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实践一村一品模式,促进陕西农村产业发展

实践一村一品模式,促进陕西农村产业发展

时间:2024-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实践“一村一品”模式,促进农村产业开发刘延生李亚龙如何找到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合实际的工作路径,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日本大分县和陕西延安市“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实践给西部内陆农村发展经济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按照这一理念,他们在全县各村、镇组织实施,这就是有名的“一村一品”运动。能取得这样骄人的好成绩,“一村一品”模式的实践和推广功不可没。

实践一村一品模式,促进陕西农村产业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中实践“一村一品”模式,促进农村产业开发

刘延生 李亚龙

(延安市行政学院 延安市农牧局)

【摘 要】如何找到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合实际的工作路径,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日本大分县和陕西延安市“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实践给西部内陆农村发展经济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一村一品 模式 产业开发 产业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村工作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虽然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国内外所有实践经验表明,农村经济发展最根本、最决定性的一条就是加快农业产业开发,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日本大分县和陕西延安市“一村一品”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西部内陆偏远农村发展经济可资借鉴的模式。

一、“一村一品”理念的由来及实践含义

“一村一品”理念是由日本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于1979年提出的,它的发祥地大分县距东京约1000公里,山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交通条件差、经济落后、文化教育不发达、人口流失严重。为了改变大分的贫困落后面貌,平松守彦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将一个村子,或一个地区值得骄傲的东西,如土特农产品、旅游资源,哪怕是一首民谣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东西,开发成在全国以至在全世界都能叫响的产品是摆脱贫困的最好办法,也即“一村一品”。按照这一理念,他们在全县各村、镇组织实施,这就是有名的“一村一品”运动。经过持之以恒,历经24年的努力实践,到2001年,大分县全县295种特色产品中,有133种产品销售额超过1亿日元,总销售额超过了1300亿日元。昔日贫困的大分县以富庶而在发达的日本闻名遐迩。

由“一村一品”理念的由来及成功实践可得出其实践含义:“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是自然环境恶劣、工业资源少、交通基础条件差、信息闭塞,难以招商引资的内陆贫困地区,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产业,促使当地居民的收入提高的“内生性”经济发展模式。“一村一品”理念中的“一村”,不仅指不同国家与地区相对落后的村落,也适用于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城镇,包括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而“一品”是指具有特色和市场需求的商品。不仅指农副产品,也包括工业及手工业品、旅游产品以及文化产品和“服务”活动等。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村一品”模式在日本和世界许多国家得以推广,成为振兴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有效方式,“一村一品”从理念走向实践成为一场更广泛的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运动。这一理念和模式传入我国也是始于80年代初期。之后,我国几位领导人都曾率团访问大分县,开启了“一村一品”运动在我国发展的新篇章,其中陕西省和江西省组织了多期培训团赴大分县学习经验,加快了“一村一品”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

二、“一村一品”模式在延安市的实践与本地化发展

从“一村一品”是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名优产品角度来看,延安市近年来在农业上极力开发的林果、棚栽、草畜三大产业,可以说是“一村一品”模式的标志。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专业县、专业乡镇、专业村、专业大户。在指导思想上延安市提倡的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产业开发思路正在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并在这三大产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全市以苹果为主的水果总面积达到了338.3万亩,总产量89.3万吨。其中苹果182.4万亩,总产量82.9万吨,总产值由2000年的7.8亿元增加到去年的10.9亿元,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32%。棚栽业是安塞三大农业特色产业中最大的一项产业。目前大棚蔬菜发展到3万棚,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仅棚栽业一项实现农业产值7630万元,农民人均棚栽业收入1100元。甘泉县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突出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建设。初步建成了城关镇黄瓜、下寺湾镇番茄、高哨乡辣椒3个一乡一特的蔬菜专业化基地和姚店、关家沟等46个一村一品的蔬菜专业村,为全县农民致富奔小康搭建了平台。吴起县农业产业开发进入全新阶段,草畜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去年全县养羊40.6万只,存栏23.3万只,累计种植人工牧草127万亩,保留面积96万亩,是全国人工种植紫花苜蓿最大县。农民人均从草畜产业中获得收入878元,占人均总收入2086元的42%。素有“中国红枣之乡”的延川县,如今已有红枣种植区24万亩,年产红枣5000多吨,年销鲜枣450吨。还制成干枣、枣酱、枣汁、枣脯、枣粉等制品,出口达200吨。去年仅延水关镇红枣面积达到5.8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红枣一项达1500元,红枣成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宜川县利用发展花椒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推进花椒产业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发展花椒5万多亩,年产花椒100万斤,产值1000万元,人均花椒一项增收1000元。家住该县集义镇新庄村的张竹香,自己种植了300多亩花椒园,她认真学习花椒管理技术,使花椒园产量成倍增加,去年产花椒1500多斤,全家4口人,仅此一项就收入2万多元,花椒真正成了她的摇钱树……总之,全市13个县区按照“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模式要求,全力加快农业产业开发进程,全市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基本态势已经形成:以洛川为标志的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以安塞为代表的蔬菜产业化体系的雏形正在形成,以吴起为代表的草畜业产业化体系正在加速发展。去年延安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了10000元,基本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25元,在“十五”的第四年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能取得这样骄人的好成绩,“一村一品”模式的实践和推广功不可没。

