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网络博客的历史及影响

网络博客的历史及影响

时间:2024-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博客博客的历史在国外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沟通形式,博客的发展大受网友的青睐。自2002年起,方兴东等人开始在中国大力推广blog,他们将blog翻译成“博客”,并创建了国内第一家较有规模的专业博客网站——“博客中国”。她本人则因其博客内容而受到社会各方压力。一般将人们在网络上利用博客工具,创建博客网站,写网络日志的现象称为博客现象。

网络博客的历史及影响

第一节 博 客

博客的历史在国外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沟通形式,博客的发展大受网友的青睐。

1998年1月17日深夜,美国博主德拉吉率先捅出“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被认为是最早的、成功的政治博客,在大约整整半年的时间内,引领着美国的政治议程。这在新闻史上创下了一个个人网站长时间设定社会焦点话题,并使传统主流媒体蒙羞的先例。

2001年的“9·11事件”,是博客发展的分水岭。正是这场恐怖袭击,使人们对生命的脆弱,人与人沟通的重要,以及最实时、最有效地信息传递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可以说,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存在于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而不是在《纽约时报》;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很多亦出自博客。

在这两大事件之后,博客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队伍迅速壮大。博客力量的日益壮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主流网络媒体纷纷开始吸引博客加盟,以免落伍,企业界开始把博客方式引入企业内部网和公司网站。

自2002年起,方兴东等人开始在中国大力推广blog,他们将blog翻译成“博客”,并创建了国内第一家较有规模的专业博客网站——“博客中国”。

博客真正进入寻常百姓的视线、进入媒体的版面主要源于两个人和由其引起的事件:王吉鹏和互联网反黄事件、木子美和性爱日记事件。

王吉鹏曾经在教育部办公厅工作,2001年开始自主创业,2003年入主中国博客网,是中国博客网的创始人之一。著有《王吉鹏快意恩仇录》、《觉醒:东北》、《盛大:成功之谜》三本畅销书籍。他还曾经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的采访。

木子美,本名李丽,“木子美”是其网名,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木子美于2001年通过互联网在其个人网络日志上发布其性爱日记《遗情书》,在道德法律范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也因此,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形式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更高知名度,并得到后来迅速的推广。她本人则因其博客内容而受到社会各方压力

王吉鹏在2003年6月18日发出其挑战三大门户网站批评网络色情的文章《网站CEO的下一个称呼》,木子美在同年6月19日发出个人性爱传记《遗情书》。此后,博客和网络色情批评立刻成为媒体关注的风暴眼,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竞相报道。在这股冲击波的强力推动下,不仅王吉鹏和木子美迅即成为中国最知名的博客,更使博客这种新的网络传播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普通网民所关注。

一、博客的概念

博客是英文Blogger的音译。Blog是Weblog的简称,即Web和Log的组合词,Weblog就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简称“网络日志”。Blogger或Weblogger,是指习惯于日常记录并使用Weblog工具的人,国内普遍翻译成“博客”。事实上,博客不仅指使用Weblog的人,也可以指提供Weblog的服务或工具。一般将人们在网络上利用博客工具,创建博客网站,写网络日志的现象称为博客现象。

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简短明了以及个性化。它更规范更明晰的形式界定是: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而且一般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放在最下面;网页主体内容由不断更新的、个性化的众多“帖子”组成;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各种写作风格,但是文章内容必须以“超链接”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

从技术层面上讲,博客就是个人主页或个人网站。创建个人主页或个人网站,通常需要注册一个独立的个人域名,需要一个IP地址,需要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可以由独立的服务器提供,也可以许多个人主页共享一个服务器的空间,服务器还要有操作系统、底层数据库等。但是,博客不需要单独注册域名,利用泛域名解析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系统可以自动生成与服务商域名同根的二级域名。博客主页和其他主要页面都利用服务商提供的现成模板即可,不需要博客创建者自己设计。也无须考虑操作系统、底层数据库设置等技术问题。因此,博客更简单。博客不需要注册域名,不需要自己设计制作页面,甚至不需要花钱租赁空间,因此它的花费更少,理论上可以做到零成本。也正因为如此,博客才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二、博客的特点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社会地位与社会关系的制约,而在不同的场域、不同的情境说各种不同的话。人们习惯了带着各种面具说话和办事,而更多地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思想隐藏起来或只在自己的私人领域表达。

