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 激流三部曲
巴金(1904~2005)
在今天,巴金依然有其影响力。在20世纪的作家中,巴金属于那种始终能坚持自己文学理想的人,正是因为这一点,巴金成为无可争议的大家。
——当代作家 叶兆言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之一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一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
感动了整个中国的巴金被法国总统密特朗赞颂为“当代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这种盛誉在中国作家中是史无前例的。巴金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缩影,他代表了一种文化价值,更是一种精神,其浩如烟海的著作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财富之一。从1904年至今,穿越整个20世纪的杰出文学大师巴金,作为一个世纪的见证和亲历者,其经历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在20世纪的人生际遇,其文字、其人生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
巴金执著于理想,呼唤着崇高,带着几分悲壮和一片真诚,以其不朽的人格精神和艺术良知、相得益彰的人品与文品,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留下一道独特而永恒的光彩。巴金与茅盾等人一起,并列为“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代文学巨匠”。作为当今唯一健在的文坛世纪老人,他的“激流三部曲”震撼了几代读者。
《激流三部曲》,包含《家》、《春》、《秋》三部,堪称新文学史上拥有最多读者的一部小说集,被认为是现代版的《红楼梦》。这部声势浩大的作品,对封建家庭内部做了集中而深刻的成功描写,撕开了封建家族制度虚伪的面纱,显露了它吃人的本质,并明确揭示它“木叶黄落”的穷途末路。这部巨著的成就,标志着巴金现实主义创作的新高度。“激流”二字,表现了“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剧烈、巨大的变革,而“激流三部曲”给予这一从旧到新的变革提供了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这一大变革到今天已经过去,但小说燃起的激情火焰始终未曾熄灭。其间虔诚严苛地自我拷问和历史反思的忏悔精神,无不在思想界和社会各阶层引起强烈反响,这样巨大的思想艺术冲击波,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阅读史上实属罕见。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长篇小说《家》、《春》、《秋》,合称为“激流三部曲”,是为巴金赢得世界声誉的作品。小说以“五四”运动后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地区为背景,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家)的四分五裂直到最终衰落,说明了历史检验过的真理:罪恶的封建制度必然崩溃,民主革命必将到来。“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家》,不仅是巴金在自己的文学道路上树起的第一块丰碑,也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其中的主人公——高家少爷觉慧,由于受到民主思潮的影响,痛苦地感到“家”是一个“狭小的笼”,“是埋葬青年人青春和幸福的坟墓”。他下决心不去做高老太爷们所期望的绅士,也不愿学忍气吞声的大哥,他要做自己的主人。他努力对抗着高老太爷的旨意,积极参加进步的社会活动,编刊物,写文章,抨击封建等级制度和旧礼教,最终走出了封建家庭,勇敢地奔赴光明的道路。
华文精选
“我笑我的,跟你有什么相干?难道你禁止我笑?”觉民带笑地分辩道。
“不错,我禁止你笑!”觉慧顿脚地大声说。觉民正在看书,便阖上书默默地走出去,并不跟觉慧争论。
“家,什么家!不过是一个‘狭的笼’!”觉慧依旧在屋子里踱着。“我要出去,我一定要出去,看他们把我怎样!”他说着,就往外面走。
(《家》)
高氏豪门外表上诗礼传家,乃是一代书香门第,但遮掩在这层帷幕之后的,却是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腐朽龌龊,荒淫无耻。为了维护这个作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临崩溃危机的家庭,以高老太爷和高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着一切新生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家族中青年一代的人生为代价,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苦。高家的女性命运无一不是悲剧性的:梅芬郁悒致死,鸣凤为情投湖,婉儿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无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礼教、迷信迫害的结果。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深切的同情和悲愤,并向垂死的制度发出了“我控诉”的呼声。同时,作品也写到了“五四”革命浪潮的影响,写到了四川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写到了学生们向督军署请愿和罢课的斗争以及地主派人下乡收租等情况,这些描写都表现了人民革命力量正在不断壮大。
