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方季风风土类型
处在季风气候之下的北方地区,从降水量、降水分布、降水变率、日照、气温、动植物资源、土壤肥力等条件来看,大致是相似的。尽管如此,风土的地域类型却各具特点,地域性鲜明而浓郁。
1.黄土高原类型
黄土高原地域宽广,包括陕北陇东高原、山西高原。
陕北陇东高原又称为陕甘黄土高原,其地是指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
陕甘黄土高原以吕梁山与山西高原分界,吕梁山以东、太行山以西是山西高原地区。
▶黄土高原风光
由沟壑、梁、塬、峁构成的地形地貌,支离破碎而又显得邈远空旷。
陕甘黄土高原整个地区都被黄土覆盖,是黄土高原的核心地区。而山西高原只有部分黄土覆盖,黄土在山西高原的堆积仅限于山间谷地与盆地,分布范围只约占全面积的40%,石质山地是高原的主体。
黄土高原因土质疏松,现代侵蚀强烈。广大高原范围内除少数残留的黄土塬之外,大部分地区都是由冲沟、切沟等沟壑与梁、峁构成的破碎状地貌。
黄土高原的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东部由于太行山脉的阻挡作用,海洋气流不易深入,加之地势较高,故气候比华北其他各区偏干偏冷。除渭河、汾河南段,因夏季海洋气流可沿黄河谷地西伸,降水超过了600毫米,属半湿润区以外,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都在400毫米左右,属半干旱地区。
除了渭河地堑的关中盆地和汾河地堑的晋中、晋南盆地土壤肥力、水热条件较好以外,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降水少而且不稳定,气温较低,土壤贫瘠,只宜栽种耐干寒的莜麦、荞麦、糜子、胡麻、薯类等。
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人们有着一些相似的特性:
他们或居住在黄土层中的窑洞里,或居住在用黄土坯垒成的房屋里,使用着窖藏食物的窑洞。
他们喜食酸味、酸辣味食品。食物简单而且混杂,汤食多,蔬菜、副食品较少,杂粮多。
▶黄土高原
“羊肚肚手巾,三道道个蓝,咱们见面容易拉话儿难。”
他们身穿老羊皮袄,头上束帕,腰上束布带。女性喜欢穿大红大绿的原色服装。
审美情趣趋于古拙,手工艺品和手工作品比如剪纸、布娃娃、布老虎、陶瓷器的造型都显得拙朴简练有古风。
男女老幼都喜欢唱山歌民歌,歌中情感真挚热烈,歌声高亢但显得苍凉。黄土高原的乐曲声调都是那般铿锵。
▶陕西布老虎
布老虎,黄土高原上的常见玩具。其造型朴拙,反映出黄土高原居民审美的稚拙、淳朴情趣;其色彩对比明艳,突破人类对满眼黄土的视觉厌倦感,凸显当地人类对自然的抗争精神。
他们安土重迁。只有在生存条件恶化的灾荒年,男人们才去“走西口”。
他们生活俭朴,甚至达到了吝啬的程度;他们为人质直,口讷而不善言辞;他们的人生理想较单纯,追求理想大胆执著;他们善于顺势而为,不乏商业才干;他们刚强果毅,能吃苦耐劳。
中国古代的史籍记载,勾勒出黄土高原的各地区的风习。兹略举如下:
陇州(今陕西甘肃之间陇山一带)昆戎旧壤,迫切夷狄,修习武备。士则崇尚气略,人以骑射为先。
秦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
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
同州(今陕西大荔一带)人俗质木,不耻寇盗,性刚而好胜敌。
关西(今函谷关以西陕西一带)地广人稀,逐水草畜牧,以兵马为务。
雍州(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地区)人物混淆,华戎杂错。其性尤质直。尚俭约,习仁义,勤于稼穑,多畜牧。游手好事,竟锥刀之末。连接山胡,性多木强。桴鼓屡惊,盗贼不禁,此乃古今之所同。
晋中俗俭朴,古称有唐、虞、夏之风。百金之家,夏无布帽;千金之家,冬无长衣;万金之家,食无兼味。
十五国风晋最俭。
山西土瘠,其人勤俭。
辽州(今山西晋阳一带)蕃汉相杂,好武少士。
河东(今山西黄河以东地区)有先王之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
云中(今山西大同一带)本戎狄之地,其民鄙朴,少礼文,好射猎。
蒲州(今山西永济一带)其俗刚强,多豪杰。矜功名,尚侵夺,薄恩礼,好异生。
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其气勇抗,诚信。韩赵魏谓之三晋剽悍,盗贼常为他郡剧。
2.华北平原类型
华北平原包括辽河下游平原,冀、鲁、豫平原和淮河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以黄河大堤为分水岭,向东北、东南倾斜,自然景观相应可分为:沿冀北、太行山麓洪积、冲积平原带;黄河冲积扇带;海河低冲积平原带;滨海低平原带。
华北平原三面环山,东濒黄、渤海,广泛分布着由冲积物发育的潮土,还有部分盐土和碱化土。(www.daowen.com)
