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战略

时间:2024-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二战”后,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研究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低下。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战略

第三章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

“二战”后,随着民族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研究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节 产业结构变化的总趋势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在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比重急剧下降,已由1965年的31%降为1973年的26%,1980年的20%,1981年、1982年的19%。[1]各个地区农业所占比重也是降低的趋势。非洲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63年的41%降为1973年的27.1%,1980年的21.8%;同期,拉丁美洲相应的由16%降为11.9%,10.7%;东亚和南亚由40.4%降为30.3%,27.3%;西亚由19.8%降为11%,10.9%。[2]按收入多少划分的国家组,农业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同样是不断降低。在1965~1982年间,低收入国家由44%降为36%,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由22%降为14%,高收入石油出口国,农业所占比重仅为1%。[3]当然,也有极少数国家,由于种种原因,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仅没有降低,相反却提高了。例如,在1965~1983年间,扎伊尔的农业比重由22%上升为36%,缅甸由35%上升为48%,玻利维亚由21%上升为23%。[4]但从总的趋势来说,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处在下降过程中。当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所占比重3%(1983年)相比,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仍然甚高。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低下。

第二,在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所占比重迅速提高。1965年发展中国家工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1973年提高为33%,1980年为38%。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增长速度迅速下降,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稍有下降,1981年为37%,1982年为36%。[5]发展中国家的采矿业尽管在1973年由于石油收入大增而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其他采矿业发展缓慢,因而,其比重后来逐渐下降,1980年已低于60年代初水平。同时,除那些主要依靠矿业或石油的国家外,制造业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工业中占有很大比例。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印度、巴西、墨西哥、智利等国,约占2/3,而像中国香港这样小的地区,甚至高达4/5。[6]因此,发展中国家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上升,实际上主要是由于制造业所占比重迅速提高造成的。据统计,其比重已由1963年的20.7%上升为1973年的24.3%,1980年的27.4%。[7]一般来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其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较低;反之,则较高。1983年低收入国家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为14%,中等收入国家为21%(其中,石油出口国为16%,石油进口国为24%,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为8%),高收入石油出口国为6%。[8]但值得注意的是,1973年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增长速度放慢,由1963~1973年的年均5.2%降为1973~1979年的年均2.3%,随之,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例的演变也放慢。[9]

第三,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服务业所占比重相应提高,已由1965年的40%,提高到1973年的41%,1980年的42%,1981年的44%,1982年的45%。[10]各个地区服务业变动的趋势差不多。非洲由1963年的35.7%提高到1973年的36.1%,1980年的41.6%;相应的,拉丁美洲由48.3%提高到49.8%,51.2%;东亚和南亚由33.5%提高到35.8%,41.2%;只是西亚1963年为27%,1973年稍降为26.2%,1980年提高为32.6%。在这些地区中,服务业最发达的要数拉丁美洲。这一方面是由于拉美经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繁荣;另一方面是由于第二产业吸收不了的过度膨胀的城市人口转向第三产业谋生而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收入较低,甚至最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所占比重也大幅度上升,并超过收入高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在1963~1980年间,最不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所占比重由27.8%提高到39.6%,增加了11.8%,半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由44.1%提高到47.8%,仅增加3.7%,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由25.3%提高到34.4%,增加9.1%。[11]但是,在1965~1983年间据不完全统计,有20个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原因很不一样。有的国家,例如,刚果、阿尔及利亚、委内瑞拉等,很明显是由于石油收入突然大量增加造成的;也有的国家,例如,新加坡、突尼斯等,由于帝国主义遗留下来的殖民地结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独立后,经济迅速发展,很自然的,服务业所占比重相对下降;还有些国家,例如,乍得、乌干达、尼加拉瓜、厄瓜多尔等,由于长期的内战,服务业逐渐遭到破坏;另外,还有些国家,政府的错误经济政策抑制了其服务业的发展。

表3-1 1965~1982年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50页。

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就业结构的演变。最明显的是,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由1963年的69.3%降至1973年的63.3%,1980年的58.6%,同期非洲相应的由77.7%降为72.4%,67.9%;拉丁美洲由46.1%降为39.2%,34.5%;东亚和南亚由71.5%降为66%,61.5%;西亚由69.2%降为59%,51%。这些减少的农业劳动力一部分转移到服务业,使服务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上升。据统计,服务业所占比重在19世纪末为22%,到20世纪60年代末已增至32%,70年代末达到33%。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大量转移到迅速发展的工业部门。据统计,1965~1981年间,低收入国家工业劳动力在其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由9%提高到13%,中等收入国家由15%提高到22%,高收入石油出口国由15%提高到19%。

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还导致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演变。在1965~1982年间,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结构中,初级产品(包括燃料、矿物、金属和其他初级产品)的比重由76%下降为50%,制成品(机器、运输设备和其他制成品)的比重从24%上升为50%;同期,商品进口结构中,初级产品(食品、燃料和其他初级商品)所占比重由34%提高为46%,制成品(机器、运输设备和其他制成品)的比重由66%降为54%。这里,应该指出的是,这期间进口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提高,主要是由于进口的燃料比重由5%增加为18%造成的。在1960~1980年间,发展中国家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如果不包括燃料,其所占比重由32.7%降为21.6%,而制成品所占比重由68.3%提高为78.4%。

