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现代心理学基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心理学基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4-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品德是自觉意志的结果品德是个体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养成和形成的行为习惯。道德行为是品德重要的外部表现形式,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志。表现为个人对于社会品德要求的一种趋近和遵守的心理状态。

现代心理学基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一、品德的概念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品德有优劣、好坏之分,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勤奋学习、敬业奉献等是优秀的品德,而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目无尊长、损公肥私、好逸恶劳、违法乱纪等则是不良甚至是恶劣的品德。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下,在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现实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凝结。

(一)品德是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

品德既包含道德意识的特质,更包含行为特质,是这二者特定属性的综合统一。道德意识是个体品德的内在表现,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等因素,是支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一般情况下,有什么样的道德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体品德的外在表现,离开道德行为,就不能确定他的道德品质。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高尚还是低下,既取决于这个人的道德意识,更取决于他的道德行为。

(二)品德是一系列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和稳定倾向

对一个人来说,某种道德行为持续不断地进行,以至养成一种习惯,就成为这个人的某种品德。品德是行为者一系列道德行为的统一,是全部道德行为总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和特征,即构成品质的行为应该是行为者各个时期、各个场合下一系列行为的综合表现,是一种不受时间、地点、领域的影响而反复出现、并难以改变的习惯性的行为表现,而不是某种情景下的偶发行为。

(三)品德是自觉意志的结果

品德是个体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养成和形成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也不是对某种世俗风情的消极适应,而是个人凭借意志的力量审慎选择之后逐渐养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地挑战自身的弱点,排除来自环境的种种干扰,不断克服原有的不良习惯,需要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日积月累、不断修养。没有顽强的意志,是不可能铸成优秀的品质的。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一)品德心理形式

品德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在心理层面,它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五方面的要素构成。

1.道德认知

道德认识,即行为者在道德实践中,依据社会道德标准和内心道德信念进行道德判断、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等思维过程。道德认知从形式上可分为感性与理性两个层面,感性层面主要指道德生活中的感觉和体验,理性层面主要指运用道德概念和规范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从内容上可分为道德理论认知、社会道德认知和自我道德认知三大方面,道德理论认知包括对道德概念、原理、规律及修养等道德基本问题的认知;社会道德认知包括对社会道德要求、关系、原则、规范等问题的认知和对各种社会道德现象的认知;自我道德认知包括对自己的道德义务、责任、境界、能力及修养方向等问题的认知。道德认知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就根本不可能形成某种类型的道德品质。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理想,面对现实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而产生的倾慕或鄙弃、热爱或憎恶、欣赏或不屑等态度倾向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包括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感、集体荣誉感、崇高感、荣辱感、厌恶感等。它可以通过情绪反应,通过表情或动作传递道德信息或示意行为的道德价值,直接表明对某种道德行为的态度,也可以以某种情绪强化或弱化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在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中,道德情感可以通过一种非理性的方式直接地、迅速地对某种道德现象进行道德判断,从而对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起到评价作用,使人们的某种行为受到激励或抑制、增强或减弱、持续或中断。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面对具体的道德情景时,克服困难,做出道德决断,使自己的行为动机、目的付诸实践的自觉努力和矢志不渝的坚持精神。它主要表现在履行道德义务的果断性、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性等方面,其主要功能在于使行为者果断地确定道德行为的方向,努力排除来自内心和外界的各种干扰,并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能够始终如一,恪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坚决履行道德义务,为实现道德理想顽强奋斗。没有道德意志的作用,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就不会转化为道德行为,更不可能产生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

4.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人们对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正确性和正义性的深刻而又坚定的信仰。道德信念是深刻的道德认知、炽热的道德情感、顽强的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和有机统一,具有持久、稳定、清晰的特点。在道德品质的构成中,道德信念处于主导和核心的地位,是道德行为发动与坚持下去的最深层次的根据与保障。具有坚定正确的道德信念的人,往往能热切地追求某种崇高的道德理想,不折不扣地完成道德准则的要求,忠实地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努力捍卫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没有道德信念,或者信念不坚定,或者持错误道德信念的人,他的道德行为就会出现反复、混乱,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

