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新媒体舆论: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与展望

新媒体舆论: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与展望

时间:2024-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考察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演化模型,须对网络舆论的不同演进阶段进行划分。其普遍性体现在,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发生也有周期性。谣言在网络舆论蝴蝶效应中的生命周期问题是一个悖论。引入事件相关方反馈这样一个主要的主体,可以更客观认识网络舆论蝴蝶效应发展和爆发期的演变规律。

新媒体舆论: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与展望

第三节 新媒体舆论蝴蝶效应的生命周期理论模型

哈佛大学教授费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理论认为,产品生命具有周期性,形成、成长、成熟、衰退是其生命周期中的四个阶段,之后,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和危机生命周期理论相继被提出,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生命周期理论对于理解网络舆论的构成要素、内部结构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考察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演化模型,须对网络舆论的不同演进阶段进行划分。任何一个热点话题引发的网络舆论都经历了从有到无的过程,其演变发展符合舆论酝酿期、爆发期、消解期这样的周期规律(见图3—7)。

图3—7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生命周期

一、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生命周期的特殊性

网络舆论的生命周期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其普遍性体现在,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发生也有周期性。其特殊性主要有以下表现:

首先,各个生命阶段具有不均衡性。即舆论形成期较短,舆论成长期和舆论成熟期持续时间较长,而舆论衰退期具有暂时性等特点。事件在传播过程中需要有新的变动的信息补充进来,连锁反应才能持续下去。每当新的信息进入,信息刺激强度就会增大,事件的传播暂时达到峰值,随后又会缓缓滑落。若没有新的信息弥补进来,它就会渐渐走向衰变。网络事件在传播过程中有着开始、高潮到衰变的过程,是一个变更发展的进程,而且连续时间通常为1~3个月。每个网络舆情热点议题的平均存活时间为16.8天,大多数集中在两周以内。网络热点事件的存活时间大多集中在1~15天,即网络上更多的是喧嚣,说明网民对一个变化不大的议题专一度不高,议题对网民来说“保鲜期”不长,除非该议题信息系统中又有新的变量和元素的介入。

其次,网络舆论的生命周期具有联动性。新的舆论热点不断产生,会与旧的舆论热点形成竞争。新议题的出现会促成旧议题衰变。网络信息的海量性致使新的热点不断出现,必定会转移人们的视线,对旧话题的关注度因此衰减。如果缺乏新的信息分解,则舆论热点之间具有平衡性。网络舆论热点的总数维持在一定数量之内,因为网民的注意力和网络媒体及传统媒体的注意力总是有限的。

再次,谣言作为网络舆论蝴蝶效应中的要素,其生命周期也具有某些特殊性。谣言在网络舆论蝴蝶效应中的生命周期问题是一个悖论。一方面,网络舆论平台的信源增加,“把关人”弱化,以及网状拓扑式结构等为谣言的传播准备了通道;另一方面,虚假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成本降低,传播效率提高,各种主观臆断、猜想的信息都可以不经过审查而出现在公共舆论中。这直接导致了谣言网络舆论蝴蝶效应形成一个循环链。

总之,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解释中具有特殊指导意义,蝴蝶效应理论的连锁反应概念也为解释其演化过程提供了可行视角。

二、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酝酿期——“蝴蝶扇动羽翼”

网络事件议题来源有两大渠道:网络与传统媒体。具体而言,它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舆论原发在网络,传统媒体进行接力和共鸣;二是传统媒体首先报道,后在网络上引爆。两种不同的信息—舆论来源,有着殊途同归的演变过程。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酝酿期,遵循媒体政治的运行规则(信息简单化、用图像表达、政治人格化、叙事模式)和网民的媒体消费习惯(重图片、轻文字,重直观、轻抽象)。具体而言,通过“政治—技术—社会心理”的三维震荡,信息上升为舆论,并开始发酵;敏感因素被触动,议题性质开始发挥选择作用;同时,发布平台的选择和解码机制也构成了网络舆论倍增效应的遴选机制。完成遴选机制后,被选择的个人议题进入公众视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开始协同过程,议题进入公共议题阶段。

