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美这个概念本来是属于诗词和绘画的,晚清著名学者王国维第一个将“意境美”的概念引入到戏曲音乐批评之中。他在《宋元戏曲史》中认为元杂剧的优点就在于有意境美。他说:“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5]王国维用“意境美”来评价元代戏曲,开拓了诗词意境美的理论,使得后人在评论中国古代音乐作品时,也用“意境美”来评价。那么,在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中,音乐的意境美是通过何种途径来展现它的风采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途径:
一是触景生情。所谓触景生情即作者本来没有要抒发某种情思,但由于他在生活中遇到了某种生活图景,而这种生活图景又触发了他心中的情思,于是,作曲家便在描绘这种生活图景时同时抒发自己所触发的内心情思。一般来说,这种情思多为比较优美,平和的情思或内心那种隐约幽微的淡淡的,自己都难以捉摸的情思。由此而产生的作品也大多呈现出婉约多姿的优美色彩。触景生情一般是先有景,后生情。如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便是作曲家在描绘《春江花月夜》这幅美好的生活图景时,情不自禁地触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从音乐的角度看,作曲家通过一种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清晰优美的曲调,开阔而恬静、流畅而清澈的音乐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色彩柔和、淡雅清丽的山水画卷,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江花月夜的迷人景色:一轮明月从东方冉冉升起,一叶小舟在江面缓缓荡漾,船夫一边划桨一边唱着动人的渔歌,枝叶婆娑的花影在水中轻轻地摇曳,月夜春江的绰约风姿和江南水乡的异貌妍容,在动人的音乐中被展示得淋漓尽致。各种民族器乐各自展示自己独特的作用。琵琶主要用于模拟江楼钟鼓之声和急浪拍岸之响;二胡则偏重于表现曲终人不见的淡远之情与绵邈幽细的思绪;古筝则偏重于模仿舒缓或跳荡的流水之声;洞箫则用于表现舟子晚归,渔歌互唱的悠闲之美;钟声则偏重于衬托静谧的气氛;鼓声则主要表现明月映照下惊涛拍岸的气势。各种乐器的演奏时或简或繁,或高或低,或停或续,或正或反,或分或合,或长或短,既千姿百态尽情展示,又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抒发对春江花月夜的由衷赞美,各种乐器所演奏出的旋律和节奏,共同地描绘了江南水乡春江花月夜的迷人景色。当我们的作曲家面对这样一幅迷人美景来创作这首《春江花月夜》的乐曲时,怎么可能不激起他对祖国如此优美景色的热爱之情呢?而欣赏者在欣赏这首乐曲时,也会情不自禁地升华出一种对人与大自然和谐一致的欣喜之情和对祖国锦绣河山的赞美之情。这就是典型的触景生情。
二是移情入景。即作曲家本身具有一种强烈的主观情感,只是这种主观情感一时尚未找到用以寄托的生活图景来作为喷发的媒介。当作者一旦找到与心中情思相契合的生活图景时,便会将自己的情感注入这种生活图景之中,并借着对生活图景的描绘把这种情感抒发出来,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带上浓厚的主观情感。移情入景一般是先有情后有景。而且“情”一般都是比较伤感、痛苦、彷徨、郁积型的情感。如古琴曲《潇湘云水》就是这样一首典型的移情入景的优秀作品。《潇湘云水》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古琴作曲家、演奏家郭楚望所创作的古琴曲。郭楚望生于南宋末年,终身未仕,主要从事古琴的创作、演奏与研究,曾经在当时朝廷主战派光禄大夫张岩家当过清客。主和派得势后,张岩被贬黜。随着元兵的南侵,郭楚望离开张家,移居湖南衡山附近。由于当时国势日非,山河破碎,时势飘零的感慨经常萦绕于心,对南宋前途的担忧之情更是挥之不去。这种种的情感压抑在心头,使得他非常的痛苦。因此,每当闲暇无事或心情郁闷而无法排遣之时,便经常在蒸水和湘水合流处游航徘徊。当他远望九嶷山被云水奔腾的云雾所遮蔽的景象时,便自然地契合了内心那种朝廷为奸臣所蒙蔽的而引起的朝政目非的忧虑之情,于是,他便创作了这首《潇湘云水》古琴曲,以寄托自己的这种忧虑之情。引子部分的乐曲一开始,便用飘逸的泛音,将人引入到一个烟雾缭绕的意境之中,仿佛在展示一幅远景式的水墨山水画,以寄托作者对南宋江山的无比眷恋之情。第一部分用古琴所特有的吟揉手法,来反复围绕主题音而变化发展,以深刻地揭示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被强敌逐渐蚕食的抑郁、忧虑的内心世界。第二部分在开始时先运用低音区层层递升的浑厚旋律,通过幅度较大荡揉技巧来表现水云之声,以表现云水奔腾的画面,使人仿佛看到潇湘云雾飘拂,水汽升腾的水移云动的动态景象。在音乐的进行中,还穿插着歌唱般的音调,一是借以打破压抑的气氛,二是表达作者难以平静的心绪和激愤的感情。第三部分则充分利用古琴善于跳动的旋律在高低音区大幅度的跳动,并运用泛音、按音、散音等不同音色巧妙的组合,来构成一幅天光云影、气象万千的图画。这一部分细腻地描绘了潇湘云水的美丽景色,尽情地抒发了对以潇湘云水为代表的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之情。第四部分先用强烈的切分节奏和旋律不停的八度往返大跳,表达了对南宋江山存亡的疑虑情绪,然后音乐进入低音区,旋律逐渐地转为平静、舒缓。作者通过这种压抑的音调,表达了对南宋江山即将变色的惆怅之情。全曲就是这样将作者内心的那种复杂的感情移入到潇湘云水的生活图景之中,并借着对潇湘云水的描绘,把自己压抑多时的情感尽情地抒发出来。