5.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个人受一定道德信念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外部活动方式。道德行为是品德重要的外部表现形式,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志。当个人按照某种活动方式长期稳定行事而达到自动化水平时,这种道德行为就称为道德习惯。在品德构成要素中,如果不去行动,不履行道德义务,不付诸道德实践,仅有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还不能说明已经形成了整体的道德品质。

品德心理形式的五个方面也构成品德心理的发展机制,即通过对社会道德的认同形成道德认知,进而产生关于善恶、荣辱、正义、公平、责任等稳定的道德情感,并升华为果断、坚韧、自控的道德意志,在这个基础之上,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从而指导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品德心理内容

品德心理内容主要包括道德需要、道德动机、道德自我意识等。

1.道德需要

道德需要是个体为了一定的利益或者为了满足自身成长和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对一定品德的欲求。表现为个人对于社会品德要求的一种趋近和遵守的心理状态。通常以一种不满足感和必要感而被品德修养的主体体验着。

2.道德动机

道德动机是具有品德修养的主体追求一定的品德信息以满足自己的某种品德需要的主观愿望。品德动机表现为个体对特定社会品德信息的关注和对一定品德行为的积极践行的状态。每个人的需要不同,动机就不同,产生满足动机的行为也不尽相同。当一个人产生加强自我品德修养的强烈需要时,如果目标明确而且可行,又有适宜的条件和诱因时,道德需要就转化为追求道德目标的动机。强烈的道德动机会引发积极的道德行动。

3.道德自我意识

道德自我意识是自己对自己的品德结构各方面的属性、状态、水平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道德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心理活动过程和状态。道德自我意识是个体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是进行道德修养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自我教育才能最终起作用,而自我意识是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关键。如果一个人道德自我意识比较正确而清晰,对自己的错误有羞耻感,就可能会在行动中自觉地加以改正。否则,则可能放任自我,导致不良行为发生。

(三)品德心理能力

品德心理能力是指个体完成品德活动的本领,是有效开展品德活动、实现品德目标的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包括对品德问题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包括对复杂的道德现象的认知、评价、判断、选择能力,还包括道德实践和修养能力。品德心理能力通过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品德知识,并接受一定的品德训练,特别是经过长期的实际锻炼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品德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形成较强的品德心理能力,促进个体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品德心理形式、心理内容和心理能力是个人品德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系统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矛盾统一关系。当个人的道德信念与其需要、动机、自我意识、品德践行能力等要素有机结合,转化为个人的品德行为时,社会道德所容纳的内容才能被受教育者真正接受。

三、品德形成的心理分析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1.道德概念的理解

道德概念是人对社会道德现象的一般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如同认识范围内概念的发展一样,受道德经验和思维能力的制约,中小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也是由直观的、具体的理解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本质的理解。

2.道德判断的发展

中小学生在道德判断上,总的趋势是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规律:

(1)从他律到自律。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学生的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即依靠他人的评价为标准)逐步发展到自律(即以自己独立的内在的评价为标准)的;最初的道德判断是在别人评价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往往是以成人或教师的评价为依据来进行判断,这在低年级特别明显,他们把老师当成道德的化身;以后慢慢学会独立地对别人进行评价,从受外部环境制约到受本身道德认知所支配。

(2)从对人到对己。由于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逐渐发展中,所以其道德判断总是从别人开始,逐步发展到自己。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低下,因而只会评价别人,而不善于评价自己;即使对他人的行为展开道德判断,也是拿成人的标准作为自己的评判尺度。到了中学,随着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学生开始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能够运用道德规范对自己的行为展开道德判断。

(3)从效果到动机。中小学生道德判断的依据是由行为后果逐步发展到行为动机,然后才达到后果与动机统一的水平。在道德判断过程中,绝大多数小学生只注意从行为效果对角色行为进行判断;而到初中阶段则注意到从行为的结果到行为结果的社会性质,进而与动机联系起来进行道德判断,开始认识到动机与效果的一致性;而到高中阶段则在进行道德判断时有了明显的社会倾向性。

