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的类型
发展中国家的兴起是“二战”后国际经济和政治形势出现的重大变化之一。它标志着帝国主义进一步衰落和旧殖民体系崩溃,使世界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从此,由占世界地域最广大、人口绝大多数的被压迫和被剥削民族组成的反帝、反殖、反霸统一战线,以新的战斗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开始显示自己的力量,对世界经济和政治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但是,发展中国家数量众多,大小不一,差别极大,政治和经济处于急剧变动时期,很多方面呈现了其不成熟和不稳定的特性。因此,了解和分析这些国家的经济,归纳和总结其类型及特征,对研究发展中国家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含义及其主要经济特征
人们通常把发展中国家理解为生产力水平低下、贫穷落后的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经济相比,它们落后了几十年,乃至几个世纪。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残酷剥削和疯狂掠夺。这是造成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从15世纪开始,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先后把亚非拉广大地区瓜分为自己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强迫这些国家和地区实行“门户开放”,根据帝国主义的需要发展供出口的经济作物和采矿业。从此,发展中国家被强制纳入了帝国主义的国际分工体系,其经济严重依赖国际垄断资本控制的世界市场。它们的经济发展同时被置于宗主国的控制之下,成为帝国主义的原料供应地、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
“二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获得政治独立。共同的历史遭遇和使命使它们汇集在一起,共同登上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形成发展中的第三世界。据统计,发展中的第三世界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亚洲(日本除外)、非洲(南非除外)、拉丁美洲、太平洋地区岛屿(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除外)、南欧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它们占全世界人口的3/4以上,世界领土的63.5%,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已经获得独立的国家约130个,其中“二战”前就已是主权国家的有32个,亚洲10个、非洲2个、拉丁美洲20个。“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末,先后约有20个国家取得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成为独立的民族国家。这20个国家中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埃及、苏丹、利比亚等国,同时也出现了像中国那样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60年代,世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掀起高潮,有40多个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在这些新独立的国家中,非洲占33个。因此,60年代为殖民主义者敲响了丧钟,殖民体系在全世界开始土崩瓦解。从70年代到80年代,又有近30个新兴国家诞生,从而进一步壮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目前,世界上还有少数地区人民没有赢得独立,殖民主义仍在发号施令。然而,与过去相比,殖民主义已不能像当年那样为所欲为,不受谴责了。
第三世界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面临的紧迫任务是继续巩固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逐步改变过去的落后、贫困和不发达状况,改革和调整不合理的经济体制和结构。因此,探索民族经济发展道路,寻求适合本国实际的发展模式和战略已成为各国政府的新课题和新任务。在传统经济学影响下,发展中国家力图通过工业发展的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拉美和亚洲一些独立较早的国家,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开始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其余国家也相继于50年代或60年代加快了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只有那些基础条件最差、最贫穷的低收入国家,工业化步履艰难,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但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经济在“二战”后取得了巨大成就和进步,以高于发达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速度发展。其中,有些国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成为中等收入或新兴工业国。其他不少国家也为经济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许多发展民族经济的宝贵经验。但是,应该看到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困难。除国内障碍外,最严重的是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发达国家和国际垄断资本利用它继续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制定符合本国具体情况的发展战略,充分调动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合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改善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的同时,还要为改善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长期的努力和斗争。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加强了团结和联合,在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可以理解为那些政治上已经独立或正在争取独立,但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至今仍然贫穷和遭受国际垄断资本剥削、掠夺的国家和地区。
