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鲁迅《呐喊》:中国文学经典必知!

鲁迅《呐喊》:中国文学经典必知!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17部呐喊鲁迅他不只是作为文学家仅仅出现在我们语言课本上的,而且作为思想家横亘在我们民族多灾多难又是世纪动荡和变革的历史坐标系上。大师鲁迅将他的慈悲和热血、他3000年的忧思和哀恸,全部倾注在《呐喊》的字字句句之中。因此,《呐喊》无疑是中国新文艺史上真正的划时代的杰作。对于一切假的、丑的、恶的东西,《呐喊》均给予了最不留情面的鞭挞。——当代著名学者王瑶遍览一卷《呐喊》,会发现鲁迅的智慧使得他的文

第17部 呐 喊

鲁迅(1881~1936)

他不只是作为文学家仅仅出现在我们语言课本上的,而且作为思想家横亘在我们民族多灾多难又是世纪动荡和变革的历史坐标系上。他的《呐喊》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文学的章法和技巧,更是精神和心灵的滋养

——著名作家 肖复兴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榜首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

★中国新文艺史上一部真正的划时代的杰作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百年长河中,鲁迅是一位精神伟岸而著作不朽的大师,被国人尊崇着、爱戴着。他的文字被国人誉为锋芒毕露的匕首和投枪,他为后人留下了铁骨铮铮的思想和精神。鲁迅,被称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狂人日记》、《野草》等都载入了文学经典之列;在革命史上,他是一个大无畏的坚定斗士。他支持中国革命,以笔代枪进行斗争,他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划亮了充塞于天地之间的黑暗和寂静。

鲁迅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永恒的奇迹,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大师中的大师!这位书写了20世纪华夏大地疼痛与挣扎的真的“猛士”,足以影响每个读者的一生。小说集《呐喊》,正是鲁迅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撼动中国现代历史的《呐喊》,是20世纪最著名的文集,也是抛向苦难中国的一块问路石。在“20世纪中文小说排行榜”上,《呐喊》高居榜首,居世纪之冠。在这部巨著中,有学者思想的厚重沉积,有对华夏五千年曲折历史深邃的理解,有对中国现实社会切肤的认识,更有对未来热切的希望。大师鲁迅将他的慈悲和热血、他3000年的忧思和哀恸,全部倾注在《呐喊》的字字句句之中。因此,《呐喊》无疑是中国新文艺史上真正的划时代的杰作。这“中国最好的一部小说集”,以先锋的姿态拷问着华夏民族的灵魂,开启着炎黄子孙的蒙昧,以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力量,变无声中国为有声中国,成为文学史册上一道激情四射、恒久不灭的耀眼光芒。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呐喊》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集,是中华民族最具昂扬气概的文学斗士鲁迅于1918年到1922年间所作的,共收录小说14篇,每一篇几乎都是如雷贯耳的名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篇章有《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药》等等。鲁迅写《呐喊》,是要描写那些“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小说集《呐喊》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充沛的反封建热情,能够“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和旗手,鲁迅在这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最大的生命热情,小说明显地保留了他在“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奋起呼喊的创作特色。

华文精选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孔乙己》)

小说集中的《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篇小说,这篇和果戈理短篇同名的名作发表于“五四运动”前一年,描写了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13则病中日记记载着战战兢兢的狂人迷失于其间的吃人与被吃的恐惧知觉,显示了被压抑于意识深处的灵魂真意,一段接一段“意识流”展开的是奇幻的正反错解而具有深刻性的人生风景。归结出当时的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是一部人吃人的历史,小说让国人第一次知道这个有着古老文明的民族在冠冕堂皇下充满了罪恶;《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没有“进学”的老童生,穷困潦倒,小说讲述了他的没落史,点出封建制度怎样扭曲一个人的性格。《药》是以鉴湖女侠秋瑾的事迹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写了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医病的故事,凸现了貌似热烈的辛亥革命与民众的巨大脱节。

而文集中最著名的一篇——《阿Q正传》以讽刺笔法塑造了一个农民的悲剧人生。对于旧时代中有着典型中国人性格的阿Q,鲁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他以尖锐而讽刺的笔调毫不掩饰地指出辛亥革命并未给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让国人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灵魂竟有如此丑陋的一面。如抒情长诗一样动人的《故乡》则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破产的图景,小说以风景画般的笔调,竭力渲染了童年生活的美丽,将回忆中海边西瓜地上手捏钢叉的小英雄闰土和眼前被生活压瘪了的同一个闰土对照,写出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层层逼迫下深重的灾难……对于一切假的、丑的、恶的东西,《呐喊》均给予了最不留情面的鞭挞。作为在时代的刀刃上行走的孤独的启蒙者,鲁迅以一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在整部《呐喊》集中大声呼唤那些不幸而麻木的人们重新站立起来,呼唤这个衰弱的民族振作起来。

