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微信:新媒体传播的突破与精准定位

微信:新媒体传播的突破与精准定位

时间:2024-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微信打破了传统网络交流的固定范围。微信的传播主体即用户群体非常精确。基于微信传受双方是选取自QQ好友和通讯录,信息传受双方关系亲密。

微信:新媒体传播的突破与精准定位

第三节 微 信

一、微信的发展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页快速发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微信亦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微信将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不是国内第一款移动互联网即时聊天工具,其设计理念也非原创。其学习的榜样是加拿大Kik Interactive公司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Kik。国内第一款类Kik产品是小米科技推出的米聊。该产品主张“熟人关系”,在米聊联系人中,100%是互联网圈内好友,米聊在普通用户中接受程度并不高,主要用户是互联网IT界人士,也许是因为米聊基本上在业界是口口相传,但欠缺一些推广。微信的市场对手不仅有国内的易信,海外的同类产品也不少。

微信在2011年1月正式推出后,其发展速度远超微信团队自身的预期,也超出外人的想象。2011年11月初,微信用户数超过3 000万;一个月后,这个数字已达5 000万,数倍于其先行者、竞争对手。面对诸多类似的通信、社交类产品的激烈竞争,微信的快速发展源于其强大的优势:一是对比移动的手机短信,它除具有短信实时推送的功能外,推送内容的类型呈现多媒体的特征,且在费用上较手机短信有比较优势;二是其背后腾讯强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三是庞大的QQ用户群基础和现在开发的手机号码注册交友,明确了微信是强关系属性;四是微信能适用于多手机机型平台;五是微信自身的不断完善。

根据微信官网发布(http://weixin.qq.com/),截至2013年3月15日,微信的注册用户已达4亿,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短信、彩信等方式联系。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

二、微信的传播优势

微信是移动互联网代表性产品。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它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络两者相结合为一体。

微信正在悄然改变着人际沟通方式,其优势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微信本身是免费的;相较短信,微信的语音和视频传播功能使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双方更直接、更真实;相较QQ与电子邮件,又具有更高的到达性;相较微博平台,沟通更为私密。具体地说,微信的传播优势如下。

(一)人性化设计,操作便捷

腾讯微信官网上广告语为“极速、新奇、方便,带给你拇指沟通新体验”。这条广告语点出了微信第一个便捷之处:“会说话的短信”。而“说”的操作并不复杂,只需用户在语言对讲时按住手机屏幕相关键,将自己想说的话说出去即可,简单的操作深得用户心意,也极大程度地扩大了微信用户基础。

微信打破了传统网络交流的固定范围。通过微信,用户可以与QQ好友、手机通讯录联系人甚至微博的用户进行交流。这样跨平台的交流更加便捷,用户使用一种工具就可以与存在于不同平台和圈子的用户进行沟通,节省了用户熟悉不同产品的时间,提高了沟通效率,也拉近了用户之间的距离,衔接了用户的网络与现实生活。

微信推出web版本后,用户可以不再使用传统的用户名密码登录方式,而可以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陆,开创了国内web端扫描登录的先河。

(二)多媒体传播

微信可以实时传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使信息形式和结构发生本质的变化,使不同阅读或收视习惯的受众,都得以满足。

3G时代智能手机得到迅速普及,以智能手机终端为主要载体的手机媒体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微信具有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的传播方式,为媒体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传播平台。

微信的语音和视频传播方式,使得人际传播的双方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即自我表达。微信综合运用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使得传受双方可以进行充分有效地自我表达,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满足了用户的各种需求。而“摇一摇”、“漂流瓶”、实时对讲功能更是对社交平台的创新,丰富了用户的社交体验,使传播效果准确且生动。

(三)系统开放,免费使用

微信支持腾讯微博、QQ邮箱、QQ同步助手等插件功能,支持Android、iphone、Windows Phone、Sxmbian、blackberry平台的手机之间相互收发消息,几乎所有即时通讯用户都能使用。

微信使用费用约等于零资费,性价比非常高。微信可以跨运营商和跨手机操作平台互发“免费”短信,短信通过使用GPRS流量发出。30M流量可以发送上千条语音信息,而目前运营商的短信标准收费为0.1元/条,相较之下,微信的资费可以忽略不计了。因此微信对传统短信和飞信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

(四)用户黏度高

为了推广微信,腾讯旗下产品全线联合,从QQ聊天面板到QQ邮箱,不遗余力。从传播模式看,这是基于微信传播主体非常明确,就是手机QQ用户。在不同的即时通讯工具中,手机QQ占据着几乎99%的份额。与米聊等需要注册信息的即时通讯相比,微信通过QQ、QQ邮箱、QQ音乐等相关联,可以直接登录并且在QQ好友里添加好友,可以接收离线信息,这些优势更增加了用户黏度,是微信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普及。

