着工业的转移,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将被污染,生态平衡将遭到破坏,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上为本国制成品的生存而展开激烈竞争,加深和激化了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矛盾;更为严重的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形式,有可能从“北方”工业、“南方”农业和矿业转为“北方”技术、“南方”产品的格局。它并未改变国际分工的性质,只是从产品的垄断和剥削变为技术的垄断和剥削而已。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从属地位。

在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中,越来越引人注目的是人口的迅速增长。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一般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是,由于人口迅速增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却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迅速增加,不仅扩大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而且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首先,劳动就业问题。目前,发展中国家约有40%人口小于15岁,他们在未来20年中,将大量加入劳动大军。很明显,发展中国家只有增加资本投资、加速经济增长,才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吸收新增加的劳动力,才能维持原来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但是,实际上,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资金,创造那么多的就业机会,总会有相当多的青年失业或半失业。因此,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即使就业,也有许多人是不充分的就业。据统计,无形的不充分就业,在拉丁美洲占20%,在非洲占40%。其次,城市的过度发展。随着工业的发展,许多居民涌入城市,远远超过工业发展的需要和城市的接受能力。结果,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两倍于整个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城市越来越多。据统计,1950~1980年间,发展中国家居住在5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中的居民已从占总人口的2%增至14%。城市的过度膨胀,不仅带来了城市自身的问题,而且,反过来影响农业的发展,使城乡更趋不平衡,形成恶性循环。再次,教育问题日益尖锐。发展中国家人口中的学龄儿童越来越多。在学龄儿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这样的抉择,要么增加教育经费,要么降低教育质量。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未来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使发展中国家难于大量增加教育经费,无疑,教育质量将随之降低,这反过来又影响发展中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扩大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但更为重要的是人口的迅速增加使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形势日趋恶化。“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发展中国家人均粮食消费量很低,非洲不足200公斤,亚洲稍高,为250公斤,拉丁美洲为270公斤,发展中国家人均日摄取的热量仅为2200大卡,大大低于粮农组织规定的2500大卡的标准。同时,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膨胀,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日益不相适应,因而粮食的进口日益增多,不少国家和地区由粮食净出口国成为粮食净进口国。结果,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每年仅进口粮食2000万吨,70年代初增加到5000万吨,80年代初达到9000万吨,目前已达到1亿吨左右。另外,发展中国家某些地区、国家的自然灾害和政治动乱,加剧了日益严重的粮食问题,在一定时期形成“粮食危机”。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既是生产问题,又是结构问题、分配问题和地区不平衡问题。面对粮食问题的严峻形势,许多发展中国家已逐渐认识到其重要性,开始调整其经济发展战略,把发展的重点移向农村,强调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发展,以满足广大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粮食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包括国际条件、国内政策、自然因素等,因此,在目前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粮食问题只能是时起时伏,到一定时间,又会在某个地区或国家爆发不同程度的“粮食危机”,反过来又影响其经济的发展。

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的调整。“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实行了各种不同的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基本核心是实现工业化,因此,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主要目标。但是,这种工业化战略忽视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内部构成及其分配,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忽视了人民的生活改善和社会健康发展,以及大自然的平衡。为此,发展中国家开始调整发展战略,把重点放在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上,使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健康发展。上述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变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粮食问题的缓和,有利于劳动群众生活的改善。但是,这种变化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而且,许多政策措施涉及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因素,因而实行起来是很困难的。

除上述因素外,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前景的还有石油供求和价格变动、债务问题、南北关系和南南合作等,我们将在以后有关章节中专门论述之。

由此可见,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形势将是严峻的,经济增长速度已不可能恢复到60年代和70年代的水平。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今后10年的经济发展分析后指出,如果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失业、通货膨胀和利率降到60年代的水平,贸易保护主义减少,那么,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入和资本流入会迅速增加,经济增长率随之恢复到接近70年代的平均水平,即5.5%;如果发达国家经济低速增长,失业、通货膨胀和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那么,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入和资本流入只能缓慢增长,经济增长率将大大低于60年代的速度,也低于70年代的平均水平,只能达到4.7%。显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实现世界银行的“高预测”目标。实际上,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发展中国家实现世界银行“低预测”目标也是困难重重的。详见表4-3。

发展中国家千差万别,它们的经济发展前景不尽相同。下面,我们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分别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预测。

