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土中的北方性格
将北方性格类型分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类,主要是根据地理单元和地貌特征来区划的。这样区分的目的,不仅有助于人们对北方地域性格的了解,更有助于对北方地域性格形成的解析。
1.风土与黄土高原性格
高土高原类型性格已如前述。探究这种性格的成因无疑是件令人感兴趣的事。
人们在谈到地域性格时,隐隐约约会感到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但却很少来认真解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人们对此的认识还处在一个“模糊认知”之中。过去人们对黄土高原居民性格的认识正是如此。
黄土高原类型性格是典型的风土模塑而成的性格。
黄土高原居民性嗜酸食,山西人喜食老陈醋是全国闻名的,陇东陕北一带人也喜食酸辣食物。黄土高原土壤碱性重,当地人喜食酸味是很自然的,这实际是一种生理需要。
黄土高原上物产不丰富,农业生产水平低下,食粮不充足,因此当地居民养成了节俭的特性。生活在“瓜菜半年粮”的地方,人们俭朴已近于吝啬。
高土高原的土质疏松而又纟致密,成为人们穴居的理想场所。冬暖夏凉的窑洞大大增加了人们与自然的亲附关系,同时也限制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与认识。在窑洞中产生出来的艺术作品当然也就只能是稚朴古拙的造型与形式,尽管这种艺术已流传了千百年之久。
高原寒冷的气候使得人们不得不用老羊皮袄来御寒。衣物的实用性是首位,服装的美饰功能受到轻视,而实用与功利受到重视。
在地貌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塬、陇上耕作的当地居民,其辛苦可想而知。仅是劳动上工的路程就令人咋舌。看上去并不遥远的塬上,要到达彼处却要费半天或一天的路程。至于平整土地,垒造梯田那就更费气力。
这样的地理环境,严重地限制了人际交往的频率,人们除了与本村村民交往和走亲戚之外,与外乡外地的人际交往降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由于缺乏适度的人际交往频率和丰富的交往对象,黄土高原的居民无法形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般的机敏,更不会操练出伶牙俐舌来。
为人质直,口讷不善言辞,再加上勤劳俭朴,他们留给别人的印象是戆厚甚至是木讷。他们为生计而忙碌劳累,几至精疲力竭。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思考哲学、人生哲理之类问题,当然也无法去观照自然,去寻找或欣赏美的意趣,更不可能提高自己对美的欣赏水平。
他们额头上被自然刻下了千沟万壑般的皱纹,一如黄土高原的地貌。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在他们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痕。于是人们有了这般评价:黄土高原的人像黄土高原一样厚重。
黄土高原的居民即使在这样并不优越的自然环境里仍安土重迁,显现了他们与自然的亲附以及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忍耐与服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刚强和抗争的态度。
▶干涸黄土
置身于这空旷而又干涸的黄土河道上,袭上心头的,定然是无力之感。
初到黄土高原的旅游者往往会被那气势浩大、支离破碎的黄色沟壑所震撼。面对莽莽高原,面对风沙,心中很自然地会升腾起一种苍凉之感。观景观物乃至观人,都会被一种苍凉的氛围所笼罩。黄土高原山民的山歌、民歌,在旅行者听来,也就会感到高亢而又苍凉,甚至感到几许凄婉。
实际上,就黄土高原居民自然来说,他们的山歌、民歌是在倾许或宣泄自己的情感,其中不乏抗争的意味。这种意味的参合,加之使用了在隔着山塬喊话练出来的高音大嗓门,随风悠荡的歌声便显得高亢而有力。
声音高亢的山歌、民歌,发出同样高亢声的唢呐,声音铿锵有力的锣鼓,向自然宣示了人类的抗争精神。难怪后人要以“关西大汉执铜板铁牙”吟词来显示豪迈雄浑。关西大汉的豪迈雄浑与山民高亢有力的歌声乐器声,都是黄土高原居民意志力的体现。
这种抗争精神也反映在服装和手工艺品的颜色上,女人们的大红大绿原色服装,大红大绿大紫的手工艺品,在黄褐色的黄土高原上凸现出了人类的存在,强调了人类对自然色彩的改变。
▶马家窑彩陶
