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跃芳
所谓诚信意识教育,就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广泛地对大学生进行诚实守信、实事求是、恪守信用的教育。诚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诚信出现危机,并已迅速影响到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诚信意识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保证。高校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摇篮。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将有悖于学校的教育目标,有悖于党的教育方针,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整体素质和质量。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其诚信意识和诚信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整个社会的诚信水平。所以说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教育,是大学生遵守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提出我国公民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信,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诚信”是其中重要的道德规范。对于大学生来讲,诚实守信是其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诚”和“信”是我国公认的道德信条,大学生应将其作为修身养性的基础与核心,将“诚信”视为生命一样宝贵,并以此作为融入社会、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大学生应牢固树立起“社会诚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参加诚信道德实践,为建立诚信社会添砖加瓦。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走向成功的基本前提。诚信乃为人之本,立业之基。诚信问题,从大处讲是“以德治国”的要求,从小处看,则是个人为人处事的原则。诚信是大学生良好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大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重要体现。如果缺乏诚实守信的观念,即使有再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也不可能有立足之地,甚至还会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带来更大的危害。因此,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造就大学生的诚信美德,是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根本保证。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目前,大学生诚信状况从总体来讲是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但不可忽视的是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而这一现象有加剧之势。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试作弊现象严重,这是高校中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诚信行为,其作弊手段五花八门,不断出新,屡禁不止;二是就业求职中弄虚作假,包装“简历”,甚至随意毁约;三是抄袭作业现象比比皆是,这一现象在大学生中已是习以为常,一个班几十份作业有时仅有几个“版本”;有些课程要求写论文,个别学生居然在网上打印一篇相关文章后,除了把作者改为自己的名字之外,其他原封不动;四是恶意拖欠学费,拿着贷款用于各种奢侈消费,不按协议偿还国家助学贷款;五是同学之间缺乏信用,借同学钱物不还,偷盗学校和同学财物的现象屡有发生;六是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高科技互联网在给大学生带来丰富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消极影响和道德问题,如泄漏他人隐私、网络诈骗、传播黄色信息等。以上大学生诚信缺失等问题不仅对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就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对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对社会的治安和稳定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导致大学生中出现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分析如下:
(一)社会大环境消极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还未建立社会诚信基本制度和法规,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不强,诚信的社会监督机制还未形成,缺乏合理的失信制约的惩处制度,这就使得一些经营者在利益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制假售假等坑蒙拐骗现象,而利益的诱惑,包括政府、银行、企业、个人在内的整个社会的诚信都面临严重问题。一些党和政府官员腐败、行政执法中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使得国家信用受到怀疑。社会的诚信危机,必然会影响到大学校园,大学生极易受到社会上失信行为的影响和误导,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教育管理的失误。在学校教育方面,长期以来强调智育而忽视德育,始终存在重智轻德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在学校管理上,由于自身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给大学生不守诚信提供了可乘之机。比如学生考试作弊,这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及学风建设有密切关系,考试的内容、方式、组织方法都存在缺陷和漏洞,以致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住考试作弊风;还有在就业方面,有些学生在个人推荐材料上弄虚作假,言过其实,而学校管理部门为了成全学生能找到工作,把关不严,随意地就盖上公章。这些都在客观上纵容了学生的不诚信行为。
(三)家庭教育的偏差。家庭是诚信教育的启蒙学校,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其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子女道德观念的形成。一方面是父母自身素质的影响。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言谈举止对于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家长自身诚信道德的缺失也成为孩子成长中模仿的对象;另一方面是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多是独身子女,父母过分地呵护和溺爱,造成孩子以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怕吃亏的意识比较强。对家长来说,孩子学习好、考上大学是最重要的,对孩子身上出现的不良行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制止。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
(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缺陷。人是社会的人,大学生也是社会中的一员,由于年龄、心理、社会阅历等方面不成熟,在社会各种不诚信思潮和现象面前必然受到了严重的侵蚀。大学生在享受良好教育的同时,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不强,容易产生冒险和侥幸心理,道德诚信意识淡薄;他们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思想浮躁,做事总想走捷径,片面追求功利,缺乏自律精神,这些都从主观上助长了诚信缺失现象的滋长。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www.daowen.com)