石油输出国

目前,石油输出国有20余个,人口约占发展中国家的1/5。1973年后,它们的石油收入猛增,国际收支大量盈余,经济发展很快。1973~1980年间,中等收入石油出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5.8%,高等收入石油出口国则高达7.7%。[26]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经济衰退,石油供过于求,出口量减少,油价下跌,这些国家的石油收入大幅度减少,其经济增长率随之猛降。中等收入石油出口国的经济增长率由1981年的4.6%降为1982年的0.9%,1983年的-1.0%,1984年的2.7%,高等收入石油出口国在1981~1984年间的经济增长率相应降为0.1%、-1.7%、-7%、0.6%。1986年年初开始的石油价格战更使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发展陷入困境,许多建设项目被迫下马,据预测,石油价格在今后相当时期内将稳定在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石油输出国,无论是中等收入的,还是高等收入的,不可能出现7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至多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长速度。

表4-3 1960~1995年期间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实绩(%)*

注:*增长率是根据90个发展中国家抽样调查的结果预测的,这些数字来自《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从1984年的报告开始,对历史的增长率已作了修改。
**增长率是指1965~1973年期间。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38页,表10.1。

石油进口国

进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口国。因此。它们的经济增长受石油进口费用和原料与初级产品出口收入两大因素的影响。在石油进口费用方面,1973年、1979年的两次油价猛涨,使这些国家的进口石油的费用大幅度上升,国际收支恶化,债务问题严重,经济增长放慢。1986年年初,油价猛跌,这些国家进口石油的费用减少。无疑,这有利于它们的经济增长。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努力,油价开始回升。但据分析,油价在相当长时期内,只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同时,随着工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将有较快的增长,因此,石油费用支出还会有一定的增加。在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价格大幅度下跌,目前已跌至战后最低水平,从长远趋势来看,科技革命的进展将使原料和初级产品的重要性减弱,资源优势逐渐消失,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不会有较大幅度上升。这不利于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口国的出口收入。因此,上述两种不同的影响将使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增长不会太快,至多达到70年代的增长速度。

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

20世纪70年代,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进入80年代,这些国家和地区也开始遇到不同的困难。拉美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由于债务危机而陷入经济困境,在1981~1983年期间连续三年负增长。东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和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增长速度开始放慢,1985年,新加坡甚至出现负增长。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大部分是工业品出口国,因此,它们今后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国际市场的需求。据分析,在2000年以前,世界经济将仍然是低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高于70年代的水平。但由于它们的适应能力较强,仍将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和地区。一些债务严重的国家,估计要到90年代才能有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这以前,只能处在调整之中。东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90年代以前,将集中调整经济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过渡。随着其出口竞争力的加强,90年代的经济增长将进入一个新阶段,继续受人注目。(www.daowen.com)

最不发达国家

目前,最不发达国家有35个。这些国家经济落后、结构单一、农业停滞、工业基础薄弱、外贸逆差大,人民的衣、食、住、行和医疗条件很差,婴儿死亡率高,平均寿命短,文盲多,不少人挣扎在生存线上。由于缺乏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和熟练劳动力,因而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外援。1981年9月中旬,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会议上,要求发达国家将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15%援助最不发达国家,到1990年至少达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4倍,即240亿美元,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80年代达到7.2%。但种种迹象表明,发达国家不愿拿出这么多的钱援助不发达国家。因此,最不发达国家不可能达到上述目标。在今后相当长时期里,其经济增长仍将是世界上最缓慢的。同时,随着科技革命的进展,它们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

