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重要目标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重要目标

时间:2024-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国体,就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统治。有鉴于此,我们党把建设民主政治的任务提到战略高度,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伟大目标。因此,这三项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缺一不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需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重要目标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政治

1.民主的含义

“民主”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它的本意是指“人民的权利”或“多数人的统治”。民主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形态。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里,曾经有过一种非国家形态的民主,恩格斯称之为“古代自然成长的民主制”,列宁称之为“原始的民主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是君主专政制度,只有欧洲极少数国家在个别时期因特殊历史条件出现过民主制,如古希腊雅典共和国、中世纪的某些城市共和国。到了资本主义时代,作为国家形式的民主,才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里建立和发展起来,成为最普遍最基本的国家形式。

资本主义民主,作为封建专制的对立物而出现,在历史上是一大进步,它用议会制代替君主制,用选举制否定世袭制,用任期制废除终身制,从制度上排除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祸害。但是,这种民主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因而是资产阶级用来保障自己财产权、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进行统治的工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垄断了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则一无所有,因而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忍受资本家的剥削。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决定了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不可能在政治上同资产阶级享有平等的民主权利。资产阶级民主,不过是资产阶级实行统治的最精致的形式。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空前地推动了民主的发展,使专供富人享受的虚假的资产阶级民主,变成了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享有的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民主

作为国家制度,民主有两个方面:由哪个阶级掌握政权、居于统治地位和享有民主,这是民主的本质,属于国体方面;如何实现民主,采取什么形式组织政权,这是民主的形式,属于政体方面。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其次是指这种由绝大多数人实行的统治,必须通过民主制的政治组织形式来实现。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和政体问题。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国体,就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建立无产阶级政治统治。在这种制度下,绝大多数人享有最广泛的民主,对占人口极少数的敌人实行专政。在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政体,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一方面,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运用民主的方法和手段调整内部关系;另一方面,又必须服从在民主基础上形成的集中统一领导,用社会主义法制纪律来约束自己。这种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就构成社会主义的民主制。

二、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教训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没有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一条是没有切实建设民主政治。“文化大革命”之后,邓小平痛定思痛,深感建立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并强调:“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有鉴于此,我们党把建设民主政治的任务提到战略高度,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伟大目标。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党的基本路线规定,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都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柱;但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又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保证和支持作用。因此,这三项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缺一不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了,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増强责任感,使人民更好地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同时,有利于对极少数的敌对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这样,就把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保障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培养和选拔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可以充分发挥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党和国家可以从中发现和选拔符合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的大批优秀干部和专业人才,形成浩浩荡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队伍。同时,还可以使各级领导层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巩固和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可以为将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需要。当民主得到完全充分的发展时,作为国家形态的民主也就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也就要到来。(www.daowen.com)

三、民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需要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经济文化越落后,发展民主政治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越不成熟,建设的时期也就越长。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的,现在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不能长期滞后也不能强行超前,更不能急于求成。邓小平多次指出: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既要看到发展民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又要看到民主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和渐进性。这是因为:

第一,我国还没有根本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更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而且很不平衡,人民生活也不富裕,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还比较低,文盲、半文盲占全国总人口的1/4,大多数人缺乏民主意识、民主知识和民主习惯,影响了他们参政和议政的能力。

第二,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长期存在。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影响多,民主法制少。建国后,我们对肃清思想政治方面封建残余影响的重要性又估计不足,还有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等。这一切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障碍,但要完全清除它们,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

第三,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律要有一个过程。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过程的认识,对于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形式、制度、措施、办法的选择,对于民主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处理,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对此,只有依靠反复实践和探索,需要一个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任务。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民主建设的基本方针应当是着眼于实效、着眼于调动基层和群众的积极性,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致力于基本制度的完善。既要反对急于求成、提出不切实际的主张和要求,也要反对安于现状、止步不前,以及某种消极情绪。要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规律,批判地借鉴外国经验,还要努力创造发展民主所需要的条件。

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1.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力的主渠道。它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根据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以及我国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具体情况,我们的人民代表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即在基层实行直接选举,在省(市)、中央实行代表选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议事程序进一步规范化;人民代表参政议政的素质显著提高;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任免、监督以及行使其他国家权力的职能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但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必须不断发展。当前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要根据宪法的规定,积极推进民主选举,进一步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职能和监督职能,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各种制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密切人民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地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呼声,更好地代表人民,接受人民监督。

2.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中居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同共产党通力合作,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和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并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的联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