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 上海屋檐下
夏衍(1900~1995)
夏衍的作品,根植于生活的沃土,充满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反映了时代精神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夏衍在文化艺术领导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他创作的艺术精品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对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李岚清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
★20世纪中国话剧经典之一
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夏衍是不可或缺的;在中国戏剧、电影史上,夏衍更是举足轻重的。在经历了骤然丧父的人生苦痛和家庭破败穷困潦倒的窘态之后,曾经少不更事的夏衍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中国电影界和戏剧界的顶级大师。就其在文化领域获得的多方面卓越成就而言,夏衍无疑是“中国文坛上罕见的作家之一”。历史的选择总是残酷而无情的,随着岁月的流逝,20世纪的文艺家们,有的已逐渐被历史所遗忘,而有的却从历史的长河里跳了出来,以自己的卓越贡献和成就证明其存在的价值,并且越来越发出金闪闪的艺术光亮——夏衍正属于后者。
夏衍时刻不忘时代精神而又孜孜探寻生活内质,他的作品总是充盈着对于人、特别是人性的关怀。在逝去的年代里,夏衍是光荣的前驱者,为中国的文艺事业“俯首甘为孺子牛”。常演常新的话剧《上海屋檐下》,便是夏衍的如椽大笔。
经典话剧《上海屋檐下》是对于琐碎、灰色、没有任何诗意的日常生活的呈示,是一部“几乎无事的悲剧”,却充盈着对于人的关怀。那种爱护人的生命、关注人的幸福、尊重人格健康的强烈人道主义精神,貌似无声,却撼动了时代的心脏。舞台是一座陷阱,没有几个剧作家敢于在这里向上正视人生,而夏衍却带着“一种痛切的反省”,寻找到了自己的人物与主题:小市民与知识分子的生活、逼真的人生世相、心灵的痛苦与企求,他只选取了时代画卷的一个侧面,通过平凡的、普通的甚至琐细的日常生活题材,却表现出时代激流在人们心灵上荡漾起的涟漪。没有战争的宏伟场面,更没有惊涛骇浪般的情节,《上海屋檐下》以一种浅吟低唱的理想主义精神,成就了绝境中的希望。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作为中国电影事业的杰出奠基人,文艺大师夏衍总是能从各种文化中得到启发。他最著名的戏剧作品《上海屋檐下》,就是直接受日本作家藤森成吉《光明与黑暗》一剧的影响,而其名称和构思又受到法国电影《巴黎屋檐下》的启示。
华文精选
赵振宇:可是,也许,从“李陵碑”的眼里看来,以为我们的生活比他好吧!人,反正是永远也不会满意的,不满意就有牢骚,牢骚就要悲观,悲观就伤身体,你说身体是咱们自己的,我为什么要跟自个儿的身体作对呢?所以我,就是这样想,有什么不满意的时候,我就把自己的生活和那些更不如我的比一比,那心就平下去啦,譬如说……
赵妻(从旁插嘴,爆发一般的口吻):譬如说,譬如说,只有你,没出息,老是望下爬!为什么不跟有钱有势的比一比?