接下来的《春》和《秋》中所展开的是比《家》中更加深化了矛盾。在长辈们的虚伪与堕落的衬托下,《春》里面主要描写一些心灵纯洁的少年男女的活动,情节的开展比《家》来得迂缓,而精神仍是一以贯之的。在《秋》中,巴金给作品增添了健康和明朗的色彩,小说讲述了以淑桦为代表的新生力量的成长。巴金早期作品中有所流露的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影响,在这里已经很难找到了。
《激流三部曲》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社会变动的一份珍贵的艺术记录,作为向封建势力讨还血债的檄文和鼓舞青年掌握自己命运的号角,这部小说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知识青年冲出旧家庭的牢笼,走向革命有着不可低估的启蒙作用。直到今天,它仍然震荡着许多中外青年的心。
经典导读
JINGDIAN DAODU
巴金的《家》
巴金自己偏爱《雾》、《雨》、《电》,但最受读者欢迎的则是“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尤其是《家》。
“激流”这两个字,颇能表达“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剧烈和巨大的变革,从家族本位社会向个人和国家本位社会的变革。首先是个人的觉醒,之后是个人从休戚相关、福祸与共的大家族的束缚(在悠久的岁月里,家是中国人的安乐窝,在新时代的风暴里则成了牢笼)挣脱出来,面对国家和社会。《家》给予这一从旧到新的变革提供了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这一大变革到今天已临末期,但是还没有完全过去,因此这部书的火焰还没有熄灭,许多读者还可以从《家》里拾取自己的哀欢。
小说一开头写风雪中那“黑洞”似的公馆,结尾写觉慧如鸟脱笼似的离家,搭上往上海的船,望着一江东去的秋水,他写道:“这水,这可祝福的水啊,它会把他从住了18年的家带到那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间去。”
这一开头一结尾,颇有艺术匠心,在读完全书之后,使人不能立刻离开书中的世界。
《家》虽然有不少缺点值得推敲,却不愧是20世纪30年代长篇小说中的名著,足以和其他诸大家并耀争辉。
正因为在写《家》时(当时28岁),巴金还对文学这样蒙昧无知,居然写出这样一部不朽的作品,可见他天赋之高。这部小说的魅力再佐列几点:
(一)作者抓住了那个变革时代的焦点,抓住在变革中旧和新的人物典型,同时用一连串的典型冲突事件,表达了变革“激流”的澎湃。《家》是激流年代的一首长歌。换个方式说,《家》的角色、情节和主题三者的配搭甚是匀称、和谐。由于整体的结构完整,遂使部分文字的生涩和粗糙显得不重要了。
(二)新文学诞生以来的小说,10部之中有9部,在写作时都怀有一个文学以外的目标,巴金也未能免俗,但是《家》是为纪念他大哥写的,他必须放下自己的“目的”,尽量接近真实。因此成为一部人情味最纯、生活味最浓的小说。
文学对于巴金的意义,首先是对于人道的呼喊,对于光明的赞美,对于进步的期盼,对于违反人道、阻止进步和妨碍光明的事物的诅咒。巴金的作品,总是一种充沛的感情的倾诉,感情的充沛,就是巴金作为一个作家的天赋才华,其他都是第二位的。
——当代学者 郜元宝
他(巴金)甚至于不承认自己是文学家,他不懂得怎么样为艺术而艺术,为文学而文学,他是为祖国,为人民,为青春,为幸福,为光明和真理而文学而艺术的。(www.daowen.com)
——当代著名作家 王 蒙
(三)巴金1951年在《家》的《后记》最后一行写道:“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鼓舞我的源泉。”在他一切的作品中都满溢着纯洁的青春气息。《家》尤其浓厚。这种气息反映一颗单纯的心灵,读他的小说,你会感到这不是绞尽脑汁写出来的,而是唱出来的,呻吟出来的,是自然的天吁。这不是艺术,而是天赋。如他所说:“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四)巴金在1931年4月写的《激流》总序,只有短短1000字,具有同样意思的话重复了三次:“这里面有爱,有恨,”“我有我的爱,有我的恨,”“……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他在其他作品中,和作品的序言或后记中,无数次地重复类似的话。读者或许误解他是一个爱恨分明的人,不,他是爱得深,恨得浅,爱得如火烧,恨得如雪融的人。换言之,他爱得认真,恨得软弱。这因为他的恨根源于爱。因此在《家》里,我们觉得可爱的人十分可爱,可恨的人只感到可悯(含有同情的怜悯)。这里使人记起“哀而不伤、怨而有怒”那两句话,《家》具有这两种恰到好处之美。(司马长风)
少一些消沉的理由
《家》、《春》、《秋》的时代离我们远去了,然而翻开厚厚的书页,那黑暗的时代、凄楚的生活便一幕幕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些或热烈、或消沉的面庞便逐渐清晰起来。他们或微笑着,或沉闷着,微张着嘴,将他们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倾诉给你。
华文精选