(4)从片面到全面。中小学生的道德判断往往从带有较大的片面性逐步发展到比较全面、客观,从只看现象逐步发展到深入事物的本质。小学生和初中生的道德判断常常带有较大的片面性,以偏概全,易做出绝对的肯定或否定,而且往往附带强烈的个人情绪。到了高中阶段,逐渐能从几个维度来考虑问题,道德判断的片面性有所克服,能深入到行为的效果、人的内心品质、社会标准等。

(二)道德情感的形成

1.道德情感形式的发展

道德情感有三种形式: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即对某种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二是形象性的道德情感体验,这是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这是一种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更自觉的情绪体验,它是建立在对道德规范较深刻的认识基础上。

从发展的角度看,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在个体身上出现最早,但它并非是低水平的道德情感体验,它是在过去道德认识、道德经验的基础上所做出的直觉反应;随后出现的形象性道德情感体验由于与具体形象联系紧密,所以容易激起儿童强烈的情感共鸣;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在个体身上出现最晚,直到青年期才开始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这种情感体验建立在较深刻的道德认识基础上,因而比较稳定,对道德行为具有持久的动力作用。

2.移情能力的发展

移情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在情感上的相互作用。例如,当个体看到他人忍受痛苦或享受快乐时,自己也能体验到不安或愉快的情感。

研究表明,移情能力的发展具有三个水平,即个体水平、社会水平和综合水平,每个水平有其形成和发展的特征。

儿童的移情能力最初是从自我觉知和自我敏感开始的;同时,儿童又逐渐意识到别人也具有独立的内心活动;由此,儿童逐渐能清晰地区分自我与别人的不同的需要和情感,并且开始在观察到别人的情绪时有意识地唤起自己的有关经验,从而产生共鸣性的情绪体验,从而有了个体水平上的移情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道德经验日益增加,情感体验日益丰富,不仅能意识到每个人都能体察到别人的思想感情,而且还能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别人的情感变化。所以这时期儿童的移情能力已进入社会性控制的水平,已经有可能设身处地和推己及人地去做出利他的行为了。

此后,青少年在积累了极为丰富的道德经验以后,其反思能力也大为提高,他们在经历各种道德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着整合作用,把移情性体验的控制水平扩展到观念性的综合水平,因此已进入通情达理的境界了。

(三)道德意志的发展

中小学生道德意志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两方面。

1.坚持性的发展

坚持性是指在道德行为中决定贯彻始终的品德,是道德意志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的坚持性是随年级的增长而逐步发展的。从动力来源看,小学生完成任务主要依靠外部的影响,所以在坚持行为上缺乏自觉性,需要有一定的监督才能完成;中学生的坚持性已从外界权威的影响逐步转向内心的自觉支持完成任务了,具有使自己的意志行为服从于一定的道德原则和社会要求的自觉性和坚持性。然而,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的坚持性水平还是不高的,而且不稳定;即使在高中阶段,仍有相当部分学生不能自觉坚持完成任务。所以,对于中小学生,仍需提出严格的要求,并在培养训练过程中,有一定的检查、监督,才能不断提高其调节和控制能力。

2.自制力的发展

自制力是指在道德意志行为中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中小学生的自制力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的,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小学阶段学生自制力发展较为缓慢,初中以后发展速度开始加快。但就总体而言,中小学生的自制力还是水平不高,尤其是情绪控制能力弱,有相当大的冲动性。

(四)道德行为的形成

1.道德行为的发展水平

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有不同的发展水平,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根据学生道德行为的表现概括为四种水平:

(1)受外在监督的道德行为水平。学生最初的道德行为是在社会、集体、他人的监督下表现出来的,这种受外在监督的道德行为缺乏内在动机,需要时常监督,而且正确的道德行为不具有经常性和稳定性。