1936年“西安事变”以后,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有感而发的夏衍在1937年的黄梅天,写了三幕话剧《上海屋檐下》。这是一部描写市民生活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品,1939年由怒吼剧社在重庆首演,是夏衍最成功的戏剧作品。
剧本通过一座弄堂房子里五户人家一天的经历,十分真实地表现了抗战爆发前夕上海小市民的痛苦生活。在这黄梅天一样晴雨不定、郁闷阴晦的政治气候中,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沦落风尘的弃妇施小宝,被流氓逼迫去卖淫,她想挣扎,然而四顾无援,终于跳不出邪恶势力的魔掌。老报贩“李陵碑”孑然一身,他因独生子在“一·二八”战事中参军牺牲而孤苦无依,精神错乱,成天酗酒解愁。失业的洋行职员黄家楣,正陷于贫病交困中,偏巧这时辛苦培植他读完大学的老父亲从乡下来了,儿子儿媳企图用借债、典当把窘状隐瞒过去,强颜欢笑,谁知老父亲耳聋心不聋,私下发觉了实情,立刻借故回乡,临走还把自己最后一点血汗钱偷偷留给了小孙子。小学教师赵振宇安贫乐命,与世无争,可他的妻子却愁穷哭苦,唠唠叨叨,十分市侩。作为剧中主线的,是二房东林志成、杨彩玉一家的故事。林志成是一个工厂中的下级职员,他不仅由于做着亦“牛”亦“狗”的工作而整天忧虑,更由于被监禁10年、久无消息的好友匡复突然归来而自我谴责。革命者匡复是杨彩玉的丈夫和葆珍的生身之父,长期的牢狱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而眼前的尴尬局面又给了他意外的苦楚和酸辛。彩玉过去是同情革命的少女,为同匡复结合而脱离家庭,可匡复被捕后,孤苦、贫穷的磨难逼得她退却了,她在误以为匡复已经遭难的情况下与林志成结合,变为一个小心翼翼随顺夫权的家庭主妇、成了生活的奴隶,而她的感情还在前夫与后夫之间痛苦地挣扎着……
夏衍把五家弄堂住户的生活描绘得酣畅淋漓,人多戏不散,线多戏不乱,使得这出剧作虽然颇有感伤情调,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却呼之欲出。《上海屋檐下》也成为夏衍戏剧创作的一次重大突破。夏衍从这部剧作开始,充分表现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形成和确立了深沉、凝重,清新、淡远的艺术风格。
经典导读
JINGDIAN DAODU
《上海屋檐下》淡化的超情节系统
一部伟大的作品离不开它所反映的时代生活,而过分地强调情节合理紧凑的发展则往往使情节脱离生活本身。作为文学应该汲取生活提供的种种美的奥妙,而不应仅囿于情节的营造。夏衍的《上海屋檐下》一剧正是将情节还原为生活本身,在情节之外以淡化的生活展现了一个诗意从容的世界。
当我们面对《上海屋檐下》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惊讶于它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习见的“弄堂房子”中的日常生活:赵妻和卖菜小贩的讨价还价,葆珍和阿牛的斗嘴,收破烂者的闯入……这一切都是直接从生活中信手拈来,又自自然然地放入作品中的,让我们感到这已经不是戏剧,而是伸手便可触摸得到的生活。夏衍撇开戏剧在传统中反映的或高雅或浓烈的事件,却捡起了上海平民阶层中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生活,拉近了剧作和人们之间的距离,它超越了戏剧对新奇紧张的审美追求,以熟悉、轻淡的审美赋予了作品淡郁之美。
《上海屋檐下》一剧中语言的家常化,是取得淡化生活氛围的重要因素之一。一部文学作品全部的审美力量都是借语言来表现的,而语言自身的功能必须以系统的整体功能为旨归。为了营造一种轻淡的抒情氛围,夏衍不像田汉那样用典雅富丽的诗化语言来构筑抒情氛围,而是尽量使用了了于心、便便于口的口头语,把戏剧从高雅的语言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入耳消融的日常口语,用这种浅俗语言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生活化的抒情氛围。
华文精选
赵妻(冷冷地):还算不错,哼,那你可以去当叫化啦!(www.daowen.com)
赵振宇:我说,现在全世界上的人,都一样地在受难,各人有各人的苦处,你瞧,这段消息,(将报纸递过去)我们在马路上看见他们的时候,哪一个不是雄赳赳,气昂昂,坐在铁甲车上,满脸的杀气,铁帽子下面的那双有凶光的眼睛,好像要将我们吃下去,可是把那套老虎皮脱下来,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淡化的生活氛围使《上海屋檐下》一剧的情节、人物与生活缠绵一体、相萦相生,共同赋予了作品自然轻淡的诗意之美。