目前,国际上对发展中国家的名称是有争论的,焦点是对欠发达的解释。自由派经济学家认为,欠发达是一个社会经济增长中的落后。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欠发达的标志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自然资源或经济资源利用程度低,生产因素,特别在其结合方面,较为“缺乏”和“不适应”,具体表现为经济上人均收入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高、文盲多、智力结构陈旧过时、社会上中产阶级软弱、现行政治制度长期固定不变、缺乏本国意识等,核心是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激进派经济学家认为,自由派的观点仅是从现象上进行某些概述,却掩盖了发达国家的剥削、掠夺本质。他们指出,所谓“欠发达”实际上是发达的产物,正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世界分为两类国家,即富裕的“中心”国家和贫穷的“边缘”国家。“中心”国家利用强大的生产力来剥削、掠夺和统治“边缘”国家,最终形成了边缘依附中心的世界体系。正是根据对欠发达的不同理解,经济学家们称呼刚独立不久的原殖民地国家使用了许多不相同的名称,据说有21个之多。有好多名称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割裂开来,或任意夸大某一方面的特征,形成比较片面的和静止不动的观点和结论。我们认为,通常采用“发展中国家”这一名称则比较辩证,具有“动态”含义,反映了这些国家和人民迫切要求发展民族经济,争取经济和社会独立自主发展的愿望。因此,从总体上说,不管各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如何不同,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差距如何悬殊,它们都有从各自现有基础向更高水平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过渡的艰苦历程,都处于不断的发展进程之中。所以把这一类新兴国家归入一个群体,算之为发展中国家,是符合它们的经济和政治现状,符合它们在这个时代所处的地位和历史使命的。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以下主要经济特征:
一、过渡性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个特征是处于不断的变革、转化和过渡阶段。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由传统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
发展中国家独立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前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虽然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有所发展,但其力量仍然弱小,而且带有浓厚的殖民地性。因此,从总体上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本上是传统的自然经济,其重要特点是自给自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发展商品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发展民族经济的必然趋势,也符合各国的要求。只有从传统经济过渡到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才能使发展中国家经济走上现代化轨道。
(二)从落后的农业和单一经济向先进的工业和多样化经济结构过渡
由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供出口的农矿产品的单一经济结构。正是这种殖民地性质的经济结构,使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依附于宗主国,遭受帝国主义的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独立后,为减少国际垄断资本剥削和摆脱对宗主国的依附,积极发展工业,努力改造单一经济结构,建立以工业为基础的多样化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过渡是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其经济发展的制约。同时,经济结构的转变和过渡反过来又会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由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向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过渡
发展中国家独立前存在着封建制、奴隶制、部落氏族制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独立后,面临着向何种方向发展的道路问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的世界中,它存在两种可能性,或发展资本主义,或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除少数特殊情况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
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的过渡性将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逐步改造原有落后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发展,使现有多种经济社会形态并存的落后状况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在改造原有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过程中,不仅会遇到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激烈反抗,以及帝国主义、国际垄断资本的破坏,而且,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领导阶层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代表的政府,由于其阶级局限性,往往不能把经济和社会结构改革进行到底,有时甚至中途夭折。这也说明了过渡是长期和艰巨的任务,绝不会一帆风顺的。然而,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经济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人无法阻挡的。当前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国内经济调整和改革,国际上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正是这种过渡性特点的具体表现,而且将贯穿在其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
二、依赖性
独立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控制在帝国主义宗主国手里,没有任何自主权,只是作为帝国主义的经济附庸。独立后,发展中国家开始行使自己的自决权,逐步取消了帝国主义过去的种种经济特权,并按本国的利益和愿望,制定发展经济计划,争取经济早日自立。尽管过去那种帝国主义宗主国的超经济强制剥削和掠夺已基本消除,但是,旧的国际经济体制、国际垄断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施加巨大的影响,通过控制世界市场和不平等的贸易方式,以及包括资本输出在内的各种渗透,使发展中国家经济依然受到发达国家不同程度的控制和世界市场的冲击。正是这种经济上受控制、剥削和掠夺的地位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具有严重的“依赖性”。
依赖性特征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结构方面的依赖