(五)传播主体具有双向性、互动性

传播学角度来看,微信传播是以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为主,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

微信的传播主体即用户群体非常精确。微信主要依托智能手机移动平台,基于腾讯的平台,手机QQ用户是其主力军,除通过从QQ好友中选取传播对象外,用户还可从手机联系人中选取传播对象,传受双方容易产生双向关注。

基于微信传受双方是选取自QQ好友和通讯录,信息传受双方关系亲密。微信的主要功能是类似于电话联系的语音对话,从用户的心理和习惯来说,使用语言进行聊天的传受双方关系会更为密切,在精确化的交际圈里,微信的传受双方以亲人、闺蜜、朋友、同事为主,这也就决定了双方通过媒介传递与反馈信息互动性更强。

(六)传播内容具有私密性、即时性

由于传受双方的强人际关系,微信信息交流内容也更为私密。在微博上,粉丝可以看到所关注用户发布的相关信息,传播者传播的内容是给所有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看的,内容是公开的。微信在添加好友、建立朋友圈时,只有选择通过加入手机和用户关系的验证,才能与其互动聊天或者在朋友圈状态中留言。尤其在朋友圈中,用户的好友可以看到其发布的状态信息,且信息互动只停留在传受双方的移动终端上,只有传受双方能够听到看到,其他用户无法在自己的界面获知。用户在使用这一款软件时的隐私得到了保护,利于私密内容的交流,恶意骚扰和垃圾广告无法介入。

另外,微信整合了QQ和微博的功能,其内容发布具有即时性。只要用户在线,就能够对信息进行快速接收和反馈,且微信还支持QQ离线消息接受,在讯息传达上比较迅速。

(七)传播渠道具有多媒体平台集成共享的特点

在未来,以智能手机终端为主要载体的移动媒体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信息传播媒介也将会是多媒体平台的优化集成。

3G时代,智能手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微信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得到了最大化使用。微信的语音对讲对应的是麦克风和扬声器,二维码和图片分享对应的是手机高清摄像头,手写输入对应的是多点触屏,“摇一摇”对应的是重力感应器,查看附近的人对应的是GPS定位。相关数据表明,Symbian、Android和Ios三大系统目前占据95%以上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微信现在拥有多个版本的客户端,已经基本实现了多种手机系统的全覆盖。

除对手机基本功能的最大化利用外,微信同时实现了传播渠道的拓展和优势平台的集中。微信相继推出了二维码、LBS定位等功能,其中二维码是身份认同,在摄像头前扫描即可辨认用户身份信息,而LBS定位功能则可以用来找朋友。另外,微信已经打通了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QQ邮箱、QQ微博等产品,实现了平台的跨越,表现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平台型产品的潜质。优势平台的集聚共享,基本上将人们日常使用的所有通讯工具都囊括在内。微信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全媒体时代的新生力量。

(八)微信构成用户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交网络

微信以强人际关系为主要社交关系。作为一款基于手机端的通讯软件,微信是以个人人际关系为核心,通过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方式进行信息的生产和传递。从微信强关系来看,微信最基本的关系网络都是基于现实生活关系的,这种关系都带有相互关注的特性,双方主要以点对点方式沟通信息。从微信弱关系来看,微信提供了许多功能,可以扩大社交范围。弱关系所传递的信息一种是用户信息,可以通过查找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接触陌生用户;另一种是通过APP和公众平台等方式接受来自于陌生用户发布的信息。

微信用户社交范围可以分成熟人交际圈、千米交际圈和陌生人交际圈三类。熟人交际圈代表的是近距离交际圈、强人际关系圈,千米交际圈和陌生人交际圈代表的是中距离和远距离交际圈、弱人际关系圈。这三类社交圈表示微信的社交圈从熟人推向陌生人。微信通过实现三个断面的全面覆盖,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交网络,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更加精确化地分配社交精力。(www.daowen.com)

但同时,微信用户范围较窄。由于微信最基本的关系网络是基于现实生活关系的“朋友”、“亲戚”、“同事”关系,因此线上的交往频度与线下真实社会的交往频度会趋同,整体来看,熟人之间的交往频度会高于陌生人之间的交往频度。但是由于双向关注的人际关联模式,必然导致作为网络舆论的用户方的范围狭窄,普通大众的交往范围基本维持在几百人的规模。并且微信还限制了公众平台的功能,无法产生大规模传播,使得用户范围更加受到限制。

