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理论概要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理论概要

时间:2024-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世界面临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新形势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前提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在总结我国和别国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理论概要

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也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胜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重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具体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是分不开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

虽然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不到现成答案,只能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完成的,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经验的正确总结——毛泽东思想。这次飞跃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广大劳动人民真正当家作了主人。第二次飞跃的领导核心是邓小平同志,通过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飞跃提出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这次飞跃,我们找到了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直接的理论成果就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党的十五大上,正式作出了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性决策,在修改后的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个决策明确表示要全面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

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自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949101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并逐步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到1956年为止,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正式确立。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又面临着新的历史性课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虽然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指导思想,但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亲历社会主义的实践,我们所能借鉴的只有苏联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在实践中也并非都取得了成功,不一定能适合中国实际。因此,只能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别国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4月,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标志着我党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开始。同年9月召开了党的八大,会议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増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19572月,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又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理论。可以说,在这段时间里,党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很多成果,认识也进一步深入,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由于对苏联模式的弊端缺乏根本性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缺乏深刻的理解,因而一些正确思想和观点没有能够坚持下来,出现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严重失误,并导致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党和国家遭受了建国后最重大的挫折。

1956年开始的长达20年的探索,为社会主义发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惨痛的教训也昭示我们,虽然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也必须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我们的建设事业取得胜利。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任何一种科学的理论都不是凭空出现、随意形成的,都是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的客观需求。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世界面临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新形势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前提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在总结我国和别国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

1.世界形势和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与新要求

20世纪以来,世界形势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前半个世纪,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相互之间战争不断,广大被压迫、被奴役的民族为争取独立解放而掀起一次次革命浪潮;后半个世纪,国际形势有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得到了较快发展,许多殖民地国家也先后获得独立,期待社会经济状况尽快得到改善。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形势呈现出从革命与战争向和平与发展转变的特点。虽然说局部的战争仍然时有发生,新的战争危险仍然存在,但是从总体趋势来看,各个国家都在把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广大民众生活作为当务之急,对于现存的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也尽可能谋求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来加以和平解决。因此,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从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力推动下,资本主义进入内涵发展阶段,相互竞争的方式不再是通过战争,而是通过金融科技和贸易;争夺的对象也不再是殖民地,而是人才、资金和技术。同时随着生产国际化和资金国际化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相制约又互相依存,因而都不希望有战争,主要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

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来看,战后初期东西方处于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随着政治上的独立和经济上逐渐自主,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经济力量。欧共体和日本的经济快速发展,并谋求政治上的更大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倾向得到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人民都在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从各国军备竞赛的发展状况看,20世纪人类已经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而且有了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的经历,战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已经使我们的整个地球处于被毁灭的可能中。因此,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已经成为各国人民共同的心声和时代的潮流。(www.daowen.com)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来看,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却越来越穷。要改变这种局面,发展中国家必须在世界和平的大环境中努力发展经济,摆脱落后的面貌。发达国家也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如果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发达国家发展经济也可能会遇到难题。所以,“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和新工业的浪潮,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改变了世界面貌,国际间竞争由军事实力的较量转变为以科学技术来提高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革命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18世纪后期开始的以蒸汽机发明和应用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现的以内燃机和一系列电力技术为核心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二战以后兴起的第三次新技术革命则几乎在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都有所突破,尤其在能源、信息、电子生物工程方面更取得了重要成就。这些成果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増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而广大社会主义国家,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错过了发展的机遇,致使政治、经济诸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并导致了苏联、东欧的巨变。但同时这也为社会主义敲响了警钟,使各社会主义政党更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地寻求改革和发展。因此,邓小平同志说:“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正是由于对时代的主题和科学技术革命有了充分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邓小平同志才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方针,邓小平理论正是在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下,顺应时代要求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全新的事业,它在不断地摸索前进的道路,在总结过去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邓小平理论就是在总结和吸取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的经验教训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积累的正反两面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世界上第一个年轻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受到帝国主义的严密封锁和包围,随时存在战争威胁。为了迅速増强国家经济实力,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经济高速増长,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忽视了经济效益和市场机制,形成了所有制单一、政企不分、党政不分的格局。这种模式使苏联变成了世界经济强国,保证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导致苏联模式封闭半封闭的弊端进一步暴露。备战战略已不适应时代要求,原有体制下企业缺乏活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十分缓慢,因而经济増长率不断下降,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终于发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宣告了苏联模式的失败。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终结,究其根源,还在于苏联及东欧各国没有及时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改革陈旧的社会主义模式。

我国在建国初期也基本上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到1956年,苏共20大和波匈事件使我们认识到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形成了一些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针政策。但由于对改革认识不足,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未能把这种探索发展下去,在“左”倾路线的干扰下,急于求成,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了祸国殃民的十年内乱。邓小平同志后来在谈到“文化大革命”时说:“那件事,看起来是坏事,但归根到底也是好事,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我们的面貌,这样坏事就变成了好事。为什么我们能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了现行的一系列政策,就是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积累的一切有益的理论成果,成为邓小平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同时,过去所犯的错误也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总结

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这次会议全面纠正了“左”倾错误,坚决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此开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理论也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阶段。通过拨乱反正,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带来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经济特区的成功试验,更使中国大踏步地走向改革开放。这一系列实践,标志着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始形成。在党的十二大上,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从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邓小平理论也逐步展开,形成初步轮廓。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随后他通过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从理论上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十二届三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使经济体制改革有了理论依据,推动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给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在十三大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方面,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

从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的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全面总结、完善并走向体系化的阶段。十三大以后,邓小平进一步充实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目标作了深入的思考。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他科学地分析了困扰人们思想的许多问题,强调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要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明确了社会主义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并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十四大上,完整、科学地概括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内容,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四大以来,在“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基本方针指引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迈上了更高的台阶。

党的十五大做出了历史性的决策,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励。他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广,就是邓小平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