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畸形发展,具有单一性和外向性。也就是说,除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外,不少发展中国家仅生产几种供出口的产品。这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长期统治的结果。独立后,发展中国家努力实行工业化和多样化政策,使经济结构有所变化。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是以农矿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的生产国与出口国。一般这些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十分落后,许多工业制成品需依赖进口,尤其对机器、设备和中间产品(包括零部件)以及中高档耐用消费品,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更高。虽然目前有少数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制成品出口日渐增多,某些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与发达国家的产品展开激烈竞争,并且这些国家的工业部门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但是,由于其国内市场狭小,出口产品主要依赖发达国家市场,约占其对外贸易的2/3。所以,在国际分工中,这些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对发达工业国的依赖实质并没有改变。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还只能用一两种主要产品与发达国家进行不等价交换,这些产品出口成为该国主要外汇收入来源。详见表1-1。
表1-1 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产品在出口总值中的比重
注:此表根据[英国]《南方》杂志1985年第9期《南方各国情况》编制。
从表1-1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性还很大。发达国家经济的变化和国际市场的波动,都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极大的影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上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的下跌,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日益恶化,出口收入下降,蒙受巨大损失。据世界银行估计,1982年按实际价格计算,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下跌到“二战”后的最低水平。[2]近年来,发达国家为了转嫁危机,日益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这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和国际收支更趋恶化,逆差急剧上升。[3]这充分说明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依赖性而造成其经济的脆弱性,从而对世界市场缺乏适应性和竞争能力,缺乏对外部经济环境影响的防御能力。
(二)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依赖
独立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资金和技术短缺。据世界银行估计,发展中国家“二战”后经济发展中所需的资金约1/7来自外国。外国资金(包括直接投资、信贷和援助)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投资来源,或用于弥补本国财政赤字、国际收支逆差及支付外债利息等费用。随着资金的引进带动了设备和技术的进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得到发达工业国提供的资金不仅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决定着它们的工业化进程。从整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在先进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方面对发达工业国的依赖日益加深。目前,发达国家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这势必扩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方面的依赖性将是长期的趋势。
(三)在国际经济制度和国际经济组织机构中的从属地位
独立前,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中处于无权地位。独立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善,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机构中有了一定的发言权和表决权。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弱小,以及发达国家的阻挠,发展中国家目前在国际经济体系和一些国际经济组织机构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尤其在国际金融领域,发达国家为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拒绝对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要求作出让步,因而使发展中国家在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受剥削和控制的状况难以有根本性的突破。
三、不平衡性
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固有现象。然而,和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不平衡相比,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性更加突出,构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特征之一。
首先,“二战”以后,少数发展中国家通过各种努力,逐渐缩小了与发达工业国的差距。然而大多数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不仅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而且,它们与少数新兴工业国和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差距也在迅速扩大。就地区看,拉美和东亚经济在“二战”后取得较快的发展,保持了较长期的稳定增长。特别是东亚地区,已日益为世界各国瞩目,被认为是最充满经济活力的地区,甚至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就不同类型国家的发展来说,石油输出国和新兴工业国的发展相对更快。石油输出国组织由于在1973年石油提价后所得的收入成倍增加,刺激了经济迅速发展。新兴工业国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使经济实力和出口能力迅速增强,竞争性和适应性有所提高。它们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已变得十分明显和突出。目前,非洲和南亚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发展缓慢。国际社会呼吁对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增加援助和关注,以帮助这些国家克服困难,争取经济最起码的恢复与发展。许多国家正总结经验,调整经济发展计划,推动地区发展和南南合作来缩小发展中国家间的不平衡和差距。但是,从发展前景看,在短期内要实现这一目标恐怕很困难,这是由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的差异所决定的。
