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杭州:城市形象与软实力

杭州:城市形象与软实力

时间:2024-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特色城市分析范例之一:杭州一、选择的原因1.地理位置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的交通枢纽。杭州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副省级城市第三、全国大中城市第八。

杭州:城市形象与软实力

第一节 特色城市分析范例之一:杭州

一、选择的原因

1.地理位置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的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

杭州近临上海,处在以上海为核心的两小时经济圈内。拟建设的沪杭快速轨道交通网一旦建成,将使两地的时空距离缩短到40分钟之内。此外,铁路以及高速公路与上海的方便对接,使得杭州与上海之间的“同城效应”十分显著,有利于杭州承接和放大上海的辐射效应,两地之间“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态势逐步显现。

2.自然地貌

杭州属于江南水乡地貌,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杭州水系发达,五水共生,江就是钱塘江,湖是西湖,海是杭州湾,河是大运河,溪就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城而过。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低山丘陵,东北部属浙北平原,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物产丰富。杭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

3.历史文脉

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 200多年的历史。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跨湖桥遗址的发掘显示,早在8 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 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史界称为文明的曙光。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杭州古称钱唐。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五代时的吴越国(公元907年—978年)在杭州建都。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原钱塘、仁和县并置杭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划杭县城区等地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

4.休闲旅游

杭州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每年吸引两千多万中外游客。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古往今来的人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提起杭州,必提西湖,三面环山,一水抱城,湖光山色,“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除西湖外,杭州还拥有另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五个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和青山湖森林公园,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首个国家级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杭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观同样丰富多彩,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个、国家级博物馆5个。古代庭、园、楼、阁、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帘玉带、烟柳画桥,或万千姿态、蔚然奇观,或山清水秀、风情万种,尤以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王庙、西泠印社、龙井、虎跑泉等最为著名。

经过近几年的打造,杭州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经济环境,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主导,围绕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的目标,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会展旅游和休闲旅游,形成“三位一体”的产业格局,使得“游在杭州”成为一个比较知名的品牌。

5.综合实力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副省级城市,综合实力增长显著。以经济为例,2006年杭州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3 440.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3%。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为51 871元,增长13.0%;按常住人口计算为45 163元,增长10.4%。杭州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副省级城市第三、全国大中城市第八。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0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杭州城市竞争力在内地城市中排名第五位;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连续三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一位。

6.城市知名度

杭州在国内以及亚洲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以日本东京经济大学传播学部的一项调查结果为例,通过对日本东京、大阪1 000份的问卷调查,得出中国七大旅游城市在日本公民中的知名度和认知度。结果如下:知名度最高的七个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香港、西安、杭州、大连和桂林;第一提及率前七位的城市是上海、北京、香港、西安、桂林、杭州、大连;按照提示知名度的排序是上海、大连、西安、杭州、苏州、桂林、成都(北京因特殊的首都因素不被提示在内);好感度排序为(北京除外)上海、桂林、西安、杭州、大连、苏州、成都;旅游意向度为(北京除外)上海、西安、杭州、桂林、大连、成都、苏州;旅游偏好(首选度)(北京除外)中上海遥遥领先,其次是桂林、杭州、西安,再次是成都、大连和苏州。而宁波在提示知名度、旅游意向、好感度三项上列第八位[1]

二、城市形象定位

1.生活品质之城

杭州的城市形象相当丰富,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推陈出新,更新频率之高,同类城市几乎无所能比。至今,最权威的杭州的城市定位出自2003年编制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调研的结果来看,此定位得到杭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同,并认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三者合一,便是杭州独特的城市性质。

根据杭州的城市特质,杭州市委、市政府以及旅游委等相关政府部门,近年来提出了很多近似于定位性质的形象口号:休闲之都、爱情之都、女装之都、会展之都、天堂硅谷、生物医药港、中国茶都、动漫之都等。从2006年9月起,杭州市专门组建了由艺术界、文化界、社会学界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人士组成的专家组,研究制定评审标准,向全国公开征集“杭州城市品牌”,共收到词条4 620个。经过专家初审、市民公开投票等方式,最终确定了杭州的城市品牌——生活品质之城,后由杭州市第十次党代会将“生活品质之城”作为杭州的城市品牌。“生活品质之城”的总品牌之下包括“社会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经济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五个方面。

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目标:实现从中等发达水平向发达水平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群众经济生活殷实富足、文化生活丰富充实、政治生活生动活泼、社会生活安全有序、环境生活舒适便利,人人生活更幸福,身心更健康,初步打响“生活品质之城”品牌。

社会生活品质:“更殷实、更健康、更文明、更舒适、更便捷、更优美、更满意”,生于此城的人们自豪,游于此城的观赏者惊羡,居于此城的人们幸福,对杭州的评价是挂在人们脸上肯定的笑容。

政治生活品质:杭州,这是一座人性化的大气城市,也是一座规范化的平安之城。一个生活高标准的“平安杭州”让人们舒心安逸的梦想成为现实。

文化生活品质:杭州,这是一座年轻充满活力的城市,你可以眼见她的新装多亮丽;这是一座古老、意味隽永的城市,你可以触碰到她历史的弦音。

经济生活品质:从“西湖时代”大步迈向“钱塘江时代”,鸟语花香的西子湖与大气磅礴的钱塘江琴瑟相和,共同推进杭州大都市化的到来。

环境生活品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一湖双塔三岛三堤”,市区“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大运河“一馆两带两场三园六埠十五桥”……胜景构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此外,杭州拥有诸多重量级的荣誉: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最具活力城市、十大经济活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世界银行金牌城市、全国幸福指数最高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群众满意率最高城市等。