博客则不同,它提供了一个没有束缚的空间,也提供了个人言说现实性超越的可能:网络的虚拟性使个人可以隐匿自我的真实身份,无障碍地表达心中的真实思想与感受;网络的开放性使个人可以随时传播自己的文章、作品与观点,并且瞬间传遍全球;网络的互动性使个人可以方便地与人交流、沟通与互动。

博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化:个人拥有、个人写作、个人发表与个人管理。个人可以在博客上自由地言说与评论。博客同时也是开放的和社会化的,它作为一种传媒工具,意味着个人空间直接变成了公共领域,个人进入公共领域的门槛和制约完全消散于无形。开放的博客群体应该是多元的、宽容的,能够容纳异质性的。

公共领域(德语offentlic hkeit,英语public sphere),是一个哲学与社会学概念,与私人领域(private sphere)相对,是指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公共空间,公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自由参与公共事务而不受干涉;此外,出版物、产品以及发明方法在未受到专利或著作权保护的情况下,亦属于公共领域。

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对此进行了充分阐释,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他对公共领域的定义是:“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本身,以便就基本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1)

博客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网络舆论。在中国,“孙志刚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个案。2003年3月17日晚上,任职于广州某公司的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前往网吧的路上,因缺少暂住证,被警察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即无身份证、无暂居证、无用工证明的外来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次日,孙志刚被收容站送往一家收容人员救治站。在这里,孙志刚受到工作人员及其他收容人员的野蛮殴打,于3月20日死于这家收容人员救治站。这一新闻事件被称为“孙志刚事件”。“孙志刚事件”引发了中国国内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讨论。之后,我国政府颁发新法规,废除了被广泛认为是有弊端漏洞的收容遣送制度。

博客在国外出现之初,就表现出不同凡响的社会价值。麦特·德拉吉在披露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时就被传统的新闻界认为“不准确、不道德”。

1994年5月,曾在小石城的州长质量管理会议担任登记员的葆拉·科尔宾·琼斯起诉克林顿总统于1991年5月18日把她召到旅馆房间进行“性骚扰”,并提出索赔70万美元。1998年1月23日,“琼斯性骚扰案”中证人、白宫前实习员莫妮卡·莱温斯基被指控与克林顿有染。克林顿则否认与莱温斯基有任何关系。同年1月28日,司法部部长珍妮特·雷诺授权独立检察官肯尼思·斯塔尔调查莱温斯基同克林顿总统的关系。4月1日,阿肯色州小石城地方法院法官苏珊·韦伯·赖特否决了琼斯在性骚扰诉讼中提出的一切指控,但指出克林顿不能因行政官员豁免权而免于接受调查。8月17日,克林顿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承认他和莱温斯基有“不适当”的关系,并承认他和莱温斯基的关系是错误的,他对此将承担全部责任。但他强调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没有要求任何人撒谎、隐藏和销毁证据或做任何其他违法的事情”。9月9日,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结束了调查,向国会递交了一份长达445页对克林顿总统的调查报告和36箱附件。

但博客最终以其对事实的追求与对真相的披露,赢得了不同寻常的公信力。在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博客报道客观中立,找回了主流媒体在战争中失去的中立原则;2002年,博客披露了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洛特的种族主义言论,导致洛特被迫辞职。

博客具有共享性。用博客方式产生的知识,以共享方式扩散。每个博客有固定的网址,所有网民都可以通过这个网址阅读文章,类似公开的记事本,使个人资源共享达到最大限度的实现。(www.daowen.com)

博客具有互动性。博客以留言的方式进行交流,传者和受者可以实时互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者。博客打破了传统媒体中的单向传播方式,信息的发出者也可以是接收者,具有双重性。这种互动性可以调动人们积极参与的愿望,实现一些在现实中不能参与的交流。

博客具有大众化特征。在技术层面,博客满足了“四零”(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条件,将最简单实用的形式免费提供给使用者,人们只需选择简单的模板,就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博客。

博客具有娱乐性。许多博客出于自娱自乐而创作,并非完全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写作源于内心冲动,强调感性的社会特质,是一种自由体验式的写作。博客文章没有文体限制,没有字数、质量要求。博客同时具备记者、编辑和出版者三种身份,实时写作、自我校验。

博客具有草根性。在互联网开放性的背后又存在着“精英化”的倾向,即黑客、政府机构和其他技术精英构成的实体,凭借其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拥有某种范围的控制力。博客是一种超级简单的个人网页工具。成为一名博客,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没有任何新技术,不需要注册域名,不需要租用服务器空间,不需要许多软件工具,不需要许多网页制作知识。博客是一种傻瓜式的工具,就如同人们拿到纸和笔就可以写、画一样。

