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析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析

时间:2024-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需要不断推动自身的完善、发展、进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析

一、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増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对于确定当前工作的主要任务,制订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我们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的主要矛盾都是由其基本矛盾决定的,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的主要矛盾。作为消灭了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社会,它的主要矛盾也同剥削社会不同,不再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而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在夺取政权之后,无产阶级要利用自己的统治,尽可能地増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在《苏维埃政权当前的任务》中也指出,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必然要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就我国来看,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虽然在一定范围内阶级斗争还会长期存在,但剥削阶级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那种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解决人民日益増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我们党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验和教训所作出的科学总结。在党的八大上,已经形成了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初步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并且指出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家。但是,这条正确的路线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和执行,从1957年反右斗争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阶级斗争仍然被错误地当作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结果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悲剧,生产力发展遭到极大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对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概括,认识到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増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全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点,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二十多年来的实践,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増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验证了对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认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还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虽然说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人民的各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社会主义还很不发达,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把消灭贫穷和落后放在全部工作的首要地位。只有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

第一,发展生产力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无法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必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满足日益更新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就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条件。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就要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尽快増加生产力的总量。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更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迅速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第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要求。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我国仍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努力采取措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只有通过发展生产力,才能够从根本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保障社会主义制度;只有通过发展生产力,才能够带来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在建国以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们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并不完全清楚,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片面强调“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等,使得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各种矛盾日益突出。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抓住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社会产品才会丰富,人民生活才能改善,社会才能取得更大进步。

第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要求。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也一定能拿今后的大量事实来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国际国内的实践证明,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候,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就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来,社会主义制度就能够达到巩固和发展;而在生产力发展相对缓慢甚至停滞的时候,社会主义就会遇到很多曲折和困难,还有可能导致失败。苏联和东欧的悲剧就是沉痛的教训。

第五,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必由之路,是为早日进入共产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需要不断推动自身的完善、发展、进步;只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才能够实现共产主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目标。因此,发展生产力是向共产主义过渡、达到人类社会崇高理想的必然要求。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此同时,还必须努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所谓社会全面进步,是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

党的十二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三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四大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十五大全面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政治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经济方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文化方面,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展民主、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目标。(www.daowen.com)

社会全面进步同发展社会生产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经济建设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而社会全面发展则是搞好经济建设的保障。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首先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经济十分落后、人民极端贫困的状况下,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实现充分的民主政治,都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同样,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没有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完善,那么就无法形成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经济发展就会失去目标和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建立。

因此,我们在思考和理解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时候,必须有全面的眼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思想方法,从社会发展的整体和实质来加以正确的认识和把握。

四、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在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后,全国上下都在努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是一项伟大而全新的事业,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从另一个意义来说,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因此,就需要有一个检验和判别改革实践和和各项政策措施是非得失的标准。

1979年,邓小平指出:“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1980年他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増长。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1983年他强调:“各项工作都要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有些人对改革仍然存在着疑虑,提出不同评价和意见,纠缠于姓“社”姓“资”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増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着重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的三个方面,分别体现了三个不同层次改革的目标。生产力标准是相对于经济领域改革而言的,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够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健全社会的全部目标,只有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科技、教育、国防等方面进行系统、配套的改革,综合国力全面増强,才能够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社会。而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国力増强,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増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只有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达到改革开放的根本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

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力标准。马克思主义一贯主张,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衡量和评价一切社会制度和社会活动的根本尺度。毛泽东指出,判断各政党一切政策是否进步以及进步程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它对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也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増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运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处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三个有利于”标准既反对我们整天纠缠于姓“资”姓“社”之中,又不是要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问姓“资”姓“社”。按照这个标准,我们既不能把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本来姓“社”的东西加以排斥;也不能对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可以为“资”所用又能为“社”所用的东西完全拒绝;就是对确实姓“资”的东西,只要在一定条件下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也可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当利用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要求,使我们破除了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错误观念,从而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3.为什么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如何正确理解“三个有利于”是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