(九)传播效果呈现扩散性、准确性

一对多传播的简单扩散能力。首先微信上的公众账号具备简单的广播能力,微信提供了公众账号的关注功能,有些“大号”的粉丝可达千万级,可以实现简单的广播功能。其次微信朋友圈也渐渐成为新的分享平台。与微博的公开信息分享不同,微信的朋友圈是一个熟人圈的信息分享,是一个充分稳固的关系链,用户发送至朋友圈的信息可以被圈内所有朋友共享,实现了一对多的信息扩散。

点对点的准确传播能力。微信以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为主。点对点传播可以使信息到达率几乎100%。而微信主打的语音聊天,点对点的传播类似于现场直播,通过声音来传达情感,能够更好地把握传受双方的心理,传受双方的关系会更加亲密。在精准的微信交际圈内,传受双方以强人际关系为主,传递与反馈的信息内容真实而准确。

总之,微信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变化。

微信官网上写着广告语“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以微信为代表的新的信息传播媒介的产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它为用户建立了从熟人到陌生人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交网络,同时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

三、微信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过载

微信信息过载主要是指微信推送可能会造成的垃圾信息问题。微信的信息传达方式是通过实时推送来完成的,推送不会让用户遗漏任何信息。然而,正如垃圾邮件一项,如果微信信息推送被滥用,就会降低用户体验,不可避免地给客户带来困扰。同时,许多传统媒体纷纷希望通过微信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试水公众平台。但如果用户关注的公众平台较多,而媒体每天推送的内容高度相似,容易使用户产生不耐烦甚至厌恶的情绪,对用户来说,过载之后的信息就变成了垃圾。

(二)隐私保护

虽然微信在添加好友需认证、朋友圈设置可视范围等功能上对用户隐私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社会上利用微信进行不法活动的案例却屡见不鲜。微信涉及用户个人数据、隐私信息,如果保存和管理不得当,则存在泄露的可能性。例如对通讯录和手机备份资料没有安全设置或妥善保管。另外,用户利用LBS功能去做人际关系拓展的同时,也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

四、微信使意见领袖更加多样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可以通过传播信息对别人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人物,即意见领袖。研究发现,无论对报纸、杂志还是电视、广播,意见领袖的接触频度和接触量都远远高于和大于一般人。因此,大众传播中信息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意见领袖”们可以不再借助于大众传播这个环节。它为这个“意见领袖”们提供了更为方便的传播手段,可以说新媒体催生了自媒体。只要你拥有话语权、拥有信息,你自己就是一个媒体,能吸引到关注你信息的人来关注你,随之产生影响力。微信作为很好的自媒体平台,吸引了非常多的自媒体人入驻。平等的话语权和操作简单、开放的公共平台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意见领袖”纷纷涌现,不同职业、不同阶层,变得更加多样化。

五、微信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

原始的信息传播方式应该是一对一的,是一种典型的人际传播。人际传播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初始形态和典型形式,它的突出特点在于:传播过程中的传者和受者均是个体,没有面向大众,也不涉及任何组织和团体。人际传播在本质上来说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的活动。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媒体。书籍传播时代,出现了一对多的传播,这时大众传播的端倪。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微信传播将即时的大众传播、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相融合。微信的传播范围多为手机通讯录中的好友,属于群体传播。个性化的传播操作功能使得微信既具备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各自的优势,又突破了两者相结合的局限。移动终端上的微信不但可以令交流更加即时,其丰富多样的沟通方式也使得信息传播更具有精度、深度和广度。联系人间的信息发布传受由静态向动态转变,具有一级扩散能力,而且传播形式更加个性自主。微信越来越像一个移动的平台,通过“二维码+账号体系+LBS+支付+强关系链”的O2O方式融合了线上线下,既可以与熟人进行多种方式聊天,又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陌生人交友,开启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融合传播的新时代。

六、微信与微博的比较

虽然微博和微信都是自媒体的代表,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一定区别。

(一)传播方式比较:微信侧重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微博侧重大众传播

微信侧重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即微信是“一对一”、点对点的传播,目标群体更具有针对性。微信涉及的传播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好友之间传播、朋友圈传播以及信息接收。“好友之间传播”是指通过微信从通讯录和QQ好友中互相添加为好友的用户之间的点对点双向传播。该类传播传受双方的关系比较稳定,传播方式与手机短信类似。“朋友圈传播”,是指微信用户在可通过手机接收到自己的朋友圈好友动态,也可通过手机拍照发送到朋友圈,并在朋友圈里进行简单讨论。传播范围跟自己的好友数量相关。微信“朋友圈”被定义为一种私密性的图片分享,限定在相互关注的“朋友”范围内。基于私密性,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功能有“赞”和“评论”,但不支持转发,难以形成大规模传播。“信息接收”是指微信用户接收来自腾讯网站推送的新闻广播和来自公众账号推送的信息等,并可以向自己好友转发或分享到朋友圈。但是系统每天只发送两篇新闻,大大限制了传播能力。个人账号接收到信息后,分享给好友是一种点对点的传播模式,分享到朋友圈可以进行简单的讨论和点赞的交流,但是由于没有转发功能,微信传播无法形成微博那样的多级链条传播。

