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现代心理学基础:学习动作技能的方法

现代心理学基础:学习动作技能的方法

时间:2024-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初步掌握动作技能时,学习者依据外部的视觉反馈来调节自己的动作,而在动作技能的熟练期,学习者主要依据内部的动觉反馈来操作或调节自己的动作。教师应依据动作技能结构内在联系,划分不同的学习任务,然后分阶段采取相应教学措施进行有计划的培养。教师首先应使学生懂得掌握某种动作技能的重要性,形成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动作技能的学习以一定的认识活动为基础。

现代心理学基础:学习动作技能的方法

一、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

动作技能区别于智力技能的根本特点,在于这类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构成的,是通过练习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一种合乎法则的随意行动方式。

(一)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动作技能的形成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认知阶段

学习动作技能的第一阶段,学生先要获得该技能的语词信息和程序规则,即通过外部的语词指导或动作示范,知道自己将做什么和如何做。学生也进行一些初步尝试,以了解学习任务是如何由一些从属技能构成整体的。例如,学习游泳的初期,学生首先观察教练的示范,力图记住教练做的每一个动作,在头脑中建立适当的动作表象,包括手如何划水,脚如何打水,头如何换气等。但这时只是为了使学生明了自己将做的动作的基本要求,而不是学会怎样在行动上做这件事情,所以需要伴有许多解释或说明,让学生获得与动作技能有关的认知学习基础。在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动作步骤的练习中,还需要复习这些认知成分。在前一章关于程序规则的教学策略中,有许多建议可供这里参考。

2.联系阶段

学习动作技能的第二阶段,学生开始学习如何用身体去实际从事一项活动,为此要建立外部刺激与动作之间的联系。例如,学习英文打字,要建立每个字母与固定的手指按压之间的视觉和触觉的联系,上次按压动作和下次按压动作之间的联系,还要建立从看手稿到找字母键之间的联系。通过反复练习,各个局部动作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以后就省去一些中间环节。同时,学生也要在前述的有关认知信息与实际要做的肌肉活动之间建立联系,这时习得的程序规则得到深化,并随着每一步骤的实际练习,使程序规则变得更有意义。技能学习在此阶段的基本任务是把局部动作组成比较大的行为单元,最后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动作,但动作还不够流畅和熟练。

3.自动化阶段

学习动作技能的第三阶段,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馈,学生从一个笨拙的呆板的“新手”进步为一个熟练的协调的“专家”了。由于各个局部动作之间的联系已相当牢固,许多中间环节已被压缩,多余动作消失,动作系列已联合成有机的整体被固定下来。学生完成整套动作不仅正确、流畅,而且不需要付诸很大的努力,只需要很少的意识控制即可。例如,熟练的打字员把视觉集中在看样稿,依靠手的肌肉线索自如控制,键盘打字已经自动化了。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所谓熟练操作指动作已达到较高速度,准确、流畅、灵活自如,且对动作很少或不必有意识注意。熟练操作可以通过人们完成动作的速度性、准确性、协调性、反应性、应变性等指标来测量,也可通过熟练化操作所反应的特征来衡量。研究表明,熟练操作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

在动作技能形成初期,各种动作都受意识支配调节,否则,动作就会出现停顿或错误。通过反复练习,一旦动作达到熟练程度,准确无误时,意识调控被自动化所取代,动作是无意识进行的。例如,熟练的电脑操作员,可以不看键盘迅速地打字。

2.能利用细微的线索

在初步掌握动作技能时,学习者只能对那些很明显的线索(如教练的提醒纠正等视听线索)发生反应,不能觉察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和错误。而动作熟练后,学习者能觉察到自己动作的细微差别,仅凭细微的线索就能改进调整自己的动作,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例如,优秀排球运动员可敏锐根据对方移动时的步伐,弹跳时的动作,手的动作,判定对方来球的速度、重量、球的落点而迅速地选择扣球或拦网或吊球。

3.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动作技能的反馈包括两类:一是外部反馈,即对反应结果的悉知;另一类为内部反馈,即以肌肉活动本身的动觉刺激形式出现。在初步掌握动作技能时,学习者依据外部的视觉反馈来调节自己的动作,而在动作技能的熟练期,学习者主要依据内部的动觉反馈来操作或调节自己的动作。如希金斯等的研究表明,熟练的专家甚至尚未等到肌肉信号的到来,便能预料到它给自己的肌肉发出了不正确的指令,在错误发生之前,能收回这个指令。

