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张力包括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所涉及的人类被满足的各个需要层次,但更多的是局限在较低需要层次上。作为群体而言,缺乏食物、住所及感到自己所处环境不安全的人们不能表现出对高一层次的需要。历史上的中国人正是这样的群体。至于一些个体的成功,他们满足了较高的心理需要,在中国历史上,只是一种特例,缺乏典型意义。
从一般意义上讲,人们的生存张力主要表现为食物来源充足与否,衣物蔽寒暖和与否,居住和所处环境安全与否;其次是后代繁衍和性欲满足与否(性张力),荣华高贵与否。
由于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出了人口不断地增长和可耕土地相对不足的这一经济矛盾,并且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始终。在中国这种以农业立国的国度里,土地与人口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常以土地战争的形式出现。中国历史上这类战争历朝不断,历年不绝。自秦末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以来,迄至清末,两千年间,大的农民起义战争就达一百多次。其中著名的有秦末的项羽、刘邦;汉代的绿林军刘玄,新市军王匡、王凤,赤眉军樊崇、刘盆子,黄巾军张角;晋代的李特、孙恩;南北朝的破六韩拔陵、万俟丑奴、杜洛周、鲜于修礼、葛荣;隋朝的窦建德、孟海公、杜伏威、辅公祏、翟让、李密、林士弘、刘黑闼;唐代的王仙芝、黄巢;宋代的王小波、李顺、王则、宋江、方腊、钟相、杨么、郝定;元代的徐寿辉、郭子兴、朱元璋、韩林儿、刘福通、陈友谅、明玉珍;明朝的唐赛儿、刘通、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清代的洪秀全、刘丽川、张乐行、张秀眉、刘双印、张德成、曹福田;等等。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农民起义
“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的常态。
中国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还造就了季风区的农业民族与非季风区的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峙。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农业民族对游牧民族缺乏经济交往的兴趣,然而游牧民族在经济上却无法做到自给自足,他们有赖于与农业民族进行商品交换而生存。因而中国历史上时常出现游牧民族侵扰劫掠农业民族的情况,他们的侵略直接威胁到农业民族的生存。日本学者江上波夫将此历史现象归纳,提出了“骑马王朝征服论”。
考察中国近五千年的历史,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峙冲突是非常严重的,这种冲突造成的严重后果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明的内部机制,也迫使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和状态发生了改变。根据气象资料表明,中国五千年来,出现过四次气候寒期,其最低温度期大约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恰好与北方非季风区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下中原的时间相吻合。第一次是西周后期北方戎狄族的大举南侵,迫使周统治者迁都洛邑,造成一次强制性徙民,“周余黎民,靡有孑遗”。第二次是魏晋时期的戎狄持续南侵,形成“五胡乱中华”的局面。第三次是契丹、女真、蒙古人的连续南下,结果建立了蒙古族统治的元帝国。第四次是满洲女真人的入关,建立了大清王朝。(www.daowen.com)
除此之外,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农业经济形式,注定了中国还是一个多灾的国度。
由于季风气候所存在的降水量变率较大、地区间不匀、时间上不平衡、年度间不稳定的特点,使得我国成为一个多旱涝的国家。在夏季风影响显著的区域,每年进入雨季,暴雨就开始出现,全年暴雨日数很多,常常造成大范围的水涝灾害。据统计,1953—1975年我国各省不同量级暴雨出现次数达七百余次。平均每个省达到25—35次。在季风气候显著的东部和南部地区,由于季风环流多变,旱涝都比较突出。华北地区几乎年年春旱,盛夏洪涝。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伏旱,夏秋洪涝。这种旱涝灾害交替出现的现象,在历史上更是屡见不鲜。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就有1056次旱灾和1029次水灾,水旱灾害几乎每年都有一次。无怪史书记载明清时的山东,“十年九灾”。
▶黄河
挟巨量泥沙而下的黄河,能轻易改变下游河道。
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经济的早熟,造成了人口增长与土地供应不足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又加重了自然灾害。由于历代长时期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晋、陕、甘各省大面积开垦农田,破坏了森林植被,削弱了黄土高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能力,使黄河沿岸水土流失加剧。这种人类活动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在中唐以后日趋严重。黄河中下游的湖泊由于黄河的变迁,泥沙的淤积,湖水自身的渗漉、蒸发,至五代时已渐次干涸,使洪水无湖泊可供停潴。加之战祸不断,水利失修,黄河中游及其支流河道挟带的泥沙量增多,下游河道淤泥日益堆积,河床增高,出现了“河行地上”的悬河。黄河在唐末五代时屡决,到宋代时而遽发,黄河下游就经常出现改道。据竺可桢教授统计,自秦至西汉末253年间,黄河大决口62次,自王莽至隋初580年间只有2次,自隋初至元末779年间共448次,自明初到1936年间共461次。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中国历史上的土地战争、民族战争、洪涝旱灾,构成了中国人的主要生存压力,这种生存压力下产生的危机感,牵引出强劲的生存张力。最能反映出生存张力强度的是中国人口的大迁徙和文化冲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