三是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有两层意义:其一,情景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也分不清是景先情后,还是情先景后。其二,以景代情。作品中的“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已经带有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如岁寒三友的松、梅、竹等便被赋予了气节高尚的象征意义,本身即带有人们普遍的赞美之情。这种感情是在中国长期的文化传统中所公认的“情”,而不是作曲家临时注入的“情”。“情景交融”中的“景”一般具有公认的“情”,而且这种“情”大都偏向或“褒”或“贬”两类相对立的情感。如著名琵琶曲《阳春白雪》就是最典型的情景交融的作品。《阳春白雪》共分7个段落,从音乐结构来看,可以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起的部分为“独占鳌头”,承的部分为“风摆荷花”“一轮明月”,转的部分为“玉板参禅”“铁策板声”“道院琴声”,合的部分为“东皋鸣鹤”。7个段落的名称都是渗透了传统文化中美好感情的事物,一起来衬托琴曲所要歌颂的更为美好的事物阳春白雪。全曲起的部分主要是主题的显示部分,即通过清新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地表现冬去春来、冰雪融化、大地复苏、万物向荣、处处充满生机活力的初春景象。旋律进行活泼跳动,乐音清脆,声如珠落玉盘,以表现清新有力、明朗欢快的情绪,并由此奠定了全曲轻松活泼的基调。承的部分在重复起的部分的旋律外,在高音区加上了许多新的素材。即运用同音反复的手法,将旋律有规则地断开,然后又用民间吹打乐中常用的反复递减的手法,将断句的旋律又紧紧地衔接起来,使旋律展开得活泼灵巧,音色更为明亮,并在情绪上形成小的起伏,使听众仿佛能感觉到冰雪覆盖下的土壤里正在孕育着勃勃的生机,使人感受到了春天无限的生气。全曲转的部分的旋律,最突出的特点是在重复起的部分的旋律后,加进了大段的新的旋律,以与前面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照。第一,将前面的旋律变换为切分的节奏音型,使乐曲别具风趣。第二,在持续出现的低音的基础上,间以泛音演奏,使音响具有飘逸、清澈的意境,使乐曲色彩更加丰富,也更加富于生气。全曲合的部分,速度由慢渐快,逐渐把音乐推向高潮。在演奏手法上,运用了强劲有力的快速强拍上的扫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江东去,一泻千里”的宏伟意境。综观《阳春白雪》全曲,音乐语言质朴精炼,音乐形象鲜明准确。全曲通过活泼清新的旋律,稍快而富有推动力的音乐节奏,描绘了一幅大地回春、万物生辉、生气勃勃的初春景象。而这幅生活图景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人们最喜爱的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在这幅生活图景中,不论哪朝哪代的人,都赋予这幅生活图景以生命的活力,这种活力象征着中华民族积极进取、永不停歇的健康情感。正因为这种情感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公认的,所以,不论是作曲家、演奏家、还是欣赏者,都能够感受到这幅生活图景上本身所蕴含的这种感情。而作曲家、演奏家以及欣赏者本身所要抒发的这种积极健康的情感又正好和这幅生活图景中所蕴含的情感密合无间,使你分不清哪里是写景,哪里是抒情,情与景两者之间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天然状态,并从而使音乐达到了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的高峰。这就是情景交融所表现出来的无穷艺术魅力。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音乐作品中的意境美,通过触景生情,移情入景和情景交融三种表现途径来展示出它的无穷魅力。而正是这种无穷的魅力,使得中国古典音乐作品保持着华夏民族独特的审美理想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音乐之林,散发出新鲜独特,意蕴无穷的芬芳。
【注释】
(www.daowen.com)
[1]李泽厚:《中国古代文论教程》,14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国维:《人间词话》,1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2040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4]中国名人研究中心:《诸子百家经典精粹》,1065页,合肥,黄山书社,1997。
[5]王国维:《宋元戏曲史》,122页,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