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库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视,给中国智库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但是,对于“中国智库的特色、新型智库的内涵、如何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研究刚刚兴起亟待探索。首先,现有研究对西方智库研究的“路径依赖”,忽视中国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的差异性对智库发展的影响,导致中国智库时常陷入“身份迷失”的困境而自信不足,由此以西方智库为标杆,提出的一些中国智库发展的对策建议经常面临水土不服的局面。其次,中国智库研究往往局限于围绕智库谈智库,而忽视了中国智库发展伴随中国政策决策体制和决策咨询制度的相关性,导致中国智库研究拘泥于智库自身或某一政策领域,缺乏宏观视野。第三,中国智库研究在强调中国特色智库时,又极易陷入固步自封式的“特例论”,将中国智库的特色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所当然,忽视了中国智库发展特色研究的国际视野,反而容易使中国智库的特色不易为国际所接受和认同,自然也会减损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及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作用。
站在“国家的决策咨询体系主要受制于该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双重影响,而该国的决策咨询体系又决定着该国智库发展模式”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将智库视为决策咨询体系中的行动者,并参与决策咨询以影响政策过程。因此,决策咨询制度构成智库行动的制度环境,智库在决策咨询体系中的结构关系和定位决定了智库的参与模式,智库的内部治理结构和自身能力建设影响着智库社会功能的实现。如此就形成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的理论框架:从“宏观—体制”理论维度,研究中国智库和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政策决策体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从“中观—模式”理论维度,比较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智库在发展模式上的异同;从“微观—结构”理论层面,明确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定位,通过研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并提升研究方法和政策分析能力。(www.daowen.com)
(作者:朱旭峰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原文节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