(2)效法榜样的模仿性道德行为水平。这种道德行为是在榜样的行为模式影响下表现出来的,它不带有强制性,往往带有情境性、主动性和形象性。

(3)形成道德习惯的道德行为水平。中小学生的这种道德行为,已经成为与一定的道德需要和倾向性相联系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它不需要外在的监督,已转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

(4)独立自觉的道德行为水平。中小学生的这种道德行为,已经把社会道德规范和要求转化为直接的自身道德需要,完全发自内心,无须外在的监督,也无须特别的意志努力;即使碰到干扰和困难,也能自己克服并坚持道德行为。

2.道德行为发展的一般趋势

中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通常表现出以下一些趋势:

(1)道德行为的发展与认识水平的提高相适应。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是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而得到相应发展的。小学儿童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其道德行为常由一些具体的、浅近的动机所引起。中学生由于抽象思维的发展,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能力较强,道德行为开始以社会的需要作为动机的基础。所以,中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与其认识水平的提高是相适应的。

(2)由外部调节向内部控制过渡。与道德判断从他律向自律的发展相对应,中小学生道德行为的调节也表现为从外部向内部过渡。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一般是在教师和父母的要求下或借鉴他人的情况下实现的,主要依靠外力的监督调节作用,很少出自学生内心的自觉需要。到了中学以后,学生调节行为的力量开始由控制向内心自觉的方向过渡,逐渐把教师或父母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需要,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日益得到发展。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养成。小学儿童在教师的要求下,通过行为规范的训练,掌握了一些具体的道德规范,但还未稳定下来成为道德习惯。进入初中后,才逐步养成初步的道德行为习惯。在这过程中,学生有一个“马鞍形”的发展曲线: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呈现小学低年级和初中年级高,而小学中高年级低的状况。其原因是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处于由教师和家长等外部因素调节的阶段,行为习惯虽缺乏自觉性且不稳定,但受到一定控制,还是表现出一定的水平;而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由于独立性的发展,有摆脱成人控制的倾向,外部控制作用减弱,但内部控制力量又还未形成,因此导致行为习惯水平的下降;进入初中以后,自觉性逐渐提高,内部控制力量形成,道德行为习惯水平重又上升。

3.道德行为的培养

道德行为习惯是个体思想品德的重要体现,是评价个体道德品质好坏的根本标志。通过行为训练可以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强化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所以,道德行为的培养是品德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教育者应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学生把社会思想准则和规范付诸实践,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这项工作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激发道德动机。道德动机是推动学生产生和完成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道德动机决定了道德行为的性质,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动机是十分重要的。道德动机的产生主要是与个人的道德需要、道德认识和道德情境等因素有关。高水平的道德认识、良好的道德情境、正确的道德需要,就可能产生高尚的道德动机。因此,教师要注意提升学生的道德需要,并促使其转化为高尚的道德动机;当学生发生动机冲突时,要教育学生依靠意志力促使道德动机战胜不道德动机,低级动机升华为高级动机,动摇的道德动机转化为坚定的道德动机,从而推动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巩固。

(2)增强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学生的意志品质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但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常有知错犯错的现象,就是缺乏道德意志力造成的。由于意志薄弱,学生常在外界的诱惑或内部需要的驱使下做出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所以进行品德培养必须同时抓道德意志力,尤其是抗诱惑力的锻炼。

(3)训练道德行为方式。掌握道德行为方式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所以教师应当通过适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方式的训练。训练有以下步骤:首先进行道德行为方式的讲解和典型行为分析。例如,文明礼貌行为的训练,应先说明各种场合正确的礼貌用语和行为举止,并列举典型行为加以分析,让学生掌握有关道德行为方式的知识。其次进行榜样示范。在讲解基础上,教师还应向学生提供榜样,展示有关道德行为方式,让学生观察学习。再次进行道德行为方式的练习与反馈。道德行为方式一定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教师应重视学生道德行为方式的练习,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纠正不适当的行为方式,强化正确的行为方式。

(4)养成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不需要外在的监督和意志努力即可自动实现的道德行为。它可使道德行为稳定下来,从而实现道德行为的自动化和经常化,因此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标志,是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

