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陕西省行政院校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村一品模式

陕西省行政院校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村一品模式

时间:2024-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村一品”模式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董鹏本文提出了“一村一品”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八种模式,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发展“一村一品”,成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

陕西省行政院校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村一品模式

“一村一品”模式与农业产业化发展

董 鹏

(渭南市行政学院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村一品”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八种模式,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一村一品 模式

我国正处在由近代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世界农业发展和我国近年来的初步实践证明,产业化是农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正确战略选择。针对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方式特点,日本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一村一品”模式值得借鉴。

一、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出路是实现产业化经营

农业起源于万年之前,经历了漫长的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百年的近代农业后,正在向现代农业发展。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在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欧美等先进工业国家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及其与农业个体小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都依其自身的特点,在保持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元的基础上,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

美国地多人少,在发挥其家庭农场大规模和高生产率以及区域化与专业化生产优势的同时,发展了行业协会等经营服务组织和较大规模的农业公司。荷兰地少人多,全国形成了以花卉园艺、奶品加工和鸡猪养殖三个主导产业带,将产品生产、加工、研发以及全球性市场营销联成一个整体,使农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率、高产出和高效益的现代型农业,以0.06公顷的人均耕地,创造出了农产品出口总值居世界第二位和人均创汇8万多美元的奇迹。在以养猪业为主导的丹麦,养猪户联合组织了功能强大的专业合作社进行产业化经营。至于日本的农协和“一村一品”已为大家所熟知,也为我们所借鉴。

我国针对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方式特点,1996年党中央提出了“发展贸工农一体经营”的要求;2000年在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将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进一步提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在2005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要求“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到“十一五”末,使40%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来自产业化经营的户均增收1800元;发展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和50亿元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培育农产品驰名商标100个以上。

二、“一村一品”是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展“一村一品”,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提高农民素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建设现代农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一村一品”,成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西安市在产业规划中,依托周至猕猴桃临潼石榴、户县农民画、蓝田玉石、临潼兵马俑、周至楼观台,精心打造中华猕猴桃之乡、中华石榴之乡、户县农民画城、蓝田玉石城、临潼旅游城、老子文化城,充分挖掘农村生态资源优势,结合本市地域地貌特色,沿环山路一带规划建设一批新型生态旅游村庄,作为本市新农村建设的一道风景。以农家乐和生态旅游为依托,吸引旅客旅游观光,达到精品富民的目的。

发展“一村一品”,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动力。澄城县庄头乡地处澄城县城乡结合部,自然条件恶劣,当地的农副产业多年来总是成不了气候。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走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发展“一村一品”,“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商则商”,培育了一批像郭家庄村的樱桃、柳池村的花椒、程赵村的中药等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目前全乡已形成了苹果、樱桃、养殖业等10个专业村,建材厂、面粉厂等12家民营企业。为帮助农民将这些产业变成实实在在的钞票,乡政府专门召开了一次“一村一品”推介会。西安一家公司与柳池村签订意向,准备投资700多万元,进行辣椒深加工项目。农户与客商签约,包括200万元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500万元的樱桃供销协议、80万元的花椒供销协议。程赵村与青岛外贸公司的代表签订了180万元的中药供销协议。在当天的推介会上,该乡农民共签订了1700多万元的农产品外销合同。

发展“一村一品”,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举措。靖边县万丰泉村人在实践中体味到了科技的分量,更明白了“脑袋”富了“口袋”才能富的深刻道理。在村两委会班子的带动下,农民学科技、谋发展、比观念蔚然成风。他们引进技术力量,在本村建起了1000亩科技示范园,示范种植玉米大豆、谷子等150多个小杂粮新品种,其中新品种洋芋亩产2500公斤,创产值24万元。全村推广玉米宽窄行密植高产技术,每亩增产200多公斤。村民告别了传统的手工耕地,普遍使用上铡草机、播种机、脱粒机、拖拉机等先进农用机具,基本实现了品种优良化、种植科学化、灌溉节水化、耕作机械化,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知识和学技术的积极性,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展“一村一品”,是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截止2005年底,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1.4万个,固定资产总额8099亿元,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14261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0.9%、91.7%和141.7%。

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8454万户,比2000年增加2493万户,增长41.8%,平均每户从中增收1200元,比2000年增加300元。

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从业人数3333.2万人,其中龙头企业从业人数1362.6万人,占总数的40.9%。

农业产业化经营正逐步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由点状发展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带集聚,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并重发展,由初级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单一组织模式向多元化组织类型演进。

三、“一村一品”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八种模式(www.daowen.com)

1.工业企业带动型

这一模式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乡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大荔县把发展涉农企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鼓励在外人士、农民、在职干部积极引项目招资金当“老板”。伯士乡高城村农民吕智力,和洛阳棉绒厂达成合作意向,投资2300万元,建设年生产规模10860锭的纺纱厂,投产使用后,可加工棉花5000多吨,消化剩余劳力350余人,成为该县第一个引资千万元以上大项目的农民。今年以来,全县由农民新创办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就达32家,其中建成投产的有9家。

这种模式需要有发展工业企业的基本要素,如土地、资源、信息、技术、资金和能力强威望高的村庄领导人。推广和发展该模式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2.特色产业带动型

这一模式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大荔县城关镇谷多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成立了全县首家瓜苗协会,采用“支部+协会”的形式,鼓励农民大力发展西瓜育苗业。今年全村育苗500万株,除羌白、石槽等周边乡镇外,瓜苗还远销华阴、华县、蒲城等邻近县市。仅育苗一项,全村就实现收入165万元。除谷多瓜苗协会外,全县还有羌白西瓜协会、苏村黄花菜协会、北黄油桃协会、东野哈密瓜协会、红星村冬枣协会等。目前,“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已在全县初步形成。发展这种模式要注意定位准确,重视示范带头作用,发展订单农业一体化组织,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和自主创新