在剧作中,作者将人物的活动安置于抑郁沉闷的弄堂房子之中,并让黄梅天那种阴沉沉的色调流布全剧,那种淡淡的抑郁通过“檐漏”直欲滴入人们的心灵。作者让匡复、杨彩玉和林志成三人之间微妙的心灵碰撞在林黄赵施四家细小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一点点地加以展示,而那场时隐时现贯穿全剧的梅雨、李陵碑苍凉的京腔、葆珍等充满生气的歌声——这一暗喻象征线巧妙地作为弄堂房子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剧情相伴而行悬隐其间。那一场梅雨象征着“上海屋檐下”令人窒息的生活,李陵碑苍凉的京腔则唱出了人们渴望迈出沉闷的生活而不得的全部感受,而葆珍等的歌声与卑俗郁闷的生活相比是如此的充满生气,它似乎象征着人们欲求摆脱现状的一线希冀,使全剧抑郁的色调中透出一点亮色。如果把匡复、杨彩玉和林志成三人心灵的撞击作为主旋律,作品中的非情节因素就像给旋律配上了和声,赋予旋律新的面目。这些散淡的分解和弦的渲染,使作品臻于一种诗意从容的境界。作者不用直露的形式,而是通过作品审美的序化,在看似轻淡的氛围中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意蕴,赋予了作品独特的审美撼动力。(方蔚林)
妙传心象情如绘
《上海屋檐下》一剧紧紧围绕剧中人林志成一家的生活,间以其他四家,显得联系紧密,脉络清晰,而且进戏很快,其间的剧情运行节奏丝毫不显得迟滞和拖沓。《上海屋檐下》一剧呈现给直观舞台的是在梅雨季节里,五家住户为生活而挣扎的非人图景。在这幅非人图景里,流动着的是那特定时代市民内心正在不断积聚的否定非人生活的历史力量,是剧作家高高擎起的理想之光。夏衍剧作在展示方式意义上的结构有如散文一般的恬淡,而在接受和感悟意义上的结构却是诗的。
夏衍剧作中还有一些对话积极致力于将肉眼看不见的心理力量直观化、戏剧化。《上海屋檐下》一剧的革命者匡复在寻找亲人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自己的亲人早已不属于自己。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的痛苦、颓丧,以及后来对杨彩玉泣诉的理解,对不公正生活的宽恕,这一切发生在人物心灵深处的活动都是通过对话来“妙传心象情如绘”的。尤其是林志成面对匡复所做的那一段披肝沥胆的剖白:“我犯了罪,我等着您的审判。不,在您来审判我之前,良心早已在拷问着我了,当我些微感到一点幸福,感觉到一点家庭的温暖,这时候,一种看不见的刑具就紧紧压住了我的心。”
古人说善书者不择笔,夏衍写文章不择地、不择时、不择纸。他也不管是什么纸,也不管纸张大小,写起来顶天立地、不留空白。他一生写作的字数没法统计,用过的笔名约有一千。
——《人物周刊》
虽然忙,他(夏衍)却总是稳稳当当、有条有理的,点一根烟,不一会儿,一篇文章就一挥而就,而且内容和文采俱佳。
——著名表演艺术家 秦 怡
看了《上海屋檐下》,使人联想到契诃夫,联想到中国传统画法上的双钩细勒。作者用淡墨画出了这些人物的灵魂,细致而不落痕迹,深成而不嫌模糊,真正的感情深深地隐藏在画面的背后,不闻呼号而自有一种袭人的力量,这是现实主义的力量。
——现代著名学者 唐氵是
在这里,人物的心态层次和心路历程足以带给观众一种直观可视的感觉。不论是感情与道义的矛盾,真诚的自责,祈求宽恕的希望,还是从匡复入狱到出狱期间这段漫长的岁月里,林志成的心理经历都得到了充分的揭示。
夏衍剧作在情景氛围的戏剧化方面留下了许多成功的艺术经验。《上海屋檐下》中由那连绵不断的郁闷得使人不舒服的梅雨所形成的情境氛围,就具有多功能的艺术表现力。这种特殊的戏剧氛围的营造,在剧中至少有如下几种作用:首先,它是一种背景,剧中人的一切活动都在这里开展,并被这一氛围所笼罩,进而加强剧中人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联。其次,它暗示着一种和梅雨一样阴郁的人物的情绪和心境。再次,这种情境氛围为揭示剧中人物性格提供了便利。剧中小学教师赵振宇的妻子在买菜时连抢带夺地多要了一支茭白,还连声数落:“下了这十天半月的雨,简直连青菜茭白都买不起了!”由这种梅雨的氛围把她那种贪图小利、爱发牢骚的性格,以及小市民家庭主妇的窘迫、生活的贫困都表达出来了。赵振宇宽解地说:“愁什么,尽下,总有一天会晴的!”从这里,那种乐观、安分、得过且过、无所企求的精神状态也得到了形象而具体的表现。其四,剧中氛围还是社会现实生活和政治形势的一种象征。剧中二房东林志成工作的工厂发生的罢工斗争,匡复的被捕入狱和出狱,读者和观众不难感受到那种郁闷而又令人窒息的政治环境,这种氛围与剧中梅雨形成的氛围存在着象征或对应的关系。最后,这种氛围还是地域环境的一种标志。不仅为全剧提供了一种总体氛围,而且还提示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常识告诉我们,只有在江南的四五月份,才会有这种连绵不断的梅雨。