影响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有自然资源的状况、市场需求的大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及战后有利的国际环境等,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战后发展中国家制定和实行了各种各样的工业化战略。正是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服务业的兴旺,在一定程度上使农业的相对地位下降。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各产业部门的内部结构也发生演变。这种演变反过来义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进一步分析各产业部门内部结构的变化是必要的。

第二节 国民经济各部门内部结构的变化

一、农业结构的变化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年均增长率达2.8%,70年代为2.7%;但是,农业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地位急剧下降,而且,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一)谷物生产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基本不变

据统计,1961~1965年谷物生产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为3l%,1976~1980年仍为31%。但是,各个地区很不一样。同期,中东和北非由30%降为26%,拉丁美洲由16%上升为17%,东南亚由46%降为44%,南亚由43%上升为45%,非洲维持17%的水平不变。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①随着工业化进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对谷物的需求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谷物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其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拉丁美洲和南亚基本上属于这种情况。②在中东、北非地区,许多国家是石油出口国,自石油收入大幅度增加后,它们之中的大多数忽视粮食生产,满足于出口石油、进口粮食的格局,使谷物生产在农业产值中比重下降。③在1955~1972年间,发达国家大批地储存粮食,操纵市场,使粮价处于低水平;同时,在“粮食援助”名义下,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粮食。这就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感到生产粮食不合算,结果,粮食生产在农业中的地位下降。例如,东南亚谷物生产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由1961~1965年的46%降为1976~1980年的44%。④非洲也有类似情况,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国家一般忽视粮食生产,重视工业和经济作物生产,但撒哈拉地区连续的旱灾造成的粮食危机,给非洲国家政府和人民敲响了警钟。从此,他们开始重视粮食生产,采取措施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使谷物生产的增长速度超过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12]并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上升,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正是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发展中国家谷物生产在农业产值中比重保持不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目前仍然严重,尤其在非洲,它已危及千百万人的生存和许多国家的政局稳定。

(二)经济作物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有所下降

世界银行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材料,“其他主要作物”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已由1961~1965年的11%降为1976~1980年的10%。这里,“其他主要作物”,包括除谷物外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但主要是经济作物,因此,实际上,它基本上反映了经济作物在农业产值中比重的下降,其原因是:

1.食品、饮料等的消费弹性系数小,因而与此相联系的经济作物的生产和价格必然受消费需求的约束。如果其产量无节制地增加,超过世界市场需求,其价格就会下降。这就从客观上限制了经济作物的大幅度发展。

2.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战”后出现了合成纤维、人造橡胶等工业化用品,它们与原来的农业原料棉花、剑麻、天然橡胶等,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尽管它们不可能完全取代农业原料,但却使某些农业原料遭受巨大的打击。

3.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经济作物的出口。例如,发展中国家的食糖在发达国家市场上的比重由1970年的88%降为1978年的64%,而发达国家的食糖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的比重由1970年的24%上升为1978年的46%。有人计算,发达国家如果保护措施减少50%,56个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农产品出口中多得30亿美元(按1977年不变价格计算),其中,食糖生产者将获得1/3,饮料、烟草和肉类产品生产者将获得1/3。

4.更为严重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作物的出口量有所增加,但贸易比价却大大地恶化了。在1980~1982年间,发展中国家许多经济作物出口价格继续下跌。与制成品价格相比较,1982年初级产品的价格达到了1945年以来的最低点。1983年,原料价格开始回升,但仍低于1979年的水平。结果,发展中国家经济作物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有所下降。非洲却是例外,其比重从1961~1965年的26%上升到1976~1980年的27%,而拉丁美洲从1961~1965年的16%猛降到1976~1980年的8%。

(三)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有所上升

1961~1965年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由21%上升为1976~1980年的22%。畜牧业的发展与收入水平有关。一般来说,低收入阶层食用的大部分是谷物和蔬菜,因为,这些东西比较便宜。但是,随着收入的提高,特别是那些中等收入的国家,食用肉类、奶、蛋和家禽者增多。例如,拉丁美洲的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33%,中东、北非占25%,石油出口国占36%。“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所增加,尤其是中等收入国家大力发展畜牧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需要。在1971~1981年间,博茨瓦纳饲养牛的头数增加了77%,阿尔及利亚增加了57%,孟加拉增加了37.7%,墨西哥增加了28%;猪的头数,马来西亚增加了71%,印度增加了64%,墨西哥增加了26%。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家禽饲养业,据统计,家禽生产每年约增5%~10%。随着家禽饲养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谷物饲料在20世纪70年代几乎增加了1倍,达1亿吨。

表3-2 1961~1965年和1976~1980年发展中国家农业产值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第65页。