3.畜牧养殖带动型

这一模式指在畜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产业化经营、循环化利用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西安市灞桥区万头奶牛基地位于新筑、新合地区,牛存栏数已达10583头,其中,规模化奶牛养殖小区有13个,奶牛存栏2300头,养殖10~39头以上的农户有128户,养殖40~100头的有19户,养殖100头以上的有3户。截至目前,该基地可为东方乳品、银桥乳业等乳品企业日供鲜奶103.8吨,实现销售收入19.2万元。仅鲜奶一项,广大养殖户年均就可实现收入7400元。该模式的必需条件是:规模化的畜牧龙头企业、特色的养殖品种和相应的市场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养殖小区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防止粪便污染;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养殖,规避市场风险。

4.休闲产业带动型

这一模式是以利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通过集观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包括建设农业生态园、采摘园、学农教育基地、农艺园、民俗村等方式。白鹿塬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位于灞桥区狄寨街道北塘村,白鹿塬中西部与鲸鱼沟相接处,总占地面积18000余亩。该园依托白鹿塬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现代科技农业和浓厚文化底蕴,以白鹿塬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为核心,把塬坡上的现代农业观光区、沟坡间的自然生态展示区和沟底里的滨水风光游览区串为一个整体,形成时令鲜果采摘、四季花卉观赏、黄土沟壑风情、自然生态娱乐、乡村生活体验等为特色的城郊中高档综合型生态旅游区域。自2001年园区启动以来,已累计投资1.45亿元,建成了226亩城市绿化苗圃、1200亩优质樱桃园、600亩美国红地球和户太8号葡萄园、1000余亩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及2600亩中药材基地等五大现代农业观光区。自然生态展示区栽植银杏、国槐、油松、沙地柏、桃、枣、杏等树木30多种180多万株,绿化面积12000多亩,呈现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苍翠的景象。休闲产业模式带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注意整体规划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重视生态保护。

5.商贸流通带动型

这一模式以发展现代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和市场网络,进而形成以当地农村为中心的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乡村,最终实现商贸发达,乡村繁荣。山西把物流业的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构建物流信息平台,整合运输力量,完善配套项目。启动了农村网络文化站、村通电话、农业信息网等六大信息化工程,将电话、电脑电视三种信息载体有机结合,农业供需信息全部上网,定期发布供需信息。以货运枢纽建设为支撑,吸引分散运输户加盟。整合运输力量。全省已建成大型货运枢纽站31个,大型货运枢纽站场60个、乡镇货运站点200个,这些站点普遍与附近物流企业、生产基地建立起联系,吸引营运货车19万辆,从业人员60万人。商务部门启动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装备建设800个农家店。供销部门也布局建设了农资、副食、日用消费品为一体的配送中心,计划建设50个乡镇连锁超市、200个村级连锁服务站。目前,山西全省已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184个,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5146个。农民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他们进村入户,组织货源,传递信息,成为三晋农村物流的重要一环。该模式要具备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条件和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

6.旅游产业带动型

这一模式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农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富卓村位于白水县城东北7公里,省道渭清公路穿境而过,全村282户、1400口人,耕地面积3860亩,苹果园面积2600亩,是白水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之一。目前,全村共有“苹果人家”接待户39户,床位168个,客房73间,可满足近千人的就餐需要。“富卓苹果人家”的特点是:“品农家小吃,住农家小院,听特色方言,尝人间仙果,观田园风光,感绿色自然,返璞归真感受农家气息。”

“十五”期间安康市积极培育旅游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瀛湖为龙头,以南宫山、岚河漂流、香溪洞为重点,以千家坪、平河梁、神田、擂鼓台等为补充的景区景点;推出了“瀛湖—香溪洞一日游”“瀛湖—岚河漂流—南宫山两日游”“安康—紫阳民俗风情三日游”三条黄金线路;开发了丝、茶、烟、绞股蓝、山野菜等以绿色环保为主题和以根雕、石雕塑、竹具为重点的特色旅游纪念品;推出了以歌、舞、赛、会和丝、茶文化为基础的民间传统旅游娱乐项目,组建了以景区景点、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纪念品生产厂家为主体的旅游经营服务体系。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景区(点)为基础,以市场为依托,以骨干企业为载体,全社会共同参与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框架。2005年共接待游客1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亿多元。

发展旅游产业既要有可以挖掘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也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另外还要有与旅游相配套的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

7.合作组织带动型

这一模式以各种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突破原有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制约,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水平,通过壮大集体经济,改善公共设施,使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促进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安康市按照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的标准和要求,加快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的步伐,组织方式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日益完善,在“公司+农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模式,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农民专业运销大户,通过产销订单、股份合作委托协议等,使公司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更加体现自愿、平等、互惠原则。农民纯收入比“九五”末增加3522元。

8.劳务经济带动型

这一模式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劳动力将获得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毗邻西安市区重点项目西工大新校区的长安东大村,依托高校建设,因地制宜,将思路定位到发展三产,服务高校建设上来。村上成立了西工大用工协调小组,集体组织、统一用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短短两年间,共从校建工程取得各种劳务收入1200余万,提供了近2000个务工岗位和近300台车辆机械的作业需求,带动形成了近百家的个体餐饮服务业。作为有着20余所高校进驻的长安区,东大村的科学规划和定位,使之率先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发展劳务经济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现实需要政府的指导和培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