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是在反复训练和实践基础上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训练方式很多,有重复训练法、模拟训练法、角色扮演训练法、具体任务训练法、道德实践训练法和社会实践训练法等。要使学生通过有意练习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其次,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动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的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第三,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展,尽量及时给予强化。

有些习惯的养成可以单独通过简单的重复来进行,但是,行为习惯的培养属于整个道德品质培养的组成部分,所以要与道德动机的教育结合进行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www.daowen.com)

四、品德不良的矫正

品德不良是指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的现象。在学校里,品德不良的学生会严重影响整个班级或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走出学校还会严重地影响社会治安和败坏社会道德风尚。所以对他们品德不良的矫正,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前途,也关系着全体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风尚。

(一)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

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环境的消极因素,二是儿童本身的不良心理因素。

1.品德不良形成的客观环境因素

品德不良形成的各种环境因素可归纳为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

(1)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所接触的第一个后天环境,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思想意识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品德的形成。家庭的类型、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行为作风,教养方式都有意或无意地塑造着儿童的品德。

第一,溺爱型家庭。在这种家庭里,儿童被当做至高无上的“小皇帝”,不论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以至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对孩子的需求唯命是从。对孩子的错误和不合理的要求一味的迁就姑息,导致儿童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从而形成了任性、专横、自私、为所欲为等不良的品德习性。

第二,专横型家庭。这种家庭正好与溺爱型家庭相反。这种家庭的成员对儿童管理和教育十分严格,孩子的一切活动都由家长决定,甚至儿童的思想和想法家长都要进行干涉。当儿童违背了成人的要求,马上就会受到成人的严厉惩罚,这样就使儿童长期生活在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中,在情感上得不到充分慰籍。这样家庭的儿童多半软弱、毫无主见,缺乏独立性或者虚伪、欺骗、反抗、对立形成冷酷的报复心理。

第三,矛盾型家庭。这种家庭的成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不统一。例如,父母之间或父母与祖父母之间,一方可能过分阻止孩子的独立性,处处严格要求,而另一方可能当面反对,或背后对孩子有求必应,甚至对孩子说“你不要听他(她)的”,这种矛盾不一的管教后果,往往形成孩子的两面性。还有一种情况,家长的教育常常自相矛盾,一时严格要求,一本正经,容不得孩子半点过失,近于专横;过一段时间,又大加溺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弄得孩子不知所措,造成儿童虚伪、逢迎等性格特征。

第四,忽视型家庭。这种家庭对儿童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儿童优良品德的出现得不到家庭成员的支持和鼓励,同时儿童的不良品德的出现也得不到家庭成员的矫正和制止。比如,家里的钱物随便乱放,心中无数,孩子乱花钱也不过问,使得孩子从小养成自由散漫、挥霍无度的坏习惯,甚至从偷用家中钱物开始,发展到偷拿别人的东西。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其性格多半是任性、无纪律、粗暴等。

第五,破裂型家庭。这种家庭或者是双亲不全,如离婚后的单亲家庭,或者是家庭成员人际关系不好,整天吵架、闹事,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心灵受到刺激,对家庭无感情、不愿意回家,容易受社会上坏人的拉拢,走上错误道路。这种家庭的儿童多半会形成孤僻、多疑、冷漠、仇恨等性格特征。

第六,挫折型家庭。由于家庭中发生重大不幸事件,如重伤、破产或发生重大事故,如判刑、坐牢等,使家庭成员受到重大挫折,这会使儿童在精神上受到打击,引起情感和性格上的变化,如孤独、自卑、消极。在这种家庭中生活如果得不到必要的关怀与照顾,儿童的品德发展,就会出现不良后果。

第七,败坏型家庭。家庭成员本身就是品德不良者,公开教唆孩子做不该做的事。有些家庭不公开唆使孩子做坏事,但自己的不良行为经常暴露在孩子面前,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这些家庭的孩子形成不良品德是必然现象,而且矫正起来是十分困难的。