其次,不平衡性反映在每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经济结构方面。例如,地区发展、部门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城乡和工农业之间的差距扩大,产生了一系列失调的结构性问题。为了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集中发展工业,相对忽视了农业,以及其他部门的协调发展。结果,使经济内部结构不合理,发展比例失衡。农业落后、粮食短缺、基础工业和基础服务设施发展缓慢已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瓶颈”,阻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还有不少国家盲目扩大城市和服务行业的规模,促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城乡差别日益扩大,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的就业和社会问题,给经济的协调发展、持续增长增加了困难。
最后,不平衡性还表现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相互配合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如人口增长、收入分配及政府管理不善等因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导致社会相应的协调发展,因而也没有使社会为经济持续增长创造有利的环境。更为严重的是,经济增长并没有使最广大的穷苦大众摆脱贫困、失业的困境。相反,却使不少国家的贫富更加悬殊,两极分化日趋发展。此外,一些国家的政局不稳定,存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和社会矛盾尖锐化,以及官僚腐败等弊病,均会导致政治和社会的混乱和动荡,从而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和巨大损失。正是这种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引导人们思索,开始寻求新的公平增长的发展理论,实行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除了以上三方面的经济特征外,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进程中加强了国家的领导和干预作用,无论是在宏观控制,还是在微观调节方面,国家政策、政府的计划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更需要这种调节作用。从各国的经验和教训中可以看到,如果国家在对内、对外事务方面的政策得当,措施有力,贯彻执行坚决,有可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安定。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分类依据及其主要类型
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的实际工作中,除了研究其共性特征外,还应研究其差别和异质性。当然,要对在自然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社会结构诸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类排队,实在是一项既必要而又不容易的工作。
为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诸方面进行系统和细致的研究分析,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经常根据收集和观察到的原始资料,按不同的标准和尺度,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分类和剖析。通过对各个组别国家的普遍特征及其差别的不同对比,人们可以更清楚地揭示反映这些国家实际的本质特性,进而对各类国家经济作出科学的概括,上升为理论,用以指导人们更透彻地认识它们的共性和问题,为准确地解决和妥善处理这些问题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差异和多样性,所以,可以根据需要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各种排列组合,按不同的原则标准分成许多类别。而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可以与多种类别对比剖析。目前,国内外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是按照通常惯用的、公认的经济和社会指标确定的含义和范围,运用统计手段和方法,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最终以统计数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简要的说明表示。这种方法既可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总体和综合分析,也可对某个方面或问题作单项或某几项的专门比较,以此确定分类的标准和原则,然后划分成各种类别的国家。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在于,世界各国都可按照统一规定的口径进行统计测定和计算,采用同一标准和尺度,在横向水平线上进行比较;运用统计数字和图表的形式,可以把要进行研究的各种情况具体而又形象地表述出来,使人一目了然,得出明确结论,富有真实性。目前联合国、世界银行及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经常运用这一种方法,来分析世界经济中的现象和问题。它们按照反映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的各种数据资料,把发展中国家分成各种各样的类型。例如,按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测定的数据,把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排列成三个大类,即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的石油出口国。目前,由于这种分类方法可以迅速和及时地把各国的基本情况集中归纳起来,从数字和图表中让人们清楚地了解到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及其变化和动向,因此,已广泛为人们所承认和采用。
但是,这类方法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它往往表达不了各国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的历史演变及各种背景情况,更不能确切地揭示出各种不同类型国家中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对该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所起的作用;也无法说明经济机制运行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貌。何况,还有许多项目是难以用统计方法或估算加以科学的测试,得出可靠的结论。由此可见,单靠这类方法来划分发展中国家的不同类型则显得比较表面和肤浅,也过于简单化了,远不能透彻地反映各国经济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所以,这种分类方法必须与其他一些方法相结合,相辅相成,使用这种方法得出的资料、数据成为说明某些现象的本质例证。