好的消息是一天比一天地多,而被关在所谓“家”的囚笼里的觉慧,也是一天比一天地更着急。他一个人常常在房里顿脚。他有时候连书也不想看,直伸伸地躺在床上,睁起眼睛望着帐顶出神。
“家,这就是所谓甜蜜的家!”觉慧常常气愤地嚷着。觉民有时候在旁边听见,只是微微一笑,也不说什么。
“有什么好笑!你天天出去,很高兴!看罢,你总有一天会像我这样的!”觉慧看见哥哥在笑他,更加恼怒了。
我将我的眼光最终停留在觉新的脸上。一副金丝边眼镜后面是一双凄楚哀伤的眼睛,他的眼角还能依稀看到一丝泪光。他很苦,我知道。他曾经是中学里的高才生,打算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继续深造。但是好运不肯光顾他。先是失掉了母亲,后来就在父亲的一手安排下结了婚。不但继续深造的美梦被打碎了,而且他的妻子也不是他深爱的也深爱他的表妹钱梅芬,而是另一个素不相识的姑娘。不仅如此,梅芬在欲爱不能的煎熬中永远闭上那双忧郁美丽的大眼睛。温柔体贴的妻子瑞珏,也在所谓的“血光之灾”的流言中,在生第二个孩子时难产而死。他在短短的几年中几乎失去了所有的东西,他想将可爱的海臣抚养成人,让儿子实现他的梦想,延续他的生命。可连这一点点的要求“命运”也不肯满足他。5岁的海臣得了急性脑膜炎,追随他的妈妈而去,剩下高觉新自己痛苦地残喘着。
他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已经失了效力,他没法和大家庭的现实调和了。他为了满足一切的人,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但是结果依旧不曾给他带来和平与安定。他就这样懦弱着。为着一些所谓的理由。尽管在最后他有了一些觉醒,而事实上他生活的原型——巴金的大哥是忍受不了这种煎熬,以自杀做了他最后的归宿的。
一直以来我对觉新抱以极大的同情。我的理由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环境让他懦弱。各方面的原因迫使他不得不那样做。他得顾全长辈的面子,他得维护他的大家庭。忍辱负重的精神我们不是一直很提倡吗?
作者在20世纪30年代将这部洋洋洒洒数万言的巨著奉献给读者的时候,旨在对他的敌人进行攻击,对“一切的传统观念,一切阻止社会进化和人性发展的不合理制度,一切摧残爱的势力”进行攻击。然而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时代里,我们却读出了它新的含义。那就是如何对待生活。从觉新觉慧两种处世方法和态度中,我们多少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尽管这种分析方法也免不了断章取义的嫌疑。退一步讲,即使在社会主义新社会,也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弊端,我们的生也免不了要受这样或那样的羁绊。更何况对文学的评价、鉴赏、研究或读后感也是见仁见智的话题,无所谓对错。
少找些消沉的理由吧,即使社会腐朽,生活无奈,我们也应当振作起来。若是一味地对自己妥协,对环境妥协,我们也会像高觉新因为妥协失去梅芬失去瑞珏失去海臣那样,我们今日在乎一句流言,明日在乎一个眼神,而终于失掉了自己来日的前程。关于生活我只能说:抛开世俗永远向前吧!(阴继爱)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世纪老人巴金历来作为民族良心和品质的旗帜而被人们所崇敬。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时代曾目击封建大家庭里面当权势力的种种腐朽、丑恶的生活,看到青年们因为受压迫而不幸牺牲的遭遇以及“下人”们极为悲惨的命运,这使天性善感的巴金产生了深切的质疑与激愤。在“五四”浪潮的冲击之下,巴金由最初朦胧的觉醒意识,进一步形成了强烈的民主主义革命要求。1920年,他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参加反封建的进步刊物《半月社》的活动。为了追求光明,时隔三载,年轻的巴金又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来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并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1927年,巴金到了巴黎读书,在更为宽广的天地里,他接触到各种社会思潮,并开始拿起笔创作,第二年便热切地回到祖国从事文学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他又开始积极地投身到抗日救亡工作中去,并和大文豪鲁迅有了密切的交往。
巴 金(1904~2005)
关于“巴金”这个笔名,据巴金自己的诠释——之所以取巴姓,是为了纪念一位留学法国期间曾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巴姓北方同学。这位同学的投水自杀曾使巴金非常痛苦,便以笔名“巴金”作为永远的纪念。此后,巴金就用这个笔名创作了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并翻译了俄国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以及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巴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他的一生都可以说在崇尚理想、追求光明、相信未来中度过的。他无时不在传递着一种美好的信息:不合理的制度和罪恶的势力终将退出历史舞台。于是,数不清有多少年轻人,正是在巴金作品的感召下,在巴金激情的鼓荡下,重新对生活燃起了希望,找到了漫天星光。巴金杰出的文学成就,还使他为中国人民、中国文学赢得了无数世界荣誉。几十年来,他的许多作品先后被译为英、俄、日、法、德、瑞典、朝鲜和世界语等近20种文字,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鲁 迅