在此过程中,还伴随着意见流和信息流的涌现。网络舆论风暴产生时,最明显的就是信息流的变化:一定时间内信息流量急剧增加,信息主体增加,信息流速减慢,信息内容分散化加剧。

在网络中,信息的流动通常是一个网状渗透型结构。它沿着网络的物理结构渗透,在这个渗透过程,信息本身不断复制繁殖,形成分流,最终呈几何级数的增长。而复制是在进入到新一轮的发布过程同时完成的,即以直线式、队列式和层次式等方式进行再次发布,开始它的下一个生命周期。因此,信息的发布结构会不断地对信息的流动起作用。

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及时性、互动性等特点,网民可以在这里更自由、开放地讨论,由此也有更高的信息诉求。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无论是经由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首先曝光,都会引发网民对信息公开,即信息共享的需求。这种需求一旦无法得到及时回应,就会经由中介放大扭曲,从而引发更强烈、更深入、更频繁的信息共享。信息流从原始供应商端向最终客户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三、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爆发期——舆论风暴形成

网络舆论经过酝酿期对议题、平台的选择及解码后,开始进入自我评价—自我假设—自我验证的自循环状态,伴随着信息的快速细化和叠加,最终形成网络热点。此时,“蝴蝶扇动羽翼”已经改变了网络生态,也改变了新闻竞争的微生态,蕴涵巨大能量的连锁反应被引爆,湍流状态出现。其典型特征就是整合传播模式的运行和多元化、多样态、多层次的传播内容全部迸发,网络舆论从表象到本质,从片面到全面,从假象到真相的追问过程,信息共享的范围不断扩大,事件很可能因此演变为全国性事件。在舆论的支持下,媒体作为民众利益的代言人,与公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了博弈。在博弈过程中,舆论规模进一步扩大,媒体在行使话语权的同时实施了权利救济,也提高了自身的社会资本。从“种子帖”,即“蝴蝶扇动羽翼”到一场舆论风暴,往往在几天之内发生,网络舆论的酝酿期和爆发期也难以明确分离。

在我国当前的情境下,在以权利救济为旨归的网络舆论蝴蝶效应中,能够激起舆论扩大、聚集更多受众的,更多情况下还是公权力机构中的代表。他们对舆论的回应,尤其是不当回应,阻碍了信息的流动速度,降低了信息透明度,更容易形成舆论突变,造成更多人群的集聚、更大范围的事态扩大和更多的信息需求和现实要求。引入事件相关方反馈这样一个主要的主体,可以更客观认识网络舆论蝴蝶效应发展和爆发期的演变规律。

通过集聚、协同与反馈,网络舆论由微内容发展为舆论风暴,爆发出超强的影响力与变革力(见图3—8)。

图3—8 微内容到舆论风暴的演变动力机制

四、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消解期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消解,部分原因在于它实现了参与者的愿望和需要。当消费者、媒体等舆情主体消耗掉全部社会资源情感,或者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时,事件的关注度便会逐渐衰减。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消解与信息公开程度和速度成正比。如果信息拥有主体能够满足网民的信息需求,甚至主动引导议题的走向,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发生就会具有瞬间性特征。在一些网络事件中,短期内集聚了大量人气,事件本身的冲突性引发了众多质疑,但如果信息拥有主体对其进行及时回应,则会产生舆论哗变,网民内部会迅速发生倒戈,舆论快速消解。

反之,如果信息拥有主体不能适应网络舆论蝴蝶效应,在经历媒体互动的议程设置、多元传播方式的协同作业及议题转换的深度挖掘之后才部分满足网民的信息需求,则会使网民从根本上怀疑信息发布方的公信力。即使事件结束,舆论也会持续一段时间,并不会马上消解。这种情形下,需要信息拥有主体额外提供有效信息,进行信息补偿,才能重新赢得网民信任,在舆论上反败为胜。