三、“一村一品”模式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不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无从谈起。西部广大的内陆地区近年来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后,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工作,“一村一品”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好路子,同时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启示。(www.daowen.com)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当前,西部内陆地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农民仅仅获得的是原始产品或经过简单加工后农产品换来的低利润,很难获取加工、市场、规模等方面的增值效应。因此,要解决西部地区农民增收问题,根据实践经验和大量实地调研结果昭示,农业生产应该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分类指导,集约发展的路子。要把山区多年来沿袭的以粮为主,倒山种地、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逐步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来代替。按照一地一区不同的地理气候带,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集中规划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产业和品种,推进农业产业开发,实现优势产业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把农民的持续稳定增收建立在“一村一品”产业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是西部内陆地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延安市吴起县在实施退耕还林中,把沙棘作为优选树种,大面积推广种植,几年来,累计种植沙棘面积188万亩,其中成林面积125万亩,挂果面积100万亩,成为全国沙棘种植面积最大县。为了加快沙棘产业开发步伐,吴起县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扩大招商引资,在今年结束的第十届东西部贸易洽谈会上,先后与香港万华国际有限公司、北京高原圣果沙棘制品公司签署了总投资分别为3500万和1.2亿元的沙棘开发利用合同项目,与此同时,香港华锦园、内蒙古宇航人集团、广东威华集团、美国泰尔公司等一大批海内外客商与该县达成了合作开发沙棘产品的意向,总投资将超过1亿元。开发投产后,仅沙棘一项产业上,农民增加的收入就要超过1000元,这一素有“沙漠黄金”之称的资源优势真正转化成了吴起的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2.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科学决策,明确产业主攻方向

物以稀为贵。商品的竞争力,一在于稀少,二在于精美,三在于特色。一般而言,最具地方特色的商品最能得到世界的公认。这是由人具有的最想看自己没有看过的、最想用自己没有用过的东西这一好奇禀性决定的。立足本地:一是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开发特色产业;二是立足本地传统的特色产品,创造特色品牌。放眼全球:一是市场要以全球为目标;二是产品质量要以世界一流为标准;三是志向要以立足世界之林为境界。科学决策:按照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思路,落实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逐乡逐村分析研究,明确资源优势,确立优势产业,消灭产业空白乡、空白村,做到每个村都有一项产业,每户都从事一项固定的商品生产。荒芜不毛的大分县旧大山镇在“种梅子、种栗子、让我们去夏威夷”口号鼓励下,在户均6.6亩坡耕地上,种植梅子、栗子,并发展加工业。全镇4000口人,年收入达28亿50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2亿1200万元,人均达5.25万元人民币。全镇农户一年一次出国体验学习旅游,全镇农民70%的人有出国护照,居于日本全国第一位。延安市延川县24万亩红枣种植面积年产红枣5000吨左右,红枣加工出口到东南亚、俄罗斯、欧洲等地,“十一五”期间,延川县规划大力发展红枣业,将在现有24万亩种植基础上再发展10万亩,至2010年,红枣面积达34万亩,年产量1.5亿公斤,实现农民人均年收入6200元。

