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方剂解读,泽被后世的经典
《伤寒论》一共记载了113个方剂,包括汤、丸、膏、散、栓等多种剂型。这些方剂个个组方严谨、用药精当、功专效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曾被古人誉为“经方”,《伤寒论》也因此被历代医家尊为“方书之祖”。《伤寒论》的问世,奠定了祖国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后世学医的人无不将其奉为“医门之圭臬,医家之圣书”。囿于篇幅,我们只能从中精选部分来做介绍,选出的这13个方剂,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窥一斑而知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13方剂亦能领略到仲景方剂独特的魅力。
初受风寒,桂枝汤是先锋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许多人都知道,伤风以后,喝一碗热辣辣的葱姜汤,再用被子捂一捂,发出一身汗来,病就会好很多。
我有一个朋友,几十年来从没见他感冒过。在一次闲聊中,当聊到这个问题时,他笑笑说:“自己对付伤风感冒很有一手。”每当他受了风,身体刚刚感觉到有点儿冷、不舒服的时候,就会赶紧吃一片安乃近,然后钻被窝里,把身体包严实,出一身汗,第二天病绝对好。
可以看出,安乃近和上面的葱姜汤是一个道理,都是用来发汗祛病邪的。其实,在《伤寒论》里也早就提到过这种利用发汗来治疗伤风的方法,那就是著名的桂枝汤方剂。
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9克[1]) 芍药三两(9克) 甘草炙二两(6克) 生姜切,三两(9克) 大枣擘,十二枚(3枚)
上五味,呋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汤的发汗作用,主要在于桂枝和生姜这两味药。它们都是辛温的,合起来使用能够促使人发汗。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这两个药。桂枝能够治气往上冲,生姜能够止呕。从这两个特性来看,它们又有另外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个向下的力量。这就说明了它们升发的力量不会特别强,它们能够使人出汗,但是不会让人大汗淋漓。为了更加保险,方子还加入了苦味的芍药。苦能克制辛,会使桂枝、生姜的辛散力量更小一些。
为什么要让它出汗,却又不出大汗呢?我们还需要返回来再看看这个病。伤风以后,它有一个特点“阳浮而阴弱”,“阴弱者,汗自出”,这就意味着身体里的津液已经有所损伤了。这个时候,你要是再大发汗,那就会让津液损伤得更厉害,人会更虚。
发汗其实就是人体正气与邪气较量的一个过程。正气胜了,汗就发出来了;正气不胜,邪气郁结在体内,汗就大发不出来。所以,治疗这个病,除了要用发汗的药以外,还得用一些补养脾胃的药,就是方中的甘草和大枣。这两个都是纯甘之品,非常擅长补益脾胃,用它们来培补正气,以更好地驱赶邪气。
另外,桂枝和生姜也有一定的健脾和胃作用。桂枝辛中还略带点甘味,甘味就具有健胃的功效;生姜温中暖胃,孔子养生就倡导“不撤姜食”。
这样,由这五个药组成的桂枝汤方剂,它既是发汗解热的药,同时又是安中健胃的药。所以,对于上面这种由于正气虚,虽然出了汗了,却没有赶跑邪气的情况,用这个正好。这是根据药物分析来探讨对这个病的治疗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看桂枝汤的煎服方法。像它提到的煎药时所需的水量,以及服药的药量,由于古代与现代的度量单位并不一样,我们就按医生的嘱咐来进行就是了,不必拘泥于古方。
在煎药的时候,有一点要注意。由于使用的火不太一样,比如村里的人可能更多地使用炉子,而城里的人则更多地用煤气灶或者电磁灶,它所放的水就要有所差别。用炉子的话,可以用微火来慢慢煎,让药的成分更好地溶进水里去;如果用煤气灶或者电磁灶来煎药的话,那个火会有点暴,这时候就需要你往锅里多放点水。不过,现在也有不少医院或药店已经开始代煎汤药,特别聘我出诊、带学生的医院早已使用中药颗粒,这的确给病家省了不少麻烦。
之后,方中提到喝完药,停一会儿,要喝热稀粥,而且看那个量,是比药量还略微多一些。这是为什么呢?有了甘温的药鼓舞胃气,再喝点儿粥,可以增强人体的精气。精气强盛了,才有力量发汗,才有力量驱邪嘛。
“温覆令一时许”,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喝完药和粥以后,你可别再学习、工作,或者干别的什么了,赶紧盖上被子安安稳稳地躺上两个小时(古时的“一时”指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然后,就会“遍身漐漐”,全身微微出汗了。这里一定要注意是微汗,如果是大汗淋漓就不好了。
老百姓常说“一人一个样儿”,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病情不一样,吃药以后的反应也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人一吃就见效,而有的人见效就很慢,像这些情况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如果吃一服,汗出了,病也好了,那剩下的药就别再吃了;如果吃一服,不见效,没出汗,那就接着再吃第二服、第三服,而且这个时候,要把吃药的时间缩短一下,正常的情况是一天三服,现在就要让他在半天里把这三服都喝完;如果病得比较重的话,就要白天晚上都要给他吃药,并且24小时都守在他的身边,观察他的病情;如果一剂没好,那就要接着给他吃二剂、三剂,古代的一剂就是现在的三剂,三剂就相当于九剂了。
桂枝汤是一个非常平稳的方剂,不发大汗、猛汗,不会损伤人的津液,它在微微发汗的同时,还可以养胃增津液。所以它可以一剂没吃好,再吃一剂,直到病人好为止。
另外,服桂枝汤的时候不一定非得中风,只要有那些症状的就可以用桂枝汤。
在治病的时候,病情有时候会变得错综复杂。比如,同样是来看中风的,一个人他是一直有喘的毛病,那你在治疗这个病的时候就要照顾到这一点,在开桂枝汤的时候,就要在里边适当加上厚朴、杏子这些治喘的药物;而另外一个人则是项背拘紧,脖子不能自由转动,那你在他的药方里就得加一些解肌的葛根;还有的人脉促,胸满,那就得把方子里的芍药给他去掉。
这样根据不同的情况对方子做适当的加减,也就是后来的众多的桂枝汤加减方。所以,看病的时候不能只看病,还要看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辨证论治,药到病除。
葛根汤,筋骨的润滑剂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感冒了两天,总觉得不是什么大事,过几天自然而然就会好了,这是当下很多人,尤其是上班族们的想法。去看医生?多大点事儿,还耽误工作;吃药?还是省省吧,现在的药都带催眠性,吃一粒药,能瞌睡一整天,工作谁帮我做?上司催了,谁理解我?于是乎,疾病就这样拖着。谁知,病不随人愿,不但没走还加强了。在感冒后的第四天,坐在电脑桌前面,脖子僵硬得不听使唤了,低头甚至都有被牵扯着的疼痛,弯弯腰或者伸个懒腰舒展下腰背,也像受酷刑似的。
这是由于风寒邪气入侵身体,导致经脉不利、气血运行不畅,颈背筋骨失去气血濡养,就出现了颈项、腰背不舒的症状。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就开出一道葛根汤,利用葛根深入经络,驱逐出风寒邪,治疗颈项不舒,具有奇效,流传至今。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12克) 麻黄去节,三两(10克) 桂枝去皮,三两(6克) 生姜切,三两(10克)甘草炙二两(6克) 芍药三两(6克) 大枣擘,十二枚(12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注意到这个方子里面的药材,就会发现它跟桂枝汤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多了葛根和麻黄。而在消除感冒的同时又解除颈背疼痛的重担,就压在了这两味药的肩上。
它们为什么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首先我们来看看葛根的特性。葛根质地轻盈清润,就好像所有轻质物体易于漂浮一样,葛根的药性也是向上升发的,当它进入体内,发挥其升发之气,可以将留宿在体内的寒湿之气发散出去。
另外,葛根甘味入脾,具有升发脾胃清阳之气、生养津液的作用。如此一来,脾阳大振,气血运化的工作就会完成得更出色。服药后,风寒邪气随汗而出,津液布行到位,颈项、背部受到气血濡养,就会恢复往日的活力,活动自如。
在晋朝名医葛洪前辈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一个用生葛根煎汤治疗中风后口急背直的例子。说的是一个人在中风之后,不仅说话不利索、结结巴巴,而且脊背和颈项都变得硬邦邦的,偏偏头、转转身都得靠腿才能转向。而他只是服用了一碗医生给他用葛根煎煮的汤,就好了许多。
接着来看看麻黄,性温辛散,能发汗散寒而解表。《本草正义》中说道:“麻黄以轻扬之味,而兼辛温之性,故善达肌表,走经络,大能表散风邪,祛除寒毒。”可见,麻黄同葛根一样具有轻扬之性。辛散的性质让它能像风一样于无形中穿透经络,将体内风寒之气散发体外,温散寒邪、宣通气血之功在此发挥得恰到好处。
方中用到大剂量的葛根生养津液,用以濡养筋脉,机体得到津液的滋养,就会恢复成柔和的状态。而麻黄配合桂枝,就是通过增强发汗的作用,达到散寒除湿的目的,从而温通经脉,只有经脉通了,生出的津液才能畅通无阻地输送到各个需缺的位置,才能最终消除痹症,令腰背颈项活动自如。
芍药和甘草也为生津养液、缓急止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生姜和大枣也是方中不可缺少的,它们的功劳在于调和脾胃,鼓舞胃气生发,固护胃气,扶正祛邪。