二是经济学家们往往根据收集和考察所得的各种资料,对国际经济和各国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及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按照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差异程度,从历史到现状进行纵向比较,或对同一时期的各国及各部门进行横向对比,以此划分出发展中国家的各种类型、组别和特殊典型。这种分类方法注重研究对象的内在分析,揭示其本质和有普遍规律性的特点。虽然它没有列出统一的和固定的测定标准,但总是存在着其要求和确定的原则和理论,以及按照这些准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方法似乎比较抽象,不如前面那种方法那么具体生动,但它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系统、全面和准确地分析事物的各种表面现象和其内在本质的相互联系,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和层次得出较为完整和全面的结论。因而,这些结论更为真实和可靠,更接近其本质。例如,印度和巴西这两个国家均可称为发展中的大国。但是,在对外开放程度上,两国的政策有很大的差别,前者更内向,后者则更为开放。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水平看,印度列入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巴西属于中等收入国家。然而,两国在收入分配方面都存在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采矿业和制造业在两国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制成品的出口也迅速增长,并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两国在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也是明显的,巴西比印度要发达。所以,根据上述的综合分析,人们通常把印度仍归在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大国,1983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各部门所占比重为:农业占36%;工业占26%,其中制造业占15%;服务业占38%。而把巴西称之为新兴工业国,1983年其国内生产总值中各部门所占比重分别为:农业占12%;工业占35%,其中制造业占27%;服务业占53%。
由此可见,这类方法可以按研究工作的需要十分灵活地加以运用,也可以结合前一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实际上,不可能单靠某一种分类方法就能把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研究清楚,往往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完成每一个课题的深入研究。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关键是能否把客观实际真实地反映出来,准确地从现象中揭示出本质,并以此进行抽象的理论概括,得出科学的分类结论。
根据上述的方法和原则,我们从多种形式和多种层次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综合的分类,情况如下:
一、按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分类
发展中国家中有社会主义国家和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民族主义国家两大类。虽然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它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机制运行方式等有重大的差别,但是,就其生产力水平看,它们并无太大的差别,并且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同处被剥削的地位。在民族主义国家一类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许多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但起主导作用的,一般说来是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前资本主义只是成为经济的附庸成分,受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支配而起作用。因此,这类国家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范畴。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有中国、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等国。本书主要论述民族主义发展中国家的分类问题,因此,对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不具体涉及,只是在必要时有所说明。
大部分民族主义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与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相似,都以市场经济为主体,只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有悬殊的差距。在这一类国家中,大多数“资本主义已经形成系统的结构,或者正处于形成之中(虽然在资本主义经济方式之外还保留着比重较大的尚未变化的前资本主义生产部门)。在一些国家中,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地方性的垄断积聚阶段”。[4]由于历史的原因,资本主义在这些国家中的发展呈现三种不同的地区类型:
(一)“拉丁美洲”模式
由于拉美国家的民族构成、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它们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受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较深。在大多数拉美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早已形成,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逐步消除,资产阶级在国内已居统治地位。它们在治理国家经济时更多地吸收和模仿西方经验,在对外经济关系中也更多地依赖这些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地区相比,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平均水平要高些,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更为发展。
(二)“亚洲”模式
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它们的特点是,各国在接受和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发展模式时,仍保持着东方社会的传统特征,使两者融为一体。有的国家能较好地吸取外国成功的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加以创造发挥,最终形成适合本民族发展的、继承本民族传统的发展模式。但因此,这些国家中残存的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特别是封建性的东西也保留得更多些,其资产阶级和政府也具有各自民族的传统特色。(www.daowen.com)
(三)“非洲”模式
除少数非洲国家以外,大多数非洲国家长期遭受殖民主义统治,这给各国经济结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至今影响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单一经济和二元性的畸形经济结构就是殖民地经济遗留的痕迹。而且,前宗主国的经济势力和影响还对各国经济发生作用,本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相对弱小,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及经济形态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极不协调地交织在一起。尽管在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和方式上有如此差别,但这些国家都已较多地纳入了国际交换和分工之中,因而,它们受国际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较大。