另外一个特点是,如果同类事件发生,舆论具有记忆功能,对该类事件保持敏感,舆论会迅速集聚。即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消解期除了具有长尾效应外,还具有复燃性,如果上一次舆论风暴未能成功实施社会动员,就会留下严重的民意创伤。在特定条件下,事件经沉淀后复燃的燃点更低。

五、网络议题出现、议题存活、舆论整合与消散模型

详细分析近几年国内发生的网络舆论事件,网络舆论的兴起、聚合和最终消散都与戴维森和鲍尔描述的舆论形成阶段理论非常契合:议题出现→引发讨论→个体意见表达受到多方影响→个体意见表达开始聚集→引发社会讨论并产生社会影响→议题涉及问题结束→新的议题出现,之后再次重复此过程,循环往复。与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密切相连,有预期影响力的公共利益事件和问题,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任何舆论都发端于个人意见,个人对某事件发表的观点或意见是舆论形成的起点。如果这些意见得到多数人的赞同与共鸣,就会出现社会讨论。当由个人意见引发的舆论经过网民的不断发帖、转载、评论和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及意见领袖的传播后,这种舆论便有了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经过网民的争论与辩解,相互对立的意见去伪存真,获得多数人认可的个人意见占据上风,形成一定的舆论定论。这时传统媒体继续跟进报道,网民继续转帖、议论,当舆论沿着原途径升级的时候,舆论的影响继续扩大,各方意见进一步整合,形成强大的舆论风潮,之后随着政府或有关方面采取行动及解决问题,网络舆论便消散了。而当大规模的网络舆论出现时,官方立即介入或媒体重新设置议事日程,舆论的方向就发生了转变,政府的干预使事件得到解决,至此,网络舆论消失。

因此,综合舆论形成的相关理论和网络舆论事件的实际发展情况,我们采用纵向分析法将网络舆论的形成、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议题出现期;(2)网络舆论存活期;(3)网络舆论归纳整合期;(4)网络舆论消散期。据此建立以议题出现、网络舆论存活、网络舆论整合、网络舆论消散为主要内容的四阶段理论模型,我们称之为“网络舆论的议题出现、存活、整合、消散模型”(见图3—9)。

图3—9 议题出现、议题存活、舆论整合与消散模型

网络舆论的议题出现、议题存活、舆论整合与消散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概括了网络舆论形成的整个过程,以下具体分析每个时期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议题出现期

一个议题在网络上出现,其必然是社会公众所关注的话题或事件,那么什么样的话题和事件能够引起网民的关注呢?比如以2011年的网络舆论事件为例:“7·23”动车追尾事故、小悦悦事件、郭美美事件、抢盐风波、故宫失窃案、药家鑫案……分析这些网民曾经热烈讨论的事件,我们就会发现,议题本身的性质和议题的来源是影响议题关注度的两个重要原因。

网络媒体时代,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传受地位彻底改变,网民不但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把关人”的地位被弱化了,网络监管的范围较传统媒体更为宽松。因此,网络舆论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发性,也就是说,网友对议题的自发讨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意见集中成为主要的舆论兴起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议题本身的性质及特点就成了网络舆论议题出现期的重要影响因素。这里我们结合近年来的网络热点事件,对容易引发网络舆论的热点事件进行阐述。

一是触及各类社会矛盾的议题。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转型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在带来改革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仇富仇官心理、教育改革、腐败问题、房价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纷纷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类议题成为全国范围内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网络上的敏感问题。“逢官必炒”、“逢腐必究”是近年来网络舆论的重要现象之一。在“7·23”动车追尾事故中,由于涉及的责任主体是铁道部,既是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又是国家重要的部门,所以,舆论在很短的事件内就走向了沸腾。此外,在一些撞人案中,事件因为与“宝马”等代表富裕阶层的符号化词语相联系而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二是涉及社会“公平正义”的议题。随着人们公民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民主权利和自身利益的维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人们对公平与正义的要求更为强烈,正是网络给信息、意见提供的高度自由的交流空间为这种需求提供了现实的表达平台。比如,2003年的“刘涌案”,有关媒体报道了黑老大刘涌二审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其团伙成员宋健飞被核准死刑并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的消息,即刻引起了众多网民的关注。普通网民纷纷撰文抨击司法黑暗,间接促使中国最高人民法院50年来第一次提审普通刑事案件,并罕见地推翻辽宁省高级法院的判决,对刘涌改判死刑,立即执行。

