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英
(武功县行政学校)
【摘 要】科学定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内涵,结合西部地区实际,选择正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途径,并辅之以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和机制,是扎实推进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科学定位 发展途径 协调关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选择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途径,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定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内涵
“新农村建设”的本身并不是新的概念,以往很多学者曾经提出过“新农村建设”,在我们党的文件中也多次出现过,但是这次提出“新农村建设”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这次是在我国进入了“工业反哺农村、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这一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可以说,新时代赋予了新农村建设新的内涵。具体地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新”。
1.新的发展思路
过去,我们国家的建设重点,一直没有放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上,而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去追求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以农补工、以乡补城的发展思路是无可奈何的战略选择。但是,实践效果使得农村的各种产品、人才、资金等资源呈现出向工业领域和大城市“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局面,从而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顽固机制和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改革开放后,我们在农村的发展思路上先后进行过三次重要的探索,第一次是80年代初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放权搞活,以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第二次是80年代中期开始的“五个轮子一起转”的大办乡村工业的浪潮,追求的目标主要以工兴农,带动农业的产业化进程;第三次是2002年开展的农村税费改革,追求的目标主要是减负增收,以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农村秩序的稳定。这三次探索虽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基本上都是单纯地围绕农村、农业、农民的内部力量做“文章”和寻找出路,并没有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坚冰”和彻底解决好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现在,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农村发展思路上的转折点,即不再把解决“三农”问题单纯地看做是农业、农村、农民内部的事情,而是一个涉及科技进步、工业建设、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都要与之协调配套、相互支持促进的系统工程。这样就将我们的视线从过去的城乡分治、工农分立的传统思路中引导出来,放到以促进国家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统筹规划和一体化操作。这是我们在农村发展思路上重大而全新的转变。
2.新的增长方式
几千年来,我国一直推行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典型特征的自然经济模式。这种封闭式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对于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但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曾经为改变这种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作过很大的努力,包括大力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实行人民公社制度。但是,将生产单位由过去的家庭变成了生产队,这种简单的合并不等于生产规模的有效扩张和劳动分工的专业化。生产资料和劳动用工的集体化既没有很好地解决农民的利益分配和劳动积极性等问题,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小农经济的性质。后来,我们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绝大多数农民仍旧处在一种单挑独干、万事不求人的“小而全”生产模式中。“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因此,按照新的增长方式的要求,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同时,通过各种新型的经济合作形式把“一盘散沙”式的农民团结起来,大力培育围绕“三农”服务的各种组织体系,不断拓展社会化专业分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有效调整,从而在运行机制上保障农民的不断增收,应该是我们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的重要抓手。
3.新的公共服务
过去,我们长期推行城乡二元结构的管理体制,农村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关系到劳动力资源再生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各项社会事业投入,还有交通、通讯、水利、能源、信息等关系到生产发展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绝大部分都是由老百姓自己负担的。这种“农民的事情自己办,不给国家添麻烦”的典型经验,经常在报刊电视广播中被广泛宣传,以致连很多干部都觉得是天经地义的。过度的索取,使得农业、农村和农民处在极度“失血”和“贫血”状态,也使之丧失了最基本的自我“造血”功能。农村公共服务依靠农民来自力更生,其投入的速度和力度必然十分有限。许多涉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的严重不足,给我国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直接地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加大公共产品的供应,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于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投入,无论是速度还是力度,都已经是空前地加强了。
4.新的农民群体
过去,农民一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下,他们无法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即使许多法律赋予的权利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二是在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农民呈现“一盘散沙”的特征,极容易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消极自由主义与极端散漫主义。不大向往团结协作,不大愿意创新冒险,热衷于单挑独干,习惯于因循守旧,按“祖训”做人,照“黄历”办事。三是由于现代教育的“阳光”没有很好地普照到农村,相当部分农民的自身素质比较差,他们正在不断地被社会边缘化,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发展要求很不适应。农民本身也存在懦弱,突出地体现在严重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决心和意志。相当部分的农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生产,寻找致富门路表现无知、无助和无奈。农民现在似乎都在默默地等待,但他们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到底是在等待什么,只是在这种莫名其妙的等待和孤寂中变得越来越麻木,甚至走向了“绝望”。因此,必须下决心通过教育的手段来改造农民,把他们培养成新农村的建设主体。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决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这就是说,我们建设新农村的着眼点和出发点,不仅仅只是物质层面,而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通过以人为本,把人的文化素质提升上来,形成新的农民群体,其他各项建设事业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科学定位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内涵,对于我们探索建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有着前提性和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二、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许多途径可供选择,但联系西部地区实际,可以有以下途径。
1.建设资源型新农村
所谓资源型新农村,就是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加强能源消费管理,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长期以来,在一些具有丰富资源的农村,充足的能源有力支撑了整个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也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能源生产、利用、消费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低,设备陈旧,资源浪费严重。这种建立在能源大量消耗和浪费基础之上、以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设新的资源型农村,是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
2.建设工业型新农村
所谓工业型新农村,就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实施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平衡发展的过程。因此,建设新的工业型农村,是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3.建设生态型新农村
所谓生态型新农村,就是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村生态能源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成为关系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保障人民生活质量长久可持续的提高。因此,建设新的生态型农村,是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
4.建设城镇型新农村
所谓城镇型新农村,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城镇型新农村,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因此,建设新的城镇型农村,是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
5.建设农庄型新农村
所谓农庄型新农村,就是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任意“点宰”、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让游客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投资少、收益好、见效快是农庄型新农村建设最为显著的特点。全国各地的农庄型新农村建设开发,基本上都是当地农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有效地带动了“农家乐”经济的迅猛发展。“农家乐”作为中国农村革命与新经济的代表,其发展形态与模式,较为集中地体现了现代经济学中的新观念与先进成分。它的发展,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建设新的农庄型农村,是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形式。
6.建设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