二、按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标准分类
这是当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方法。按照这个标准,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定出具体数值作为划分各类国家的界限标准。它们把发展中世界分成以下三大类:
(一)低收入发展中国家
这是指198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4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类国家所占土地面积约31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世界总面积的24%左右,人口约23.4亿(1983年中数字),占世界总人口的50%左右。这一组国家约为发展中国家总数的1/3,其中包括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最多的大国。其余的低收入国家几乎都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和南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拉丁美洲只有海地属于此列。除中国和印度外,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很弱,工业落后,是发展中世界最贫困的国家。在这类低收入国家中,还划分出一个“最不发达国家”的组别。1971年,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对这组国家确定了三条标准,列出属于这组国家的名单。1981年又重新修改了标准中的数值,并重新确定这组国家的名单。确定和划分“最不发达国家”的三条主要标准是:
1.按1976~1978年间平均价格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250美元。
2.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所占比重低于10%。
3.人口识字率在20%以下。[5]
根据以上三条标准,1971年列入这组的国家共有25个,1974年有29个,1981年有31个,其中亚洲8个,非洲21个,拉美1个,大洋洲1个。这组国家拥有土地1300多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9.9%,人口2.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6]这一组国家经济增长极其缓慢,1979年,31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494亿美元,约占世界总产值的0.4%。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1960~1979年,这组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由167美元只增加到183美元,年增长率仅0.5%。[7]它们与其他组别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差距明显地不断扩大。根据世界银行1983年世界发展报告的材料,最不发达国家已增加到35个。
目前,全世界有8亿多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生活水平,而绝大多数集中在这一类低收入发展中国家里,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由于各种原因,它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仍令人担忧,正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
(二)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这是指198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于4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这类国家约占整个发展中国家总数的一半以上。1983年,这一类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在1310美元。由于这类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差别仍然悬殊,因此,又分成“下中等”和“上中等”两组类别。这两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83年分别为750美元和2050美元。从20世纪50~80年代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很高。1955~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达到6%,1970~1980年为5.6%。因而,这类国家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从1955年的12.6%提高到1980年的16.7%。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55年的1∶7缩小为1980年的1∶6.7。[8]这类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工业比重超过农业,经济实力和人均收入比低收入国家增长更快,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有一部分国家已成为新兴的或半工业化国家。尽管如此,大部分中等收入国家仍是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它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仍然面临着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等问题和困难。许多发展中国家不仅依赖外国资金、设备和技术,而且成为重债国,其教训也是深刻的。
(三)高收入石油出口国
这主要是指中东地区几个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尽管这一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异常的高,甚至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但是,这主要是靠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石油价格提高和出口收入增加所致。而就其产业结构方面看,这些国家的制造业还处于落后或起步阶段,单一经济和畸形发展的特点十分明显。例如,沙特阿拉伯,其农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这是农业长期落后和自然条件恶劣,石油工业高速发展的结果。它的工业虽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6%,但制造业只占6%,可见其经济结构比例十分不协调。然而,这类国家有很大的优势,它们有经济发展所需的充裕资金,1983年这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达12370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47.5倍,中等收入国家的9倍多。[9]从其丰富的石油储量看,这种优越条件在相当长时间内,将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但是,这一组国家也存在着经济发展的种种障碍和矛盾,其中包括石油收入的合理使用,民族经济发展与石油开发的互相协调,以及其他政治、社会、宗教和文化诸因素等问题。