需要提醒的是,在这道方子中,葛根、桂枝、麻黄的发汗力度都很强,而治疗时一定要以微汗为度,所以用药剂量要小,千万不要贪功冒进。可以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以防出汗太过,损伤人体正气。
在说到煎煮药材的时候,提到要先煮麻黄,这是因为麻黄质地较坚硬,先煮是为了强化其气味效力。还要“去白沫”,这里的白沫是煎煮的过程中产生的泡沫,这是因为麻黄色青而多沫,而产生的这浊沫难以下咽,令人恶心反胃。而后面的“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说的是服药方法、注意事项和桂枝汤是一样的。
“覆取微似汗”,就是盖上被子,全身微微有汗即可。此外,《本草纲目》中说道:“凡服麻黄药,须避风一日,不尔病复作也。”所以,吃过药又喜欢逛街或者游玩的人,也要尽量不外出,以免再次感染风寒,致使病情反复。
我的一位名师,在接待的众多病患当中,有一位姓马的制衣工人。他去看病的时候,在一个大热天还穿着厚厚的外套,而且身上都没有出汗。老师在诊断的时候,先为他把了下脉,就像触摸在绷紧并左右转动的绳索一样,脉浮紧象,初步诊断为麻黄汤证。又询问了下身体疼痛与否,他告诉曹医生,温度稍微下降一点儿就会感到腰身筋骨疼痛无力,颈项也很僵硬,稍微活动一下都是很困难的事情。这样一来,就断定这症状是属于比麻黄汤症更严重点的葛根汤症,于是给马缝匠开了葛根汤方。意在借葛根的提升之力,将水液送达皮肤,再借用麻黄的解表作用,将其推送至毛孔之外。服用一服药后,没多久,他就感觉到脊背微微发热,晚上再次服用的时候,背上就出了微汗,随着药力发挥到最强之时,汗液遍布全身,全身的痛感全无,这样一觉安睡到天亮。第二天,疾病就痊愈了。
有的人病情比较严重,在服用药后,筋骨疼痛大减,但在夜间还是畏惧风寒,这个时候就可以去掉汤药里面的麻黄而加一味当归,来减轻泄邪的力度,同时增强补养。随着身体渐渐恢复,外邪已经除尽,身体显得虚弱无力,可以再将方子里的葛根也去掉,将当归换成党参,以加快元气恢复的步伐。
小病不除,必引大患。所以,在发病初期就应该选用适应病症的方子,及时阻遏疾病的发展和扩散。
麻黄汤,伤寒的特供良方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头痛,腰痛,浑身酸痛,一场感冒把人折磨得够呛。像小刘这样体格健壮的小伙子,在这场感冒的袭击下,也是应声趴下。不仅发热头痛,这感冒好像具有无穷的穿透力,能渗透到筋骨的每一个角落,让他感觉到各部分都是零散的,动动身子骨,就疼得龇牙咧嘴。没办法,他只能选择卧床休息,当一个老老实实的病号。
感冒能成这样是小刘始料不及的。除了浑身痛,还咳喘不断,在一个大晴天出去也觉得阵阵寒意袭上身来,不免打个寒噤。躺在床上,盖上厚厚的棉被,身上滚烫,竟也不出汗,还瑟瑟发抖。
这寒邪就好像是一层外套将身体紧紧裹住,里面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寒在外,热在内,所以,外面感觉冷,而身体却由于内热烧得滚烫。因此,治病的关键就是要将毛孔打开,通过发汗的方式祛热散寒。
这症状属于《伤寒论》中伤寒的一种,张仲景有针对性地对这种症状开出了麻黄汤一方,效如桴鼓。
麻黄汤
麻黄去节,三两(9克) 桂枝去皮,二两 (6克) 甘草炙,一两(6克)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9克)
上四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治疗这个病的关键就是要发汗解表,发汗平喘。从上面的方子中所用药材的分量可以看到,重用的是麻黄和杏仁。那么,它们是如何带领着桂枝和甘草去解除人体的病痛的呢?
麻黄作为药方中的主要药材,是一味身兼多能的主将。在《本草正义》中曾经对它赞誉有加,说道:“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从这里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麻黄的属性及其功效。
麻黄味辛,性质温热。当它进入人体,温热在辛散的推动力下走经入络,将客居在各个角落的风寒邪气推出肌表,让它们都从毛窍而出。它温通发散,气味轻清,可宣透皮毛腠理,利于汗液散出。
古时候有个挖药的老中医。一个大雨的晚上,他在路口遇见一男子倒在地上,发现那人浑身滚烫,却也没有汗液出来,只是身体还在哆嗦。善良的老中医将其扶回自己家,用麻黄煎了一碗汤让他服用,一觉起来,病竟好了。病人赶紧向老人拜谢,并询问用的什么神药,老人领他看了下药材的样子,只见上面标注着:“发汗用茎,止汗用根”,它就是麻黄。
此外,方中桂枝支条纵横,就好像人体的一条条经脉,这就决定了它具有疏通经脉,开通毛窍的功效。它和麻黄一起,能够增强发汗作用。
同时,麻黄主走肺经。它进入肺经,疏通肺郁。肺主气,调节着一身之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新陈代谢。麻黄将肺经疏通开了,就是打通了身体气机运行的通道。气息畅通,咳喘也会就此停止。
再接着看看,杏仁在这里充当了什么角色?《本草求真》中说它:“既有发散风寒之能,复有下气除喘之力”,一语中的,道出了杏仁所起的作用。
可以看出,它处处配合着麻黄的工作,不管是散寒还是平喘,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凡仁皆降”,所以说,杏仁功专降气,而归入肺经的杏仁,更是肺气壅逆的克星。它辛散温润,不仅下气开痹,还能滋润咽喉、肠壁,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
甘草最大的一个特性就是“缓”,就是缓和的意思。甘草外据风寒,内和气血,能有效减轻骨节疼痛。而且甘草性温能补元气、缓正气,可以缓和气息,帮助平定气喘。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
麻黄汤是解表剂中辛温解表的代表方剂之一。方子虽小,配伍组合却很经典,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这道方子是一剂集开表、逐邪、发汗于一体的迅猛之方。饮药入胃,药力发作疏通经络,气息畅通,汗液通过毛孔溢出,最终,在表之邪都将全部消除得无影无踪。一个方子就能让痛立止、喘立平,寒热顿解。
在服用完药之后,不用像桂枝汤那样喝粥,因为桂枝汤中喝粥是利用谷气入胃,助药力,而麻黄是发汗峻剂,吃粥会致使发汗太过。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与服用桂枝汤是一样的。
值得提醒的是,这一剂药方属于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应用此方应当一战成功,如果一战不成,继续用药,就会对身体造成损伤。所以说,这个方剂一般只用一次就能治愈疾病。如果出汗后,症状还未痊愈,就要换用桂枝汤。如果外邪只是停留在皮毛之间,还可以用麻黄桂枝各半加药治疗;如果还是处于阳盛于内而无汗的症状,就要改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总之,由于人在感受外邪时没有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只要出现身痛咳喘,发热却不出汗的症状,都可以用麻黄汤来治疗。如果还夹杂着其他症状,那就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再适当地运用它的加减方。
我一擅用仲景方药的老师,诊治一位病人刘某,因为工作需要外行出差,途中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当天晚上就发了高烧,体温达到39.8℃,盖着两床厚厚的棉被还是簌簌发抖,但是并没有出汗,周身关节没有一处不痛的,并伴随着咳嗽不止。老师为他把脉、望舌,并了解到他的这一系列症状后,判断他即属于麻黄汤证,开给他这一汤药方。刘某服药后,盖上被子,没多大会儿,全身出汗,寒邪就此解除。正如《黄帝内经》所述一样,“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寒邪犯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发热,只是怕冷。这个时候如果能及时添加衣物或者加热取暖,就能解除寒邪。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就会渐渐发展成发热畏寒等一系列症状。所以,当你有所察觉的时候,就采取防护措施吧。
小青龙汤,蛟龙一摆,体内水气全消掉
“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小刘的女儿因为天气寒冷,受了风寒,不停咳喘。小刘以为女儿体内有火气,就给她买雪梨吃,但是咳嗽却越发厉害了。雪梨不是有止咳作用吗?这让小刘很纳闷儿。
其实,雪梨有止咳的作用没有错,但是她的女儿因为感受了风寒之邪,这时再吃寒性的雪梨,会使脾的运化能力更弱,这样就会不断生痰,当痰上行到肺,就会使咳嗽加剧。所以,不仅没有止住咳喘,反而加重了病情。
小刘的女儿属于外寒内湿,在治疗上,应该先散寒化湿,而不是先止咳。当寒湿去了,咳喘自然就好了。《伤寒论》的小青龙汤就是治疗这个疾病的良方。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三两(9克) 芍药三两(9克) 五味子半升(12克) 干姜三两(9克) 甘草炙三两(9克) 桂枝三两(9克)半夏汤洗半升(12克) 细辛三两(9克)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一个人感受了风寒通常会发热,同时风寒之邪遇到湿邪又会引起“咳而微喘”,所以需要散风寒、消水气。
小青龙汤方中的麻黄、桂枝辛温,是发汗散寒的主要解表药。同时干姜、桂枝、半夏、细辛都为辛热药,均能散风寒。这就如同我们平时如果冻着了,吃点儿热的食物就能暖身体一样,身体暖和了,寒气就散发出去了。因风寒而出现咳喘,用辛温热性的药物就如同吃进了温热的食物,只不过它有更强的药性。