(一)诚信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把诚信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生活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之中,全方位促进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提高。首先,要把诚信教育和思想品德课结合起来,纳入到“两课”教学计划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两课”这块阵地,深刻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髓,发挥“两课”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又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的特点和需要,学以致用。其次,要不断拓宽诚信教育的内涵,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各专业学科的教学中,形成职业诚信道德教育。如:财经专业要讲财经信用;工程专业要讲质量信用;营销专业要讲承诺信用等。还可以通过对违反诚信致败案例的分析、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工作中失信的风险和代价,使大学生在汲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汲取到诚信的品质,牢固树立信用意识,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诚信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诚信教育与校园环境建设紧密结合。一是加大对诚信的宣传,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校报和网络等舆论宣传阵地,广造舆论声势,形成人人学诚信、处处讲诚信、事事守诚信的校园舆论氛围;二是创建良好的诚信校园环境,在教室、寝室等公共场所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在校园网上开设诚信教育论坛,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让学生沐浴在诚信的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三是开展多种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如大学生文明礼仪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诚信承诺签名活动,拒绝考试作弊倡议活动,建立无人监考班,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活动等等,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益;四是拓展诚信监督和管理渠道。不断完善各种行政和管理体制,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避免暗箱操作,如奖学金评定、优秀学生评选、入党、研究生保送等实行公示制,并建立申请、听证制度和举报奖励制度等,以有效规范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诚信学习的教育环境。
(三)诚信教育与师德建设紧密结合。诚信的学生要求有诚信的教师,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师德修养,真正能够做到在政治思想、道德情操、诚实守信和学识学风等方面为人师表、以身作则;通过课上课下的教学和教育活动,通过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进行一些显性的或潜在的道德诚信教育,努力寓诚信教育于教学、管理之中,以自己良好的诚信形象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比如上课要准时,开会要守时,批改作业要及时,承诺的事要按时兑现等等,坚决杜绝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四)诚信教育与相应的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仅靠学校日常教育和舆论宣传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辅以制度建设,形成对学生诚信约束的监督、评价和奖惩机制。第一,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它是对学生在校期间诚信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记录,作为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和素质测评的依据,其内容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诚信承诺书、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实现电子化信息管理。在学生毕业时,诚信档案将跟随学生的学籍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第二,建立切实可行的诚信评估体系。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考试中的诚信,助学贷款中的诚信,毕业应聘工作中的诚信等等,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更趋于合理。第三,建立有效的诚信奖惩机制。把大学生诚信行为与评奖评优、入党、就业推荐、研究生报送资格等结合起来,使诚实守信的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并要辅之以相应的惩罚手段,让失信的学生品尝到失信带来的苦果。
(五)诚信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紧密结合。大力开展大学生自律、自励、自警、自醒等自我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道德意义。首先,通过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带头作用,抓好诚信教育的自身建设,引导学生干部、学生党团员以身作则,做诚实守信的模范。其次,诚信意识的确立关键在于自律。要从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如要求学生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拾金不昧、团结友爱等基本的日常行为,逐步培养大学生文明意识和为人处事的道德,引导学生从他律到自律。最后,树立诚信典型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心理,为其树立榜样,可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时时受到激励。要注意挖掘和发现身边的闪光点,在学生中发现、培养和树立诚实守信的典型和榜样,给予大力表扬和宣传,用平平常常身边的人和事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在榜样的激励下将学校的诚信教育要求转化为自我要求,发挥榜样在诚信教育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六)诚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诚信教育只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一方面,家庭的教育氛围和家长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中要做到每一个成员都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整个社会风气对学校教育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要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确立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所以,只有构建社会、学校、家庭相统一的道德教育平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格局。
参考文献:
[1]李文喜等:《大学生诚信教育漫谈》,《中国成人教育》,2005,1。
[2]郑国军:《论高等学校加强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3]朱水龙:《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之道》,《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发,2006,5。
[4]孔英:《浅议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5]陈亮:《论高校诚信教育的紧迫性、现实意义与实施方法》,《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005届毕业典礼师生合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