他(鲁迅)是一个学问渊博的人,而且我以为他是我所认识的人当中教养最深的一个。他似乎并不知道怎样叫做恐惧。他具有一种极深的轻蔑心,那是难以形容的。他对于反动、对于不进步的、反革命的组织、个人和制度,都憎恨。他又善于讥嘲和讽刺。他爱好创造的和进步的一切,至于腐败的、愚蠢的,他一概都憎恨鄙薄。他的作品就是这态度的活的证据。他的笔蘸着无情的批评的汁液,许多人都感觉到它的刺。

——美国记者、作家 史沫特莱

《呐喊》不但使读者增加了文学革命的信心,而且更重要的,使革命的知识分子扩大了他们的视野,注视到在农村生活的老中国的儿女。这里有麻木状态的负着生活重担的农民闰土,也有浮浪的农村无产者阿Q。这正是那时中国90%以上的人民的生活,他们负着几千年因袭的重担,麻木无知地活着,而鲁迅,正是抱着“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力图唤起这些昏睡的人的。因之,即使在那个启蒙时期,他的思想和作品必然也是清醒的现实主义的。

——当代著名学者 王 瑶

遍览一卷《呐喊》,会发现鲁迅的智慧使得他的文字集结显得游刃自如,独具风神。而鲁迅的深刻之处更在于,他在呐喊之时蓦然觉察,醒来之后的人们也可能因为无路可走而重蹈覆辙。无疑,写《呐喊》的鲁迅是怀有民族沉沦的深哀剧痛的,他以一种来自铁屋中的振聋发聩的声音,呈示出那些长期受封建势力压迫与麻醉的人们痛苦而愚昧的生活。凭借《呐喊》,鲁迅要发出华夏大地压抑已久的声音,成就一场民族精神的大震撼。

经典导读

JINGDIAN DAODU

读《呐喊》

1918年4月的《新青年》上登载了一篇小说模样的文章,它的题目、体裁、风格、乃至里面的思想,都是极新奇可怪的:这便是鲁迅君的第一篇创作——《狂人日记》,现在编在这《呐喊》里的。那时《新青年》方在提倡“文学革命”,方在无情地猛攻中国的传统思想,在一般社会看来,那一百多页的一本《新青年》几乎是无句不狂,有字皆怪的,所以可怪的《狂人日记》夹在里面,便也不见得怎样怪,而曾未能邀国粹家之一斥。前无古人的文艺作品《狂人日记》于是悄悄地闪了过去,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

那时我对于这古怪的《狂人日记》起了怎样的感想呢,现在已经不大记得了;大概当时亦未必发生了如何明确的印象,只觉得受着一种痛快的刺激,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绚丽的阳光。

中国人一向自诩的精神文明第一次受到了最“无赖”的怒骂,然而当时未闻国粹家惶骇相告,大概总是因为《狂人日记》只是一篇不通的小说曾未注意,始终没有看见罢了。至于在青年方面,《狂人日记》的最大影响却在体裁上;因为这分明给青年们一个暗示,使他们抛弃了“旧酒瓶”,努力用新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继《狂人日记》来的,是笑中含泪的短篇讽刺小说《孔乙己》;于此,我们第一次遇到了鲁迅君爱用的背景——鲁镇和咸亨酒店。这和《药》、《明天》、《风波》、《阿Q正传》等篇,都是旧中国的灰色人生的写照。尤其是出世在后的长篇《阿Q正传》给读者难以磨灭的印象。现在差不多没有一个爱好文艺的青年口里不曾说过“阿Q”这两个字。我们几乎到处应用这两个字,在接触灰色人物的时候,或听得了他们的什么“故事”的时候,《阿Q正传》里的片段的图画,便浮现在脑前了。我们不断地在社会的各方面遇见“阿Q相”的人物:我们有时自己反省,常常疑惑自己身上也免不了带着一些“阿Q相”的分子。但或者是由于“解减饰非”的心理,我又觉得“阿Q相”未必全然是中国民族所特具,似乎这也是人类的普通弱点的一种。至少,在“色厉而内荏”这一点上,作者写出了人性的普遍弱点。

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辛亥革命,反映在《阿Q正传》里的,是多么精练的短篇呀!乐观的读者,或不免要非难作者的形容过甚,近乎故意轻薄“神圣的革命”,但是谁曾亲身在“县里”遇到这大事的,一定觉得《阿Q正传》里的描写是写实的。我们现在看了这里的七、八两章,大概会仿佛醒悟似的知道12年来政乱的根因罢!