三、按产业部门结构和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分类
按照这一原则,可以把发展中国家分为三组:即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产油国和新兴工业国。
(一)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
这是发展中国家数量最多的一个组别。低收入国家和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大都在此列。它们以农业和矿业生产为主,以生产、出口某几种农产品(主要是经济作物)和矿产品为国家主要外汇收入来源。根据1982年的资料,除石油外,以农矿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占其出口总额90%以上的国家有40个左右。[10]这些国家面临的困难之一是国际市场上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的下跌和波动,严重影响其出口收入和经济增长速度。一般说,这些国家的贸易条件在进一步恶化,它使国内建设资金的积累更困难。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有些国家面临粮食短缺,贸易和国际收支逆差猛增的困境。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许多非洲国家,由于百年未遇的旱灾侵袭,发生了空前规模的饥荒,加剧了原已十分危急的非洲经济形势。
(二)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这是从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中划分出来的另一个组别。目前,以出口石油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有20多个,除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国家外,还有亚洲的印度尼西亚、文莱,非洲的尼日利亚、加蓬、刚果、安哥拉,拉丁美洲的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在这些国家中,有一部分国家主要发展石油生产,其他经济部门很落后。而另一些国家除石油开采和加工外,其他产业部门也发展较快,石油资源为工业化、现代化积累了大量资金,如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委内瑞拉等国,并且墨西哥还属于新兴工业国。20世纪70年代的油价上涨给产油国经济带来了活力和刺激。与其他初级产品出口国相比,产油国经济增长快,出口收入多,国际收支盈余。这使一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国内投资和消费扩大,进口急剧增长。然而,80年代初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和危机之中。国际市场油价下跌,销售疲软,给产油国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和沉重打击。不少产油国的财政、贸易和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被迫调整和减缓增长速度,采取压缩进口和消费等紧缩政策。另有一些产油国则陷入了沉重的债务困境。
(三)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所谓新兴工业国和地区是指那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增长较快,在工业化和现代化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巴西、墨西哥、新加坡、南朝鲜、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近20多年来,它们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均超过5%。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所缩小,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上升。同时,它们的经济结构也有了显著的变化,工业和制造业比重增加,出口中制成品所占比重提高。近来,这些国家在化工、建筑、消费电子产品、机械、钢铁、皮革、船舶和纺织品的生产方面取得很大成绩。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工业产量中的比重急剧增加。其中,墨西哥几乎增加了50%;巴西增加了约85%;新加坡增加1倍;中国香港8倍;中国台湾4倍;南朝鲜6倍。目前,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总共占世界工业产量的10%。[11]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归于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和制成品的出口。从1963年到1976年,新加坡制成品出口在全世界中所占的比重增加了40%;中国香港增加了50%;墨西哥增加了3倍;巴西和中国台湾增加了8倍;南朝鲜增加了24倍。目前,还有一些国家,如智利、肯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也正向新兴工业国家发展。
尽管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但是,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对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市场,尤其是发达工业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对西方工业国家的资金、技术、设备和中间产品的需求日益上升,因而造成许多国家债务猛增,还本付息负担加重。因此,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它们的经济增长势头受到遏制。一些债务大国,如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为了克服债务支付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困难,被迫实行紧缩政策,使增长率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东亚和东南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虽然债务危机没有那么严重,但面对不景气的西方经济和日益增加的贸易保护主义,其外向经济和出口受到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经济增长率也开始放慢。
四、按经济规模和实力地位及作用的重要性分类
根据这一原则,通过对各国经济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在世界和地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分析,可以把发展中国家分为大国、中等国和小国三种类型。
(一)发展中大国
从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来看,属于这一组别的国家有亚洲的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非洲的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南欧和地中海的土耳其等。
