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国古典音乐: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

中国古典音乐: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

时间:2024-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即中国古典音乐作品中的崇高美质,蕴含在那些具有庄严伟大的思想、强烈激动的情感、雄奇远大的意象、激越高昂的格调、慷慨激昂的旋律、跳跃夸张的结构、恢宏阔大的场面和饱满奔放的语言的作品中。中国古典民族器乐合奏曲《十面埋伏》,就是一首具有崇高美质的中国古典音乐作品。

中国古典音乐: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

二、中国古典音乐中崇高美质的作用

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的一个门类,因此艺术作品崇高美质的内涵,在中国古典音乐作品中基本都可以包括。即中国古典音乐作品中的崇高美质,蕴含在那些具有庄严伟大的思想、强烈激动的情感、雄奇远大的意象、激越高昂的格调、慷慨激昂的旋律、跳跃夸张的结构、恢宏阔大的场面和饱满奔放的语言的作品中。而具有这些特点的作品,最大的作用便是给人惊心动魄的感受,振聋发聩的作用。简而言之,具有崇高美质的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给人最大的作用是振奋精神。中国古典民族器乐合奏曲《十面埋伏》,就是一首具有崇高美质的中国古典音乐作品。下面,试结合《十面埋伏》来分析一下具有崇高美质的中国古典音乐作品是如何来振奋人们的精神的。《十面埋伏》是以前202年间刘邦用“十面埋伏”的战术在垓下彻底击败西楚霸王项羽为主题而写成的大型武曲。作品以生动的音乐语言,形象地再现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古代战争场面。全曲气势宏大,通过艺术家的琵琶演奏技巧把千军万马,杀声震天的悲壮的战争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完全可以这样说,艺术家们对《十面埋伏》的演奏,把古代琵琶的表演艺术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创造了以单件乐器的独奏形式表现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的奇迹。直到今天,这首乐曲依然是琵琶演奏艺术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曲。《十面埋伏》共分为三大部分十三小段:第一部分是战前准备,分为“列营”“吹打”“点将”“排阵”和“走队”五个小段;第二部分是战争过程,分为“埋伏”“鸡鸣山小战”和“九里山大战”三个小段;第三部分是战争的结束,分为“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和“得胜回营”五个小段。

全曲以“列营”为引子,其节奏自由,富于变化。乐曲一开始在技巧上充分运用了琵琶“拂轮”的威力,以展示列营的庄严和威武。音调的典型化,模拟了古战场特有的战鼓声,号角声和马蹄声,以造成异常紧张森严的战争气氛。然后通过宫调和调式的游移多变,节奏的疏密变化,速度的快慢交替,以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战鼓的节奏由慢到快,扣人心弦。激昂高亢的长音好像震撼山谷的号角声,形象地描摹了古战场所特有的鼓角音响。号角声安排在中音区,通过旋律骨干音的四度跳进,以表示中国古代号角的特色,音调高亢明亮,富于战斗性。聆听“列营”的乐曲,仿佛置身于战鼓雷鸣,号角震天,旌旗蔽空,铁骑驰骋的壮阔画面之中。

“吹打”是古代军乐的一种,也是传统的鼓吹乐曲牌,一般用于大将出场检阅军队等场面。乐曲运用长轮的长音模拟古代军队中的吹奏乐器筚篥的音调,显得宽广雄壮,坚定威严,使人仿佛看见纪律严明,威风凛凛的汉军浩浩荡荡,由远而近,阔步前进的形象。这一段音乐在每一小节的强拍上用“扫拂”的指法演奏,使乐曲更加雄浑威武,犹如千军万马由乐队、仪仗队鸣锣开道。从音乐的节奏中形象地展示了军队的战斗士气和势不可挡的气势。这段音乐是全曲中旋律较强的段落,具有雄伟与抒情的双重个性,既描绘了汉军的威风和气势,又抒发了对这种威风和气势的由衷赞美。

“点将”是“吹打”后半段的变化重复,在演奏上采用了“凤点头”的手法,虚实结合,雄健有力,生动地描绘了军容威严的汉军在战斗前登坛遣将的严肃场面。

“排阵”和“走队”则运用核心音调展开的手法,以两小节为单位作节奏音型模进,并通过“摭分”和“摭扫”两种不同的技法演奏。前者音调跳跃,富有弹性,后者音调稳健,雄壮有力。两段的音调都是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形成了一个大的起伏,再加上八分音符节奏型的选用,仿佛使我们看到了古代排阵调兵演练的紧张有序的场景,表现了刘邦军队战斗前高昂的士气和操练中队形变换的迅速以及士兵们步伐矫健的大无畏形象。在“排阵”和“走队”各段中,乐曲结构有条不紊,情绪的发展步步逼近,整齐、统一的节奏,表现出训练有素的勇士们的必胜信念,为过渡到下一部分激烈的战斗场面作了充分的铺垫。

