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 四世同堂
老舍(1899~1966)
老舍的《四世同堂》不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出版的最好的小说之一,也是在美国同一时期所出版的最优秀的小说之一。
——美国《星期六文学评论》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一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
★中国百年百部经典著作之一
★影响中国文化的名著之一
★京味文学集大成之作
在许多西方读者心目中,老舍比起任何其他的西方小说家,似乎更能承接托尔斯泰、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巴尔扎克的“辉煌的传统”。他虽自称“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却有着“中国狄更斯”的美誉,曾被北京市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政府授予此项称号的人,这称号更是成了他的代名词。在现代文学发展、成长的若干重要方面,老舍均有突出建树,他是享有盛名的语言大师、文学巨匠,是我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集幽默与深刻于一体的大家。他的卷帙浩繁的著作,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公认的文学财富。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就是老舍奉献出来的一块熠熠闪光、为东西方共同珍爱的文学瑰宝,是老舍生前自认为最好、最满意的作品,三部曲组成的壮阔史诗有着如《红楼梦》般丰富的内涵。战争时的众生面貌、沦亡中的北平古都在这部作品里鲜活地一一重现。老舍总是能在时代的痛苦中拈花微笑,怀着希望,积极表现底层市民的乐观精神。而他作品中的笑,却又分明是“含泪的微笑”。《四世同堂》秉承了老舍“笔尖上能滴出血与泪来”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征,娓娓叙写了民族的深重灾难,处处流露出国家残破的刻骨之痛;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投入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历程。全书犹如一幅浩大的生活画卷,昂扬恢弘,是一部感人的现实主义杰作。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四世同堂》已被誉为“反法西斯文学的经典著作。”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画家”老舍,其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他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描写敌伪统治下的北平人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就是这种“怀旧文学”的代表。
《四世同堂》包括《惶惑》、《偷生》、《饥荒》三个部分,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祁家祖孙四代的活动为主线,辅以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的畸形世态,生动地描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和心灵震撼,将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经历以及他们在苟安的幻想破灭以后逐渐觉醒,直至终于意识到只有坚决抗争才有出路的整个过程娓娓道来。
华文精选
她一答一和的跟老人说着话儿,从眼泪里追忆过去的苦难,而希望这次的危险是会极快便过去的。听到老人的判断——不出三天,事情便会平定——她笑了一下:“那敢情好!”
而后又发了点议论:“我就不明白日本鬼子要干什么!咱们管保谁也没得罪过他们,大家伙平平安安的过日子,不比拿刀动杖的强?我猜呀,日本鬼子准是天生来的好找别扭,您说是不是?”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侵华日军的铁蹄肆意践踏着古老神圣的北京城。城中小羊圈胡同中十几户老居民的平静生活被打乱了。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中国人,一夜之间被迫进入了一个梦魇般的世界。祁老太爷是一个秉承中庸之道,凡事以忍为先的封建家长,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的惨痛经历,使他懂得了在国家民族大事上的是与非、爱和憎。儿子祁天佑上敬父母,下卫子孙,是一个正派的生意人,却因为受到日本人的敲诈勒索,游街示众,被逼投河自尽。长孙祁瑞宣是一位中学英文教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也不为日寇做事,同贤妻韵梅艰难维持着一家老小的生计。而次孙祁瑞丰则贪图安逸享乐当了汉奸。三孙祁瑞全是个热血青年,出城参加了八路军。全家的心肝宝贝——祁老人的曾孙女小妞妞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活活饿死。而小羊圈胡同的其他居民,或奋起抗争,或被出卖而家破人亡,或苟且偷生,认贼作父;有人被屠杀,有人被逼疯……这条小胡同所发生的一切,无不成为中华那一段屈辱历史的缩影和见证。
怀有强烈爱国热情的老舍,在书中对那些富有民族气节的人物寄予了崇敬和同情,而对汉奸败类的嘴脸则厌恶地给予谑画。在老舍笔下,敌人的残暴统治,各色汉奸卑污活动的丑态展露无疑;而知识分子的善良、懦弱和苦闷,以及一些下层市民的坚强不屈的意志(有的人逃出北平参加抗日行列,也有的在城里坚持抗日宣传工作)也得以尽情地体现。
经典导读
JINGDIAN DAODU
论《四世同堂》的文化忧思
在最深刻的意义上,《四世同堂》是一部文化反思、文化批判之作。如果说对北平人在日伪统治下生存状态的描绘、对北平市民生活形态的展示构成了《四世同堂》的一个层面,那么,文化反思与文化批判则构成了《四世同堂》更深刻的层面。甚至可以说,在《四世同堂》中,沦陷后北平人的生活常常是作为文化反思与文化批判的“材料”而存在的。
华文精选
老人想了一会儿才说:“自从我小时候,咱们就受小日本的欺侮,我简直想不出道理来!得啦,就盼着这一回别把事情闹大了!日本人爱小便宜,说不定这回是看上了卢沟桥。”
“干吗单看上了卢沟桥呢?”小顺儿的妈纳闷。“一座大桥既吃不得,又不能搬走!”