3.面向未来,加强农业技术教育和产业化经营管理队伍的培训建设

培养具有现代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能适应时代要求、自强不息、富于挑战性和创造力的新型农民是“一村一品”模式成功的基本条件。“一村一品”理念讲求培养人才干事业,随着事业发展,使人的科技文化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互动发展。没有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我们的农业将始终处于分散的、传统的生产经营状态。做好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商品化经营管理能力与意识的培训,锐意创新、勇于创业意识的培养,是政府应做的根本的重要工作,这一工作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日本大分县建立了专门的培训学校,1983年以来共培养“一村一品”经营管理人才2000多名。为了蔬菜生产的培训指导,延安市安塞县以每人年薪2万元聘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4名专家担任农业产业开发技术顾问,同时聘请了市蔬菜站的4名高级农艺师组成专家团,逐乡逐村培训。不仅如此,还投资1000多万元在延河湾镇的边墙和李家湾修建了两个高标准大棚示范园区,并建成一座培训楼,在示范园内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效果显著。

4.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模式,如果没有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就难以实现与市场的对接,更不用说出国。建立独立的法人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标准化程度,加快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的载体。大分县农山渔村妇女组织起了女性创业活动运营协议会,以“永不言退”为座右铭,从做家庭传统饮食起步,坚持做手工江米条小吃,目前不仅在国内有30个营业所,而且产品打入了美国市场。大分县由妇女自发组织的商业小组有278个,居日本全国第三位。延安市甘泉县高哨乡注重发挥菜农协会的作用,建立健全了各村菜农协会组织机构,制定了协会各项规章制度。各村协会在运作中,做到掌握每天辣椒的产量,积极联系客户,组织菜农卖菜,不仅有效地维护了菜农的利益,而且为全乡蔬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加大农民创业的扶持力度,经营服务设施、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力度,做农民进入市场的领航员

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农业被公认为是弱质产业,因此,在其发展的初期政府必须给予扶持和保护。在农村产业开发实施进程中,政府要适时转变角色,尊重市场规律,突出农民经营主体地位,强化引导、服务职能,对产业开发给予大力支持,这是“一村一品”模式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关键。延安市安塞县为做大做强棚栽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鼓励优惠措施,在扶贫贷款投放上向棚栽户倾斜。县上出台政策,凡新建一个标准新棚,除市上补助的500元外,县上安排6000元扶持贷款,每棚还补助1000元用于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新建一个大弓棚每米安排50元扶持贷款等。并建立棚栽业奖励制度,设立40万元大奖,重奖蔬菜生产和营销先进户。随着大棚菜的迅猛发展,早先建大棚的菜农收入节节高,使得更多群众的思想也随之发生转变,由过去“要我建”变为“我要建”,申请建大棚的热情空前高涨,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推进步伐。与此同时,县上还在两个产地建立了蔬菜批发市场,成立了蔬菜经营公司,仅一个生产季节就帮助菜农销售蔬菜3万多吨。甘泉县设立了农业信息中心,通过“网上通道”和外出收集信息等途径,加强蔬菜营销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发布,准确地向各乡镇农工商公司、农户及客商提供农产品产销趋势、批零价格等综合信息。在西安朱雀市场、甘肃西峰等市级以上城市建立销售窗口10个,县级以上城市建立窗口7个,解决了蔬菜销售难问题。

6.加强品牌建设

“一村一品”中的“一品”除指产品外,另一含义就是“品牌”。就是利用各自最具优势的资源,生产最具特色的商品,并由这种商品形成的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市场经济是“品牌经济”。谁拥有消费者信赖的品牌,谁就能在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设计、营销等高增值环节掌握主动权,并以高利润为基础不断强化这些核心优势,实现“强者恒强”;如果忽视品牌塑造,在市场全球化的环境中得不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同,也只能“待字闺中”。因此,一定要打品牌、推品牌、塑造品牌。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既是农业商品化、产业化经营的根本要求,也是名特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更是“一村一品”模式与实践的本质要求。大分县的干香菇生产占到了国内份额的32%,其中的冰子香菇价格达百克300日元,特产的麦烧酒的份额占到了日本国内市场的100%。延安市甘泉县为实施品牌战略,不惜重金引进了以色列454无刺黄瓜、安德列茄子、荷兰37~22辣椒、台湾千禧小番茄等37个新优品种,使大棚菜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延川县关庄镇以“黑美人”为主的西甜瓜,因其品质、口感好被人们视为名牌产品,县上为保护这一品牌,经有关部门审定注册了“清平牌”西甜瓜商标。另外,马家河乡曹家河村的小瓜,延川镇马家坪村的西红柿等都已经成为各自的品牌和名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