4.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

所谓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是指经过长期的练习而在长时记忆中形成的关于动作的有组织的系统性知识,它使完整的操作流畅地执行。拉斯罗做过一个在剥夺视觉、听觉、触觉和动觉条件下,用早已熟练了的手指敲桌子的技能去按打字机键的再学习实验,结果发现,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达到某一阶段时,人的头脑中就会产生运动的指导程序,并以此程序来控制运动。(www.daowen.com)

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检验动作的熟练程度,更重要的是考察在不利条件下表现出的操作水平。一般说来,越熟练的动作,越能在外界情况变化下或面临紧急情况时维持正常操作水平。例如,最优秀的飞行员能在遭遇飓风袭击的恶劣气候条件下,维持协调和准确的操作,保证飞机安全飞行。

二、动作技能的学习

动作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应依据动作技能结构内在联系,划分不同的学习任务,然后分阶段采取相应教学措施进行有计划的培养。

(一)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情境

学习者要学习任何一种动作技能都必须首先理解任务的性质和学习的情境,这是培养动作技能的必要条件和内在原因。教师首先应使学生懂得掌握某种动作技能的重要性,形成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其次,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提出动作技能应达到的目标,向他们提出适当的切实可行的期望,使学生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形成对自己的正确估价,能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学习任务的目标而调控练习过程。

(二)示范与讲解

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在动作技能的形成中具有导向功能,能引导学生做出规范性的动作。研究表明,指导者的示范与讲解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不同。根据观察学习原理,教师在示范之初要注意降低示范速度,分解示范动作,以便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动作的结构与特点,更好地观察与模仿。

动作技能的学习以一定的认识活动为基础。教师在示范时,还应简明扼要地向学生讲解一些操作原理,特别是讲清动作概念。沈德立、阴国恩(1983)曾让大、中学生被试形成镜画(即按多角星性的镜像来描摹该图形)技能,结果发现,凡是已经形成镜画技能的被试,他们都掌握了镜画技能的动作概念;凡是未形成镜画技能的被试,则没有掌握镜画技能的动作概念。这说明,动作概念是否掌握,决定着技能是否形成。因此,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掌握动作的原理、概念等操作性知识。

(三)练习与反馈

任何复杂的动作技能都必须通过练习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但练习不是单纯或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时,学习者必须调动感知、记忆、思维等多种认知成分的积极参与,必须有效地改善形成动作技能的四个条件,即顺序、偶合、连贯和强化,练习才是有价值的。

首先,要采用多种练习方法。练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实地练习法,即在实习基地学生依据所学的知识从事实际操作,以形成动作技能的办法。

(2)程序训练法,即运用程序教学原理,把学生的动作技能划分为若干阶段,要求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学习,教师不断给予强化与矫正,以提高动作效率的方法。

(3)动作—时间分析法,即测量每个动作所需要的时间,排除无效动作,减少不必要的动作环节,取得最佳活动效率的办法。这也是工效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4)心理练习法,即指身体不实际活动,而是在头脑内进行练习的形式。例如,里查森曾评述了11个有关心理练习研究,包括打网球、倒车、投标枪、肌肉耐力、理牌、玩魔术等技能,他的结论是,心理练习与作业改进有一定相关,如果将心理练习与身体练习相结合,其效果更佳。

(5)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法。集中练习是指长时间地连续练习到掌握为止,而分散练习将练习的时间分为多次进行。一般说来,分散练习可以避免长时间练习所产生的抑制疲劳或厌烦情绪,效果较佳。但怀特利的研究表明,在集中练习的条件下,学习者的动作在一段时间的休息之后,能恢复到分散练习的效果。

其次,要注意练习周期,克服“高原现象”。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各种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练习时而进步,时而退步的波动起伏现象,甚至出现进步暂停或下降,难以有所提高的“高原现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是成绩的提高往往需要以新的结构和新的方法代替旧的结构和旧的方法,缺乏新旧交替,成绩进步常会暂时停止。但新旧交替时会出现暂时不适应,成绩暂时下降。二是练习时间较长,兴趣下降,注意力分散,产生厌倦或疲劳。三是练习环境、练习工具或教师指导方式的改变等。要克服上述现象,关键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原因,对症下药,改善练习方法和练习环境,利用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以增强信心和学习的兴趣。

第三,提供恰当的反馈。通过反馈,学生才能辨别动作的正误,知晓自己动作是否达到要求,反馈可分为内部的与外部的,及时的与延迟的。采用何种反馈,应根据任务的性质、学习者的学习进程而定。埃尔林研究了有关文献认为,若是连续的任务,如开车、滑冰等,及时反馈是重要的;若是不连续的任务,如徒手画一条规定长度的线段、投掷铅球等,则延迟反馈并不影响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