在过去的30多年中,发展中大国的民族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增强了民族经济的实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展使经济结构趋于协调和合理,出口商品和贸易伙伴也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各国实行的战略和政策不同,发展中大国又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①注重基础工业发展和国内市场开拓,在对外经济关系与对外开放方面,采取较谨慎和稳妥的政策与步骤,经济发展更趋于内向型和综合型。②以石油生产和加工及石油出口为主,凭借其丰富的石油资源推动工业化进程。它们的经济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经济发展属于外向资源型。③强调出口制成品工业发展,对民族工业和新兴工业则采取保护和进口替代政策,对外资实行既开放和鼓励刺激,又加强监督管理和控制的政策。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实行内向和外向相互结合的综合发展战略,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互相交替的政策。
总之,无论哪种类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发展中大国在经济规模、实力、资源潜力等方面都比其他国家有较优越的条件。因而,它们在发展中世界和世界经济中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成为重点研究和关注的对象。
(二)中等发展中国家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这一组别。虽然,从这一组国家的经济规模、实力和发展潜力看,它们难以与大国相比,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局部、地区和部门方面,一些中等国家有突出的成绩,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例如,有不少中等类型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超过许多发展中大国。20世纪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中等国家和地区有多哥(8.8%),泰国(8.4%),尼加拉瓜(7.3%),象牙海岸(8.0%),南朝鲜(8.6%),巴拿马(7.8%),阿曼和利比亚这两个石油输出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9.5%和24.4%。1970~1982年,世界经济受到滞胀衰退的影响而放慢了速度,却仍有一些中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取得持续高速增长。除石油输出国外,埃及、泰国、喀麦隆、突尼斯、巴拉圭、叙利亚、马来西亚和南朝鲜都取得经济年平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还有相当数量的国家保持了5%~6%的稳定增长率。只有非洲地区的最不发达国家,经济长期停滞,处境困难,发展前景暗淡。如乍得(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0.5%~2.6%),加纳(2.2%~-0.5%),中非(1.9%~1.4%)。[12]
在中等国家一类,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在各国间有很大差距。亚洲的南朝鲜是这一组中的突出典型。其他如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埃及、利比亚和摩洛哥,以及拉美的哥伦比亚、智利和秘鲁在这一组国家中居于前列,在地区和小地区经济中起重要影响作用。
(三)发展中小国
这类国家一般指那些国土面积小、人口数量少、经济规模小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的国家人口不足100万,有的国家人口虽超过100万,但领土面积很小,如亚洲的不丹、黎巴嫩、新加坡、文莱、卡塔尔和科威特等;非洲的布隆迪、卢旺达、莱索托、几内亚比绍、毛里求斯等;拉美的海地、牙买加、圭亚那、苏里南和巴巴多斯等;太平洋和地中海的斐济、西萨摩亚及马耳他等。
发展中小国的经济发展潜力一般不如其他国家,不能像大国那样发展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只能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和拥有的资源条件,发展适合本国实际的经济部门。还可以利用自己某种优势和有利环境,发展适当的工业和制造业,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产业部门。它们在选择发展战略和模式方面受到的限制比别国更多。然而,由于经济规模小、人口少,经济发展的情况和困难也相对单纯一些。对于制订的发展计划和政策措施比较易于实施,收效也可快些。因此,有些国家依然取得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产值和收入水平增长超过前两类国家,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与其他两类国家相比,发展中小国经济的外向性更明显,它们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密切,相对说依赖性也更大。闭关自守对它们来说是行不通的,不然就无法发展。关键的问题是要提高本国经济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不断调整与世界市场的关系。这组国家基本属外向型经济一类,新加坡是这一组国家的成功实例,为亚洲和世界各国所瞩目。从取得的成绩看,小国实行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只要得当,可以促使经济起飞、收入提高和社会发展。
此外,在这一组国家中,有一些小国,特别是地处内陆的小国,经济处于严重不发展和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它们往往要靠别国的援助和救济过日子。这些国家的问题需要专门加以考虑。
【注释】
[1]钱俊瑞主编:《世界经济概论》下册,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170~174页。
[2]以1977~1979年的初级产品价格平均指数为100计,则20世纪50年代价格指数为130,60年代为110,70年代为110,1982年则下跌为80。见世界银行:《1983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版,第10页。
[3]发展中国家贸易逆差1970年为97.17亿美元,1981年为786.12亿美元,1982年为602.56亿美元。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1970年为125.83亿美元,1981年为1056.45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4.9%。见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版,第18页表2.2和第16页表2.1。
[4][苏]弗·舍依尼斯:《发展中国家的分类:特点和规模》,转引自《世界经济译丛》1981年1月号,第55页。
[5]《经济大辞典》中《最不发达国家》条目,世界经济卷,第2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
[6]《经济大辞典》中《最不发达国家》条目,世界经济卷,第2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
[7]唐克芬、郭济文:《最不发达国家和国际经济新秩序》,《世界经济》杂志1982年5月号,第15页。
[8]根据世界银行《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第22页表3.2中的数据计算。
[9]根据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74~175页表1的数据计算。
[10]根据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92~193页表10的数据计算。
[11][美]路易士、阿里森:《全球经济大战》,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5年1月第1版,第93~94页。
[12]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第220~2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