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能的概念
(一)技能的含义
所谓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自动化的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在人的行动中,动作或智力活动通过练习一旦达到熟练的程度,就不需要由意志对它们一一进行调节和控制,只要有某个动作,它就可以按一定的顺序引起一系列动作,实现自动化。例如,有人可以不看键盘快速给计算机输入信息;汽车司机可以灵活自如地驾驶汽车;学生在做基本演算时,不必要经过步步运算,就可以得出结果。这种熟练的动作或智力上的快速操作和运算,可以说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但是,技能的自动化,绝不意味着人们的行动可以不受意识的控制和支配。如果活动中的任何一个动作环节发生了障碍,或者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则会很快发现并开始有意识地调整活动,以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技能自动化只是意识控制的降低,并不是无意识的。
技能是在领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获得的。领会有关的知识是技能形成的前提;反复地练习与实践,是技能形成的基础;行为动作或智力活动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是技能形成的标志。
技能和能力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技能是指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及其熟练程度,而能力则是顺利完成活动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技能形成的前提条件,一个人能力发展的水平和差异,主要表现在形成相应技能的难易程度和对技能调节的灵活性上。同时,技能的形成又会促进各种能力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各种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只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经过技能的中介,成为稳定的心理特点之后,才能发展成为能力。所以,技能是从知识掌握到能力形成与发展之间的中介环节。
技能与技巧的差异仅仅表现在熟练程度上。技巧是在掌握技能要领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练习和不断改进动作的过程中形成的,其动作或智力活动方式更简捷准确,完善程度和自动化水平更高,因而能更加顺利和圆满地完成某项任务。
技巧是熟练的产物,是高水平的技能。正因为如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把技能、技巧与习惯混淆,其实它们是不同的概念。习惯常常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是实现某种自动化动作的一种需要。在一定情况下,不实现这种动作,人们就会有某种不适感。例如,养成吸烟习惯的人,处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时,就会感到难受;有午休习惯的人,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到了中午就有睡意。技能、技巧和习惯都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但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技能、技巧是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方式,人们可以根据活动任务需要灵活地利用它或停止它。习惯已成为个人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否能得到满足,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情绪情感。技能、技巧有水平高低之分,有量的差异,而习惯有好坏之分,是质的差异。良好的习惯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教师的责任就在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技能的特点
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是在后天不断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它不同于本能行为。
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是控制动作执行的工具。当然,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但又不同于知识。
第三,技能的活动方式不是任意的动作组合,相反,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体现了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符合活动的内在规律,不是一般的随意性动作。只有合乎一定的法则,才能对活动的对象进行有效的加工、改造,才能使对象本身朝着预期的目标发生变化,也才能对活动本身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
二、技能的分类
根据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类。
(一)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或运动技能。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写字、绘画、打字,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田径、球类、游泳、体操、射击;生产劳动方面的车、铣、刨、磨;交通方面的骑车、开车、驾驶飞机等活动方式,都是动作技能的范畴。
动作技能按动作是否连贯可分为连贯的和不连贯的动作技能。连贯的动作技能需要对外部情境进行不断的调节,而且技能的完成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先后次序。例如,骑自行车、开汽车、舞蹈、弹琴、打字、滑冰等活动中需要用连贯的技能。不连贯的动作技能是一种自始至终能清晰可辨,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技能。例如,射击(射箭)、投篮、投标、举重、按电钮、紧急刹车等都是典型的不连贯的动作技能活动。
动作技能按进行过程中情境是否变化可以分为封闭的动作技能与开放的动作技能。封闭的动作技能是指外部情境在本质上相同的情况下,动作始终如一的技能,如跳水、体操和射击等,对它的要求是动作尽可能准确、稳定。开放的动作技能是指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技能,如打乒乓球、击剑、驾驶汽车等。对它的要求是依据临场情况作出恰当而准确的判断,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动作。
动作技能按进行过程中参与的肌肉群可分为细微型动作技能与粗放型动作技能。细微型动作技能是依靠小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一般不需要激烈的大运动,而依靠比较狭窄的空间领域进行手、脚、眼的巧妙的协调动作,如打字、弹琴就是这类动作技能。粗放型动作技能是依靠大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执行动作时伴有强有力的大肌肉收缩和通过全身运动的神经—肌肉协调动作,如举重、铁饼、标枪就属这类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按进行过程中是否使用器械分为徒手型动作技能与器械性动作技能。凡是依靠操作自身的机体来实现的动作技能都属于徒手型动作技能,如跑步、自由体操等活动就是徒手型动作技能,动作技能依靠操作一定的器械来实现的叫器械性动作技能,如打字、单杠、双杠、高低杠等。