华文精选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日记》)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www.daowen.com)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社戏》)

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欣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丹麦的大批评家布兰斯曾说:“有天才的人,应该也有勇气。他必须敢于自信他的灵感,他必须自信,凡在他脑膜上闪过的幻想都是健全的,而那些自然而然来到的形式,即使是新形式,都有要求被承认的权利。”这位大批评家这几句话,我们在《呐喊》中得了具体的证明。除了欣赏惊叹而外,我们对于鲁迅的作品,还有什么可说呢?(茅 盾)

不能忘却的寂寞

寂寞不仅是鲁迅创作的强大内驱力,而且作为他洞察社会历史和国民灵魂的重要视点,复现于《呐喊》的艺术世界之中。《狂人日记》采用主人公独语形式,这种文体本身就是一个寓言。狂人从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看出分明都是“吃人”二字,自然不能见容于世,不仅古久先生与赵贵翁们与他为敌,而且小孩子也同他作对,不仅村人对他虎视眈眈,而且自家大哥也与他们一伙。在他所生存的环境里,他被视为疯子,疯人疯语同常人的日常话语无法沟通,所以即使他周围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也仍是一个寂寞的孤独者,周围的人愈多,他就愈显得寂寞。这是早醒者、先驱者的寂寞,狂人形象正叠印着鲁迅十年前寂寞的痛苦体验。向寂寞的最有力的抗争,唯有呐喊,哪怕没有回应,哪怕喊声被铁屋子所密闭,也还是要呐喊,唯有呐喊才能显示生命的存在,才能或许获得唤起觉醒的希望。“救救孩子”,狂人的这一声呐喊叫出了作者此时的希望,也照出了作者对往昔一度沉默的自省自谴。然而,作品的楔子却与本文主体构成强烈的反讽,狂人患被迫害狂时敢同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对抗,敢同绝对多数的庸众对阵,而病愈之后,却赴某地候补,这就意味着他向传统的复归、与庸众的认同,他以归降的方式消解了自身的寂寞。这无疑是深刻的精神悲剧。

我认为在20世纪的亚洲,也就是在这100年间的亚洲,最伟大的作家就是鲁迅。

——日本著名作家 大江健三郎

他(鲁迅)的精神是超乎慈祥的。他伟大,他坚强。中华民族将来真个得到解放,必然由于人人具有了他那样的精神。

——现代著名作家 叶圣陶

在文艺上,他(鲁迅)博通古今中外,可是这些学问并没把他吓住。他写古文古诗写得极好,可并不尊唐或崇汉,把自己放在某派某宗里去,以自尊自限。古体的东西他能作,新的文艺无论在理论上与实验上,他又都站在最前面;他不以对旧物的探索而阻碍对新物的创造。他对什么都有研究的趣味,而永远不被任何东西迷住心。他的旧学问好,新知识广博,他能由旧而新,随手拾掇极精确的字与词,得到惊人的效果。

——现代著名作家 老 舍

先驱者的寂寞在鲁迅自身实在是体验到了痛彻骨髓的程度,《狂人日记》之后仍有言犹未尽之感,遂于翌年推出一篇《药》。前一篇里,狂人恐惧被吃但尚未被吃,还有机会呼吁“救救孩子”,最终因为病愈皈依传统而暂时免去了被吃的危机,寂寞亦随之暂告缓解。而在后一篇里,革命者夏瑜则始终是寂寞的。

生存于士与民、文言世界与日常语言世界的夹缝中间,其尴尬的处境对读书人是一种折磨,这种折磨每每使读书人心理发生程度不同的扭曲。孔乙己极力讳言“偷”,每当被众人逼得辞穷之际便出之以文言,以守为攻,转败为胜,或多或少都有点心理变态的色彩。《白光》主人公陈士成更严重。一连16回科考的紧张,16回急切的期待,16回落第的沮丧,加之平日的辛苦、执著的希望与世人的白眼,在他的心中重叠交织,搅得他六神无主、五脏不安。每当看榜归来,他觉得连一群鸡都在笑他,精神空虚,可见一斑。

华文精选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社戏》)