三是涉及伦理道德的问题。由于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断层,“礼崩乐坏”、“物欲横流”成为网民最为担忧的情形,因而他们对于一些有悖社会基本道德和伦理的事件往往深恶痛绝,从而大加挞伐。互联网时代,网民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直接的评论者。新闻跟帖、论坛发帖、微博转发等为网民提供了完整的意见表达空间。因此,该类事件几乎每一次都是首先出现在网络上,继而引起社会范围内的意见声援或批判。比如,2011年10月发生的“小悦悦事件”,网络舆论焦点由开始的交通肇事转向社会道德的大讨论。

四是涉及公共安全、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重大突发事件的议题。近年来,一些重大的突发性事件频发,除了在现实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外,在互联网上也成为网民讨论的焦点。如“5·12”汶川地震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南丹矿难事故等。

在议题出现期,能够在最初时间引起网民更多关注和议论的第二个因素是议题的来源。纵观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网络舆论事件,最初引起网民关注的渠道更多的是国内的各大著名论坛,形式分别为:网友在论坛中直接转帖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网友直接转帖新闻报道并配以自己的评论;网友就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报道的事件直接发帖发表自己的意见;网友以当事人的身份在论坛上直接发帖。这四种形式构成了网络舆论事件兴起的主要议题来源。正是在这些来源中,网友开始集中对涉及的事件公开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网络成为人们获知信息的重要来源。

(二)议题存活期

一个议题能否在网络上存活,取决于相关事件能否受到论坛成员的持续关注,从发帖上便表现为持续出现相关事件的新帖或者跟帖。任何议题要想受到持续关注,必须积累足够的浏览量和回帖率,浏览量和回帖率越高,帖子越靠前,其受关注度就越高。因此,一个议题能否引起网民的注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网络舆论,保证议题不在论坛上“沉”下去是一个必要且重要的因素。近年来发生的网络舆论事件曾经都是各大论坛的热帖,浏览量达到了百万,甚至上千万。一旦一个帖子在论坛中存活下来,之后网民持续不断地浏览、回复,或者就同样议题的重新发帖便构建了意见表达的平台,大规模的网络舆论逐渐形成。

在议题的存活期,意见领袖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意见领袖”来源于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两级传播理论”。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网络中,能够对他人的意见、观点产生影响的人。正是意见领袖的出现,大众传播的过程也从此转变为“大众媒介→意见领袖→受众”的模式,两级传播也因此产生。在传统媒介时代,意见领袖在传播的过程中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对受众的信息认知与接受、态度甚至行为的改变有着直接的影响。

那么,在网络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特征使媒介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网民的信息接受能力更强,也具有了信息发布的能力。就网络论坛来说,国内的网络论坛已经发展到了相当规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30日,论坛的使用率已经达到29.7%,用户规模达到14 405万人,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15位。除了专门的网络论坛,国内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开设了BBS论坛。在主流媒体和门户网站中,几乎所有新闻后面都开设了跟帖功能,网民可以随时在感兴趣的新闻后面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又有了新的特点。

国内开始从实证的角度对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进行考察,强国论坛的“十大网友”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总结出十位意见领袖的共同特征:加盟强国论坛的时间不一定很早,但毫无疑问,他们发帖回帖非常积极;虽然这十大网友都没有公布自己的个人信息,但从他们的帖文内容推测,绝大多数是中年男性,仅有一位肯定是女性;十大网友普遍具有深切的社会关怀,针砭时弊,疾恶如仇。由于强国论坛的特殊性和代表性,这个结果较为准确地概括了政治性论坛意见领袖的典型特征。