(二)智力技能(www.daowen.com)
智力技能,又称认知技能或者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如演算、作文构思、实验设计等。智力技能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在认知特定事物解决具体问题时,这些心理活动按合理完善的方式自动地进行,其中思维活动是它的主要成分。因此,有人又把智力技能叫做思维技能。由此可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方法,是智力技能的本质特征。
智力技能按内容和概括化程度,可以分为一般智力技能和特殊智力技能。一般智力技能是指认识活动的技能,包括观察技能、思维技能、记忆技能、想象技能。特殊智力技能是在专门领域中形成并发展的智力技能,如阅读技能、计算技能和写作技能。
一般智力技能要通过特殊智力技能得到表现,特殊智力技能又必须建立在一般智力技能基础上。任何一般智力技能的运用,都需要有具体的内容。比如思维,分析、综合是思维的基本技能,分析什么对象,综合什么材料,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使思维技能在一定的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而在专业活动中表现的技能就是特殊的智力技能。当然,任何一种特殊的智力技能是不能离开一般的智力技能的,如写作技能离不开观察、思维、想象、记忆技能,并受一般智力技能的制约。
(三)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关系
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活动对象不同。动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范畴,活动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显而易见的骨骼和肌肉操作,可以被观察、被感知。智力技能的活动对象是头脑中的映像,不是客体本身,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于观念范畴,不具有相应的物质形式,看不见、摸不着。智力技能只能在大脑内借助于内部言语内隐地进行,只能通过难以觉察的映像变化来判断其存在,具有隐藏性。
其次,活动结构不同。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连锁,不能省略。智力技能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可以高度省略、高度减缩,甚至难以觉察到其活动全部过程。
最后,活动要求不同。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应联结,智力技能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动作技能本身有智力活动的参与,包含有智力技能的成分。一个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即按照某种结构组织起来的动作序列,而其中必须包含执行程序。这个执行程序就是动作技能中的智力技能的成分了,愈是熟练的动作技能愈要依赖于智力技能作用的发挥。例如,打乒乓球主要是手、眼和躯体间的相互配合动作。但是,怎样打却要经过大脑,受主观意识的调整,即智力活动参与其中。
其次,智力技能也受动作技能的制约,动作技能的外部动作是智力技能的最初依据,通过外部动作的内化而转化为智力技能。
最后,完成复杂的活动既需动作技能也需智力技能的参与。在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时,人总是手脑并用的,既需要智力技能,也需要运动技能。例如,笔算主要是头脑中的“心算”,需要用手加以记录;体操主要是骨骼肌的活动,但这种活动受人的心理图式的支配和调节。
三、掌握技能的意义
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不是一般随意动作的组合。正因为这种特性,使它能够对个体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既表现在对执行顺序的调控上,又表现在对执行方式的调控上。同时,技能也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使个体能够适应各种不断变化的情景。具体对学生来说,技能具有以下作用。
(一)掌握技能有利于学生获取经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经验获得的过程是人脑对外在事物的反映过程,而这种反映又是通过一系列的智力技能实现的。技能调节着经验获得的过程,决定经验获得的速度和水平,是经验获得的手段。同时,技能又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技能的形成是以领会知识为前提,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会促进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因为技能的形成是反复练习的结果,一般来说,练习就是运用概念、原理和法则的过程,即抽象知识具体化的过程,这必然会加深学生对相应的概念和特殊原理与法则的本质理解。
(二)掌握技能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促进智能的发展
技能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条件,而且也是影响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了技能,就能熟练地按合理的方式去完成某种动作的认知活动,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技能,尽管是具有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仍然不会使问题顺利地得到解决。因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包含着一系列的智力活动和外部动作活动,从形成问题表征,确定问题的性质和类型,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到具体的实施,都是通过智力和操作动作实现的。有的学生在理解概念时,由于分析、比较、抽象技能较差,就难以掌握有关事物的本质属性,这必然会影响学生智能的发展。研究表明,造就某方面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有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有关的技能,只具备了教育学、心理学、专业课以及其他邻近学科的知识,而不具备教育教学技能、技巧,仍然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所以,智能的发展是以技能为基础的。
(三)掌握技能是进行学习的必要手段
听、说、读、写、运算、实验等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功课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一定的书写技能,学生就难以把注意力分配到听课和记笔记上。所以,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以便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