二、制造业结构的变化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日益提高的同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一)轻工业所占比重日益下降,重工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按国际工业标准分类,轻工业包括食品、饮料和烟草(31),纺织服装皮革(32);木材和包括家具的木制品(33);印刷、出版(342);橡胶制品(355);塑料制品(356),及其他制品(39)。重工业包括纸张和纸制品(341);工业化学品(351);其他化学品(352);石油炼制品(353);各种石油产品和煤制品(354);石油产品和煤制品除外的非金属矿产品(36);贱金属(37);经加工制作的金属制品、机器和设备(38)。一般来说,轻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重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高;轻工业主要包括基本消费品,重工业主要包括工业用品、资本货物和技术比较复杂的消费品,这决定了重工业的资本基数比轻工业大,并导致其在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上升。另外,发展中国家战后一般都推行工业化战略。有些国家明确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结果,这些国家重工业比重迅速提高,这是很自然的。还有许多国家推行替代进口工业化战略,开始时强调替代消费品,发展轻工业,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国内对资本货物的需求明显增加,这些国家进入替代进口的第二阶段,即有选择地发展一些适合本国情况的重化工业,以替代资本货物的进口。因此,总体上,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快于轻工业。1963~1973年间,重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9.8%,轻工业生产为5%;1973~1980年间,重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降为5.8%,轻工业则为3.8%。[13]这就导致了战后初期,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中轻工业所占比重很大,但随后逐渐降低,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却不断上升,到1973年已超过轻工业所占比重。1980年,轻工业比重为42.9%,重工业比重为57.1%。在发展中国家中,拉丁美洲重工业比重较高,亚洲较低,非洲没有精确数字,但估计更低。详见表3-3。

表3-3 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

注:*虽然发展中国家总数中包括某些非洲国家的总数,但不能由此推算出非洲地区的精确数字。资料来源:1983年联合国工发组织文件:《变化中世界的工业》,第59页。

(二)非耐用消费品工业

非耐用消费品工业所占比重日益下降,但仍占很大比例;中间产品工业、资本货物工业(包括耐用消费品工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而资本货物工业所占比重上升速度高于中间产品工业。这里,所谓的非耐用消费品工业主要是轻工业,中间产品工业和资本货物工业主要是重工业。因此,其结构变化趋势与上述的轻工业、重工业结构变化很近似。这是因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逐渐由非耐用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转化,进而刺激资本货物工业的发展。1963年,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中,非耐用消费品工业占一半以上,但后来,中间产品工业、资本货物工业,尤其是后者,所占比重迅速上升。1973年后,由于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尽管非耐用消费品工业所占比重继续下降,但发展中国家资本货物工业比重上升的势头减慢。即使如此,它仍然快于中间产品工业比重上升的速度。从总体上讲,发展中国家资本货物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是比较低的。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的低下,在科学技术上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以及国内经济规模相对狭小。这也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中获得的一部分收益,通过资本设备的进口,被转移到国外。

表3-4 按最终用途分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出构成(%)

资料来源:1983年联合国工发组织文件:《变化中世界的工业》,第60页。

(三)制造业

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具体部门来看,食品、纺织品和石油精炼是三个依次最大的工业部门,但金属制品、机器和设备是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食品工业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中最重要的工业部门,饮料、烟草、纺织、服装等工业,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部门的产品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居民消费中占有很大比例;同时,这些消费品又是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换回机器设备的重要出口产品;另外,这些部门所需的技术简单,资金不多,还可吸收许多非熟练劳动力,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都着力发展这些部门,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从而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中占有较大比重。1963年,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增值价值中,食品、饮料和烟草工业占25.3%(其中食品为18.5%),纺织品工业占13.9%,服装、皮革和鞋类工业占6.1%,共计45.3%。但是,这些工业部门都属于轻工业,非耐用消费品工业,因此,相对来说,正如前述,它的发展速度慢于重工业和资本货物工业,它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中的比重逐渐降低。1981年,食品、饮料和烟草工业比重降为20.6%(食品14.1%),纺织品工业比重降为8.9%,服装、皮革和鞋类工业降为3.9%。以后,这些部门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尤其是纺织品工业。这主要是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政策,限制发展中国家纺织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所造成的。

炼油工业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中又一个最大部门之一。它的发展与发展中国家为摆脱帝国主义控制而利用本国资源,积极发展石油下游工业是分不开的。1963年,该部门在制造业增值价值中的比重高达7.6%,1973年进一步上升为9.3%,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石油价格的下跌和供求关系的缓和,1981年其比重下降为8.7%。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钢铁工业也迅速发展,其在制造业增值价值中的比重由1963年的4.2%上升为1981年的5.4%,这是发展中国家为实现工业化而积极发展钢铁工业,发达国家为节约能源、防止污染等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钢铁工业的结果。发展中国家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工业发展更快,其在制造业增值价值中的比重已由1963年的15.4%上升为1981年的21.8%。详见表3-5。

表3-5 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增值价值的结构(1975年价格)

续表

注:*1963年的数字包括73个国家,这些国家在1975年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增值价值总额的97%;**1973年和1981年的数字包括64个国家,这些国家在1975年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增值价值总额的92%。
资料来源:联合国工发组织:《1984年世界工业形势统计资料》,第13页。

表3-6 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结构(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列)(%)

注:*主要为资源密集型产品。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组织:《1982年贸发会议报告》,第169页。

表3-7 1974年、1980年若干发展中国家国外工人的汇款及占进口货物总值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组织:《1982年贸发会议报告》,第111页。