所谓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也即城郊型新农村,就是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这普遍存在于靠近各大中小城市的农村,它们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四通八达等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生产为城市配套的蔬菜、花卉、畜禽等副食品类农副产品。因此,建设新的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是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三、正确处理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利益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各方努力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探索建立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在制订规划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必须正确处理好中心任务和农村发展的关系,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www.daowen.com)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建新房、修街道,它最重要、最本源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了,才能增强自身的活力,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要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发展节约型农业,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能为重点,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通过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节约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增加农民收入,既要在农业、农村挖掘潜力,更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寻找出路;既要从当前出发,采取“吹糠见米”显效快的增收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2.必须正确处理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把握“三个理念”,抓好“三个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能也不应该一蹴而就。西部地区各地在制定“十一五”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时,应把新农村建设纳入规划之中,作为重要建设内容。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城市理念建设农村,用现代理念教育农民。一是用现代理念教育农民,抓好培育造就新农民的建设。“要想富口袋,须先富脑袋”,“要想实现现代化,农民必须知识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去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要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内涵要求,创建学习型家庭,培育知识型农民,使60%以上的适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二是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抓好优化发展新产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涵就是发展壮大新产业,依靠具有新理念、掌握新技能的新型农民为发展新产业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这是富乡富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的基础和保证。要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要求,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增加新收入。三是用城市理念建设农村,抓好整治营造新环境的建设。要按照“工农商建运服协调发展,山水林田路屯综合治理”的要求,抓好科学规划,分步推进炊事沼气化、热水太阳能化、饮水自来水化、电视有线化、网络宽带化、道路柏油化、出行公交化、垃圾日清化、排污专管化、环境生态化。通过设施改造和建设,改善和提升农民的生产和居住条件,引导他们与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彻底决裂,树立新风尚,营造新环境。
3.必须正确处理客观条件和建设目标的关系,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有效推进
西部地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处于同一阶段,财政实力也不平衡,新农村建设会存在快慢、高低之分。因此,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不宜强调同一个模式、同一种方法或同一个标准,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注重实效,不搞盲目攀比,避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避免新农村建设运动化。新农村建设不仅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事,更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事。毫无疑问,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领先,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大力度,率先垂范;欠发达地区虽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也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尽最大努力,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新农村建设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因此只能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照搬照套,更不能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以此来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
4.必须正确处理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的关系,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受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既应是建设者,更应是受益者,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何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关键是处理好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的关系。为此,一要将新农村建设与社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民收入得到更快的提高。二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区社会事业发展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让农民分享更多的社会福利。三要将新农村建设与社区民主决策结合起来,使新农村建设能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建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切不可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盲目攀比,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示范引路。
四、实现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途径的保障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面广,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加快发展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生产关系;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加快社会发展;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行有效的保障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重点在“多予”和“强化”上下工夫。
2.推进西部地区现代农村建设
建设现代农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任务繁重。从人多地少水缺的国情出发,不仅要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而且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不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要提高土地产出率;不仅要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而且要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3.千方百计增加西部地区农民收入
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也是“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要客观分析农民增收的形势,大力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努力克服农民增收的困难,全力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形成农村内部增收合力。要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要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4.全面深化西部地区农村改革
创新体制机制,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要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快农村改革步伐,重点解决城乡分割、城乡之间要素分配不均、农村管理方式滞后等突出问题,建立城乡互动、平等发展的有效机制,建立要素合理配置、产品有序流动的市场体系,建立职能明确、运转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全面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要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等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
5.大力发展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事业
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增加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五、完善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种美好的时代福音,也必然给我们的发展观念、领导方法、工作部署、投资重点等各个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创新体制机制,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
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切实改变农业农村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利地位,加快建立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和投融资体制,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加强资金协调和整合,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工程建设一个,成功一个,群众受益一个。
2.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
改革经济社会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劳动和就业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加快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机制,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供给的制度,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逐步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
3.加快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
树立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正确导向,加快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宏观管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部门,要主动把农村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通盘筹划部署。从事农村工作的部门更是责无旁贷,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做好工作,全力以赴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地区各部门要细化目标,实化任务,硬化措施,强化责任,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切实把建设成果体现在基层,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4.加快建立社会各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凝聚各方面智慧,动员各方面力量。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更加关注,对“三农”工作支持更加有力。最近一段时间,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得到广大群众衷心拥护。这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坚实的社会基础。要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积极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以多种方式联系村庄和农户,进一步形成关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要顺势而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人才、智力和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开创各方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局面。
5.加快建设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治理机制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基层干部要适应农民民主意识增强、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的新形势,通过“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方式,动员和组织农民积极投身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农民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激发当地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和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