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觉与知觉概述
(一)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我们不但能够了解外界各种刺激物的各种属性,如物体的颜色、气味、软硬、光滑或粗糙和它的温度等,同时,感觉也能反映来源于机体内部的刺激,了解身体内部的状况和变化,如舒适、疼痛、饥渴等。总之,不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映或是内部刺激的反映,感觉都是刺激给予感觉器官的直接感受,是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虽然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却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首先,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们能够认识外界物体的颜色、气味、软硬等,从而能够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同时,通过感觉还能认识自身的状态,实现自我调节,如饥择食、渴择饮。其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人们要正常地生活,必须和环境保持平衡,如果信息超载或不足,都会破坏机体与研究的平衡。有人认为大城市中由于信息超载,会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相反,由“感觉剥夺”造成的信息不足,将使人无法忍受,产生不安和痛苦。最后,感觉是一切较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感觉是最初级的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活动必须建立在感觉提供的原始资料基础上。人的情绪体验也必须依赖于人对环境和身体内部状态的感觉。因此,没有感觉,一切心理现象都将无从产生。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对同一事物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整体的认识,即知觉,如闻到香味是感觉,知道香味来自于玫瑰花则是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的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知识经验越丰富对物体的知觉越完善,越全面,如显微镜下的血样,只要不是色盲,无论谁看都是红色的;但医生还能看出里边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以及人的健康状况。
感觉是知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的前提和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感觉和知觉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人们通常把它们合称为感知觉。
(二)感觉与知觉的种类
1.感觉的种类
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
2.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是人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它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主要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空间知觉是在后天环境中学习获得的。
(2)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提供时间线索的客观依据有: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计时工具、人体有节律的生理过程、情绪因素、年龄、知识经验、职业和训练等。
(3)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它依赖于对象运行的速度、距离以及观察者本身所处的状态。
二、感受性发展变化的规律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呈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所发生的作用叫刺激,发生作用的事物叫刺激物。一种感觉器官只对一种刺激最敏感,如眼睛对光最敏感,按压只能引起模糊的光感而不能清楚地看见物体。某种感觉器官感觉最敏锐的那种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
人的每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和感觉阀限都有两种形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阀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阀限。
并不是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我们的感觉。过弱的刺激如落在皮肤上的尘埃,我们是觉察不到的。刺激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我们觉察到。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在数量上呈反比关系。如果用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在刺激物能引起感觉的基础上,如果变化刺激量,并不是量的任何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的。例如,在原有200支烛光上再加上1支烛光,我们是觉察不出光的强度有所改变的;一定要增加2支烛光或更多,才能觉察出前后两种光在强度上的差别。为了引起一个差别感觉,刺激必须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的数量。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1834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如果以I表示最初的刺激强度,以I+ΔI表示刚刚觉察出有变化的刺激强度,那么在一定范围内,每种感觉的差别阈限都是一种相对的常数,用数学公式表示即为:
(二)感受性发展变化的规律
1.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例如,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这叫对暗适应;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叫对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市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这是温度觉得适应。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痛觉则难以适应,因为痛觉具有保护性的作用。在各种感觉适应的现象中,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其他适应过程一般都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
2.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例如,电灯灭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这就是视觉的后象;声音停止以后,还有余音萦绕,这是听觉的后象。与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象叫正后象,如看到白光以后眼睛里仍保留着白光的感觉;与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象叫负后象,如看到灯灭了,眼睛里却留下了一个黑色灯泡的形象。正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后象持续的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www.daowen.com)
3.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如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了(即马赫带现象),这是明度的对比;又如,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如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了;从冷水里出来再到稍热一点的水里却觉得水更热了。
4.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例如,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蓝色看起来觉得清凉;听节奏鲜明的音乐时,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这些现象都叫做联觉。
人的感受性在生活和劳动实践的长期锻炼中,可以大大提高和发展,特别是通过某些特殊训练。例如,音乐家的听音能力、画家的色彩辨别能力及空间知觉就比一般人发达。
三、知觉的基本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外来刺激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称为知觉的选择性。由于知觉的选择性,人并不是对所有刺激产生反映,而是只对某些刺激加以反映。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很多,从客观方面讲有刺激的变化、对比位置、强度、运动、反复等;从主观方面讲有个体的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等。
(二)知觉的整体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把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过程。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在形成对客观事物整体性知觉时,客观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强的部分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弱的部分。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强的刺激物并不完全都是物理强度。刺激物的物理强度很弱,但如果它对于人的生活具有重大意义,这种刺激物也可成为复合刺激物中强的组成部分。
(三)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给予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主要受个人的知识经验、言语指导、实践活动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是以个体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的,个体的知识经验不同,在知觉同一对象时,对它的理解就不同,知觉结果也就不同。
(四)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过程中,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的物理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仍然保持相对的稳定和不变,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在知觉的恒常性中,视知觉的恒常性十分明显。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颜色、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方向恒常性。知觉恒常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人类能更有效地适应环境。
四、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常用的直观教学形式
(1)实物直观:通过观察实物和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方式,为知识的领会理解提供感性材料。
(2)教具直观(模像直观):通过模型、仪器、图片、图表、幻灯等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而提供感性材料。
(3)言语直观:通过语言的生动具体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二)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1)强度律。根据感知对刺激物选择性的规律,作用于感觉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人们清楚地感知到。所谓强度,与其说是绝对强度起作用,还不如说是相对强度起作用。例如,刺激纷扰的白天听不到的某种沙沙声,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却听得非常清晰。据此,教师讲课声音的高低,板书字体和直观教具的大小等,就不宜过高、过大,当然也不能过低、过小。
(2)差异律。根据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对比规律,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愈大,对象就被感知得越清晰;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愈小,对象就被感知得越模糊。在讲课时,教师有意把某些重要材料(如定义、公式、典型实例等)讲得慢此,声音高些,并重复一两次。又如,教科书中把重要的材料用粗体字印出,批改作业用红色笔等。
(3)变动律。根据相对静止背景上运动对象易被知觉的规律,教师应设法使教具变静为动。例如,活动卡片,活动模型及电影、电视、录像、幻灯片视听工具。
(4)理解律。感知到的事物不一定会理解,但理解了的事物一定会更好地感知它们。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教师应当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加深对感知对象的理解。
(5)协同律。在感知过程中,多种感知共同参与能提高感知效果;如果单纯运用某一种感知,则会降低感知效果。17世纪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要求尽可能利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我国古代的许多学者提出学习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的心到。其目的都是要通过多种感知的渠道,以获得丰富的知识。感知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要求在直观教学中,动员学生以多种分析器参加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