(2)不良的学校环境。儿童从六七岁开始,就进入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环境中,从小学到中学,要经历十几年的时间,而这一阶段,又恰恰是学生智力、人格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形成更具有主导意义。但是,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某些教育工作者由于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上的错误,以及缺乏教育科学知识的修养,给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蔓延和恶化造成了机会和条件。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片面的理解学校的教育任务。只抓智育,忽视德育,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只抓升学率,不抓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升学动机的培养;教师偏爱部分学习尖子,放弃对多数学生的管理教育等。使一般学生明显感到,学习上不优秀就低人一等。不能升学就没有前途,或把在学校学习看成是“混日子”,不愿好好学习,对学校,对老师缺乏情感等。如不彻底纠正这种错误,就会使学生朝着品德不良的方面发展。

第二,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不了解自己的学生。例如,学生的个性特征如何?在兴趣、能力、性格上有什么特点?他们的长处与短处是什么?这些学生是怎样发展成为品德不良的?家庭与社会起过什么作用?过去和现在的表现有何不同?如果教师对这些问题不清楚,不了解,也就不知如何教育学生,以致常常失掉或错过教育学生的关键时机,让社会上“团伙”有机可乘,从而使学生误入歧途。

第三,在教育过程中,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不当。例如,作业过多使学生负担过重,教师不了解情况盲目批评;更有甚者,当发现学生成绩不好,或感到出现了某种问题有损自己的面子时,便采取“高压”政策来挽回自己的面子,引起学生紧张、恐惧和反感的情绪。还有一种情况,由于教师要求过低,使学生感到在学习上无力可使,以致把一些剩余的精力用在一些不恰当的活动上,如经常做小动作等,结果又引起教师不满,加深了师生之间的隔阖,降低了品德教育的效果。

(3)不良的社会环境。

第一,社会环境是影响个体最长远、最全面的社会因素。不良的社会风气会伤害腐蚀学生。虽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但由于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一些社会规范还有待于重新验证和修正,因而许多社会不良风气就滋生和蔓延起来。例如,拜金主义、官本位思潮、讲排场、拉关系、讲究生活享受等腐朽现象,必然要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消极影响,使其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形成一些不良的道德行为。

第二,传媒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刊等,其主导倾向还是积极的正面的,但良莠不齐,总有些传媒在某些时空环境传播了负面效应的信息。即便传媒对一些消极社会现象进行批判时,由于儿童认知水平的局限,也往往使儿童从负面去效法和认同。

第三,反社会的非正式团体的存在。当前社会,存在着由不良分子和不法分子所组成的“团伙”或“黑帮”。他们聚合在一起,吸毒、偷盗、卖淫嫖娼等不法行为迭出,还经常采用拉拢、欺骗、诱惑、恫吓的手段驱使青少年与其一道做坏事。从而使青少年的心灵受到了毒害,沾染了不良品德恶习。

影响儿童品德不良的社会因素,除上述方面外,还有相当的消极因素。因此,在培养儿童道德品质和矫正不良道德品质时,应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着手,这样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心理因素

学生品德不良的形成,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的心理因素。其主要表现为:

(1)道德认识水平发展低下。道德认识是品德心理结构中首要环节。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基本前提。良好的道德认识水平,为良好的道德行为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发生不良道德行为,就是由于道德认识发展水平低下造成的。这主要表现为:其一,对道德准则和要求不能全面了解和理解,因而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其二,道德观念缺乏理论或事实的支持,因而道德信念极其脆弱;其三,在前两者基础上,对社会或社会中发生的各种事件,不能做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没有形成道德评价能力。

(2)道德情感的匮乏。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中的动力部分,是促进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意志的重要力量。经过调查发现,品德不良的儿童道德情感匮乏的主要表现是:其一,缺乏集体主义的荣誉感,却有“小团伙意识的集体荣誉感”;其二,缺乏责任感和义务感,不仅表现在社会、家庭和学校集体上,而且也表现在对自己的各个方面;其三,缺乏羞耻感,做了坏事,不仅不感到耻辱,反而还会引以为荣,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其四,缺乏自尊心。