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我就开始喜欢文学,那时候看了小说《家》,看了以后泪流不止,非常激动,感觉到这个作品,当时可以说是最使我感动的一个,而且后来也听说,当然不只我了,很多青年被这个戏所感动,而且走上了一个前进的道路,所以我觉得他这个影响是很大的,对我的思想也影响很大。
——著名影星 孙道临
巴金的一生中,曾频频获得过各种奖励——不但荣获了意大利但丁国际奖和法国荣誉军团勋章,更是被国际笔会誉为“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此后,他获得了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同时被授予前苏联的“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的“亚洲文化奖创设特别奖”、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的“资深作家敬慰奖”,以及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并得到了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更被誉为“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士”之一。
延伸阅读
YANSHEN YUEDU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是巴金在1928年的冬天回到上海完成的长篇小说。这是巴金笔下的一部与《激流三部曲》齐名的代表作,其间还穿插了一个小短篇——《雷》。这几部小说以几个革命青年的爱情纠葛为引线,通过对他们的生活和感情世界的描述,反映出新一代逐渐成熟的过程——他们曾在雾中迷茫,在雨中摸索,在电中警醒,一次次的惨痛教训让他们得以成长。《爱情三部曲》是巴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他自己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最为喜爱的一部作品。巴金想用恋爱来表现人的性格——恋爱中的青年有热情,富于献身精神,同时需要真诚、毫不保留的倾诉。
※ ※ ※ ※
《随想录》是年逾古稀的巴金的散文力作,显现出了他顽强的创作力和对社会对人格的深刻反思。从1979年开始,历时8年,两鬓斑白的巴金通过对十年“文革”的反思,对自己进行了近乎苛刻的解剖,完成了42万字,共150篇的《随想录》五卷本的创作。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位老人的呓语和呐喊,更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因此一面世,就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是中国左翼知识分子反思的一个起点,学术界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这部作品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结束了夸耀修饰的时代而进入了说真话的时代;标志着文学自我审判和忏悔时代的开始,也标志着文学真正进入了关心人、尊重人的时代,而贯穿其中的,则是巴金高贵的人道主义精神。文艺界人士也普遍认为作为巴金人生经验和文学活动的总结的《随想录》代表着同时期文学最高成就和散文结构,它的影响价值也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和文学范围。
※ ※ ※ ※
《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共分为三部,是巴金写于抗战期间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前两部描写抗战爆发后上海青年的抗日救亡活动,以及上海沦陷后由这些青年人组成的战地服务团所进行的各种抗战宣传和组织民众的工作情形,比较鲜明地刻画了其中一些成员的性格特点,表现出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对侵略者的愤慨。第三部写于1943年,抗战后期国统区的政治情况给作者带来了阴霾失望的情绪,因此它和前两部虽然在故事情节上有联系,但气氛和情调却有所不同。这部著名的作品,同样成为系统地了解巴金作品而不可忽略的重要文学资料。
※ ※ ※ ※
《灭亡》是巴金早期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以20年代中叶军阀孙传芳统治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位叫杜大心的青年因憎恨黑暗的现实而投身于革命工作,放弃爱情,甘愿“灭亡”的悲壮事迹,写出了杜大心这样一个有着病态、不健全性格的青年奋斗直至牺牲的历程。小说艺术上显著的特色是炽热的激情。巴金在远离故土的巴黎创作了这部作品,所以,杜大心的苦闷、希望以及爱和憎的矛盾,其实也是巴金的,他是在借助杜大心的形象暴露自我的灵魂。所以,这部小说读来至情至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