微博侧重大众传播,传播对象通常是不确定的陌生的多数人。微博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信息平台,其传播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交互传播,信息的发布者无法预知信息的发送和接受。微博既不同于传统的线性传播,又不同于即时通讯和手机的点对点传播,也不同于BBS等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它是一种裂变式传播,微博转发可以将信息转发给更多的用户,也增强了互动性。同时微博发送信息的频率不受限制,支持二次转发,可以大规模传播,传播范围广泛,具有大众媒体的特性。

应该说,微博是通知系统,而微信是通信系统,前者无须双方实线连接或者互动,比如,如果被关注者设置了更为开放的私信权限,那么其粉丝无须与之互粉即可发送私信,系统即可通知对方。而微信,双方彼此添加才可以实现交流,同一订阅号的不同读者也没有频繁互动,不同订阅号之间的交流也不是主流。这意味,微博承载的依然是传统的广播中心功能。微信更是一个I/O系统,承载输入与输出的功能。

(二)用户网络社交比较:微信强人际关系,微博弱人际关系

从用户的网络社交方面来看,微信是以强人际关系为主要社交关系。微信作为一款基于手机端的通讯软件,以个人人际关系为核心,通过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方式进行信息的生产和传递。从微信强关系来看,微信最基本的关系网络是基于现实生活关系的“亲戚”、“朋友”、“同事”等关系,这种关系都带有相互关注的特性,双方主要以点对点方式沟通信息。从微信弱关系来看,微信提供了许多功能,可以扩大社交范围。弱关系所传递的信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户信息,另一种是通过APP和公众平台等方式接收来自于陌生用户发布的信息。微信用户社交范围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熟人交际圈、千米交际圈和陌生人交际圈。三个交际圈使微信用户社交圈从熟人向陌生人展开。

相对于微信,微博以单向关注的弱关系人际关系为主,易于人群的集结。在微博上实现社交的过程极其简单:通过添加“关注”即可成为对方的粉丝,“转发、私信”等功能也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由这个添加“关注”行为所形成的是一种不对称人际关系。微博以单向的跟随关系简化了社交关系,用户可以随意关注他人以接受信息,而不需要形成双向的好友确认关系,这个过程易于人群的集结。

(三)传播效果比较:微信信息可信度高于微博

由于微信的传播对象多为手机通讯录中的熟人、朋友、亲属;微博侧重大众传播,传播对象通常是不确定的陌生的多数人,所以信息可信度高于微博。

微信与微博完全是具有不同基因属性的产品。微博有更强烈的传播和媒体属性,而微信有更强的黏性,更好的交流体验,是一条具有私密性的沟通纽带。

微信传播以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为主,传播基于个人社交关系,好友基本来源现实生活实际交往人群,微信账号绑定QQ号码和手机号码,用户以实名交友为主,导致其传播内容具有个人私密性和准实名制的特征。从产品基础功能来看,作为一款应用于个人社交通讯场景的产品,微信天然属于强关系产品,主要是熟人间聊天交流的工具,因此用户隐私得到严密的保护。微信着眼于点对点的精准定位,这一点决定了微信在产品功能上也做出了限制信息分享的功能限制,这些因素都导致微信的大众传播能力较弱。

微信可以接受腾讯新闻、公众账号信息广播、腾讯微博和朋友圈推送的信息。微信虽然有三种传播方式,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多元化,但是各种传播方式在传播频率、传播渠道、传播范围上存在一定限制,导致了微信对大规模群体交互有先天局限性。微信上的公众账号具备简单的广播能力,微信提供了公共账号的关注功能,有些“大号”的粉丝较多,可以实现简单的广播功能。但是,这些大号的传播量受到限制。因此,微信公众账号难以实现像微博一样高度互动的大众传播。

微博较之微信,即时化的个人媒体与大众传播机制的特点更为明显。在微博上添加“关注”行为所形成的是一种不对称人际关系,这种过程很容易将人际关系从熟人的圈子扩展到陌生人,因而使得个人社交范围大大拓宽,“粉丝”可高达数十万乃至上千万。松散的社交关系使微博具备了一对多的大规模群体交流的能力,从而使微博大众化传播成为一种现实。微博一对多的发布模式,借助转发使影响力几何级增长,赢得规模性话语权,并且进一步反作用于传统媒体。

表7—1 微博与微信对比表

续前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