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内部生产结构的演变导致其制成品的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制成品出口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其中,尤其以高等技能产品所占比重增加更为迅速。与此同时,资本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品(主要为资源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发展中国家已能生产钢材、电器船舶等高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而且开始打入国际市场。

三、服务业结构的变化

服务业可以分为最终(或消费)服务以及中间(或生产)服务。最终服务包括老式服务,如家务服务、公共娱乐及国家需要的服务等;新式服务,如国内、国际旅游等。中间服务指为生产过程提供辅助性工作的服务,如交通运输、通讯、银行、保险、贸易等。目前,由于统计上的困难,很难得到这些具体行业的确切资料。但是,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大体上是老式服务比重逐渐下降,新式服务发展迅速,中间服务增长缓慢。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①人均收入的增长和余暇时间的增多,导致发展中国家国内、外旅游等新式服务发展。②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一部分老式服务被新式服务所代替,例如,电影电视、录像的出现取代了原来的娱乐活动的服务。③发展中国家进口替代和面向出口的工业化战略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推动了其工程建筑、咨询、交通等中间服务的发展。

服务业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重要,它主要反映在国际收支的无形贸易中。无形贸易由生产要素服务、非生产要素服务组成。前者包括投资收入和国外工人汇款。投资收入绝大部分归于发达国家,只有一小部分为资金剩余的石油输出国所得。发展中国家在生产要素服务中获得较多的是国外工人的汇款。“二战”后,西欧、北美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吸收了发展中国家大量劳动力,从20世纪70年代起,中东产油国利用石油收入,大兴土木,进行大规模建设,又吸收了发展中国家的几百万劳动力。发展中国家从劳动力输出中得到了大量的外汇收入。例如,1981年巴基斯坦获得21亿美元,等于该国商品出口所获外汇的总和;斯里兰卡获得2.2亿美元,仅次于当年主要出口商品茶叶的收入;菲律宾获得10亿美元。80年代初以来,西方国家经济衰退,中东产油国由于石油收入减少而实行紧缩政策,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输出减少,甚至出现劳动力输入国大规模驱赶外国劳工的事件,无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外汇收入,使这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

在非生产要素贸易中,像运输、保险、银行等辅助性或中间劳务都是与贸易有关的。也就是说,世界生产的上升或下降,世界贸易的自由化程度,都会对这些劳务的贸易量产生影响,而新的劳务尤其是国际旅游是与收入和余暇时间的多少息息相关的。据统计,1980年,发展中国家非生产要素劳务贸易的赤字达425.78亿美元,其中,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尼、科威特、利比亚、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等石油输出国的赤字就高达388.03亿美元。[14]尤其是沙特阿拉伯的赤字高达242.83亿美元,几乎等于联邦德国、日本赤字的总和。这些中东石油输出国,由于大量的石油生产和拥有大量石油收入,因而大量进口劳务,特别是在航运、其他私人劳务和旅游业方面。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中国家非要素劳务出口中,国际旅游业占了1/3。国际旅游业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获取大量外汇、平衡国际收支的重要方面,也是发展中国家带动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行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领域。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自1980年以来,该地区的国际旅游者和国际旅游收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3.2%和9.1%,1984年该地区国际旅游者为2650万人次,收入达110亿美元。非洲已变成度假者向往的地方,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际旅游者增加了一倍多,1984年达750万人次,收入达21.5亿美元。

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发展中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原因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成果。但是,帝国主义遗留下来的产业结构还未从根本上得到全面的改造,而且,又增加了一些由工业化带来的新矛盾,使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适应。它主要表现为:

(一)许多发展中国家单一经济的产业结构依然存在(www.daowen.com)

过去,帝国主义为控制、掠夺和剥削殖民地国家,积极推行“宗主国工业、制造业,殖民地农业、采矿业”的国际分工,千方百计使殖民地国家成为农矿原料供应地,导致其产业结构朝单一方向畸形发展。发展中国家独立后,为实现经济独立,都努力改造这种殖民地性质的产业结构。但是,真正取得成效的只是那些工业化进展较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样的国家或地区为数甚少,在拉丁美洲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在亚洲有印度、新加坡、南朝鲜等。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依然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矿产品,例如,苏丹的棉花,塞内加尔的花生,加纳的可可,科特迪瓦的咖啡、可可,坦桑尼亚的剑麻、丁香,毛里求斯的甘蔗等。而且,有不少国家战后由于矿产品的发现,从农产品的单一经济转为矿产品的单一经济,例如,尼日利亚原来是农业国,主要生产和出口经济作物可可、油棕仁、油棕油、花生等,但石油的发现和开采,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石油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石油收入已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约占出口的90%以上,许多经济作物却几乎已停止出口,粮食从自给有余变成大量进口。其他石油输出国都有类似情况。正是这种产业结构,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深受世界市场波动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农矿产品价格猛降,出口收入剧减,经济发展随之减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充分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脆弱性和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