甘青地区史前生活器皿上的彩绘图案,婉转流畅,与九曲黄河相仿佛。这些绘画在实用器物上的图案,表明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的居民,还为生计所囿,难以产生出纯粹的艺术作品来。
黄土高原居民的刚强表现在他们对生活磨难的不屈和坦然,但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劲节勇敢。这一地带与非季风区的游牧民族相邻,面对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的劫掠侵扰,他们在长期的争斗和征战中,在流血和死亡的威胁之中,锤炼出了“尚气概”、“忘生轻死”的精神。正是这种刚强和抗争精神,使先秦“西戎”小国的秦国,能够“一扫六合”,统一中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
▶山西剪纸
山西民间剪纸与陕西布老虎一样,都是黄土高原上的产物。自然景观愈差,其剪纸色彩愈丰富。流行于雁北地区的染色剪纸,富丽堂皇;晋南、晋中、晋东南、晋西北、吕梁山区的剪纸为单色剪纸,风格质朴、粗犷。可以说,山西剪纸是婆姨们对疲倦于视野中的空旷破碎地貌、单调的窑洞生活所作出的调剂和改善。
由于地理偏僻和环境严峻,黄土高原居民所受的传统文化束缚并不太强。他们少文疏礼,固然与他们经济贫穷缺少教育有关,也与他们的朴质迟重性格有关。
少文疏礼的直接后果就是功名仕宦观念的淡薄。在中国历史上,黄土高原地区所出现的文人名士少得可怜。在明清商贾兴盛之时,山西的子弟经商者十有八九,而科考求仕者不仅数量少,而且都是平庸之才。
▶玉门关
大漠边关的壮美,常让旅行者驻足留恋。
在唐诗宋词中,西域的大漠边塞风光屡屡可见,然而有关黄土高原风光描述的名词佳句却难以发现。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是当地文人名士稀缺,未能从黄土高原风光中发掘和导引出具有美学意蕴的诗词等文学作品来。(www.daowen.com)
离开了黄土高原的“风土”,黄土高原居民的特性就成了无本之木,他们的文化性格也就无从谈起。
2.风土与华北平原性格
华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之一,其最大的地形特征是辽阔宽广,平川沃野,交通便利。
平原给人空旷、平和之感。在这里,人们的视野开阔,一览无遗。四周是一片巨大而又单调的景色:一望无际的麦田,或者是一望无际的“青纱帐”、红高粱。要不就是整齐排列的高高的白杨树,集镇式的村庄。
这样的“风土”,又是如何模塑出华北平原居民的特性呢?
比起黄土高原类型性格来说,华北平原类型性格的风土模塑显得不那么典型化,因为非风土的因素对风土的模塑起了干扰作用。尽管如此,摇摆不定的类型特性最终还是受到了华北平原风土的模塑。
无论从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来讲,华北平原都要好于黄土高原。但华北平原地势低洼,夏季降水变率大,一遇暴雨,极易形成洪涝之灾;而一年长时间的干季,又使土壤盐碱化。这样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极不稳定,基本上是靠天(季风)吃饭,当地的居民也只能防灾度日。他们“有粮常思无粮时”,过着节俭的生活。
▶华北平原风光
宽广无垠的大平原上,天空空旷,视野极其开阔,能让人心胸宽广。交通方便,人口幅辏,人际交往达到较高水平,因此极易培养出具有强烈社群意识和政治意识的人群来。
华北平原较为单调的自然景观,较为单调的农作方式(旱地农业),使置身其间的乡民易感疲劳或精神不振,因此他们需要食用富于刺激性的物品,如大蒜、葱、白酒、烟叶来提神,振作精神。嗜食蒜葱成了当地居民的风习。
华北平原上村落集镇鳞次栉比,人口密度大,人际交往频繁,信息传播也较为快捷,社会也较为开放,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见多识广,稔熟人情世故。人们谦恭有礼,豁达有大节,识大体,有君子之风。
华北平原的地理环境和农耕经济决定了社群结构和组织形式必然发达。这种社群组织化倾向由于季风气候所带来的洪涝干旱等灾害而得到进一步强化。凝聚族人或乡民的力量,团结起来,发挥群体的力量和作用,共渡难关,成为当地居民的共识。这种共识导致了团队精神的集体主义的产生。为人讲义气,喜结朋党团伙,结拜兄弟等现象,都是这种社群组织化倾向的衍生物。极端的表现是,遇有急难,朋友能慷慨悲歌赴汤蹈火而在所不辞。明清时期的白莲教、哥老会、义和拳、红灯照等帮会兴盛,较之他处,尤为特出。
▶龙门石窟
依山开凿、气势宏大的龙门石窟,正是华北古人追求宏大气派的产物。
