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会迁移。没有学习迁移,任何形式的学习都难以成功。特别是在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学习的知识总是有限的,有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延而陈旧,如果学生能够学会迁移,不仅学习的内容会更加广泛,而且适应新情境、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现代学习理论要求学习的目标之一是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或同类课题。为此,心理学家们十分重视学习的迁移问题,并提出口号:为迁移而教学。
一、学习迁移的内涵与类型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例如,一种外语的学习有助于另一种外语的学习;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写作能力的形成;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推理能力的发展等,这些都属于迁移现象。心理学家通常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迁移作了以下分类。
(一)根据学习迁移的效果,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它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例如,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反之,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干扰或阻碍作用,则是负迁移,也称消极迁移。
(二)根据学习迁移的方向,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如学习汉语拼音对学习汉字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例如,学生学习了生物的概念后,就会使原有的动物、植物的概念发生变化。又如假定学习A在前,学习B在后,学习A对学习B的影响即为顺向迁移,反之学习B对学习A的影响为逆向迁移。阅读学习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产生顺向正迁移。又如学习汉语语音对后来学习英语语音会产生顺向负迁移。
(三)根据学习迁移的水平,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分类。他把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知识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横向或水平迁移,即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如加法的交换律到乘法的交换律。纵向迁移又称垂直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前面所论述的上位学习、下位学习。
二、学习迁移的理论
心理学家们很早就研究了知识的迁移问题,并且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从多方面揭示了迁移的实质,使我们对迁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在这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主张人类的心理是由不同的官能组成的,认为通过对人的心理官能进行训练,可以使该官能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促进迁移。这种学说来自于官能心理学,是一种古老的迁移理论。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具有不同分工,分别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官能组成,这些官能用来完成不同的活动,如人们运用记忆官能进行记忆活动,运用推理官能进行推理活动等。这样就可以像训练身体肌肉能力一样来训练各种官能,而各种官能的增强,就可以极大地促进有关的心理活动。这种观点主张假如学生在学校内进行解决难题的训练,那么,他们以后到校外将成为有能力的问题解决者。假若通过数学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那么推理能力的提高,可以使他成为较有理性的人,这有助于学生以后对于类似问题的解决。
(二)共同因素说
这一学说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和吴伟士提出,认为两种学习之间具有共同成分或共同因素时才会产生迁移。特别是桑代克首先通过大量实验否定了形式训练说,如他曾训练被试的知觉能力,像对长度和重量的判断能力,让被试先练习对l英寸至2英寸直线长度的估计,并取得较大的进步,然而,这些被试却不能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对6英寸至12英寸直线长度的估计上。后来,他根据自己的实验认识到只有当两种心理机能具有并共同作为因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的改进。他发现由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之所以会发生,决定于两个情境具有共同元素的程度,据此,他提出其共同元素迁移说。这里的共同因素包括经验上的基本事实(像长度、颜色和数量等)、工作方法、一般原理或态度等,不过,桑代克主要关注的是共同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三)概括化理论
这个理论由心理学家贾德提出。他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了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贾德认为两种学习之间之所以会产生迁移,主要是因为从一种学习中所获得的一般原理,可以运用于两种学习之中,两种学习之间的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发现两种学习中内在所遵循的共同原理,才是产生迁移的根本。
这一理论是根据贾德著名的“水下打靶”实验提出的。实验以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为被试,并将他们分成AB两组,让他们练习水中打靶。对A组被试先教给光在水中的折射原理,然后进行练习。而对B组则只进行练习和尝试,不教给原理。在练习时,先将靶子位于水下12英寸处,并测得两组被试成绩相当。这主要是因为开始练习时,这些学生的主要精力都花在学习打靶操作上,说明理论并不能代替实际的练习。在后来的实验中,把靶子移到水下4英寸处。这时两组的成绩明显不同,不知道折射原理的B组学生由于难以将自己运用水下12英寸的投掷经验迁移到水下4英寸的投掷实验之中,发生错误较多;而知道折射原理的A组,则能很快适应水下4英寸的条件。贾德将这个结果解释为:“……学生在理论知识的背景上,理解了实际情况之后,就能利用概括了的经验去迅速地解决需要按实际情况作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后来有人做过很多类似的实验,基本都证实了贾德的结论。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对原理理解和概括得越好,在新情境中的学习迁移越好。可见,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核心的、基本的概念进行抽象和概括,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迁移。
(四)关系理论
这个理论由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提出,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突然领悟两种学习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的结果。苛勒曾用实验证明了这种理论。
苛勒的“小鸡觅食”实验是支持这一理论的经典实验。实验设计是先训练被试总是从两种纸的一张上找到食物,这两种纸的颜色分别是浅灰和深灰,且食物总是放到深灰色那张纸上。在被试完全学会了准确地从深灰色纸上获得食物之后,用一张比深灰更深颜色的纸代替浅灰的那张。这时来观察被试究竟到哪一张纸上去取食。假若被试还是到原来的那张纸上取食,那么就证实了共同元素说;假若被试到新放的那张纸上去取食,则说明被试不是对共同元素作出反应,而是对两张纸之间的关系有所领悟。苛勒的实验证明被试倾向于到颜色更深的那张新纸上去取食。苛勒正是根据这个实验依据提出其关系理论的。苛勒还用3岁儿童做类似的取得糖果的实验,结果100%的孩子都到新的更深灰色的纸上取得糖果。因此,他认为对事物之间关系的领悟是获得迁移的真正手段,人们越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就越能对其进行概括,并加以推广,从而促进迁移。
从以上内容来看,关系理论与概括化理论并非矛盾,因为越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关系就越能对其进行抽象概括,因此,关系理论可视为概括化理论的补充。
(五)认知结构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大都十分重视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布鲁纳和奥苏伯尔曾把迁移放在学习者的整个认知结构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迁移的理论。在他们看来,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产生广泛迁移的根本。例如,布鲁纳特别强调学科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的学习,在他看来,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有助于对知识的迁移。
奥苏伯尔也曾指出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以及稳定性或清晰性会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他认为过去的经验通过对认知结构发生作用而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到新的有意义学习。因此,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着迁移。有意义学习都某种程度地受到认知结构的影响,反过来这种习得的经验通过修正认知结构而产生迁移。可见,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结构总是一个关键变量,尽管它不是有意地受到操纵来确保它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