乐曲的第二部分是全曲的核心,主要描写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过程。这一部分通过“埋伏”“鸡鸣山小战”和“九里山大战”三个段落表现了激烈的战争场面。

“埋伏”是全曲的关键,描写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把楚军紧紧围困在垓下。这里听不到鼓角声和号炮声,也听不到雄壮整齐的步伐声。两军交战前汉军阵营里紧张、兴奋的心情却历历在目。汉军在战前寂静的夜晚埋伏在战场上,平添了一种神秘、紧张的气氛。在“埋伏”中,乐曲以主音环绕和递升递降后波浪式地前进,仿佛使我们听到了一阵阵由慢渐快,由远而近的轻盈而急促的脚步声,也仿佛使我们看到了一队队汉军在将军的率领下,人衔枚,马摘铃,有秩序地、悄悄地奔向预定的地点埋伏待战。这段音调取材于“吹打”的主要音型,音乐运用了单音进行的节奏重复及音量、音色、速度变化等方法,演奏运用了在长音上作长轮、长滚等指法,并利用一张一弛的节奏音型递进发展以及自由的速度处理,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埋伏待战的意境

“鸡鸣山小战”描写了汉军与楚军交锋,两军短兵相接的场面。在这段中,核心音调短促有力,充分展示了琵琶的右手技巧,运用了特有煞弦指法,描摹了古战场上矛盾相碰,刀枪相击的场景,把听者带进了古战场的刀光剑影之中。整段音乐前慢后快,前稳后急,和“埋伏”二段形成节拍上的对比,矛盾越来越激化,乐曲的发展也越来越紧凑,从情绪和气氛上预示着局部的小战将扩大到全面的大战。此外,在旋律的处理上,每个句头都与前一句的句尾同音衔接,犹如修辞上的顶真格,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旋律的动向则是先递升后递降,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为下一段的大战逐步推向高潮作了较好的铺垫。(www.daowen.com)

进入“九里山大战”,乐曲就用了强有力的节奏和快速的旋律来推进,在演奏手法上,充分运用了琵琶“夹扫”“滚奏”“绞弦”等技法,通过丰富多变的节奏,层次分明而又生动逼真地描绘了气势磅礴的大战场面,金声、鼓声、剑弩声、人喊马嘶声历历如闻。“长轮”“吟弦”以及“颤音”的技法,惟妙惟肖地描摹了洞箫的声音,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心理战术的传说:楚汉大战中的一个夜晚,汉军军师张良,教人用洞箫吹起了楚歌,利用乡音激起了楚军将士厌战思乡的情绪,瓦解了楚军将士的斗志,为汉军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箫声的出现使乐曲的情绪突然发生了变化,为以后的“呐喊”在声势上形成了鲜明的音色、音量对比。“呐喊”是全曲音乐发展的高潮,它是“九里山大战”的尾曲,在“呐喊”里音乐精练朴实,演奏技巧高超,左右手协调配合,运用琵琶特有的“推并弦”“挽”“吟”“长滚”“摇”“长轮”等多种技法,通过力度的不断增强,乐曲的不断高涨,来表达大战胜利后由小到大的呐喊声,形象地描绘出两军对阵时呐喊厮杀时的激烈场景。至此,乐曲既达到了艺术的高潮,也达到了极为生动逼真的艺术效果。

第三部分是战争的结束,用两个段落描写项羽的失败和自刎于乌江的惨景,用三个段落表现了刘邦胜利,汉军得胜回营,汉王分封诸将的情景。在前两个段落中,音乐表现以慢起逐渐的同音反复与马蹄声表现了项羽与少数随从突围逃亡的情景。这里用笔精练,不作过多的铺陈。后面的“自刎乌江”则用一段悲惨的旋律刻画了项羽自刎前的复杂而悲痛的心情。最后三个段落“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则用热烈、活跃的音调来描写汉军胜利后的喜悦心情,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汉军将士的精神从战前准备到战争过程,再到战争结束,军心一步一步高涨,精神一层一层振奋,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欣赏着这样气势宏大、情感激越的乐曲,就仿佛是在天风海雨中尽情沐浴,精神得到一种极大的振奋。这就是具有崇高美质的音乐作品给人的巨大的精神享受。

【注释】

[1]王雪辛:《论音乐美》,载《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73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7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41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4]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248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