“桥上有狮子呀!这件事要搁着我办,我就把那些狮子送给他们,反正摆在那里也没什么用!”
“哼!我就不明白他们要那些狮子干吗?”她仍是纳闷。
也许有人会说,老舍自认为《四世同堂》是他“从事抗战文艺的一个纪念品”。但事实上,过去的人们大都片面地、断章取义地理解了老舍的意思,因此过于强调《四世同堂》宣传抗日的一面。老舍的原话是这样的:“我决定把《四世同堂》写下去,这部百万字的小说,即使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可取,我也必须把它写成,成为从事抗战文艺的一个较大的纪念品”。“内容上没有什么可取”,说的就是小说和一般直接宣传抗日的作品不同,与抗日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内容上没有什么可取”,而又要成为“从事抗战文艺的一个较大的纪念品”,说明他是企图在另一种意义(即文化意义)上来思索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自觉的文化意识决定了《四世同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乃至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这种地位是一般简单宣传抗日的作品很难获得的。(www.daowen.com)
《四世同堂》的独特之处正在于: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它不仅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贪婪,汉奸的卑劣、丑恶,而且从中国人自身寻找国土沦陷、民族陷于生存危机的历史原因,从而进入文化反思和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这样,20世纪40年代被许多人淡忘了的“五四”启蒙主题在《四世同堂》中重新得到表现。
就对日本侵略者的揭露、对北平人悲惨生活的展示而言,《四世同堂》属于那个时代,但是,就文化反省与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而言,《四世同堂》超越了那个时代。李泽厚把“五四”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思想的发展过程概括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而这种变奏中的两个主旋律——“启蒙”与“救亡”,早已被老舍和谐地容纳在一部《四世同堂》之中。
老舍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杰出的代表!
——作家 巴 金
老舍对于北京地域文化的文学描绘,无不成为中国文学特色、文学特征的重要部分。世界了解中国,他的文字是重要文本;中国人要想剔除劣根性,展示新面貌,老舍作品也不能不读,因为他的作品中对我们劣根性的挖掘与批判,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当代学者 傅光明
我认为《四世同堂》在老舍作品中更具有代表性。开始创作这部长篇小说时老舍45岁,已经积累了整整20年的创作经验,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已经进入成熟期。再者,老舍是以严肃认真(甚至有些庄重)的态度从事《四世同堂》的创作的。1942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将剧本创作与小说创作进行比较,强调小说创作的艰难与严肃。一年半之后,他开始创作《四世同堂》。《四世同堂·序》中所谓的“照计而行”、“颇有雄心”,也暗示着老舍的庄重与深思熟虑。正是上述因素决定着《四世同堂》在老舍创作中的“集大成”性质。考察一下《四世同堂》之后老舍的小说创作,还会发现,最成功的作品是那部没完成的、表现没落旗人生活的《正红旗下》。而老舍对旗人生活方式的描绘、对旗人命运的思考,正是从《四世同堂》对小文夫妇的描写开始的。从这个角度看,《四世同堂》在老舍作品中不仅“承上”,而且“启下”。
关于《四世同堂》,老舍曾经说过:“就我个人而言,我自己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因为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也可能是最好的一本书。”(董炳月)
家族:富有魔力的情感符号
如果说巴金等现代作家的家族意识具有鲜明的反叛传统文化的特殊意义,那么老舍的家族情结则更隐藏着对儒家理想家庭模式的深情眷恋,他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之书名本身就寄寓着作家丰富而独特的感情色彩,“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不正包含着某种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意识吗?不仅因为这种家庭结构历代被圣君先哲们所推崇,而且由于这种家庭模式本身就是建立儒家理想社会结构的基础。在儒家的文化视域内,家与国之间并没有天然的鸿沟,家是国的微观形态,国是家的扩大结构,二者之间同构同质,可以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且尤推儒家圣贤的功绩不可埋没。儒家不仅要求人们把施用于家的伦理情感扩展为施用于国,而且强调要真正地献身于国首先必须从家庭利益出发。
父亲工作起来,是一个劳作的、非常忘我投入的人,甚至很少跟我们说话。但他实际是个很温情的人,对别人也是照顾得很周到,是很重感情的人。
——当代作家 舒 乙
老舍先生在民族节操方面,在敌人和反动官僚、特务面前,大义凛然,没有一点奴颜媚骨。然而对人民和受苦的朋友们,我从来没见过他有一点架子或屈尊俯就的气息。在重庆时,我常见到他和当时被看做地位低下的穷艺人交朋友,帮他们写鼓词,帮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他对这些穷苦的人们有深厚的感情。
——著名作家 曹 禺
也就是说,如何取舍个人在“国家”与“家庭”这两个社会层次中的正确位置,是儒家文化传统判断个人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尺,虽然依据这种标尺建立起来的宗法制家族结构背后有大量消极的因素存在,但是它希望的人类社会能够拥有一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家庭气氛,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挡不住的情感诱惑。因此,传统家庭结构具有的这种合理性和积极性亦是不能不予以肯定的。老舍正是通过对这种理想家庭结构的透视,向外衍射社会生活动态,向内挖掘儒家文化意蕴,一方面清醒地看到了传统家族美德背后淤积的消极因素,另一方面又深情地对家族绵延的传统美德给予了衷心的赞赏。老舍具备的这种复杂的情感态度,才从更深的层次上显示出作家文化选择的正确性。