(二)不少发展中国家工业和农业的比例失调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为摆脱对帝国主义的依赖,实现经济独立,广泛推行工业化战略。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这似乎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与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相仿,但实际上两者是有重大区别的。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时并进,基本上是相互促进的,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工业时,片面追求制造业的增长,追求制成品的出口,不注意发展为农业服务的工业,甚至用牺牲农业的办法保证工业的增长。结果,工业的发展没有为农业的改造创造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形成农业发展的推动力。相反,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的落后成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的一对“孪生子”。农业的落后不仅从原料、资金、市场、劳力等方面拖了发展中国家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后腿,而且,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形成庞大的失业或半失业队伍;粮食问题日益严重,千百万居民面临饥饿的威胁等。这种工农业关系的结构性失调一旦遇上严重的自然灾害,或者世界经济的衰退,就会爆发社会经济危机,影响政局的稳定。

(三)各种类型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内部比例发展不平衡

“二战”后,有些发展中国家仿效前苏联模式,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片面强调高积累、低消费,结果,重工业虽然有所发展,但轻工业和农业却停滞不前,人民群众的基本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例如,独立后阿尔及利亚集中发展以碳化氢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在几个四年计划期间,重工业投资在85%~90%之间,轻工业投资仅在15%~10%之间。结果,阿尔及利亚的消费品供应十分紧张,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住房问题,全国人均住房面积仅为4平方米。有些发展中国家实行替代进口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以轻工业为中心的消费品工业,忽视金属制品、机电和设备工业,致使这些国家要进口大量的资本货物。例如,1960年拉美国家资本货物的进口占进口总额的34.4%,后来虽然这一比重有所下降,但在1979年仍占32.5%。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实行面向出口的政策,使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成倍增长。但是,这些制成品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而技术密集型的却很少。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基础的工业结构已成为这些国家继续发展的重要障碍。中东石油输出国利用石油盈余资金,集中发展了石油化工等工业,但这仅是一枝独秀,其他工业仍然非常落后。总之,除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印度等国家已建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外,其他发展中国家工业内部结构都比较单调,发展不平衡。

(四)劳动生产率低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落后的重要原因,也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据统计,1970年制造业的人均增值价值,发达国家为8900美元,发展中国家仅为3300美元,前者为后者的2.7倍;1978年,发达国家制造业人均增值价值增为24500美元,发展中国家增为6300美元,前者为后者的3.89倍。这就是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这期间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当然,制造业内部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拉大的情况很不一样。在1970~1978年期间,食品工业差距由3.2倍扩大为4.3倍;纺织工业差距由2.2倍扩大为3.9倍;钢铁工业差距由2.1倍扩大为2.4倍;非金属矿物工业差距由2.9倍扩大为3.5倍;电动机械工业差距由3倍扩大为3.4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劳动生产率差距的扩大,基本上反映了它们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扩大。这种状况由于科技革命的到来和目前发达国家对科技的控制,有可能继续恶化。当然,某些发展中国家也有可能利用新科技革命的机会,缩小在劳动生产率方面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表3-8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某些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比较(人均千美元)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组织:《1982年贸发会议报告》,第111页。

二、发展中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特点和措施

进入20世纪70年代,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上述不适应状况日益严重,发展中国家为此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调整。但这种调整与发达国家不同。发达国家为迎接新的科技革命,集中发展省能源、省资源、污染少、技术高的新兴工业,而发展中国家的调整,除少数国家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外,大部分国家仍然是以传统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只是更多地强调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平衡发展,强调了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

(一)发展中国家逐渐认识到片面发展制造业,忽视农业的危害性,并着手调整工农业结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印度政府推行重工轻农政策,从投资、贷款、原材料、能源和交通等方面,优先保证工业,尤其重工业发展的需要,结果,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发展缓慢,粮食问题严重,社会矛盾尖锐。进入70年代,印度政府认识到,“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尤其不是重工业”,因此,在继续发展工业的同时,强调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印度对农业的官方投资已从第五个五年计划(1975~1980年)的808.4亿卢比(1974~1975年度的价格)增加为第六个五年计划(1980~1985年)的2469.9亿卢比(1979~1980年度价格)。[15]除此之外,印度政府还实施有利于农业的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和农产品支持价格政策,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水利事业,扩大灌溉面积,增强农业的抗灾能力;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良种,扩大化肥、农药和农机的使用,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经过努力,印度的农业开始有所起色,经济发展比较稳定。60年代,墨西哥政府为加快工业化速度,不断降低农业投资比重,甚至仅为9%左右,而40年代曾达25%,结果,农业衰退。1977年墨西哥政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动力”的方针,增加对农业投资,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增加农业科研经费,推广科研成果,使墨西哥农业开始好转,1980年、1981年农业增长率分别达到7%和8.5%。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从旱灾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中,进一步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目前正全力以赴为恢复和发展农业而奋斗。

(二)发展多样化农业,继续改造单一经济结构

过去,发展中国家企图通过工业化改造单一经济结构,但实际上,大部分国家的单一经济结构却没有多大触动。因为,工业化的成果只集中在少数发展中国家。而且,这些国家往往在发展工业时忽视农业,因而,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为此,发展中国家在继续发展工业的同时,企图通过农业内部的多样化,增加农业的活力,使工农业实现良性循环,真正改造单一经济结构。它们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