同时,“辛入肺”,麻黄、桂枝、干姜、桂枝、半夏、细辛均有宣肺气的作用。为什么要用它们来宣肺气呢?因为这个病不仅表现在体表发热,还有咳喘。咳喘并不是干咳,还会有痰吐出,这说明了肺部有痰饮,引起肺的功能失调,人的呼吸受阻。所以,不仅要散寒,还要化湿,消除体内的水气。
如何化湿呢?这就需要化气。气化了,湿也就化了,痰也就没了。所以,要用味辛的药物入肺加强肺气,以达到气化水化的功效。但是,有一利就有一弊,辛热太过往往会耗散肺气。所以,此方中用到五味子,五味子味酸,能敛肺止咳。
炙甘草味甘,“甘入脾”,能健脾气。脾气强了,湿邪自然就会被运化出体外了,痰自然就化掉了。甘草本来性平,炙用微温,更有利于补中益气、润肺化痰。它还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起到护脾胃的作用。脾胃强了,风寒之邪也不容易再侵入,可见,此方在散寒化湿的同时又不伤正气。
芍药在这里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我们看这个方子中的药材,绝大部分都是温热的药,只有芍药性寒,它能清热养血。芍药与这些解表的温热药物相配,起到了一散一收的作用,这样就不至于因散寒太过而伤津伤血了。
我们再来看看如何煎服小青龙汤。方子中提到了8味药材,并不是同时煎煮,要“先煮麻黄”。为什么要先煮麻黄呢?这是因为麻黄煮后上面会有浮沫,要把这些沫扬去,以除去不利于身体的物质成分,避免服后胸闷烦躁。《伤寒论》中均要求“麻黄去节,先煮麻黄,去上沫”。这在《金匮玉函经》中有说明:“折之,皆先煮数沸,生则令人烦,汗出不止,折节益佳。”
一般来说,对于汤药,都要有沫去沫、有渣滓去渣滓。患者服用的是久置澄清后的药汤,以避免一些不良反应的产生。
煮好麻黄后,再放入其他药材一并煮之,当煮到原来的1/3时,就可以停火了。注意熬药时要用文火,以充分发挥药材的药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病。把煮好的药汤分为三份,分为早、中、晚服用。
患者在服药时要注意,不要热服,也不要凉服,要温服。温服不会刺激脾胃,能更好地保护脾胃的正气。
“服汤已,渴者”这是说:服完汤药后,感觉口渴了。本来患者只是发热并不口渴的,为什么服药后会感觉口渴呢?这说明小青龙汤让风寒之邪去了,体内的水气也全消掉了,病情有了好转,人要补充津液,就会口渴。
当从“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变为“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这既说明疾病要治好了,同时也说明了症状的改变。其实张仲景非常提倡辨证施治,要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患者各种不同的症候,辨别引起疾病的原因,再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法,他自己就有亲身体验。
有一次,两个病人同时来找张仲景看病,都说头痛、发热、咳嗽、鼻塞。经过询问,原来二人都淋了一场大雨。张仲景给他们切了脉,确诊为伤寒,并给他们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发汗解热。第二天,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就跑来找张仲景,说病人服了药以后,出了一身大汗,但头痛得比昨天更厉害了。张仲景听后很纳闷儿,以为自己诊断出了差错,赶紧跑到另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病人说服了药后出了一身汗,病好了一大半。张仲景更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病,服相同的药,疗效却不一样呢?他仔细回忆昨天诊治时的情景,猛然想起在给第一个病人切脉时,病人手腕上有汗,脉也较弱,而第二个病人手腕上却无汗,他在诊断时忽略了这些差异。
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发汗的药,不就更加虚弱了吗?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这就像咳喘,本来是因为体内有湿,又受风寒引起的,如果再吃生冷的食物,只会加重病情。
那么,如何根据各种不同的症状化裁此方呢?我们认为,如果外寒的症状较轻,那么可以去掉方中的桂枝,并且把麻黄改用炙麻黄。如果体内热象比较重,出现烦躁,那么在其中加入生石膏、黄芩来清热。如果喉中痰多,那么就加杏仁、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如果鼻塞、流清涕,那么就加辛夷、苍耳子来通鼻窍。如果身体还有水肿,就加入茯苓、猪苓以利水消肿。如果除咳喘外,患者还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口唇发紫等症状,就在小青龙方中加附子以温肾祛寒。
疾病并不是一下子就出现在身体内各脏腑的,一开始时它往往侵入的是人的体表。如果这时不加注意,治疗不当,就可能侵入体内。所以,需要及时预防,并且认真辨别。
健脾祛湿五苓散,摆脱只喝不尿的烦恼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李女士平时比较喜欢喝水,通常会比别人多喝几杯。平时只是早上起来偶尔发现眼睛浮肿,但是过一会儿就消了,并没有什么大的妨碍。但是最近,却让她紧张起来,原因是小便排不出来。她非常奇怪,自己喝了那么多水,而小便却少了,那水都到哪里去了呢?
她感觉身体还微微发热,仍然口渴,于是来就诊。我对她说,喝的水当然还存在身体内。那么为什么排不出来或排出的少呢?膀胱是存蓄尿液的,这是因为她的膀胱气化无力的蓄水证。对于这种情况,张仲景的五苓散就能治疗这种病。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9克) 泽泻一两六铢半(15克) 茯苓十八铢(9克)桂枝去皮,半两(6克) 白术十八铢(9克)
右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像李女士这种情况属于蓄水证,多是由平时饮水、嗜茶、喝酒过多,使体内的水饮过盛,又受了风寒,湿邪和风寒之邪使膀胱的气化功能减弱,人就会出现只喝不尿的窘境。
我们说五脏六腑各有各的功能,膀胱是蓄水之腑,《黄帝内经》早就说过:“膀胱者,州都之宫,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气不行,则膀胱湿停,排不出尿,身体感觉又热又渴。过多的内饮有赖于气的统帅、推动和蒸化。膀胱之气失职,才使津液停聚转化为水湿。而五苓散方中的泽泻入膀胱经,能强膀胱之气,有利水渗湿之功。
湿到底是什么呢?对于人体而言,湿是人体的津液代谢失常,那些该代谢出去的产物没有代谢出去,就形成了湿。为什么没有代谢出去呢?这多是由一个人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引起的。有些人一生病,就把它怪在老天头上,其实,这一点真是错怪老天爷了。例如你吃饭太快、吃得过饱,都会给消化带来负担。就好像物流公司每天的运输量是100吨,结果你给它装200吨货物,那肯定运不了。所以,那些多余的水饮积存在身体里就会形成湿。
我们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我们把胃看作一个仓库,那么脾就主要负责把仓库里的货物合理地、有条不紊地输送到需要的地方,这些地方,就是身体各脏腑器官。所以说,要想膀胱功能正常,就需要健脾祛湿。
这方面《伤寒论》中的五苓散最为恰当。方子中的泽泻味甘、入脾,能健脾祛湿。同时泽泻也入肾经,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强了,人体的正气自然强,有利于快速恢复身体健康。
除了有“小便不利”的症状,书中还提到“微热消渴者”,这是说患者还身体有热,想喝水。我们知道,人一般在天热的时候容易口渴,但是这并不一定表示身体缺水。患者平时就喜欢喝水,喝了很多水还口渴,可见并不是因为体内缺少水分,而是有太多热了,需要清热。泽泻性寒,它在祛湿的同时,还能泄膀胱之热。
为什么会有热呢?这是因为湿邪在人体内,时间长了会化热,形成湿热。通常来说,湿与热相结合,会变得比较粘连,不好去除。如果你清热,就要用苦寒的药,但是这类药物可能会助长湿气;如果你化湿,就要用温燥的药,但是这类药物又会助长热邪,而此方中的泽泻就是既能祛湿又能清热的良药。
方中的茯苓、猪苓均入膀胱经,有祛湿利水之功,能增强泽泻利小便的作用。白术味甘苦,性微温,有补脾燥湿的作用。桂枝一药二用,既能外解太阳之表的风寒之邪,又能内助膀胱气化。当膀胱津液得以化气,升腾于上,在脏腑口舌处还原为津液,人就不会口渴了。可见,这五药合用,健脾利湿、气化水行,是治疗蓄水证的良方。
我们再来看看如何煎服五苓散。先把这五味药材共研为末,药材研为末后,有利于消化吸收,这样也就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这些药末怎么服用呢?如果直接吃,肯定会比较呛人,也会耗津液,所以取一小杯温白开水,把研好的药末调入到水里。这就好像我们平时冲服豆浆一样,把这些药材溶于水中。需要注意的是,水不要放太多了,因为体内本来就有较多的水饮湿邪未排泄出去,只需要把药末调开就行。
调好后,每次就服用一个“方寸匕”。这是多少呢?其实“方寸匕”是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其形状如刀匕,我们可以理解为一小匙。一方寸匕约为3毫升,盛药末为2克左右。由此来看,这个量是非常少的,这说明药力非常轻。这个方子是一个缓方,这个病需要慢慢调理。治疗此病时不要太着急,不要过量服用,要让病情逐渐得到好转。
一天分早、中、晚服用3次。服完药之后,再喝一些微热的水,让身体微微出汗,这样就达到了发汗利水的功效。当口不渴了,小便也顺畅了,就说明病也被治好了。
