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计算机专业个性化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计算机专业个性化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4-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科计算机专业个性化培养的实践与思考王永滨一、计算机专业的现状自上世纪末,我国逐步形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计算机专业是目前国内培养信息化人才最主要的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计算机专业已成为国内高校中规模最大的专业。加强我校本科计算机专业的个性化培养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可以说没有学校的特色就没有计算机专业的个性化培养。

计算机专业个性化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本科计算机专业个性化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王永滨

一、计算机专业的现状

自上世纪末,我国逐步形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计算机专业是目前国内培养信息化人才最主要的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全面实现信息化,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经过多年的发展,计算机专业已成为国内高校中规模最大的专业。全国共有500多所学校开办了计算机本科专业,在校生30余万。同其他专业相比,这两个数字都是第一。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两个第一造成了就业压力,计算机专业应该压缩,殊不知计算机的就业市场也是最大的。

计算机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毕业生数量太多,而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计算机人才培养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才能提高金字塔各个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

计算机专业面宽,就业范围广,深受广大学子和社会的欢迎。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会计算机”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独有的优势。应强化专业特色,不仅要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有相对优势的知识结构,而且应使其打上不同的学校烙印。不仅要充分体现专业的学校差别,而且要进一步加强个性化培养,体现个体差别,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模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对描述和变换信息的算法过程(包括它们的理论、分析、设计、效率、实现和应用)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它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控制和传输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根据学科的特点,传统的培养方案要求计算机的大学本科教学应使学生既在学科的学术方面又在职业技能方面均获得培养。应提供连贯协调和宽广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强调学生设计能力特别是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强调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

教育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出要根据国家对各专业建设的要求,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要大力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加大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专业品牌和特色。根据学科发展和就业市场的情况,并参考美、英等国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特点,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培养方案:研究型(或者说科学型)、工程型(包括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应用型(或者称信息技术型)。这三种类型主要是从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的性质的角度来划分的。研究型需要以知识创新为基本使命,研究的内容可以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或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型需要考虑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综合应用,不仅要考虑所建造系统的性能,还需要考虑系统的代价以及其他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而具体的工程既可以是以硬件为主的计算机系统,也可以是软件的系统,包括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应用型即信息化人才,他们在各种企事业单位承担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同具体应用领域的人才相比,他们更了解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更善于系统的集成和配置,更有能力管理和维护复杂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加强个性化培养,创专业特色

我校是有50年办学历史的教学研究型211重点大学,特色是什么?除了具有传媒综合这一行业特色外,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培养特色,即多年办学积淀的学校气质,也可以说是毕业生的气质。与我们浓厚的文学艺术色彩相对应,她是自信、果敢的性格,平等的观念,民主的思想,挑战权威的勇气,展示自己的能力;是张扬的个性、求新的精神和充满活力的行动。这种气质造就了一代代富有开拓精神的毕业生,他们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上手快,适应能力强。

特色是事物的内在价值,特色是优势、是水平。我校的特色要求个性化培养,也只有个性化的培养,才能与我校的特色相适应,与我校的气质相吻合。加强我校本科计算机专业的个性化培养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我们的个性化培养必须紧密结合学校特色,依托学校特色,使我们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都重重地打上传媒大学的标签。可以说没有学校的特色就没有计算机专业的个性化培养。因此,我们不应该仅仅按照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选三种模式的一种进行培养,而应是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分类指导。这不仅意味着因人而异的“三选一”,更意味着“一”中的选择和特色,即传媒的行业特色和张扬、求新、充满活力的学校气质。

在彰显行业特色方面,我校计算机学科一直遵循着“根植广电系统,依托传媒界,面向全社会开放办学”的思路,将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我校传统的传媒行业的优势和特色相结合,培养面向新媒体时代所需求的、掌握先进技术的、深具传媒特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强调实践的专业。我们进行了面向传媒应用领域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实践。其目标是:

1.凝炼学科方向,体现专业特色;

重点突出5个专业方向:媒体数据库技术;互动媒体技术;媒体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多媒体;计算机接口及控制技术。

2.强调技能训练,计算机实践不断线;

计算机项目训练四年不断线,按学期分阶段提高。(www.daowen.com)

3.适应市场流行,从容面对就业;

计算机应用的广阔市场,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求有某方面的专门技能。

其措施包括:

(1)按课程方向,凝炼实践环节(适应市场需求);

(2)按年级特点,分阶段实施;

(3)按学生兴趣,分类指导;

(4)按个人专长,指导就业。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重点加强了课外实践环节。组织了五个本科生专业兴趣小组:媒体数据库技术、媒体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多媒体技术、互动媒体技术、计算机接口及控制技术。每个小组针对不同年级均有完整的培养方案,新生入学后即可选择感兴趣的小组。此项目实施以来,已有许多同学参与了兴趣小组。例如互动媒体技术兴趣小组的学生,经过不间断的学习实践,获得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在就业市场上很受欢迎。以2004届毕业生为例:尹泽弘,就职于世界第二大手机游戏公司GameLoft,目前已经成长为项目经理(Leader);吴昊,就职于GameLoft;朱云飞,毕业后就职于“杭州平治信息有限公司”,从事手机游戏开发,半年后成为公司的项目经理,目前朱云飞与人合作开办了“魔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任CEO,从事手机网络游戏的开发和运营;陈显军,毕业后继续进行研究生的学习,主攻方向还是游戏技术,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协助指导教师完成了“中国传媒大学虚拟校园系统”的研发工作,研究生毕业后,加盟GameLoft公司,已经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经过兴趣小组锻炼,在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有了很大提高,创作出一批游戏习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是《风云剑侠》,达到了商业品质,通过了中国移动的审批进入了中国移动百宝箱业务平台,供人们下载购买。

学生上机训练

我们还结合学校特点,围绕计算机专业实践,组织各种竞赛活动。特别是在“e周”系列活动中由学生主办的“北京市大学生电子竞技大赛”,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支持,并对其进行了主持和录制,在中央五套播出,极大地提高了参与同学的综合素质。

上述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特色培养的信心。我们要结合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精神和我校计算机学科的情况,在保持和加强行业特色培养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个性化培养。

我校计算机学科的特点是:科研项目较多,教师学历层次高,研究所(室)多;研究生较多,本科生较少,每年研究生与本科生入学人数持平。上述特点对本科生的个性化培养是非常有利的。

我们设想,在教学上,按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学规范,开出三种类型的课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

对于希望并且适合成为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的学生,要尽早进入研究所(室),加入到有传媒特色的项目组,在老师和研究生的指导下,学习科研、工程的方法,并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

“e周”活动颁奖现场

对于希望并且适合成为应用型(信息化)人才的学生,我们要结合学校特色,为其提出丰富的选修课,应加强文学、艺术及经济管理学科的辅修,进一步加强兴趣小组建设。

我校本科计算机专业学生有部分是专业调剂生,他们偏爱文学艺术,对传统培养方案强调的程序设计兴趣不浓。对此,我们应更有针对性地实行个性化分类培养,加强网站新闻出版、数字娱乐与动画、媒体资产管理等本科方向及兴趣小组的建设。

数字新媒体给传统媒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依托数字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应用、内容管理、互动娱乐、信息集成、数字移动广播电视、手机电视、IPTV等新媒体所提供的新业务,为毕业生的就业分配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机会。让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切从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抓住时机,办出特色,为传媒领域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为国家信息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