1.在发展经济作物的同时,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力争实现粮食自给。例如,非洲喀麦隆地处热带,气候湿热,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因此,咖啡、可可、橡胶等已成为其重要出口作物。但它也十分重视粮食生产。20世纪70年代,尽管气候异常,但粮食仍能稳产高产,玉米从25万吨增至40.76万吨,大米产量从1.78万吨增至5.2万吨,达到粮食自给有余。[16]1983~1985年,非洲发生严重旱灾,许多国家出现粮食危机。喀麦隆的粮食生产尽管也受影响,但没有出现饥荒的局面。伊拉克为实现粮食自给和发展经济作物,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资。1970~1974年间农业投资仅为12亿美元,1976~1980年间增为100亿美元,粮食自给率由1980年的15%提高到1984年的50%。[17]

2.在发展传统经济作物的同时,开发新的经济作物。发展中国家经济作物主要供出口,深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经济作物只有一两种,这种影响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发展中国家开发多种经济作物,以分散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价格波动所造成的风险。马来西亚的经济作物原来以橡胶著名。人造橡胶的出现使其蒙受重大损失。后来,开始推行“多样化”政策,重点开发油棕、可可等新经济作物。于是,马来西亚成为世界上棕油最大的产销国,农业内部结构随之发生变化。据统计,在农业总产值中,橡胶所占比重由原来的60%左右降为30%左右,而油棕所占比重上升为16%左右。[18]这种被人称为“鸡蛋不全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政策,越来越为发展中国家所接受。

3.发展乡镇中小企业,将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发展中国家认识到,乡镇中小企业一般从事农产品加工,既能部分地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能利用当地原料,生产供当地居民消费的日用品,为城市大工业提供半成品,还能把农村分散的资金筹集起来,增强农村自身积累的能力,加速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例如,孟加拉国为此专门建立了小型工业公司和家庭手工业公司等结构,大力恢复传统手工艺,革新家庭手工业,特别重视农村的手织机、养蚕、针织品和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

(三)各国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工业内部结构

1.原料生产国和出口国为避免原料和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增加附加价值,开始减少原料和初级产品的出口,建立原料加工工业,提高产品的加工程度。据统计,在1970~1980年间,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中,“未加工、待加工”的产品所占比重从52.5%降为43%,“已加工,供最终使用”的产品所占比重从25.4%上升为38.9%。一些出口农产品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农产品食品工业,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农产品食品工业产品中所占比重由1970年的13.9%上升为1980年的15.1%。中东石油输出国利用庞大的石油收入,建立了原油及天然气下游工业,在以石油及天然气制品代替原油和天然气的出口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为了使经济多样化和平衡发展,目前这些国家正积极发展其他工业部门,逐步提高工业品自给程度。例如,伊朗和伊拉克利用关税保护,逐步发展冶炼、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制药、造纸等新兴工业部门,尤其伊朗,还兴建了制造电冰箱、电视机和空调机等耐用消费品的工业企业。

2.一些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增加轻工业的投资,发展消费品工业,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例如,阿尔及利亚从1980年起停止发展大型工业联合企业,兴建各种实用消费品的中小企业,在沿特贝萨—提亚雷特—贝沙尔—线,建立使用中等技术和大量劳动力的小型加工工业,形成一条“消费工业带”。印度政府在减少重工业投资的同时,开始强调轻工业和小型工业在生产人民日常生活消费品、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从原材料供应、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等方面,给这些企业提供优惠,甚至规定,只要这些企业需要并能生产,大企业就应“让路”。由于这些努力,它们的国内市场开始活跃,消费品的供应开始缓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3.不少发展中国家开始时主要发展轻工业,替代消费品的进口。随后,它们把发展的重心逐渐转到替代资本货物进口的阶段,或者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在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同时,集中力量发展钢铁和机械制造等资本密集型的工业部门。发展中国家钢产量的年增长率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都超过9%。中国、巴西、印度、南朝鲜、墨西哥、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已成为六个最大的钢生产国,1981年它们的钢产量占发展中国家的84%。发展中国家尽管至今仍然是钢净进口者,但在世界钢材出口量中所占比重已由1970年的1%提高为1974年的2.8%,1980年的7.6%。南朝鲜的浦项钢铁公司、我国的宝山钢铁公司已成为世界著名的钢铁联合企业。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机床总产量中的比重已由1970~1971年的2.5%上升为1979~1980年的5.8%,在世界机床出口中所占比重从1966~1967年的0.4%上升到1979~1980年的3%。印度的机床工业进口依赖程度已从1968年的67%降为1980年的35%。在实行第二次进口替代工业化和制造业升级换代中,某些东盟国家的目标十分明确。例如,马来西亚在1981~1985年计划中规定,重点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和重工业,印度尼西亚在第四个五年计划中规定,除重点发展机械制造业外,还要发展农业机械、造船、铁路车辆、电子航空直至国防工业等资本集约型工业部门,力求于1987年实现汽车、摩托车的国产化,其中,包括生产发动机。