五苓散是治疗水湿内停的常用方。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这就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体内火比较大,可以加些清热药,例如茵陈、川木通、黄芩等。如果受了暑湿,可以在五苓散中加入滑石等以祛除暑热之邪。如果要驱除寒邪,可以在此方中加入附子、干姜等温热药。如果表邪较重,就在方中加入羌活、防风、升麻、葛根等解表药以增强解表作用。如果湿阻气滞,那么就在其中加入厚朴、槟榔、青陈皮等理气药以畅气机。如果血瘀不行,就在其中加入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如果水湿之邪与时气相结而致结胸,那么就在其中加入朴硝等降泻药,以软坚散结。如果身体虚弱,就加入阿胶、麦冬等补虚药,使邪去而不伤正。如果湿聚则为痰,上至心窍而神志失常,那么就加入辰砂等安神药。其实五苓散本来就是优秀的祛湿方,如果还要增强祛湿之力,可以加入祛湿药车前子、苍术、川木通等。
另外,文中提到“脉浮”,这说明患者身体较虚,这个病是里虚外寒所致。那么,在治疗中需要注意,必须扶里之虚,再解外部之邪。如果只着眼于解表,连续发汗,虽然表证暂时减退了,但是,过不了多久还会反复,因为身体内虚没有扶正。而且发汗解表会伤津液、阳气,这会使得正气更虚,无力抗击邪气,这样一来,会使身体更弱,病也不易治好。所以,需要扶助正气,再兼顾解表。
这告诉我们,凡是体内有水饮停聚成湿邪的情况,无论是伤寒或中风,在治疗时,都要在解表的同时驱逐水饮,这样才能彻底把病治好,彻底摆脱只喝不尿的烦恼。
灵活多变的小柴胡汤,治病的多面手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可能是因为感动,也可能是因为成功,也可能是因为生气,还可能是因为悲愤,这是因为人的情绪变化是个琢磨不透的东西。而在同一个环境下,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这个人生病了。
生这个病的人是因为受了风寒。这个风寒不像我们在桂枝汤里讲的伤在肌表,但是也没有伤到脏腑里去,而是在半表半里中间,这样就使得人一会儿觉得冷,一会儿觉得热。除了时热时冷,病人还常常会觉得胸胁那儿满闷,心里也是烦躁不安,吃不下饭,还时时呕吐。
出现这些症状,就找找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的著名的小柴胡汤,疗效极佳,颇受后人赞誉。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24克) 黄芩三两(9克) 人参三两(9克)半夏洗,半升(9克) 甘草炙,三两(9克) 生姜切,三两(9克) 大枣擘,十二枚(4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正邪相争,必有一伤。柴胡汤就像一位“和事佬”,它的功用在于让正邪各自归位,还人体气机一片安宁。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取名“柴胡汤”,就可以看出柴胡在里面起着主要作用。柴胡不仅香气馥郁,而且就像一片轻巧的树叶,在微风带动下,就能浮于空中翩翩起舞。所以,轻体质的柴胡具有向上升发的性质,稍微有点动力就会向四周散发。在它的带动下,体内的寒热邪气很轻松地就被清扫处理掉,邪气一除,正气当家护卫健康。
另外,它气味轻清,能在顽土中梳理滞气,能攻克心腹肠胃中的结气。所以,胸胁就不再胀痛。有胸膜炎的人每天服用一剂小柴胡汤,2~3天内就能止住胸痛。心腹肠胃中的结气散开后,积聚的饮食也能在它的作用下瓦解,由脾胃损伤引起的胃口不佳在此时得到改善。
另一员除邪大将是黄芩。黄芩主“治诸热”,《本草经疏》解释说其:“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对于一盆烫手的热水,我们要想用它洗手,最简单快捷的办法就是兑点儿凉水。凉性的黄芩与柴胡配一起,能够起到很好的清热作用。
当然,像我们一开始提到的这个病,它除了寒热往来之外,人的食欲也不好,还会呕吐。这说明了什么?脾胃虚呗。所以这个方子里加入了人参、甘草、生姜、大枣,这些都是温中健脾的药物,对脾胃之气的恢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半夏是干什么的呢?半夏为呕家之圣药,是治疗呕吐病的,能够使胃气下降,不呕吐。大家还知道生姜也有非常不错的止呕作用,所以它们两个合起来,能够很好地解决呕吐这个问题。
少阳病症中多有寒热往来、胸中烦而不呕,腹痛、胁下痞硬、小便不利、咳嗽等。正如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生起病来也不尽相同,虽属同种病体,也不是每个症状都会出现。尽管不全出现,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用小柴胡汤治疗,并针对不同的症候加减药物。比如,心中烦热但是不呕吐的人,去掉止呕的半夏和人参,而加进寒凉的栝楼实以除热;如果口干舌燥,应去掉温燥的半夏,再加点人参和栝楼根以除热生津;如肚腹疼痛,则去掉苦寒不利脾阳的黄芩,而加入芍药,止腹痛;如果不渴,但是外有热,这就是因为里和而表未解,就应该去掉补里的人参,加进解表的桂枝;如若伴随有咳嗽症状,这是肺受寒气逆引起,就要去掉人参、大枣、生姜,而加进五味子收逆气,并加进干姜去肺寒等。
著名的中医教授焦树德曾在给一位女士治病时,发现她胸胁部位鼓胀鼓胀的。经过询问她身体的感受,得知她经常感到胃部像堵塞了,吃不下饭,嘴里还总是苦苦的。每天下午都发低烧,有时还恶心。找到焦老时,已病了近2个月,之前看过西医,没什么效果。而且病人说,在一次感冒发热时,自己买了一些治感冒的药,服了几次,热退了,然后就又接着上班工作,但是两三天后下午又发起了热,并且感觉这次病得比以往都重,身体上也是各个地方都觉得不舒服,去了几家医院也没看好。后来找到了焦老,焦老查看了她的病情,一看明摆着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这些症状嘛,就开了小柴胡汤让她服用,不久就痊愈了。
其实,小柴胡汤能够治疗的疾病还远远不止这些和古人所称的“伤寒病”,现在很多医生用它来治疗各科相同病机的病症。如急性乳腺炎、小儿肺炎、胸膜炎、疟疾、癃闭、顽固性失眠、重症呃逆,以及各种耳鼻疾病,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治病的多面手,是张仲景给我们留下来的一大医学财富。
小建中汤,虚寒腹痛的大救星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老张几年前就得过胃脘痛,痛起来仰卧都不得安宁。老伴儿拿来她冬天常用的暖手宝给他暖暖,按按肚脐,竟然觉得好了点儿。那是一种胀痛,嘴里时而还吐酸水,用药治疗后有好转。谁知近两个月来,病势逐渐又有所发展,每次饮食不慎,吃点儿冰凉的食物疼痛就会发作。
脾胃喜暖,在温暖的环境里,它欢畅自如,各项输送工作都能正常进行。水遇冷结成冰,那脾胃也不适应寒凉的气候,做起事来也不那么顺利,甚至被“冻结”。这样一来,气血运行不开,就聚集在一块儿,在腹中形成胀满,甚至疼痛。
这些都是常见的脾胃病,治疗的关键就是要温中散寒。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总结研制出一首小建中汤,对于治疗此种病症疗效非常好。
小建中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6克) 甘草炙,二两(3克) 大枣擘,十二枚(5枚) 芍药六两(12克) 生姜切,三两(9克)胶饴一升(24克)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这是一首治疗虚寒腹痛的方剂。由于多是由脾胃引起,而脾位居四脏之中,此方主要用来温健中脏,所以取名建中汤。仔细看一下,就会注意到它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了一味胶饴,同时将芍药的量加大了一些。
本方中,胶饴的剂量是其他药材的好几倍,先来看看胶饴的用意所在。胶饴又称作饴糖,源于粳米的进一步加工制作,继承了米麦补养脾胃之功。其甘温质润,益脾气,温补中焦,当胃腑受到寒凉袭击,导致脾胃虚乏无力之时,主入脾胃经的饴糖就好像是冬日的阳光带去些许温暖。得温之后,脾气变得强健,肚腹疼痛自然缓解。脾主四肢,脾胃强健有力,四肢当然也随之强劲。不仅如此,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壮,气血就像清泉活水,源源不断,如此,脸上气色就会光鲜亮丽。
有的人就会问,只是甜的而已,能不能用蜂蜜或者白糖之类的代替胶饴,或者直接省去?这当然不能,胶饴具备的功效它们并不都具备。王大夫的一个兄弟,曾经患过腹痛症,了解小建中汤后就按照原方的药材比例煎了一小剂药,用了芍药和桂枝,但是没有用饴糖。服用后,腹痛虽然消减,但是觉得痛处像有个漏洞,空空的。这就是因为在药性作用下,气血都流向肌表散寒,而没有回来补虚的,这就是缺失饴糖的结果。
只是补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及时将腹内的寒凉驱除,脾胃才能快速地恢复常态,这时候就要提到桂枝了。桂枝辛温,善祛风寒。利用它辛散的性质,用温热之气疏通经脉,将寒凉之气驱逐于外。这样与胶饴里应外合,温中补虚,强健脾胃的作用一样了。
对比一下,芍药的剂量也是不小的,它在这个方子当中起了什么作用呢?《神农本草经》论芍药曰:“主邪气腹痛,除血痹,止痛益气。”可见,芍药功能当以化瘀、行滞、益气为主,这三项功能的发挥在虚寒腹痛症中起了重要作用。“寒主收引,收则不通”,血道不通了,气血瘀积体内,必须要有一个东西去铲除瘀滞,这就是芍药。将瘀结解散了,气血畅行,痛的根源也就解除了。
中医里都讲究阴阳协调,脾胃生化出的气血也不例外。行于脉外的卫气为阳,行于脉内的营气为阴。而辛味的药材益于阳气生发,甘味的药材益于阴气补虚,方中添加的辛味的生姜和甘味的大枣正是来达到这个目的的,再加上味甘而温热的甘草能有效补中益气,缓解疼痛。这些药在一起,阴阳协和,脾胃健运,气血也无比殷实,建中工程圆满结束。
这个方子虽然与桂枝汤所用药物仅一味之差,功用却大不相同。桂枝汤以桂枝为主,辛甘发散以驱外邪;而小建中汤是以饴糖为主,甘温建中,功在调补里虚,和营卫之气,虽然是以桂枝汤为基础,却不是解表之方。这种大胆的搭配开了后世甘温除热、补中益气的先河。(www.daowen.com)