广阔的华北平原给乡民们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一望无垠的大平原,奔腾浩荡的黄河,都显现了宏大气派的气势。这种宏大和气派,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居民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诱使和激发他们对宏大、气派的追求。
矗立于华北平原的高大帝王陵墓、巨大的佛教石雕像、气势恢弘的都城等,都是追求宏大、气派的观念的结晶。
追求宏大、气派的观念,渗进审美情趣中,就表现为以高、大、厚、重为美,对于男女人体,以高大健硕为美。《诗经》:“硕人其颀,衣锦褧衣。”“硕人俣俣,公庭万舞。”“硕人敖敖,说于农郊。”硕人一词经常出现,频率很高,表明了人们对这一词语的喜爱。所谓硕人,就是体形修长高大的美人。对于台榭宫殿建筑,也是以高大为美。“纣为鹿台,十年乃成,大三里,高千尺。”周灵王的昆昭之台,“高百丈,升之以望云色”。人们对建筑物高大和色彩绚丽的追求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崇高彤镂为美”的观念。
▶杏坛
重厦飞檐的建筑,较之雕梁画栋的南方楼台,其气势显然不一样。
华北平原人们追求宏大、气派的观念,与人际关系中的道德精神相结合,又形成了对崇高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孔子称颂尧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颜渊赞叹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都是在赞叹崇高。生活在华北平原的孟子、荀子、庄子等人,还在理论上明确地把大作为美之上的一种境界。美之上为大,为崇高的认识,得到公认。
对于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造就了“经世致用”的华北人。他们抱负远大,有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他们不惜追逐功名,寻求得到能够教化民众的高位和权势。
宏大、气派的观念与平原水利工程、交通设施统一修建的现实需要相结合,酝釀出一种大统的心态。这种心态促进了华夏民族统一的历史进程。这种心态常常是通过帝王们的王道和霸道表现出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置身王道与霸道之中的华北人,耳濡目染,也沾染了不少的霸气和傲气。历史上华北平原多出侠士和勇士,原因即在于此。
在与洪涝灾害的抗争中,在与游牧民族的争战中,在统一内部的讨伐中,华北平原居民滋生和孕育出刚强和抗争的意识。这一带是中国农民战争次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华北民众的起义和武装反抗统治者和入侵者,是他们刚强和抗争的性格特性的最好诠释。
▶海天一色
伫立远眺,这海天一色的景色会很自然地将人的思绪引向无尽的远方。
在“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的华北平原,自然会使人的境界开阔广大。唐代大诗人李白从西蜀来到华北,目睹广阔的华北,不由得豪气干云,写下了“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千古流传名句。
境界开阔广大,使得华北人在思考问题时具有了大局观的素养。
围棋、象棋之类活动的产生和兴盛,从侧面反映出华北居民大局观素养的孕育和发达。
围棋的起源,相传与舜、尧有关。事见晋人张华《博物志》。根据古籍记载,华北一带是我国最早流行围棋的地方。围棋之事,既见于《左传》,又见于《论语》、《孟子》。在这个方寸之间的“大世界”里,人们捉对厮杀,俨然三军统帅,运筹于帷幄之中。黑白棋子,看似游艺,实际包含了人对社会的态度,反映出人对局势的了解和控制。从围棋之中,人们可以领略高瞻远瞩的愉悦,获得见仁见智的教益。象棋也是如此。华北人在综观全局之时,运用弈术斗智斗勇,自然就会培养出大局观来。
这种大局观在与政治上的远大抱负相结合后,便产出了一种强烈的政治化倾向,因而更多地表现为政治谋略和政治目的。中国历史上许多政治名人都产生于此地,绝不是一种偶然。结合华北平原在中国历史上最先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最先迈进文明时代的情况来看,将华北平原的居民称之为“政治化人群”,应该是不过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