4.一些出口导向型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目前由于国际市场上对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下降,开始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例如,新加坡从1979年起实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制造业的技术升级为主导,全面促进交通、电讯、金融、商业、行政管理等部门的机械化、自动化和电脑化,集中发展电子工业,但是,这种产品升级换代加快导致严重依赖美国市场。因而,美国经济,尤其是美国电子工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严重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最近,亚洲的“四小虎”经济增长速度普遍下降,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四)积极发展服务业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已有相当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尤其在世界劳务出口中,发达国家约占84%,发展中国家约占16%。[19]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发展服务业还大有潜力。目前,发展中国家正在继续发展交通运输业,提高现有铁路的使用效率,增添航空路线,挖掘水运潜力,开辟新的旅游基地和项目,为经济的平衡发展和旅游业的兴旺创造条件。它们还大力发展商业和金融业,发展先进的信息业,加强与各国的联系,活跃国内外市场,促进商品流通。它们还积极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社会福利等,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人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新加坡还致力于把自己的国家建设为一个国际会议和国际展览的中心,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第四节 新科技革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兴起,它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优势将逐渐减弱,资源密集型工业所占比重将继续下降。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市场。“二战”后,这种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未变。但是,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已成为主权国家,资源优势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手段。1973年发展中国家石油斗争的伟大胜利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充分说明了资源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这次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将使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优势逐渐减弱,这是因为:第一,新的科技革命将使传统工业的原材料单位产品消耗量减少,利用率提高,从而使原材料的重要性相对下降。据专家计算,20世纪50年代制造业产值每增加1%,原材料需增加0.55%,70年代这一比例已降为0.36%。第二,在新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产业群,带头的是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微电子、光纤通信、激光等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其特征是知识和技术的密集,产品不是重、宽、长、大,而是轻、薄、短、小,因而,对资源的需求相对减少,形成省资源的新兴工业。第三,新兴材料、能源的出现,将使传统的原材料、能源发生根本性的改观。据统计,70年代末,世界注册的各种新材料有30余万种,推动了制成品的更新换代,并提高了产品质量。目前,正在涌现出来的新材料,如单晶硅、光导纤维、信息记录材料等信息材料;高温结构陶瓷、非晶态材料、高密度储能材料、超导材料等能源新材料;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结构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高分子功能材料、新型合金、生物医用材料等不仅质量、性能好,而且成本低、价格便宜。因此,世界市场对传统的原材料,如钢铁、天然橡胶,以及铜、铝等金属矿产品的需求减少,甚至将为新材料所替代。另外,核聚变发电一旦成功,石油作为主要传统能源的作用也将结束。总之,随着发展中国家资源优势的减弱,资源密集型工业所占比重将继续下降。但是,这种趋势并不像目前不少人所描绘的那样,“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优势将消失”。因为,作为材料,总是需要一定资源的,不存在不需要资源的材料。目前出现的新材料只是更多地拥有知识和密集的技术,但还是离不开一定资源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新材料所需的某些资源更为稀少。同时,目前新科技革命中所需的许多“战略原料”,不少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资源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优势,只是其重要性相对下降;同时,随着输出的矿产品品种发生变化,生产这些矿产品的发展中国家也将有所变动。

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逐渐减弱,劳动密集型工业所占比重将下降。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便宜,因此,一直是发达国家投资办厂的有利场所。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消耗大量原料、能源、资金和劳动力,并造成环境污染的传统工业部门,如钢铁、造船、纺织、皮革、橡胶、化工、汽车等,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抓住这个机会,利用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推动工业制成品出口,在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了突出成绩。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和机器人在生产中的应用,企业所需劳动力大量减少,劳动力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下降,尤其是发达国家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使原来的劳动或资本密集型工业逐渐成为技术密集型工业。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一个老机床厂,投资3亿美元进行技术改造,成为一座“无人工厂”,原来70个熟练工人,16天的产量,现在只要一天不经过人手就生产出来了。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人工资逐渐提高,例如,南朝鲜从60年代到现在,名义工资上升了15倍,与发达国家工人工资的差距正在缩小。这就导致发达国家有可能把一些日趋衰落的“夕阳工业”留在国内进行技术改造,而不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甚至将一些零、部件厂从发展中国家迁回发达国家,但是,这种改造需要巨额的资金,如果对传统工业的改造投资过多,势必影响新兴工业的发展,而且,这种改造有时效益不及对新兴工业的投资。因此,在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情况下,发达国家将一些传统工业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受到反转移因素的影响,但在总体上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由于这种转移,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将由“原料和制成品”的形式逐渐变为“产品与技术”的方式。

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工业集中在几个出口导向型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和劳动力优势的减弱,它们不得不调整发展战略,把发展重心从劳动密集型工业转向技术密集型工业。新加坡、南朝鲜、印度、巴西、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正纷纷着手发展电子计算机、海洋工程、光导通讯等工业。南朝鲜有500多家从事电子、电脑、精密机械和仪器生产的工厂。印度目前出口的电子工业产品占出口总值的7%。中国台湾1983年家用电器和电子组件出口收入已超过纺织品,并正在开辟“新竹科学区”,以吸收更多的拥有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投资。无疑,这将导致发展中国家技术密集型工业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但在相当长时间内,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仍将占较大的比重,这是由其工业化水平低下决定的。