非洲地区

非洲是世界上经济最落后、发展最缓慢的地区之一,其中,26个国家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据统计,1960~1980年间,非洲经济年均增长率为4.8%,其中,有22个国家为1.5%,另有14个国家不仅没有增长,有的甚至下降。1980~1984年间,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和连续三年特大旱灾的袭击,非洲经济急剧恶化,年均增长率仅为1.1%,工业衰退,开工率一般只有30%~50%,农业普遍减产,粮食歉收,饥荒遍及整个大陆。1985年旱情有所缓解,但1986年蝗灾又席卷许多国家,刚刚开始复苏的非洲经济再一次陷入困境。目前,困扰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①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生产的发展。非洲人口平均增长已由1960~1965年的2.2%提高到1975~1980年的2.8%,相反,非洲粮食生产增长速度由20世纪60年代的2.6%下降为70年代的1.3%。结果,非洲的粮食自给率日益下降,营养不良状况遍及整个非洲大陆,饿死人的现象时有发生。②贸易条件日益恶化。除少数产油国外,非洲绝大部分是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口国,它们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和初级产品的出口收入。但是,在1975~1981年间,非洲的矿产品价格下降了32%,农产品价格下降了18%,到1982年年底,许多原料和初级产品的实际价格只有1950年的一半。在这期间,工业制成品价格却不断上升,非洲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如以1980年为100,1982年下降了4.7%,1983年下降了7.9%,1985年下降了4.5%。③债务负担沉重。据统计,非洲国家的中长期外债1972年为127亿美元,1983年上升为997亿美元,年均递增21.47%。如果加上短期的商业性债务,非洲的外债1984年年底为1580亿美元,1985年年底为1700亿美元左右。非洲还本付息额由1971年的10.36亿美元提高到1985年的204亿美元,偿债率(还本付息占出口收入的比重)由1971年的7%提高到1984年的28.6%,有些国家高达50%以上。更为严重的是,非洲国家得到的优惠贷款和“赠与”成分逐渐减少,短期商业性贷款增加,债务偿还期限逐渐缩短。结果,非洲国家的净资本流入和净资金转移日益减少,资金不足问题日趋严重。上述问题不可能轻易解决,在相当时期内将继续影响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在2000年前,非洲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太快,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仍将困难重重,增长速度至多维持在70年代的水平。

亚洲地区

亚洲国家的情况较为复杂,可分为东亚和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等地区。

东亚和东南亚 该地区除我国、缅甸、印度支那三国之外,部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其中,有几个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它们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据世界银行统计,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965~1973年为8.6%,1973~1980年为8.1%,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和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仍然高于其他地区。今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还会受到世界市场波动和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较好,适应能力较强,以及经济结构逐渐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该地区今后的经济增长有可能低于70年代的水平。然而,仍将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在6%~7%之间。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该地区是经济发展最有希望的地区,甚至有人断言,世界经济中心正在东移,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

南亚 这个地区包括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和斯里兰卡等,是亚洲最贫穷的地区,也是最不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之一。南亚的人口众多,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因此,人口是影响其经济的基本因素之一。农业是南亚地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缓慢。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超过了20世纪70年代的平均水平。但是,南亚的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经济发展很不稳定,其国外劳务收入由于中东产油国经济收缩而减少,再加上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条件恶化,该地区今后的经济增长难以维持较高的速度,大致与70年代的水平相当,在3%~4%之间。

西亚 大部分是石油输出国,它们的经济发展取决于石油的出口收入。20世纪70年代,它们依靠石油收入的猛增,使经济增长达到7.8%。但是,这些国家缺乏劳动力和基础设施,经济结构单一,石油价格将维持在低水平,因此,它们今后10~15年的经济增长率正如前面分析的,将大大低于70年代的水平,维持在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西亚,还有像约旦、叙利亚等非石油输出国,它们的经济较为多样化,但经常遭受战争的破坏,严重影响其经济的发展。至于像阿曼、民主也门、阿拉伯也门、阿富汗等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前面已有所论及,不再赘述。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是亚非拉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的工业化水平较高,是重要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上半期,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迅速,后来,开始放慢,尤其是进入80年代,在世界经济衰退冲击下拉丁美洲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困境。据统计,1981年经济增长率仅为1.2%,1982年和1983年连续负增长,1984年稍有回升,达2.6%。目前,拉丁美洲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债务问题(此问题将在第八章有专门的论述)。它使许多国家为偿付债务而不得不压缩进口。1981~1983年,拉丁美洲各国的进口额下降了近一半,尤其是中间产品及燃料进口的削减,使许多工厂停工待料,甚至倒闭,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随之急剧下降。1985年起债务危机虽然有所缓和,但仍潜伏着重新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同时,债务问题集中反映了拉丁美洲70年代某些经济政策的失误。它们靠借债搞建设,但又不集中力量发展出口工业,提高偿债能力。目前,拉丁美洲对此已开始有所认识,正在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使经济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促使生产朝多样化方向发展。这将有利于拉丁美洲国家从目前经济困难中摆脱出来。但是,债务问题的阴影在相当长时间内威胁着拉美国家的经济增长。再加上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其初级产品出口的贸易条件恶化,在2000年前拉丁美洲的经济难以实现高速增长,估计将低于70年代的平均水平,若能达到5%的年增长率,就算不错了。