另外,有网友以对西祠胡同31名版主的问卷调查为基础,总结了网络意见领袖的基本特征:(1)年轻未婚;(2)学历较高;(3)收入不高,但较为稳定,足以维持生活;(4)处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5)有充足的上网时间,网络经验丰富;(6)有稳定且容易接触网络的工作。此研究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勾勒出了普遍意义上的意见领袖特征。

结合以上调查研究,我们认为衡量网络意见领袖影响力的指标主要有三个:一是主动发帖是否能得到大量网民的浏览和回复,这是帖子能够存活的必要条件;二是看帖子能否被置顶,推到网站或论坛的首页,这直接决定了一个帖子能否在论坛中存在并持续出现;三是帖子能否进一步被其他论坛或网站转载甚至被传统媒体报道,这保证了帖子的持续生命力和广泛的传播效果。

近年来的网络舆论事件正好体现了以上三个指标。网友“连岳”的连续网络炮轰,使厦门的PX项目事件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舆论的强烈反应甚至使厦门市政府决定暂时缓建PX项目。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网络意见领袖最先在论坛中形成“真虎派”和“假虎派”两个阵营,分别带领一派网友展开针锋相对的争论,但在追求事实的宗旨下,两派最后达成共识,最后将矛头对准了陕西省地方政府部门,并最终迫使当地政府及权威专家承认并纠正了错误。

(三)舆论的整合期

议题一旦存活下来,就好像龙卷风已经初步成了“气候”,其后的发展,便成了网民的态度和行为以及网络媒体环境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制衡和相互博弈的结果。一方面是网络舆论天生所具有的动荡不安的特性,这种动荡不安源自网民对自我个性和价值、道德取向的张扬和释放;另一方面,当议题一旦存活下来变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舆论“气候”从而受到众多网民甚至社会公众和大众媒体的关注后,社会道德规范甚至法律法规就会介入到舆论的运行过程中,成为网络舆论走向的重要制约或引导因素。

在媒体的持续报道、转载和大量网民讨论、跟帖、转帖的情况下,网络舆论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舆论沿原有路径继续升级。此间,官方意见、网民观点、媒体报道相互交融,促使舆论影响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官方的有意引导、关于事件最新信息的补充和媒体设置新议题的影响,舆论开始偏离事件本身。对于这一转变,最明显的例子是2011年10月发生的小悦悦事件,网络舆论焦点由开始的交通肇事转向社会道德的大讨论。此外,在这一阶段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官方声音的表达。

各方意见及评论性言论的整合,以及对事件本身持不同态度的各方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讨论、交流后开始出现分化,分为明显的支持一方和反对一方。在此期间双方网络舆论讨论也进入一个白热化的状态。在这个阶段,网络舆论意见集中、凸显和强化,也是网民集中发言,表达自己意见的重要环节。

(四)舆论的消散期(www.daowen.com)

网络舆论在经过了整合期意见的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件处理过程的发展,网民参与讨论的次数逐渐减少,意见表达的强度也随之减弱。于是,网络舆论进入了消散期。

从时间上说,网络舆论声势的消散往往伴随着事件的最终解决或阶段性的解决。经过前期的网民意见的集中表达,已经形成的网络舆论对事件的发展产生了意见压力,并对事件进程的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网络舆论声势的消散还表现为和事件相关的帖子浏览率不再大幅增长,回复跟帖的数量明显减少,转发事件进展的新帖数量也明显减少,帖子在论坛中的位置也在不断地下沉,位置越靠后,网民的关注度越少。随着帖子浏览率和回复率的下降,针对特定议题的帖子最终被新发表的帖子代替,网民就该议题的集中意见表达也相应减少,直至消失。

六、网络议题生命周期模型案例——“合肥少女被毁容事件”