华北平原的水利资源比较丰富,有黄、淮、海等河流及其众多的支流,年降水量在400—750毫米间,还有大量可供开发的地下水。热量资源相当丰富,可以满足二年三熟和一年二熟的需要。
由于降水量不足且降水变率大,华北平原雨量集中多呈暴雨;加上地势平坦,地表岗洼起伏,河道宣泄不畅;每逢雨季,洼地积涝,一遇暴雨,常成洪涝。
▶安济桥
如同历史悠久的安济桥在中国桥梁史上的地位,华北平原在中国历史上也非同寻常。
华北平原干季时间长,特别是春季升温快,蒸发强,风沙多。雨季是脱盐期,干季是积盐期。一年中雨季只有三个月,干季长达5—6个月。排水不畅的低洼地,这时常常成为盐碱地。
自然条件决定了华北平原是中国北方最好的地区之一,是中国黄河流域粮食棉花的主产区。但这一地区受制于季风气候,存在着农业生产极不稳定的状况,基本上是靠天(季风)吃饭。
华北平原的居民最集中、最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人的“季风性格”,并在这一文化性格底蕴上形成了大略相似的性格特性。
根据史籍的记载,华北平原一带各地的风习兹略举如下:
滑州、郑州(今河南滑县、郑州一带)周末有子路(孔子弟子)、夏育(著名勇士),人民慕之,故共欲刚武尚气力。
颍川韩都(今河南禹县一带)士有申子、韩非子之刻害余烈,高仕宦,好文法,民以贪婪争讼生分为失。
陈州(今河南周口一带)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由是文籍生焉。于是风俗旧多儒学。
豫州(今河南)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
冀州(今河北)土地沃少瘠多,是以伤于俭啬。其俗刚强。人多重农桑,性尤朴直,盖少轻诈。人性劲悍,习于戎马。俗重气侠,好结朋党;其相赴死生,亦出于仁义。前谚云:“仕宦不偶遇冀郎。”人性敦厚,务在农桑,好尚儒学,而伤于迟重。游手好事,竟锥刀之末。
幽州(今河北北部)其气躁急,愚悍少虑,轻薄无威仪。敢于赴人急难,其气内盛。有谚云:幽冀之人钝如锤。
中山(今河北唐县、定县一带)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奸冶。
沧州(今河北沧州市一带)风俗鸷戾,高尚气力,轻为奸凶。
镇州(今河北邯郸市一带)其人刚狠,无宾序之礼。土广俗杀,大率粗急,高气势,轻为奸。
鲁地(今山东曲阜一带)地狭民众,颇有桑麻之业,无林泽之饶。今去圣久远,周公遗化稍微,孔氏庠序衰坏,然其好学犹愈于他俗,尚礼义,重廉耻。
登州(今山东半岛半端)民多朴野,性皆犷直。英雄豪杰之士,甲于京东,文物彬彬,而豪悍之习自若。
曹州(今山东曹县一带)硕学通儒,无绝古今。家尚质直,人多魁岸。不规商贾,肆力农桑。
青州(今山东北部一带)其人矜于功名,依于经术,阔达多智,态度舒缓。男子多务农桑,崇尚学业,其归于俭约。
兖州(今山东兖州一带)有周孔遗风,其人多好儒学,质直怀义,人性朴厚。
泰安风俗淳朴而尚俭素。
概略而言,华北平原的居民有如下相似的性格特性:
他们从事农业桑植,生活节约俭朴。
性格朴直敦厚,阔达有大节,生性豪迈,剽悍劲节。
为人讲义气,愿为朋友两肋插刀。任侠使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急难之中能慷慨悲歌赴汤蹈火。喜结朋党团伙。
▶泰山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无怪乎秦皇、汉武都要去泰山封禅。
处事刚强,仗义执言。能谦让,追慕先贤,受儒家思想熏陶,重廉耻。
审美情趣趋于实用,不喜巧饰,不追求精美,以高、大、厚、重为美。
▶宋陵
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皇陵群,气势雄伟。陵前石雕群造型雄浑,十分壮观。
性好学习,而且学以“经世致用”,功名之心强烈。儒学者抱负远大,有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理想。武学者追求王者霸气。
他们善于审时度势,常被功名之心所累,因此易于走极端。
他们身上积淀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历史感厚重,身上所受的传统束缚较多。表现为:喜爱戏剧传统节目,热衷祭祖祭拜先贤,津津乐道历史与先贤故事,遵守传统礼仪,平均主义严重,有均贫富倾向。
与黄土高原的居民性格相比较,华北平原居民与之最大的区别是,黄土高原居民的文化性格基本上是统一的,表里包容的;华北平原居民的文化性格则是分裂的,相互矛盾的,具有较强的二重性格。上面所概括的华北平原居民的文化性格仅是其被季风风土模塑下的静态状态,其真实的文化性格要纷繁复杂得多。
辽河下游平原的汉族居民,大都是从山东迁徙去的,在性格特征上,与山东人相类,故不在此赘述。
华北的山地丘陵地区,其居民的生活风习与华北平原居民相仿佛,只是在性格特征上稍有差别,他们的风俗更淳厚,人更质朴,少文疏礼,性格上的二重性和人格分裂现象较为少见。故也不在此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