在煎煮这味药的时候,是先将其他药材煎煮好后,去掉渣滓,再将饴糖放进去,换成小火,将其消解。爱吃糖的人会有这样的体验,一次吃了太多糖,就有腻感,想要呕吐。所以,提醒一下,经常呕吐的人不能服用小建中汤,因为甜能助呕。
虚寒性腹痛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极高,尤其是妇女及孩子天生体质弱,更容易受外部环境和饮食的影响而发病。有句话叫“十人九胃病”,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太好,得胃病的很多,服用小建中汤有很好的疗效。除此以外,像不少女性的痛经及其产后腰痛、腹痛,靠小建中汤来保健中州,也能很快消除疼痛。
我的一位妇科老师在给一位妇女治病时,了解到她生完孩子以后月经每40天一行,每次来月经的时候,肚子及其小腹部都特别痛。奇怪的是,一旦痛起来,月经量就特别多,过后就不痛了。本以为这样疼痛就彻底终止了,可是到了第二天午后肚子再次疼痛,然后经水又大量下来,疼痛又中止,如此反复很多天。在她又找到老师后,为她把了下脉,手指摸到她的脉搏就像按到两端拉直的琴弦,这就是中医讲的弦脉。这个脉象就说明她这个痛症不轻,当即就给她开了小建中汤。又考虑到月经病多属于柴胡主治,所以还加了一味柴胡。只服用了一剂,就止痛了,月经也停了,连服了两剂后,病就痊愈了。
小建中汤从古流传至今,实为腹痛症的特效良方。但是医者在治病的时候一定是要学以致用,根据病症灵活处理。
瓜蒂散,古代也有催吐方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影视屏幕上,有这样让人深感熟悉的一幕:其中一个人由于种种原因中了寒毒,卧床不起。突然某位高人降临,他运用气功将其体内的毒气逼出来,然后口吐秽物或者喷出鲜血,病人就不药而愈了。
虽然这是发生在影视剧中,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用催吐的办法将病毒排出来,病症就自然而然消除了。有些人总是感觉到胸中胀满、憋闷,想要吐又吐不出来,只是嘴里的一股酸涩感难受,不得不时吐口水。回想起来,自己那段时间情绪也总是失控,经常发怒。
像这样如鲠在喉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追究其病根来也就是寒气入体,气血因此聚结,形成了痰,滞留在胸腔中,阻遏了气机的畅行,就导致了“不吐不快”的症状。
古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的催吐方,让有需要的人可以“一吐为快”。
瓜蒂散
瓜蒂熬黄,一分(2克) 赤小豆一分(2克)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这个催吐方只用了3种药材就能收到良好效果,它们需要怎样的精诚合作才能达到如此目的呢?那还要详细了解一下它们各自的功用。
先来看看这个瓜蒂。瓜蒂是甜瓜的果梗,俗称“甜香瓜尾巴”。这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不仅甜瓜受人喜爱,瓜蒂更是一味良好的中药材,尤其以青瓜蒂入药最佳。在甜瓜盛产期,将瓜摘下,剪取青绿色的瓜蒂阴干即可。在这首催吐方中,瓜蒂的催吐力度最大。甜瓜生在万物生长的春天,得到春天的生发之机,能提胃中之气,从而带动痰出来。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
曾经在电视上看见一部电影,讲的是一对在香港的小情侣,小姑娘爱浪漫,突发奇想地想要见一下龙卷风,可是当地的环境下很难有龙卷风出现。为了满足女友的愿望,小伙子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一个酒瓶装满了水,然后使劲摇,之后停下将瓶子立起来。这时候就会发现,瓶内的水有升有降,形成一种漩涡式的转动,他告诉女友“龙卷风就是这样的”。重要的不是这个故事,我们看到的是,在这个瓶子停下来之后,如果你将瓶口打开,那升起来的水肯定会喷瓶而出。同样地,在瓜蒂“升”的带动下,那夹在咽喉中的“鲠”就会顺势出来。
记得小时候,由于蔬菜瓜果都靠喷洒农药防虫,所以村里总会出现食物中毒的人。有经验的人就将甜瓜蒂研成末,冲泡给病人喝,病人没过多久就吐出一些秽物,随之也好了。
赤小豆是瓜蒂的一个好助手。尝尝赤小豆的味道,酸酸甜甜。它助于利水,“利水”是什么意思呢?大家都知道水往下流,利水当然是帮助水往下流。赤小豆主下行,很多古代方剂当中就用赤小豆做主方治疗小便不利,还有煮赤豆粥帮助产妇下奶,治疗乳汁不下的症状。这么一说,有人就要问了,这样怎么能帮助吐呢?问得好。瓜蒂是一味强力催吐剂,如果一直大吐不止,岂不是损伤人体正气?酸能收敛,这赤小豆就是反向辅佐的作用,下行能够止吐,防止呕吐太过。
一升一降这不搭配挺好?为什么还要加上豆豉呢?豆豉黏着,正如大家看到的,它本性沉稳、厚重,但是,将它煮熟了就使它变得轻巧能浮、能升能散。温热的它不仅能有效地帮助瓜蒂驱散寒邪,还继承了大豆的健脾和胃的功效,固护胃气,防止大吐之后导致脾胃虚弱的后患。
这首瓜蒂散方中将瓜蒂、赤小豆、豆豉三者集结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它们各自的专长,瓜蒂主上吐;赤小豆主下卫,防止太过;豆豉主要是补养,协助善后事宜。三者通力合作,既重治病,又加调补,得失两相宜。
再注意一下这方子的服用方法。后面说道“不吐者,少少加”,意思是说,服用一剂后,还是没有吐,第二次吃药的时候就要稍微加点儿用量,到很痛快地吐出来了,就不要再吃药了。
“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这句话是在讲服用瓜蒂散应该注意的事项。提醒大家,由于生病或受伤等失血过多的有血虚的人,以及体弱的人,如产妇、老年人等,不要服用此药。因为催吐这个方法是通过刺激胃的黏膜来排出体内的毒素,而且最易伤胃气。
另外,瓜蒂有度,每次用量不可以太大,也不要长期服用。
我的妇科老师一生中治疗的病人无数。曾经有这样一位女士,生过孩子2个月后,患了癫狂症。发病时,她要么是咬牙切齿,谩骂不断,要么就是一整天不说话,坐在那儿发呆。有的时候一直悲伤哭泣,就像是失去了某位亲人,而有的时候又兴奋异常,又唱又跳。情绪变化如天气,变化无常,还不停地流鼻涕、口水。清醒的时候,就不记得之前的事情。接受诊治时,她说:胸部发胀,就好像吃了过多食物后的肚子,而且喉咙处总感觉有一股向外冲上来的气,但是又吐不出来,很是难受。在给她把脉的时候,感觉到她的双手冰凉。了解过后,其症状正符合《伤寒论》中“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当吐之”。给她开了瓜蒂散让她服用,没多大会儿,就呕吐不止,并排泄大便几次,当天就神志清醒了。可是到了第二天,仍然干呕不止,刚喝点儿水就能吐出来。老师又马上煎煮了点半夏汤让她服用,止住了呕吐。就这样,将这位妇女的癫狂症治好了。
病有千万种,治病方法也不拘一格,呕吐也能将病“吐”出。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只要方法得当,疾病便可轻易解除。尤其催吐的吐法还是中医治病的八法之一。
炙甘草汤,心最忠实的管家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马先生得了感冒后,出现了心悸、气短等不适症状,这使得他整日神疲乏力。一年来,他去过不少医院,也开过不少药吃,服药后心悸就好转,停药后心悸又发作,甚至出汗。他说别人的心脏都是有规律地跳动,自己的心脏却怦怦乱跳,总是心慌,严重影响了他原本正常的生活。那天,他来到我这里求治。
像心悸、心慌、心律不齐,都是“心”病,是心失所养。心在身体内就好像是一个永不停止工作的泵,它让血不停地流经全身,而血又要依靠气来统率。所以,这个疾病与心阴心阳虚损有关。张仲景的炙甘草汤就是治疗这个病症的有效名方。
炙甘草汤方
甘草炙四两(12克) 生姜切三两(9克) 人参二两(6克)生地黄一斤(30克) 桂枝去皮,三两(9克) 阿胶二两(6克)麦门冬去心,半升(12克) 麻仁半升(12克) 大枣擘,三十枚(9枚)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马先生由于受了伤寒,患了“心动悸,脉结代”。“心动悸”指心脏较剧烈地跳动,这么跳动,人自然就不安,心里感觉慌张。“脉结代”是脉搏跳动时有间歇,不是很有规律,几跳一停,就像累了要休息一会儿似的,这都与心功能失常有关。
“心主神明”,“神明”就像人们意识里的神仙一样,虽然是人们虚构出来的,但是却象征着人们的心想事成的美好愿望。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心就是主持和体现这些活动的,它像一个家庭的一家之主一样,协调人体的脏腑、气血的活动。所以《黄帝内经》里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动悸”说明人失去了神明的统帅,其他脏腑的功能也会随之受到影响。而炙甘草汤的主要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忠实的管家,可以让心安宁,脉搏跳动正常。
这个方子一共九味药,是一个大方。一般大方中,都是按照君臣佐使来配伍。它的君药是哪个呢?我们来看,这个方子的生地黄用量最多,可见它就是君药。我们说,在一方之中,君药是必不可缺的,它是治疗主证的主要药物,是这个方子的主攻方向,药力居方中之首。生地黄入心经,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它性寒,有清热养阴之功,并且它的药力非常强。
传说唐朝有一年黄河中下游一带瘟疫流行,无数老百姓因感染瘟疫而失去生命。当地的县太爷来到神农山的药王庙祈求神佑,得到了一株根状的草药。这种药根块大而短,形状像山萝卜,颜色微黄,口味发苦。送药人将此药称为地皇,意思是皇天赐药,并告诉他在神农山上的北草洼有许多这种药。县太爷就命人上山去采挖,用此药解救了许多黎民百姓。瘟疫过后,百姓们把它引种到自家农田里,因为它的颜色发黄,便把地皇叫成“地黄”了。后来,人们也把它称为“地髓”,这是因为它吸收了地气之精髓。当土地在种过一年地黄后,地就变苦了,第二年便不能再种地黄,要等到至少8年后才能再种,因此地黄也显得尤其珍贵。