另外,这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产业群都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它们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信息的传递、储存、处理等,具体地说,就是科研、教育、培训、信息处理、程序编制、通信、技术咨询等服务部门。目前,这些部门发展很快。据西方专家预测,1990年前,它将以平均8%~10%速度继续增长。[20]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为在科技革命中掌握主动权,都正在投入大量资金发展科研、教育等产业。发展中国家曾大力发展服务业,使商业、旅游、交通运输、金融等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现在,为适应新科技革命需要,也正在对科研、教育进行大量投资。但是,应该看到,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基础差,缺乏现代化的劳务系统,还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大量的先进技术、信息及其服务。通过新兴工业及其服务的进口,发展中国家把发达国家在科技革命中取得的成果逐渐扩散和转移,从而推动其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服务部门比重随之提高。虽然这种变化往往落后于发达国家,有时还要受到发达国家的控制,但是,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发展中国家的服务部门将迅速发展,日益重要,将有更多的人从事服务工作。

新科技革命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影响,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对石油和其他矿产品输出国来说,新科技革命意味着这些国家的石油及其他矿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重要性下降,这些产品与发达国家的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更加恶化,它们的出口收入减少,因而,它们面临着如何利用出口收入,发展其他经济部门的新课题。对于新兴工业化国家来说,新科技革命首先减少了其出口工业的劳动力优势,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次利用科技革命成果,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机会,因此,它们面临的是如何在保持劳动密集型工业优势的同时,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工业过渡到技术密集型工业。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来说,新科技革命将使其贸易条件更为恶化,国际收支赤字扩大,同时,由于其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力量缺乏,资金不足,因此,它们将错过这次机会,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继续处于最不发达状态。但这不是说它们对新科技革命的好处一点不沾。通过新科技革命的逐渐扩散,它们也会得到一定好处,推动其经济结构发生一定变化的。但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影响要小得多。当然,新科技革命对上述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影响,仅是一种趋势。最终到底怎么演变,关键在于其采取什么政策。如果政策对头,符合本国实际情况,就可以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反之,即使条件很好,也有可能失去有利时机。因此,新科技革命对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为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积极利用新科技革命成果,加速新技术在传统产业部门的应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大国,正相继成立发展科技的机构,制定科技规划和政策,增加科技投资,加速研究和开发新技术。例如,印度1982年设立国家生物工程局,1983年成立全国科技人员从业局、全国科技交流委员会等。1982年制订了20世纪80年代发展电子工业的计划,强调研究和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新上台的拉·甘地继续强调发展电子工业,把今后五年内电子工业的投资增加到30亿美元,使电子工业的产值从1983年的13亿美元提高到1990年的100亿美元,把电脑产量从目前的5000台增加到1990年的10万台。为发展电子工业,印度政府已着手在电子工业比较发达的卡纳塔克邦首府加罗尔市郊,以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硅谷为模型,建立一座电子城,预计在1986~1987年完成。另外,印度政府还于1984年11月19日公布新的计算机政策,规定了发展本国计算机工业的优惠保护措施。一些出口导向型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正加速引进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例如,南朝鲜1984年年底通过了《国策研究开发中长期计划》,规定1985~1991年期间投入27000名高级研究人员,拨款400亿南朝鲜元,加速尖端技术的研究开发,其重要研究课题为电子计算机、新的活性物质、微电子技术、机械工业高级化和自动化、战略材料国产化、遗传工程等。1984年上半年签订了引进技术的许可证225项,比1983年同期增长34.7%,其中,110项来自日本,57项来自美国。它们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注意消化、吸收,使技术产品国产化,以此改造传统产业。也有些发展中国家,或者由于内战,或者由于自然灾害,或者由于其经济技术基础差等,在新科技革命面前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当然,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国家已认识到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全力以赴迎接新科技革命,争取跟上日新月异新科技革命的前进步伐,努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

【注释】

[1]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50页。

[2]联合国工发组织:《变化中世界的工业》,1983年,第90页。

[3]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78页。

[4]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78~179页。

[5]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50页。

[6]联合国贸发组织:《1982年贸发会议报告》,第124页。

[7]联合国工发组织:《变化中世界的工业》,1983年,第79页。

[8]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78页。

[9]联合国工发组织:《变化中世界的工业》,1983年,第79页。

[10]根据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50页材料推算。

[11]联合国工发组织:《变化中世界的工业》,1983年,第84页。

[12]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1960~1970年间,非洲农业生产增长速度为2.7%,而粮食生产增长速度为2.6%;1970~1980年间,尽管两者都下降,但粮食生产增长速度为1.6%,超过了农业生产1.3%的增长速度。

[13]联合国工发组织:《变化中世界的工业》,1983年,第71页。

[14]联合国贸发组织:《1982年贸发会议报告》,第304页。

[15][印度]《主流》周刊1981年5月2日,第12页。

[16]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国外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11页。

[17]陈立成:《海湾产油国经济战略浅析》,《世界经济》1985年第12期。

[18]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国外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03页。

[19]联合国贸发组织:《1982年贸发会议报告》,第223页。

[20]《世界经济》编辑部编:《新的技术革命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