三、博客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西方国家出现了大批作为业余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博客”。在博客发展过程中,克林顿“拉链门事件”、“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的报道是几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1998年1月17日,德拉吉的博客网站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报道“克林顿绯闻”的地方;2000年“9·11事件”爆发后,以戴富·温纳斯的Scrip ting News为代表的个人博客网站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博客作为新媒介的出现影响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并对既有的传播学理论产生影响,而由库尔特·卢因提出的“把关人”理论就是其中之一。

“把关人”是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工作人员。因为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经过这些工作人员的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所以他们便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2)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keeping)一词。“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

在传播学中,“把关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把关人”这一概念,现在已得到大众传播学者的普遍承认,“把关人”的作用、性质也随之成为大众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把关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传播媒介是全社会信息流通的“把关人”;从传媒内部来看,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把关人”;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来看,在新闻信息的提供、采集、写作、编辑和报道的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把关人”,其中,编辑对新闻信息的取舍是最重要的。

“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可以分为疏导与抑制。前者是指“把关人”准予某些新闻信息流通的行为,后者则是指禁止一些新闻信息流通或将其暂时搁置的行为。

由于新媒体的匿名性,人们可以自由地在网上发布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传统媒体未予披露的新闻内幕,也可以是传统媒体众多信息的集纳甚至个人生活的所见所闻等,这使得过去大众传媒组织所特有的“把关”特权开始为广大的公众享有。因此在网络时代,“把关人”机制出现了缺失。尤其是近些年来博客和微博的大量涌现更是如此。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者,无论是特定的社会集团还是媒介组织或媒介工作者,都是传播的主体,是传播行为的发起者,是通过发出的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他们始终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对信息的内容、流向、流量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也就是所谓的“精英”阶层。对于“精英”们传达的信息,广大的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

博客的零技术门槛,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随意地参与到新闻生产中。虽然博客无法和大众传媒的力量相比,但是,他们作为新闻信息的补充来源,作为新闻信息的再加工者、整合者以及解读者,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在新闻生产环节中的独特价值。这就使草根博客可以不受“把关人”的限制而大规模迅速普及。因此,有人提出了“市民新闻学”或“公民新闻学”的概念。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一词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伴随着今天Web 2.0时代的到来而兴盛。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信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简单地说,“公民新闻”是指从新闻的采访、写作到最后的编辑发布,都不假手于专业记者或编辑,是完全由“读者”自己采写的新闻,而这些读者则被称为公民记者。

“公民新闻”是对传统新闻传播的一种颠覆,它代表了“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或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全世界第一位公民记者当属1998年在其个人博客中对克林顿“拉链门事件”曝光的美国人德拉吉。

四、博客存在的问题

博客给传统道德带来了一系列冲击:虚拟性弱化了道德规范,信息多元化导致道德信念的迷失,匿名性导致了道德人格的异化。博客作为一种弘扬个性的新媒体方式,其主要目的应该是发掘个人的社会价值,拓展个人的知识视野,充分发挥网络的知识价值,追求健康、个性和平民精神。但是,博客对传统道德的弱化、迷失、异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博客仍存在很大局限性,无法替代传统主流媒体。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博客仍然需要主流媒体,其提供的信息需要核实

博客的发展离不开主流媒体。不少博客内容并非原创,而是把传统媒体的消息转发或链接在博客空间里。传统媒体还为博客提供了批判的靶子,离开了报纸和广播电视,博客便失去了其批判对象,很多以挑战传统媒体为己任的博客将不复存在。

尽管博客在及时性、目击性、多元化,甚至在某些领域的专业性上具有优势,但是在新闻专业素养方面,博客仍远远不及主流媒体。博客只是碰巧报道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觉的新闻记者。

(二)受众(用户)面仍有局限

尽管博客增长迅速,但其受众面与已经发展数十年的传统媒体相比仍然较小。即使是最有影响的博客日志,阅读的人数仍然相对很少。在美国,有调查显示,排名最靠前的博客也只占网络浏览量的0.0051%。博客只适合较小的群体进行互动,数量在几百人最适宜。博客的点击浏览量一旦很大,就不可能与上万人甚至数十万人同时对话互动了,那么博客就与广播电视无异,从而丧失了它互动的优势。

总之,博客与专业媒体是互补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