《呐喊》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揭示出“无声的中国”的整体面貌及其本质。《孔乙己》里短衣帮对孔乙己的嘲笑与遗忘,不只是他们对知识者的报复,更是冷漠之心的表现。短衣帮与《阿Q正传》里闲人们的哄笑,《药》里的茶客与《风波》里的人们的是非之论,还有阿Q游街时看客们的叫好声,表面上沸沸扬扬,实质上却是空虚无物,有声形同无声,因为那不是发自独立人格的独特声音。民众用冷漠——寂寞加重了他人的痛苦,反过来,冷漠——寂寞也折磨着民众自身。

鲁迅深恐寂寞持续下去,热切地希望将无声的中国变为有声的中国,让毒蛇似的寂寞永远消逝,于是他才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而今,我们是否能够体会得到鲁迅当年的寂寞,是否能够于市声之大热闹中品味出精神之大寂寞?(秦 弓)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人臧克家的名句让历史永远铭记一个精神巍峨不倒的高贵的人:鲁迅。这位每个中国人都不能不了解的文学大师,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来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诞生于南国温润的水乡——浙江绍兴。鲁迅生在一个走向破落的封建家庭中,母亲姓鲁,知书达理,对鲁迅的童年心理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迅7岁开始读书,12岁起师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学习诗书经传,却对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表现出浓烈的兴趣。13岁那年,一场很大的变故使周家的经济状况渐渐地困顿起来,紧接着,父亲的一病不起,使少年鲁迅饱尝了冷眼和侮蔑的滋味,他“看见世人的真面目”。5年后,鲁迅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和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的学说,受到了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幼年时代父亲的疾病在鲁迅心灵中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使他在1902年前赴日本仙台学医,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参加了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了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而中国内外交困的残酷现实,又让鲁迅意识到再高超的医术也不能扭转中国的贫弱,而拯救国人的灵魂才是彻底改变现状的根本,他毅然弃医从文,希望借助文艺来改造国民精神。此后便积极地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著名论文,并参加了革命党人的活动。

鲁 迅(1881~1936)

鲁迅是一位极度孤独又从不回避惨淡人生的大师,一生都在致力于唤醒铁屋中沉睡而即要死去的蒙昧的人们。他独立,又不讨好于世俗热闹,他是一个坚硬的存在,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他巨大的人格力量。同时他又是如此渴望光明和激情澎湃的生活,1918年,他首次用“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在他从文的30年间,共有“述著29种,250余万言”,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杂文集《坟》、《而已集》、《华盖集》、《二心集》、《三闲集》、《伪自由书》,散文诗集《野草》,书信集《两地书》;主要译著有日本作家与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作家卢那卡尔斯基的《艺术论》、法捷耶夫的《毁灭》和雅各武莱夫的《十月》,为中国及世界文学史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财富,树立了一面朗朗的大旗。他为了“立人”、为了建立“人国”而奋斗了一生,直至耗尽生命,倒在黎明前的幽黑长夜里。

延伸阅读

YANSHEN YUEDU

《彷徨》收录了鲁迅于1924年至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11篇,是他除《呐喊》之外最伟大、最著名的小说集,代表作有《祝福》、《伤逝》等。《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以及知识分子最深切的关怀。对于广阔的历史图景的描绘显示出《彷徨》圆熟的艺术技巧;“画眼睛”,“勾灵魂”的创作技巧,更丰满了其中的人物形象,而其对人的命运的叙写也充满了感情。《彷徨》是一部想要全面了解大师鲁迅而不得不读的世纪经典。

※ ※ ※ ※

《朝花夕拾》是鲁迅于1926年所作的、文笔深沉隽永的回忆散文结集,共收录《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10篇文章。最初名为《旧事重提》,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后改名为《朝花夕拾》。这10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十分感性并且完整地记录下来,对于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画面也有生动的描绘,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情况的重要艺术文献。

※ ※ ※ ※

《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鲁迅以其深邃的,如手术刀一般的锐利的目光,解剖了人的肉体和灵魂探索的艰难历程,而这艰难、漫长的历程在《野草》这本小小的结集里生动地展现了出来。鲁迅以其诗化的语言和凝重的笔触,使人深刻地领悟到这小小的集子背后所暗藏着的巨大的深层内涵。他以一个东方人的巨大的创造力,吸纳了代表日神与酒神两种完全相悖的原质,使《野草》中的23篇文章,如《这样的战士》、《过客》、《复仇》、《死后》等名篇充满内在的张力,虽然篇幅有限,却显得更博大深刻,表现出对生命的极度关注,是作者对于生命的自我眷顾与反思,是面对生命遭到压迫和残害所作的抗议性言说。鲁迅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作为一部灵魂书,《野草》开辟的境界,在中国的精神史和文学史上卓然不凡,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