从该剧的这种氛围设计和情境营建中,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该剧的情境和氛围,不仅仅是一种背景和基调,而且还与人物的生存状况、心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浑然一体。(李 江)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很难想象,中国的电影、戏剧事业,如果没有夏衍的参与,会是怎样一幅景象。夏衍,这位贯通各个文艺领域的大师,原名沈乃熙,字端轩,1900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县城外一户破落的书香门第,“夏衍”、“沈端先”都是他常用的笔名。夏衍因父亲早逝,全家靠典当与借贷度日,童年生活得十分艰难。
“五四”运动时,夏衍参加了爱国活动,成为学校学生运动的骨干,后来进入九州帝国大学工学部学习冶金。1927年底,从翻译《欧洲文艺思潮论》开始,夏衍以译书为业。1929年他翻译出版了《母亲》,第一次把前苏联最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同年秋天,夏衍还与郑伯奇、钱杏屯阝等人发起了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个剧社——上海艺术剧社,并参加了“左联”的筹建工作。1932年,夏衍进入电影界,成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也是左翼电影界的楷模:从左翼电影的开山之作《狂流》到1937年创作的《摇钱树》,夏衍创作改编的电影剧作有12部之多,著名的有《狂流》、《春蚕》、《脂粉市场》、《上海二十四小时》、《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等。在对电影特性的研究和把握方面,夏衍也是同时代人中的佼佼者,曾尝试过对戏剧电影观的突破,还撰写了一批电影评论,以此推荐优秀影片和宣传新方法、新理论。
就在夏衍的一个个电影剧本被搬上银幕的同时,他的话剧作品也一一问世。人们发现,夏衍的戏剧天赋在此阶段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1936年,首次以夏衍为笔名创作的话剧《赛金花》曾作为国防文学的力作而轰动剧坛,此后又有多幕剧《上海屋檐下》、《一年间》、《心防》、《愁城记》、《水乡吟》、《离离草》、《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风雨同舟》和独幕剧《都会的一角》、《中秋月》、《赎罪》、《娼妇》、《冬夜》和历史剧《秋瑾传》问世。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也被夏衍改编为剧本搬上中国舞台。此外,夏衍还创作了长篇小说《春寒》以及中国报告文学的典范《包身工》,在文学史上更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身在动荡的年代,人生总是难免经历凄风苦雨。在接下来的“文化大革命”中,夏衍遭受了严重的迫害,被关入监狱折磨了8年之久。出狱后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被评为“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1984年,他写成了回忆录《懒寻旧梦录》,并设立了中国电影界和文学界赫赫有名的“夏衍电影文学奖”。这位功勋卓著的剧作家、电影理论家、翻译家、新闻工作者、报告文学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中国的文化事业,特别是电影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晚年被社会各界尊称为“夏公”。
延伸阅读
YANSHEN YUEDU
《上海二十四小时》是夏衍最著名的电影剧本之一,改编自作家艾明之的同名小说。同样以20世纪30年代大上海的都市生活为背景,《上海二十四小时》却讲述了一家外国纱厂一昼夜发生的事情。全剧紧紧抓住贫富悬殊和利益对立,浸透着夏衍的情感:“知识分子在批判小资产阶级时,总是带着眼泪来鞭挞的。”剧本被沈西苓拍摄成电影,由赵丹主演。
※ ※ ※ ※
三幕话剧《名优之死》是戏剧大师田汉的代表作。著名京剧演员刘振声对待艺术严肃认真,注重戏德戏品,而他的徒弟刘凤仙在小有名气之后被流氓恶霸所腐蚀,甘心堕落,使得视艺术为生命的刘振声抱恨而死。这段故事以民国初年的著名艺人刘鸿声之死为素材,概括了旧社会戏曲艺人的苦难遭遇,真实而生动。剧中旦角刘凤仙、丑角左宝奎等人物形象也都写得血肉丰满。批判力度之强烈使得该剧成为一出具有深刻社会内涵和崇高诗意的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