这里提到的地黄就是生地黄,只不过它是鲜品。一般在中药的用量上,鲜品要比干品加一倍的量,药效是相同的。瘟疫通常由外邪而引起,它对瘟疫有显著的疗效,自然对于因外感风寒之邪而出现的心悸、气短等症也有很好的作用。并且它入土地吸收了很多的精髓,药力自然是非常强了。
此方是一个大寒之剂,为了不过于凝滞,还用了较多温、热、平之品。其中阿胶、麦门冬、麻仁滋心阴,能养心血,共为臣药。人参、甘草能益心阳,有补气的作用,使气血生化有源;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能散外来的寒邪,共为佐药。大枣润五脏六腑;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养心血、益心气,使人气血充足、阴阳调和,那么心动悸、脉结代的症状自然就治好了。
我们再来看看如何煎服炙甘草汤。一共九味药材,先把阿胶放在旁边,煎煮其余8味药材。“以清酒七升,水八升”是指取7升清酒、8升水来煎这些药材,用武火烧开,文火煎。最后只煮取3升,这说明需要长时间地熬制。
平时我们煎药都是用水煎,这里加入7升清酒,并且要久煎,主要是因为“地黄麦冬得酒良”。地黄、麦冬都是阴柔之品,酒是温热之品,它们需要借酒之力使有效成分析出,并且使药补而不滞。以这样的方法取得的3升药汤,一方面药力醇厚、疗效好,另一方面酒力不峻,适合不胜酒力的人。
另外,这里的“清酒”指米酒,因为它呈琥珀色,所以也称为清酒。这说明米酒可以入药,其实现在,除了用米酒之外,还可以用黄酒代替入药。
还有一味药材,我们还没用,那就是阿胶。怎么用它呢?方中提到“内胶烊消尽”,这是说把阿胶溶化,这种方法也被称为烊化。既可单用水或米酒、黄酒将它加热溶化,也可用煎好的药汤冲服。这里就是指待其余药物煎制完成去渣后,再将它放入刚刚熬好尚未冷却的药汤中,让它全部溶化掉,这样就制作完成了。把煎好的3升药汤均分,一天分早、中、晚服用3次,每次服用1升。当症状有所改善,就说明服药有效了。
历代医家都对炙甘草汤极为重视,通过辨证的方法治好了很多人的“心”病。我们来看看如何化裁此方。对于心气不足者,可重用炙甘草、人参。对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黄、麦门冬。对于心阳偏虚者,可以去掉桂枝,改为肉桂。对于阴虚而内热者,可以把人参改为南沙参,并减去桂枝、生姜、大枣、清酒,并酌情加入知母、黄柏。如果想增强养心安神之力,还可以在方子中加酸枣仁、柏子仁。
一种病即使医生辨证再准确、用药再恰当,如果剂量不当,也可能发挥不了应有的疗效。用好炙甘草汤的关键之一在于剂量。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方子中的剂量,大约有七分阴药,三分阳药。其中的生地黄、麦门冬、阿胶、麻仁、甘草、大枣均为补阴血之药,而人参、生姜、桂枝、清酒为益阳气之药,其中阳药用量不及阴药一半。
为什么这么安排呢?阴药是主静的,虽然它滋阴补血,但是它不能自动补充,需要凭借阳药来推动。有了阳药,才能推动阴药入心。心功能强了,就会推动血行;血流畅了,脉搏就正常了,“脉结代”的症状就好了,心动悸之证也没有了。如果让阴阳之药平衡,那么就会出现滋润不足、燥烈有余的情况。患者本来就阴血不足,犹如久旱的禾苗一样,只浇灌点滴的雨露是不够的。既用较多的阴药达到滋阴养心的作用,又用部分阳药作为推动,这就是炙甘草汤的配伍。正因为配伍合理,它才成为“养阴复脉第一方”。
大承气汤,泻热攻下,还肠胃一片清空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
有些人上火便秘了,会吃点儿三黄片来清热解毒。没几天,就会发现大便很顺利地排出,这说明泻火了,“火”从大便排出来了。
吴女士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大便了,由于之前她没有注意泻火,现在,她身体潮热。像吴女士这种情况,如果再不速治,后果会越来越严重。于是我叮嘱她的家人赶快煎服大承气汤,结果一剂而愈。
很多时候,我们治疗疾病的时候都是以扶正为先,慎用泻法。其实,对于一些顽症,泻法是非常灵的,往往可以提高疗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大承气汤方
大黄酒洗,四两(12克) 厚朴炙去皮,半斤(15克)枳实炙,五枚(12克) 芒硝三合(9克)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张仲景把身体里有实热称为阳明病,所以《伤寒论》中说:“阳明之谓病,胃家实是也。”正常情况下,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排泄正常。一旦阴阳失调,则寒热失衡,大肠传输不利,就会出现因为肠胃内热的阳明病。
人为什么会一个星期都不排便呢?这是因为外邪入里化热,与肠中糟粕相结成燥屎。身体里有热邪,危害非常大,它会不断消耗肠胃的津液,肠液干燥,才致大便坚硬难出。这时的肠胃犹如蒸炉一样,热得让人受不了,但是这股热气却排不出去,这就是腑气壅滞不通。
热邪与燥屎相结,使得大便“微硬”,所以需要泻热才能通便。如果大便“不硬”,说明身体内没有热邪,身体没有内热,就不宜用寒性的药泻热,否则容易伤正气。
大承气汤的泻热攻下作用主要是因为大黄。大黄在古代也称为黄良,就是说它疗效优良。人们把它比喻为将军,能平定祸乱。大黄苦寒,寒能清肠胃之热,苦能燥肠胃之湿,也就是说它还能把体内的湿热邪泻下。
大黄既可用于下肠胃之宿食,又可利肝胆之湿热。上可止呕,下可止痢,可缓可峻,能温能清,它治病的范围特别广泛。张仲景因他超群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被历代的医家推崇为“医圣”,他创立了36张含大黄的复方,久盛不衰,可见大黄的功效非同一般。
芒硝也是一种常用的泻下药,它咸、苦、寒,性寒能清热,味苦能降泄,味咸能软坚,所以有泻热通便的作用。它消火的功效接近大黄,但是作用稍缓。它归胃经、大肠经,为治疗热结便秘常用的一味药材。
厚朴味苦辛,苦能燥湿,辛温有下气散满的作用。它归胃经、大肠经,对于湿阻肠胃、气滞不通的胸腹胀满有很好的疗效。枳实苦辛,有消食行气的作用,被认为有“冲墙倒壁”之功,具有较大的行气破积的能力。
四药相配,被认为是泻热攻下,涤荡燥结的峻剂。什么是“峻剂”呢?这就像我们平时洗菜一样,如果遇到比较难洗的地方,往往会用流水冲洗。当水流比较急的时候,那些泥巴往往一冲就下去了。但是,需要注意,我们是在用药,药在攻邪的时候,往往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所以,只要攻下邪热就要停止,不要多服,以免伤正气。这告诉我们大承气汤力量较重,犹如湍流,它也只适用于症状较重者服用。
我们再来看看如何煎服大承气汤。我们通常冲洗药材都是用水,这里为什么要用酒洗大黄呢?这是因为“大黄酒洗入阳明”,就是说大黄经过酒洗后有引经的作用,使它专走阳明肠胃以泻实邪。酒还能缓和大黄的急下之性。
大承气汤的煎服方法也比较特别。首先需要把枳实、厚朴放入锅中,先用武火烧开,再用文火煎至原来一半时,去渣取汁。然后再在药汁中放入大黄,再用上述的方法煎一遍。当药汤再次变为原来的一半时,再把药渣去掉取汁。最后放入芒硝,用微火使它沸一两次,停火,等到药汁变温时即可服用。
为什么要这样煎服呢?其实,这跟我们平时做菜差不多。对于不容易煮熟、不易入味的食物,往往会先煮;对于容易熟的食物往往会后放;对于调味料,要等到菜八成熟了,或者已经煮熟了才会放,只有按照这个程序做出来的菜才营养美味。这里的枳实、厚朴就犹如不容易煮熟的食物,大黄则是容易熟的食物,而芒硝就是那个调味料。按照这个煎服方法才能完全发挥药性,使热邪攻下,肠胃轻松了,病自然就好了。
平时,在生活中,有些人为了巩固疗效,在吃药的时候,往往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还会多服一服,认为这样能使疾病去除得更彻底。但是,这个方法并不适用于大承气汤。我们看这剂药,泻热荡实的能力特别强,所以张仲景最后说“得下,余勿服”。这是一个攻下的药,只要攻下来热邪就可以了。巩固疗效,往往是指扶正而言,而不是指攻下。
病证轻重缓急不一样,用药的轻重多少也会有差别。张仲景非常强调辨证治疗疾病,它在制作方药时也是如此。他告诉我们,只有急重症患者才适合服用大承气汤,那么,对于不太严重,或者不知道到底多严重的患者怎么办呢?张仲景自己就做了加减方,这就是小承气汤。它由大承气汤减去芒硝,并减去枳实、厚朴的药量,同时大黄的用量未变而成。
如果不大便已经六七天了,那说明它在体内停留时间过久了,这么长时间未通,就可能变为燥屎了。那到底有没有燥屎呢?就可以先少给服一点儿小承气汤。如果服药后,患者腹中感觉有气在转动而放屁,这就是有燥屎,就可以放心攻下了。如果服药后不转气,那么就是大便只是先头硬,但是大便后边还是溏的,那就不可用攻下药。如果误用攻下药,就会引起腹部胀满,伤脾胃而出现消化问题了。
为什么要这么加减呢?我们知道大黄苦寒,泻热、去燥屎,有推陈出新的作用,所以用量未变。而厚朴苦辛温,行气除满;枳实苦辛微寒,理气消痞,为了药力不那么强,减少了它们的用量。方中不再用芒硝,因为芒硝和大黄的功效差不多,它的药性较大,对于肠胃燥屎不是很严重的情况,就减去此药了。这就使得原来的大承气汤变得较缓和,适用于大承气汤证,但是症状较轻者。这一方剂也需要注意,如果服一剂大便就通了,就不必再服用了。如果还便不出,可以再服一剂,便通即停。
这告诉我们,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症候不好判断,微有燥热,要先用看一下可攻与不可攻。如果风寒表证已好,变成以潮热为代表的大便不通,就可以用大承气汤放手攻下实热。如果风寒表证未解,没有潮热,燥结不是很严重,就可以用小承气汤轻下实热。
猪苓汤,淋病患者的福音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听见电视广告上说着:“尿急、尿痛、尿不尽,小便不利……”,小张对比了一下自己这几天的感觉,完全能对号入座。难道该去买那广告上的药吃吃试试吗?让小张担忧的是,自己除了小便不利,还时不时发热,总感觉口干舌燥想要喝水。小张以为自己只是感冒发热,注意多喝了水,但小便还是少,水都去哪儿了?