从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力量,登上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历史舞台,这是战后出现的新现象之一。它改变了以东、西方为界的世界格局,出现了南北关系。发展中国家在东、西、南、北政治经济关系中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它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壮大了和平、民主、社会主义力量,使世界经济更有活力。事实证明,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经济的新生力量,能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速度发展经济。

第二,随着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是,它们之中的大多数仍然属于资本主义制度,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主要经济联系,深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严重影响。其要害是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它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发展中国家只有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才能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或者把不利条件变为有利条件,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第三,事实证明,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资金绝大部分来自国内,只有1/7来自国外的投资和援助;发展经济的需求也绝大部分来自国内市场,出口仅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6.8% (1980年),稍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14.5%(1980年)。[27]因此,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力主要来自国内,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充分利用有利国际条件的同时,根据本国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制定和实行正确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是摆脱目前经济困难,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第四,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在发展中国家内部同样起作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快有慢,很不一样。它由于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和某些发展中国家、地区工业化进展而有所加剧,其中,少数国家越来越富,多数国家收入增长不快。不少国家成为最不发达国家。在某种意义上它激化了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矛盾,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但是,发展中国家遭受帝国主义控制、剥削的共同命运和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独立的历史任务,使它们能克服内部分歧,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为反对国际垄断资本和发展南南合作而努力奋斗。

第五,“二战”后,和平和发展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两大根本问题。目前,尽管地区性冲突不断发生,但从全球角度看,世界仍处于相对和平之中,只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这种和平环境是可以维持的,这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同时,战后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是很弱小的,而且,自1973年以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又遇到了重重困难。因此,20世纪80年代,乃至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前景是严峻的。新的科技革命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会。如何抓住机会,迎接挑战,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这是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注释】

[1][美]斯·罗博克著:《巴西经济发展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45~46页。

[2]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印度经济》,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0页。

[3]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处报告:《发展中国家技术转让的战略》,1983年,第5页。

[4]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1页。

[5]联合国工发组织:《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况和趋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0年,第53页。

[6]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第35页。

[7]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1页。

[8]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49页。

[9]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成分方面变化的特点,已在上述有关章节中论述。

[10]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第220~221页。

[11]联合国贸发组织:《1982年贸发会议报告》,第119页。

[12]联合国工发组织:《1984年世界工业形势统计资料》,1984年数字为估计数。

[13]联合国:《统计月报》1984年第6期。

[14]具体情况在第十章中将论述。

[15]例如,联邦德国《经济周刊》说:“日本人和南朝鲜在钢铁生产方面正在进行一场较量。日本实力雄厚的钢铁巨人在全世界真正害怕的就只剩下浦项钢铁公司(南朝鲜)”。

[16]据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数据库和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资料,目前,共有41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963家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拥有1964家国外分公司和子公司,分布于15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4000亿美元以上(《世界经济导报》1984年10月15日)。

[17]联合国:《统计月报》1979年6月,1984年6月。

[18]按1975年的美元价格计算,工业(制造业、矿业、公用事业和建筑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

[19]联合国工发组织:《1984年世界工业形势统计资料》,第5页。

[20]联合国贸发组织:《1982年贸发会议报告》,第123页。

[21]该指标的计算方法是:先对每个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增值价值的增量(1973~1980年)都作了计算,然后,计算出所有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增值的增量(1973~1980年),计算时均以1975年价格为准,最后,求出百分比。

[22]1980年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增值价值中所占比重最大的10个国家顺次为:巴西(22.68%)、墨西哥(10.85%)、阿根廷(9.8%)、印度(8.27%)、南朝鲜(4.46%)、土耳其(3.73%)、伊朗(3.02%)、委内瑞拉(2.6l%)、菲律宾(2.51%)、泰国(2.01%)。

[23]联合国贸发组织:《1982年贸发会议报告》,第124页。

[24]世界银行:《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低收入国家由160美元增为260美元,中等收入国家由700美元增为1580美元,高收入石油输出国由4900美元增为11080美元。

[25]世界银行:《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第24页。

[26]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49页。

[27]联合国贸发组织:《1982年贸发会议报告》,第1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