(一)“合肥少女被毁容事件”简述

2011年9月17日下午6点左右,因追求受害人周某不成的犯罪嫌疑人陶某,携带一瓶打火机油来到周家,趁周某不备,拿出准备好的打火机油浇到受害人头上并点着,不停叫嚣“去死吧”。事发后周某被迅速送往医院,在安徽医科大学附院重症病房经7天7夜的抢救治疗才脱离生命危险,但伤势极为严重,其头部、面部、颈部、胸部等严重烧伤,一只耳朵也烧掉了,烧伤面积超过30%,烧伤深度达二度、三度,整个人面目全非。后陶某父母因周某的父母拒绝在写有陶某当天积极救治和自首的材料上签字,而拒绝支付医疗费,周某因无力支付医药费,拖欠医院近十多万元治疗费用,被迫出院。

(二)网络舆论的传播路径分析

1.扩散过程

2012年2月22日上午9点多,网友“心碎了895”以“安徽‘官二代’子女横行霸道,恋爱不成将少女毁容!”为题,在“万家论坛”将此事曝光,随即引来大量网友围观,短短几天网络上关于这一事件的舆论迅速兴起。

2012年2月22日22点02分,周某的母亲在天涯论坛“实话实说”板块以“求助04315”的网名发表了一篇“[第一纪录]‘官二代’横行霸道 恋爱不成毁容少女”的帖子,引起网友广泛关注。

2月22日22点25分,周母在其腾讯微博上发了题为“‘官二代’横行霸道恋爱不成毁容少女”的广播。

2月22日22点50分,周母再次在天涯论坛“天涯杂谈”板块以“求助04315”的网名发表了题为“‘官二代’横行霸道 恋爱不成毁容少女”的帖子。

2月24日11点07分,新浪微博主“安徽瓜蛋合肥”,在其微博中发布了题为“网曝安徽审计厅‘官二代’横行霸道,恋爱不成将少女毁容”的广播,引来大量网友评论转播。

2月24日21点46分,安徽公安在线在其微博中,接受安徽省审计厅的委托,公布了安徽省审计厅关于“官二代”毁容少女一案中陶某父母非安徽审计厅职工的情况申明。(官方回应)

2月25日4点41分,犯罪嫌疑人陶某的父亲在新浪开通微博,并发微博表示道歉。

2月25日5点31分,《中国日报》以《90后少年求爱未遂将17岁少女烧伤毁容》为题进行了报道。2月25日,《羊城晚报》以《求爱不成 恶男火烧花季少女》为题报道了这次事件。(传统媒体介入)

同一天10点左右,人民网、新华网以《恶男求爱不成火烧花季少女 一只耳朵被烧掉》为题,转载《羊城晚报》的新闻。

2月25日11点左右,合肥市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上对这起事件发表了声明。(官方介入)

2月27日,合肥市公安局在合肥警务网上发布了“女学生周某被故意伤害一案有关情况的通报”。

2012年2月28日下午5点,合肥市公安局瑶海分局责任区刑警一队就“合肥少女毁容事件”一事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案情情况。

2012年5月10日,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一审判处陶某有期徒刑12年零1个月。

2.舆论扩散的总路径

网友爆料——网民关注——媒体进入——陶某父母回应——网友再议——官方回应——网友再议——媒体跟踪——官方介入——网友持续关注——部分媒体跟踪报道

3.网络舆论形成与演变分析

自2012年2月22日周某母亲发布网帖,到24日话题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全国瞩目的热点话题,只用了两天时间。此案在新浪微博形成“微话题”,一周时间,相关微博超过了500万条。关于此案的报道和讨论,也从论坛网帖到网站新闻和微博,一直蔓延到各传统主流媒体。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对这起事件前后网络舆论走势的分析,并结合“被毁容少女周某”的百度指数(见图3—10),具体分析一下网络舆论的形成演变机制。