从上面的病症看来,发热就说明体内的确有热,热量将体内的津液都蒸干了,因此不断地想要喝水。而喝下去的水都被体内干燥的肌肉脏腑吸收,留给小便的还能剩下多少,可想而知。
所以,治疗这个病,不能只是着眼小便,而要生津滋阴、清热利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伤寒论》中的猪苓汤就起到了这个作用。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 一两(9克) 茯苓, 一两(9克) 泽泻,一两(9克) 阿胶, 一两(9克) 滑石碎,一两(9克)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在这个方子里用了同等剂量的五味药材,它们各自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将这个病症消除。在一支队伍里面总有一个领衔的将领,这支队伍的将领就是猪苓,它发挥着主要的疏通小便的功能。首先来看看它是怎样起到模范先锋作用的。
猪苓,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陌生,先介绍一下。入药的是猪苓的干燥菌核,生长在枫树、桦树、槭树、橡树的根上,下雨的时候会凸起长成蘑菇状。它有什么样的功效呢?正如《本草纲目》中说的那样,“猪苓淡渗,气升而又能降,故能开腠理,利小便”。在这个方子里,尤其发挥了它的这些功能。
猪苓走肾经和膀胱经。肾主水,与膀胱互为表里。人体的水液代谢,主要依赖于肾的气化功能。有了猪苓入肾经,强化肾气,使肾开阖有度,小便就不会出问题。
同时,猪苓渗湿利水的功能不容小觑。什么是渗湿利水?打个简单的比方,尤其是在农村的家里,有小孩子在地上尿尿了,大人就直接撒点儿柴木灰,以清除尿液,这就是渗湿利水。经常采集草药或者留心的人会发现,猪苓生长的地方,它的土壤都是比较肥沃的。不仅土壤发黑,下了雨后,雨水渗透得也快,一场小雨过后,那一片的地面看上去明显比其他地方要干燥。这就是猪苓的功劳。
在古代医术《小品方》中曾用它治疗“子淋”,是孕妇小便频数,淋沥疼痛的一种病症。用猪苓煎汤每天服用,逐渐加大服用量,就能治愈。
跟猪苓一起同甘共苦的还有茯苓和泽泻。茯苓和猪苓不仅长得有几分相像,功用也有几分相似。茯苓除了有渗湿利水功能,还有滋阴的作用,李时珍曾拿猪苓与之对比,说它“入补药不如茯苓也”。它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另一个泽泻就像它的名字“泻”一样,能打通水道,擅长行水。而常生长于沼泽边上的泽泻,品性寒凉,在利水的同时能泄热。
试想一下,在给农田灌溉的时候,让水流通过一条湿润的水道,那么水毫无疑问是从上往下一直流到下游。可是当水流经过的是一条干燥的水道,由于水道本身都是干的,那么有水流过来,肯定大多是被干燥的土壤吸收,这样一来,往下流的水就所剩无几了。由此看来,要想水流畅通,就要让水道是湿润的。拿到身体上来说,就是要先保证主水的肾和运化水的膀胱不缺水。完成这项任务的重担就落在了阿胶和滑石的肩上。
阿胶,正如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说阿胶补血。常吃阿胶的人,会发现自己的脸色红润。补血是什么?血属阴,所以阿胶能补血滋阴,润脏腑之燥。在它的滋养作用下,肾脏和膀胱怎么还会“渴”?而滑石甘淡而寒能清热,滑能利窍利小便。考虑到过分地通利小便是要伤阴的,再加上阳热本身也是伤阴的,所以加了阿胶和滑石。既能养阴,又助去水,而不至于伤阴。
猪苓汤主要是养阴利水。其中猪苓、茯苓、泽泻三药,相须为用,相得益彰,其力更宏,使水道通利,水湿尽出,有一气输泻之妙。滑石既可加强上三药利水渗湿之功,又可增强清热之效,一药两用,可使水去热清,湿热荡然无存。配上阿胶滋阴润燥,不但可以助肾养阴,还能防止渗利之药伤耗阴液。诸药合用,共奏利水清热养阴之功。
再看一下这个方子的煎煮方法。要求先煎煮猪苓、茯苓、泽泻、滑石4味药材。煎煮好后,将渣滓去掉才将阿胶放入汤中,溶化,搅拌和匀。
发展到现在,猪苓汤也常被应用到各种病症中,如尿路结石、肾结石等。很多名家据其临证变化发表很多“猪苓汤的临床新用”等文章。
我曾经治疗过这么一个病人,是一位女士。在她生完孩子后不久就患了尿潴留,去医院检查时,医生给她用了3天导尿术帮她排尿。1个月后,她突然发起热来,体温达到38℃~39℃,还十分怕冷。不仅如此,她还感觉周身酸软无力,腰也酸痛酸痛的,到了吃饭的时间也不想吃饭,小便次数明显增多。曾去一家医院治疗过,由于是刚分娩完,又比较消瘦,医生嘱咐她要注意保暖,并给她开了一些疏解外邪的药方,方中重用了黄芪、党参补气的药。服用了两剂后,感觉身上发热,能清晰地感觉到热气从毛孔向外蒸发,衣服也不用穿很厚,睡觉都不能盖上被子。最严重的是,小便次数又明显增多。所不同的是,每次尿量不多,小便后尿道还有些疼痛。医生见用温补的方法不行,就改用了清热利湿的方法,开了一个方子重用了木通、车前子等通利药材。没想到,服用3剂之后,以前的现象不但没减轻,反而更严重了,再次小便时,还出了血,但是小便次数不减。这可苦坏了她,发展到后来,她甚至去上厕所后都不能站起来。
在找到我们时,了解到她之前的病程和现状,知道她病没好反而加重是因为通利过度,适得其反,导致她的病情剧变。我给她开了一道猪苓汤,并根据她的情况,加进了金银花、大小蓟、藕节、白茅根等。服用了几剂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坚持了一个多月后,疾病就完全消除了,而且,从那之后再也没有复发。
医者父母心,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因此,病人求医问药,医者应真诚负责,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病根,方能帮病人解除疾患,切不可随意为之。
茵陈蒿汤,祛黄第一功臣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我们东方人是黄皮肤,是黄里透红。如果这黄色的皮肤成了橘子色,那说明身体有病了。
让耿先生感到奇怪的是他身上不冒汗,只是头上出汗,喜欢喝水,却不善于小便,身上发黄,这种状况深深地困扰着他。经过多方治疗,效果却不理想。
我们说像耿先生这种情况属于湿热内郁,也就是说湿热之邪相互交织而引起的。热为阳邪,它是想往身体外越的,但是湿邪黏腻,所以它越不出去。热有一个特点,就是会循经往上越,所以“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湿热之邪也会阻碍人体的津液分布,身体里得不到足够的滋润就会口渴。对于治疗这种症状,茵陈蒿汤就有很好的疗效。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18克) 栀子掰,十四枚(9克) 大黄去皮,二两(6克)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大家会问,身体为什么会发黄呢?我们说脾属土,其色黄,它喜欢燥,厌恶湿,当湿太盛时会伤阴,所以,中医认为无湿不成黄。胃也属土,它有承载食物转化之功的土性。胃为腑,脾为脏,胃与脾互为表里。胃里热蒸,也会使黄色表现出来,所以也有“无热不成黄”之说。
又热又湿,热重于湿,那么就会出现以“身黄如橘子色”这个主要特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热不能外越,一定会郁结于内,这就犹如熏烤一样,它会把身体熏蒸成黄色。这也说明了热无处不在,波及全身。
热会影响正常的气化功能。气不化水,则水会聚为湿。同时热灼津伤,必引水自救。那么,饮的水也会继续为邪热蒸化,变成湿。只有清热祛湿,才能黄退病除。
茵陈蒿汤是治疗湿热发黄的第一功臣,这主要是因为茵陈味苦,性微寒,寒能清热,苦能燥湿。我们说,要想治好病,就要让邪有出路。茵陈发汗利水,通过发汗,使湿热从汗而出;它又能利水,使湿热从小便而去,所以,茵陈是治疗“身必发黄”的要药。
说起茵陈还有一个传说。东汉时,阳春三月,刘老汉卧床不起,只见他目黄、身黄、尿黄,请求华佗诊治。华佗一诊便知刘老汉患的是黄疸病,告诉他此病现在还没有什么治疗办法。刘老汉患此病正值饥荒之年,只好叫孙女到山坡去挖些野菜根回来充饥。奇怪的事是,刘老汉吃了半个月的野菜,面孔上的黄色竟然渐渐地消退了,而且慢慢地变成红润了。不久,华佗来访,一见老汉面色红润不觉大吃一惊,急忙俯地求教。老汉说他只吃过一种叶呈羽毛状的野菜。华佗一看是青蒿,便采集了一些,给其他黄疸病人试服,但试了几次,均无效果。华佗不耻下问,回去请教刘老汉,刘老汉说吃的是三月里的幼嫩青苗。第二年春天,华佗又采集了许多三月的青蒿,给黄疸病人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但过了三月的青蒿却又没有功效了。为了让后人莫误采药时节,华佗就将三月里的青蒿命名为“茵陈”。后人又据此编了几句顺口溜:“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四月青蒿当柴烧。”
这就是说,三月茵陈能够祛黄,治疗黄疸病。为什么要三月采摘呢?因为三月阳气升发,这时的青蒿药力最强。
栀子味苦,性寒,有清热泻火、凉血的作用,对于血热妄行有很好的疗效。它入胃经,能清胃热,又入心经,能解除因为郁热而引起的心烦不安。同时归肝经,栀子与茵陈同用,则能直导肝胆湿热,使热从小便排出。
大黄也是苦寒之品。湿热郁结,伤津损阴,容易像胶水一样粘连而去不掉,那样就会成为一个难治之症。所以,这里用到大黄,它为苦寒沉降之品,能够荡涤肠胃、通利二便。不但能协助茵陈、栀子泄郁热,还能通大便以泻肠胃积滞,导热下行。
胃热脾虚,使得热与湿同时存在,并且互相郁蒸,才会患上黄疸等疾病。而这三味药都是苦寒泄下之品,清热、利湿、退黄,是治疗黄热症的首选方。