抗战烽火燃起了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火炬,老舍就执著地探寻了传统文化固有的精神力量。抗战以后,他的小说主要致力于对古朴、和谐、温馨的家庭风貌的描绘,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当然,日寇铁蹄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其实,正是这种凄惨的现实强化了老舍眷恋传统家庭的心态,使得作家哪怕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也依然魂牵乡土心系家园。
老舍认为,像祁姓这样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的文化是有许多层次的,就“像一块千层糕”,虽然有些已经剥蚀脱落,但更多的确是维系和巩固,大家庭终于支撑到了抗战的最后胜利,而没有像同时期巴金《寒夜》所描绘的那种新式家庭那样崩溃瓦解,你能否认中国传统家庭结构本身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吗?与受西方文化影响建立起来的新式家庭相比,以儒家文化为基础构筑的传统家庭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向心力量抵御住了异族的侵略和蹂躏,成为固结儒家文化的一根缆绳或锁链。同时,它也以不容忽视的丰富内涵,表露出了作家心灵世界架构的一方独特家园净土。(岳凯华)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素有“人民艺术家”美誉的老舍,1899年出生于北京的一户满族贫民家庭,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老舍曾自言“我的名字就是我的姓。舒字拆开是舍予,意是‘无我’。我很为自己的姓名骄傲。从姓到名,从头到脚,我把自个儿全贡献出去。关键是一个舍字,舍什么?舍的是‘予’。我写书用的笔名老舍,也保留一个‘舍’字。这是我一辈子的信念……”
老舍曾经做过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又在英国伦敦大学做过汉语讲师,中英文修养都达到了很高境界,回国后,他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开始进行各种形式的文艺创作,自此开始了一代大师笔耕不辍的文学生涯。
老 舍(1899~1966)
老舍一生创作历时40年,成果极其丰富,著有800多万字的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祥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其长篇小说和戏剧作品。
爱憎分明,有强烈正义感的老舍,其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又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之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而“京味文学”的诞生就是老舍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特殊贡献。迄今为止,老舍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使这些经典文字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
新中国不能忘记的是,“文革”初期,1966年8月23日,一个风雨如晦的日子里,老舍在惨遭人格侮辱后,投入北京的太平湖自尽,在“生命与尊严哪一个更重要”的质问面前,他选择了死,同时也选择了另一种生——人格的完整和高大。他的死既是对那个疯狂年代的控诉,更为知识分子树立了一个对抗强权的典范。他来到这个世界,走南闯北,带来一部中国文人的传奇;他的辞世则遗恨绵绵,留下一段悲怆的历史。无论是生还是死,老舍的一生,都如此的动人。他是我们这个民族刚硬的脊梁!
延伸阅读
YANSHEN YUEDU
老舍的《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被誉为老舍全部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作品描写了乡下青年祥子到北京谋生,历尽磨难,最终还是沦为乞丐的悲欢人生。祥子曾经踌躇满志,坚信经过努力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虽然这理想不过是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而世事无常,现实和理想总是一步之遥。三年的含辛茹苦带给祥子的,却是家庭的破碎、梦想的幻灭。一个身强力壮,肯吃苦而没有不良嗜好的年轻人最后却自甘堕落、自暴自弃,过上了沉沦而穷困潦倒的生活——这是一个沉痛而悲伤的故事。老舍想告诉读者,在那样一个垮掉的罪恶时代,命运之神可以残酷到这般地步——恣意欺凌芸芸众生。而个人再多的挣扎上进,努力付出,到头来都只不过成了一场春梦。
※ ※ ※ ※
三幕话剧《茶馆》写于1957年,是老舍的当代杰作,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更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巨著。全剧借北京城里一个名为裕泰的茶馆从清末到内战爆发前夕三个时期的变化,来表现19世纪末以后中国的历史变迁。全剧人物众多,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戊戌政变后整个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形象。老舍以大师手笔,举重若轻、毫不费力地把泰山压顶般沉重的时代变化托举到观众面前,令人由衷叹服。《茶馆》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悲剧,显示了老舍剧作深刻的革命性。剧中的悲凉情绪,人物关于自身命运的困惑与绝望,透露出与现代历史有关的某种悖谬含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