关于影响迁移的因素奥苏伯尔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通过认知结构的特征发生影响的。如果学生在某一领域的认知结构清晰度、稳定性、概括性和包容性越高,迁移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影响迁移的因素不仅是由于前后两种学习的相似程度,还取决于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和内容方面的特征。奥苏伯尔认为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会影响新的学习,即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我们应联系实际,明确认识这些因素,积极促进知识的迁移。(www.daowen.com)
三、促进知识迁移的策略
(一)合理选定教材,科学呈现教材
根据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好的教材结构能够简化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所以应合理选定教材,教材知识的呈现应体现以下要求:①有序性。由于学生实现迁移的重要条件是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同点,因此,教材的呈现顺序要合理,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好的教材本身,就可以起到“组织者”的作用。最佳的教材序列要反映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现不断分化和融会贯通的原则,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材的呈现应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总之,教师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②概括性。教材中要有较高的概括性、包容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效力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则,它们是教材的中心,学生领会这些知识,可以促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③实用性。教材的内容要考虑有用性,学生通过学习后,能经常运用这些知识,如成语、四则运算等知识就具有较高的价值性,这些知识使学生的迁移广泛且效果好。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强调对知识的理解与概括
贾德的概括化理论表明,学生一旦掌握有关的原理并使之概括化,就能产生广泛的迁移。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因为基础知识总是包含某些一般原理,是知识结构中的骨干和联系知识的中心,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越多,越容易产生迁移。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强调这些基础知识的一般原理对其他知识的指导意义,突出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会概括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复习和练习,以达到熟练记忆和运用的目的。
现代认知理论主张有意义学习,这种学习和机械学习不同,它强调理解对于知识的保持和应用的作用。一般来说,真正理解了的东西,不论它如何改变,人们总能认识它。因此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有关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在有意义学习中,同化论的核心也是解决理解问题。通过对知识之间上下位关系的认识,学生在认知结构的适当地方找到其位置,从而达到理解。同化论的这种观点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水平,这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广泛迁移。
(三)发现学习材料的共同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根据上面的迁移理论,两种学习之间要产生迁移,关键在于发现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吉克与霍尔约克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包含两种:一种是结构特性的相似,即学习材料的本质相似,如原理、规则或事件间的关系等。另一种是表面特性的相似,如某些具体的事例内容、学习情境中的环境因素等。实现迁移的重要条件是发现材料之间的本质相似,而在实际的学习中,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往往潜藏于内部,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练习认识事物之间同一性或相似性,尤其是区分表面相似性与结构相似性的机会,使学生形成概括或归纳思维,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共同性。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迁移到其他学习情境中,如数学课同实地勘测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四)充分利用定势作用,提高迁移的效果
定势也称心向,对知识的迁移具有双重作用。定势对于知识迁移的影响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在定势作用与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致时,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促进作用,反之会产生干扰作用。例如,有人在进行实验室无意义音节记忆实验时发现:被试在记忆数列无意义音节之后,前面的大量练习所形成的定势作用,影响到后面的记忆,使其记忆速度明显加快。也有实验证实,定势作用有时还会干扰人们对于问题的解决,使人们的思路往往受到限制。鉴于定势作用的双重性,在教育教学中,就要求教师既要培养学生解决类似问题的心向,又要引导学生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有关问题时积极地从其他角度来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利用定势作用,提高迁移的效果。
(五)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掌握概括化的认知策略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学生仅仅求得保持好所学的信息内容远远不够,还必须了解在什么条件下,如何迁移所学的内容,提高迁移的有效性等。形成良好的认知策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大量的研究已发现,科学而灵活的学习方法,良好的认知策略是促进正迁移的关键所在。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一方面是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它对具体的学科有指导作用,如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学生应学会抓住重点内容的方法,看懂图表的方法,使用工具书的方法,观察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方法,设计和实施生物实验的方法等。另一方面是对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全面指导作用的方法,在这里特别强调心智技能,即认知策略。大量的事实证明,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学习,帮助他们掌握概括化的认知策略对于高速、有效地促进学习迁移具有普遍意义。
(六)创造师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学习迁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对学习的迁移产生消极的干扰作用。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较好地调动各个器官工作的积极性。例如,在记忆层面上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信息的提取;在意识水平上,有利于个体对前后学习情境的全局知觉和对学习材料内在联系的领悟,有利于学习正迁移的实现。在情感及态度上,如果学生自信心强、并且有迁移愿望和迁移的兴趣,迁移就会顺利进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态度的指导,唤起和保持学生积极的情感,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态度,对学校、教师和同学的态度以及对自己的态度。同时,只有当学生对知识的价值有充分的认识后,才能对其产生兴趣,激发起动机,从而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
思考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
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应用概念学习迁移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认知结构理论
2.什么是知识的表征?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各自的表征方式。
3.举例说明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有哪些?作为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消除不利影响,促进学生科学地理解与掌握概念。
4.举例说明知识的应用过程。
5.规则的学习与意义是什么?
6.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和促进概念形成的教学策略各是什么?
7.如何理解“为迁移而教”,谈谈你的观点。
8.请对学习迁移的主要理论进行概括和评价。
9.如果你是教师,请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举例说明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