图3—10 “毁容少女周某”百度指数变化

第一阶段:议题出现期。

在这一阶段,一些普遍为社会关注的现象或敏感事件通过网民的上传、发帖,以及媒体的报道开始进入网民的视野,并被一些网民关注,开始有网民在论坛、贴吧、网络社区表达对相关事件的看法或态度,形成初步的小范围网络舆论。

在“合肥少女被毁容事件”中,最为敏感的一个因素就是“官二代”,透过近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是涉及“官二代”、“富二代”的事件,无一不会引起网络舆论的哗然。

第二阶段:议题存活期。

即由初步的网络舆论发展为被广为关注的热门网络舆论阶段。在这一阶段,经由大量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介入,相关事件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被报道、转载,引起持续关注,于是大量的网民跟帖、转帖出现,大规模的网络舆论逐渐形成。在这个事件中,纵火者陶某首先被贴上“官二代”的标签,以网媒为信息“原点”,迅速引爆公众关注,在网络形成热议,继而引发传统媒体的全面跟进,公众关注度进一步提高。

通过百度指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2012年2月22日到3月6日正是大规模的网络舆论的形成期,网民的关注热议、传统主流媒体的跟进、各大网站的相继转载促使官方做出回应。

第三阶段:舆论的整合期。

大规模的网络舆论在媒体的持续报道、转载和大量网民讨论、跟帖、转帖的情况下,舆论沿原有路径继续升级。此间,官方态度、网民观点、媒体报道相互交融,促使舆论影响进一步扩大。各方意见及评论性言论的整合,以及对事件本身持不同态度的各方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讨论、交流后开始出现分化,分为明显的支持方和反对方。在此期间双方网络舆论讨论也进入白热化的状态。

在“合肥少女被毁容事件”中,各种报道的信源均来自受害者一方,网民在“官二代”标签下言辞激烈地指责纵火者、质疑此案处理中的司法公正性;随着关注度的进一步提升,关于纵火方在案件发生前后态度嚣张、纵火方亲属利用权势妨碍司法公正的流言四起。后随着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和各方对案件信息的公布,流言得到了澄清,如陶家只是科级干部,并非网传的“高干”;迟迟未做伤情鉴定是因为技术原因,而非司法公正受到干扰等。在网民激烈的讨论中,意见出现了表达与整合的过程,开始还原事件的真相,继而引发了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讨论。

第四阶段:舆论的消散期。

随着事件的最终解决,网络舆论风潮逐渐消散,并进入对整个事件进行反思的阶段。从百度指数的分析来看,随着5月10日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一审对陶某判处有期徒刑12年零1个月判决的宣布,网络舆论开始消散,“合肥少女被毁容事件”也渐渐平息。之后,部分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反思性的报道,并对周某的伤势及治疗情况做了进一步的跟踪报道。

【注释】

(1)见[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10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以上图及观点参见[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12页。

(3)Martin Fishbein and Icek Ajzen,Predicting and changing behavior:the reasoned action ap-proach,Psychology Press,2010,p.43.(图3—3、图3—4均来源于此,图3—4中的中文为本书作者翻译。)

(4)Martin Fishbein and Icek Ajzen,Belief,attitude,intention,and behavio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75,p.53.

(5)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载《湖南社会科学》,188页,2003(5)。

(6)捷克作家哈维尔提出了“无力者的力量”一词。转引自[美]布里格斯、[英]皮特:《混沌七鉴》,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8。

(7)参见李若冰:《混沌理论视野下的网络舆论监督特点与管理初探》,见人民网,2009-12-21。

(8)参见王益富、申可君:《网络社会角色心理现象与分析》,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9)参见任贤良:《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10)参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

(11)参见焦德武:《网络议程设置与网民自我赋权》,载《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6)。

(12)参见胡菡菡:《媒介建构与公共领域生成——对网易“新闻跟帖”业务的研究》,载《新闻记者》,2010(4)。

(13)参见易圣华:《新旧媒体的传播共振》,载《国际公关》,2010(2)。

(14)高恩新:《互联网公共事件的议题建构与共意动员——以几起网络公共事件为例》,载《公共管理学报》,200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