(3)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意志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自我制约因素。许多儿童的品质不良和道德意志的薄弱有直接关系,其表现是:其一,缺乏意志的自觉性,没有长远的积极追求目标,只图暂时的个人的需求;其二,缺乏意志的果断性,在面对积极的追求和目标的行动时没有决心,同样在面对不良刺激的诱惑时,也没有断然与之决裂的果断,而是犹豫不决,最后又重新走上恢复恶习的老路;其二,缺乏意志的坚忍性,某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可能时而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中,但结果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不能将其坚持到底;其四,缺乏意志的自制性,不能或不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这是大多数品德不良儿童的主要心理特点。

(4)道德行为的不良习惯。道德行为习惯是品德心理结构的最高部分。良好的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必然结果。许多品德不良儿童,开始都是先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时日一长,就变成了不良行为习惯系统。而这种不良行为习惯系统又加固了其不良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其主要表现为:其一,伴随着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会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不是像常人那样产生羞愧感和负疚感;其二,对不良行为习惯缺乏意识性,当自己出现不良习惯时,自己反而意识不到,已经变成了一种稳固化的条件反射系统。

学生品德不良的心理因素还有许多,但上述四个方面是主要的。要纠正学生不良品德,就必须从上述四个方面着手,这样才能在主观上根治这个问题。

客观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是学生不良品德形成的外因,学生自身不良因素是品德不良形成的内因。这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学生不良品德产生的必然结果。因此,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既要消除产生不良品德的外在消极因素,也要消除产生不良品德的内在因素。这样,才能塑造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的个体。

(二)品德不良的矫正

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既要考虑客观方面的因素,也要考虑学生自身的因素。学生的品德不良不是短期内形成的,因此矫正也不会立即奏效。这里主要介绍一些矫正不良品德心理方面的依据。

1.形成是非观念,增强是非感

是非观念是道德认识构成道德观念中的首要环节,是非感是伴随着这种认识而产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是非观念,增强是非感是品德不良矫正的根本性问题。通过教育实践发现,帮助学生形成是非观念,增强是非感是极为重要的。那么,怎样做呢?

第一,应向他们介绍正确的是非观念,并指明其意义,同时指出不正确的是非观念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性。

第二,应以平等的、真诚的态度与他们交往,教育者切忌以师者长者教训的口吻与他们讲话,要以讨论的形式传输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观念。

第三,应允许他们在道德行为方面出现反复。当优良的道德品质出现时,应及时地予以表扬和肯定;当不良品德出现时,应及时加以批评和制止。

2.消除疑惧和逆反心理

疑惧和逆反心理是品德不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大多数品德不良的学生在发生了不良道德行为时,表面上会装作镇定自若,无所畏惧的神态,但其内心却是空虚的、紧张的、神经过敏的,因而他们随时准备着对他人的批评采取反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一味地采取高压政策,强行要其承认错误或改正,往往适得其反。因为这会加强他们的疑惧和逆反心理。教育者的正确方法是:

第一,教师要以真挚的、诚恳的态度对待他们,确实让他们感到教师从心底里想要他们变好,而不应让他们产生被废弃、蔑视的心理。

第二,教师要以事实做根据,就事论事,不要讲空话、大话、假话。

第三,教师要讲究教育艺术,要有正确的批评方法,要讲究场合、时间,不要使他们的自尊心崩溃。

3.加强意志,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品德不良的学生一般意志比较薄弱,在接受教育时,有时会表现出一些进步,但却经常反复。所以,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做到:

第一,要培养他们与诱因作斗争的能力和战胜不良习惯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要培养他们坚持良好行为习惯的意志品质。

第三,要为他们创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环境,尽量让他们与不良行为习惯的环境断绝关系。

第四,要给予他们相应的职责,以锻炼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使命感。

4.培养其自尊心

自尊心是个人的要求受到他人或社会、集体尊重的情感,它能促使学生珍惜自己在社会中的合理地位和声誉,同时,它也是学生纠正不良品德行为积极向上的动力。教育者要做到:

第一,要让学生对自尊心有正确的理解。

第二,要使学生的自尊心全面地发展。如果自尊心片面地发展,就可能促使学生只顾个人的荣誉和利益,而不顾社会的荣誉和利益。

第三,要使学生在自尊心的基础上,形成个人荣誉感。一个没有荣誉感的人,往往会对一切失去信心。

5.采取集体的教育方式

集体是具有高度紧密的人际关系的群体。品德不良的学生,大多是不被群体接纳或被群体抛弃的人,因而造成了他们的逆反心理或与社会对立的人格特征。因此,要矫正其不良品德就必须让他们回到集体中来,将其置身于集体之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者要做到:

第一,要教育集体成员从心理上接受他们,而不应敌视或抛弃他们。

第二,要让他们参加集体活动,通过活动巩固他们和集体的联系。

第三,要使他们形成相应的集体荣誉感。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最终产生热爱集体,自觉成为集体一员的情感。

6.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人的品德心理形成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既有年龄阶段性,同时也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在矫正学生不良品德时,就必须考虑到这个规律,切忌一刀切。

第一,学生的年级不同,教育方法也应不同。

第二,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同,教育的方法也应不同。

(三)品德不良的转化

品德不良是在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人的心理因素相互影响下,经过儿童长期的错误认识、体验、实践逐渐形成的。因此,品德不良的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恍然大悟,这个转化过程的难易、长短与他们不良品德形成的程度及形成的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大体上可分为醒悟、转变和自新等几个阶段。

1.醒悟阶段

醒悟阶段是品德不良转化过程的初始阶段。所谓的醒悟,就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产生悔改的意向。这种意向可能在两种情况下发生,一种是教育工作者的帮助,如对品德不良学生悔改的真诚愿望,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耐心的说服教育。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意向,不仅促进品德不良学生能够不断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且还由于对教师的强烈信任感,使他们愿意接受教育。另一种是品德不良学生开始认识到继续坚持错误的危害性。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意向原因可能是感受到了社会舆论对其错误的谴责,亲自耳闻目睹由错误所造成的后果,理解了必须改正错误的道理等。

前一种原因产生的悔改意向,往往带有“感恩”的特点,再不悔改,对不起教育工作者,后一种情况产生的悔改意向,往往带有自愿性和自觉性。只有把前一种意向和后一种意向结合起来,前一种意向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前一种意向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以至消失。

2.转变阶段

转变阶段是品德不良转化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建立在醒悟阶段基础之上的。所谓转变,就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受悔改意向的支配,在行为上发生一定的变化,更改。发生转变是一种可喜的进步,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仅是转变的开始,在整个转变过程中必然要经过不断矛盾运动才能最后成为一个新人。在不断的矛盾斗争中,有时可能正确的道德动机战胜了不道德的动机,新的行为方式克服了旧的行为方式,因而能继续前进。但有时也可能旧病复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复现象。因而,真正对待品德不良学生在转变阶段中的反复现象,对帮助他们彻底改过自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自新阶段

品德不良的学生经过较长时期的转化之后如不再出现反复,或是很少有反复,就逐步进入了自新阶段。进入自新阶段的品德不良学生完全以崭新的道德风貌出现在社会生活中,群众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爱护他们。而他们自己对前途也充满着希望,决心忏悔过去,永做新人。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强的上进心,非常注意用实际行动来冲刷自己过去的污点,以便进一步恢复自己的名誉和人格。品德不良学生改好了,老师就应实事求是地把他们看成是好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已经转变的青少年学生要加倍关心和爱护。充分信任,热情的鼓励,逐步提高要求,不断引导其前进,以使他们在人生道路中的关键之处,确立自己正确的航向。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态度?态度的心理成分有哪些?

2.什么是品德?品德与道德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3.品德的心理结构是如何构成的?

4.如何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

5.学生不良品行是怎样形成的?应采用哪些方法加以矫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