我们再来看看如何煎服茵陈蒿汤。一共三味药材,先把茵陈蒿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烧开,文火煎煮。为什么先煎茵陈呢?这是因为它不仅味苦,还味辛,芳香透达。先煎煮它,就是要先煎去它的轻扬外散之性。把它变得没有“辛”的药性,却有苦的作用,这样就能直入其里,利湿清热了。
当煎煮茵陈的水变为原来的2/5时,再放入栀子和大黄,继续煎一会儿,就可以去渣取汁,准备服用了。当汤药变得温热即服,一天分早、中、晚服用3次。
服完药后,小便顺利排出,犹如“皂角汁状,色正赤”,这说明药起了作用,身体内的黄从小便排出体外了。
这也告诉我们,小便不利是必有症状。这是因为热、湿下行之路不畅,在体内就会相搏,酝酿、蒸化于内,并且散漫于全身肌肤。同时也说明膀胱气化失职,津液不下行。服用药后,小便利了,湿热之邪排出,“黄”从小便排出去了。
我们再来看看如何进行加减治疗。我们说,像黄疸这样的疾病是由于小便不利,湿热无从排泄,于是郁蒸而成。茵陈蒿汤方为治疗阳明湿热发黄的主方,这属于阳黄之治,但其“阴黄”则须温阳、除湿、退黄,即用茵陈、附子、干姜之辈。此外,凡由湿热内蕴、湿热外感或湿热下注导致的发黄均可按此,辨证加减治疗。当湿热伴有瘀血时,可以其中加入活血化瘀之品,例如桃仁等。对急黄患者要注意正邪变化,并给予养血活血的药物,例如当归等。对于病程长、体虚者要扶正气,例如加入炙甘草等,这是补一分正气,退一分黄。
当然,清热解毒有多种方法,用药时还应注意,根据毒热蕴结的不同部位来选择作用于各部位的清热解毒药。例如黄芩是清上焦肺热的,黄连是清肠胃之热的,黄柏是清下焦之热的,栀子是凉心肾、除三焦之热的,玄参是滋肾阴而清上焦浮游之火的,龙胆草是清泄肝胆湿热的,白头翁、苦参是去除肠道湿热毒邪等。只有辨对了病症,用对了药材,使药材直达病灶,才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活血化瘀抵当汤,让气血畅通无阻
“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夏先生最近总是感觉唇干口燥,心胸烦热,失眠多梦。他对着镜子看,发现舌边色泽较暗。不仅如此,他发现自己这几天消化很快,总是感觉饥饿。他到医院做过很多检查,并未发现明显的异常。
一个人出现唇干口燥、心胸烦热、失眠多梦等症,大多是因为身体有热,舌边色泽较深又说明了有瘀,可见这是一个瘀热证。如何泻热祛瘀呢?医圣张仲景的抵当汤就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名方。
抵当汤方
水蛭熬,三十个 虻虫熬,去翅足,三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个 大黄酒浸,三两(9克)
右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再服。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脉数不解”是指气的热去了,但是血热未除。人的健康有赖于气血的调和,气为阳气,它易散,所以比较好治;而血为阴血,血不易行,它比较难散,所以阴病相对来说比较难治。对于瘀血,通常需要峻剂来治疗。什么是峻剂呢?就是药性猛烈的制剂,抵当汤就是这样的经方。
“合热则消谷善饥”是指血热使胃燥,热能消谷,把吃进胃里的食物很快就消化掉了,人就会很快感到饥饿。
消化这么快,却“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患者一定会非常难受。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邪热侵入了大肠,血瘀凝滞使大便不通。
在这个方子中,“水蛭”是君药,它又叫作“至掌”,用汉语拼音写就是:zhi zhang。在张仲景那个时代,还没有zhi音,那时读作di。所以“至掌”的拼音是:di dang。所以,这个药方被称为“抵当汤”。
水蛭是水生动物,善于在水中游走,俗称蚂蟥。它是世界排名第十的恐怖动物,绰号为吸血鬼。因为它的食源为螺类、蚯蚓等的血液,所以人们感到恐怖。但是,它的干制品炮制后入药,却具有活血化瘀等功效。例如,有的人手术后,手术部位的血液循环系统已经损坏,那么医生将水蛭放到伤口上,以吸出瘀积的血液。水蛭在吸血的时候,还会同时注入抗凝血剂,以保证正常的血液流动。这样,就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所以,它是活血化瘀的一味要药。
水蛭味咸,“咸胜血”,它可以入血软坚,来化瘀血,使旧血去、新血生,这样,周身血脉得以新生,气血就会畅通无阻。虻虫味苦,能够破血瘀;并且微寒,还能清血热。
虻虫与水蛭差不多,也以吸食牛、马等动物的血液为生。所以,它也能治疗瘀血症。它味苦微寒,“苦走血”。我们说血结不行,必须破血,这就需要以苦为助,所以虻虫为臣药。
桃仁入肝经,“肝藏血”为血之源,血聚则肝气燥,需要甘性的药以缓之,桃仁就有散血缓急之功。桃仁苦甘,“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所以它为佐药。
大黄味苦性寒,血也可以看作湿类,需要大黄作为使药,以荡血通热。这四味药材合用,共奏活血化瘀之功,功效卓著。
我们再来看看如何煎服。通常我们抓药的时候是用秤称重,但是像水蛭、虻虫、桃仁,也可以直接按个数来取。对于水蛭和虻虫而言,它们都是“小动物”,所以需要熬一下。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杀除虫卵,另一方面也为了降低其毒性的不良反应。
抵当汤的煎服法比较简便,只需要把四味药材研为末,放入锅中,用武火烧开,文火煎煮即可。另外,时间不要太长。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那时的一升相当于现在的0.22升。所以“以水五升”,约为现在的一升水。“煮取三升”,也就是说把这个汤药煮至原来的2/3时即可关火,去渣取汁。
最后,把煎好的药汤分成3份,分早、中、晚各服用1次。这里提到要“温服”,是因为胃喜温,有助于护胃气。
“不下再服”是说:喝了汤药,气血畅通了,那么大便就能排出来了。如果还不能排出大便,那么就继续服用。
中医治病有一条重要原则,就是给邪气找出路。以毒排毒疗法就是通过有毒药物将人体内的瘀血通过皮肤、七窍排出体外,外出的通道就是人体与外界的通道。给邪找出路有很多种方法,但用得最多的是通利二便。因为通利二便既可以舒畅肝胆之气,又可以肃降壅滞的肺气,能活血化瘀、驱邪排毒。但是,这些攻毒方法最易损伤正气,务必要做到辨证施治,邪除药停。
我们把瘀血称为血毒,这是因为像瘀血这种毒邪可能变生出多种疾病。活血祛瘀,祛邪是主要方面,其实就是“以通为补”。瘀血在身体内,就会阻断新血的流动,把瘀血去掉了,生出了新血,就是补了。著名国医大师任继学老师创立中风急救法,见血不止血,而用祛瘀生新药就是这个道理。
抵当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治疗瘀热证的基本代表方,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能恰当运用抵当汤,就有较大的收获。它既能治疗常见病,又能治疗多发病,更能治疗疑难病。
其实很多久病、怪病、发作性疾病、常法治疗无效的疾病等,有很多都属于瘀血。
为什么久病属瘀呢?因为“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这说明一开始生病的时候伤的是气,时间长了就会伤血,从而导致瘀血阻滞。瘀血成了之后,又会妨碍气,影响气血的生化和运行,严重的会导致顽症。所以,久病不用活血化瘀,就没法祛除陈年的痼疾。
怪病也多属于瘀。奇证怪病往往无定候、无病位,忽左忽右,时上时下,多因六淫七情,或者失治、误治引起气机逆乱,瘀血停滞。
还有的疾病属于发作性疾病,疾病时轻时重、时发时止,又反复发作,多长时间也治不好,这也是有瘀血阻滞,气机逆乱所成。加上情绪、饮食、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才会反复无常。
疾病之所以常法治疗不效,攻之无效,补之无益,多由机体气血乖违,功能紊乱。“久病则多瘀”,活血化瘀、以通为补,是治疗慢性病的有效方法。其实,扶正和祛邪常常相辅相成,扶正即可祛邪,祛邪即可安正。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有些人有经常健忘,常常认为是自己老了,记性不好了,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心主血脉与神明,心血受到滋养,人的思维敏捷,记忆力就强。如果血行不畅,甚至瘀血,阻滞于心,神明得不到心血所养,瘀血浊气肆虐,人就会出现以健忘为主的病症。还有的人患精神分裂,这似乎与心理有关,其实也是瘀血在心,导致心神不得心血所养,又被瘀血浊气困扰,出现心神不守、躁越发狂,所以治疗时也应当考虑选用活血化瘀药。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来说。在具体运用时,不能拘泥,只能理解为多数情况是如此,但是并不等于全部情况。
抵当汤的真正意义在于使机体“推陈出新”,祛除体内的瘀血,使正气自复、新血再生,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如果能正确运用,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注释】
[1]“两”为原著中所用计量,现代生活中应用时,原著中的“两”需要换算成“克”后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