2.杭州城市定位的历史沿革

●北宋:东南第一洲

据《宋会要》记载,北宋时期,杭州“邑屋华丽,盖十余万家”,已经有“东南第一洲”之称。当时,全国的商税、酒曲税额度杭州居第一,首都汴梁则次之。

●南宋:首都

公元1138年南宋定都杭州后,易其名曰“临安”,历代皇帝大兴土木,建起南跨吴山、北临运河、东南依钱塘江、西濒西湖的宏伟都城,建起了“九曲城”。

●元:世界最华丽之城

元朝定都北京时,杭州仍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第一大都市。马可·波罗在闻名于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把杭州称为“天堂之城”、“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新中国成立初:旅游参观城市

杭州是全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参观城市。

●1953年:以风景休疗养为主的城市

国家建工部和苏联专家穆欣帮助杭州制定城市初步规划,认为杭州应该是“风景兼文教和轻工业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性质是‘以风景休疗养为主的城市’”。

●1956年到1959年: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城市

大跃进”时期,杭州的城市目标定为“建设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城市”,于是杭州钢铁厂等4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初步形成了从艮山门到半山的重工业区。

●改革开放后: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

1979年,杭州的总体规划提出,杭州的城市性质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浙江省的省会”,产业经济方面重点发展丝绸工业和电子仪表等其他轻工业。

●1993年: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杭州市重新定位,它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1999年:游、学、住、创业在杭州

杭州市根据自身特点,提出“游在杭州、学在杭州、住在杭州、创业在杭州”及天堂硅谷等目标。

●2001年:爱情之都

2001年七夕前夕,杭州市旅委以“解读白娘子爱情之谜,演绎人世间最美情怀——人间天堂、爱情杭州”为主要宣传口号,要把这座城市变成天下有情人向往的乐土——“爱情之都”。(www.daowen.com)

●2001年:休闲之都

杭州市政府宣布将申办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并打造杭州成为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休闲之都”。2006年4月到10月,以“休闲——改变人类生活”为主题的世界休闲博览会在杭州举办,杭州“休闲之都”的形象更加巩固。

●2001年:女装之都

2001年底,杭州提出打造“中国女装之都”的目标,希望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杭州成为中国女装的设计、制造、销售中心,打响“中国女装看杭州”的品牌。

●2002年:会展之都

杭州借西湖国际会议中心奠基之机,正式宣布开始打造会展之都。

●2005年:中国茶都

首届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在杭州隆重开幕,杭州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十家机构授予“中国茶都”的称号。

●2005年:动漫之都

杭州借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举办之机,伴随杭州动漫产业的发展,宣布将把杭州打造成为中国的“动漫之都”。

三、旅游形象定位

“东方休闲之都、人间幸福天堂”是杭州的旅游形象定位,也是杭州的旅游形象品牌。近年来,杭州围绕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深入实施“旅游西进”战略,大力整合以“三江四湖一山一河一溪三址”为重点的旅游资源,形成大杭州、大旅游、大发展的格局。以西博会、休博会为载体,打造以“东方休闲之都”为主题的观光休闲产品,加快旅游业从观光游“一枝独秀”向观光、会展、休闲“三位一体”的转变。同时通过促进商贸与物流业升级,打造物流中心,使杭州成为“游憩购物天堂”。

围绕杭州的旅游形象,杭州旅委根据海外、大陆两个市场,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及针对性的营销和推介:入境旅游市场重点巩固日本和韩国市场,稳定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市场等传统入境市场,全力拓展欧美市场。在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和包装上,重点与上海、黄山联手打造“名城(上海)——名湖(西湖、千岛湖)——名山(黄山)”旅游线,使之成为与中国传统旅游线路相媲美的国际精品旅游线,主要吸引欧美团体游客;与上海、苏州联手提升“天堂之旅”线路品牌,主要吸引来上海的外国游客;与南京、宁波联手推出“民国旅游线”,重点吸引港澳台地区的游客。通过细化市场,力争使杭州入境游人数升至全国城市第五位。国内旅游市场重点开拓上海都市圈一、二、三级客源城市,京津都市圈和广州都市圈一、二级城市;开发福建与华中地区一级城市客源。同时通过市县两级旅游节庆活动,重点打响杭州丝绸女装和茶文化“国色天香”专项旅游线路品牌。2007年前三季度,杭州就接待国内游客3 218.88万人次,1—10月接待入境游客174.26万人次,旅游经济发展迅速[2]。据介绍,2008年,杭州市旅委将进一步加大力度,与相关部门联手,率先启动旅游新型业态专项规划,如实施西湖群山徒步游专项规划、推出京杭运河国际旅游资源等。

此外,事件营销与区域联合营销也将是杭州旅游2008年的工作重点。2008年杭州将以“奥运旅游和世博旅游专项计划”为重点,实施“大事件营销工程”。杭州将与国、中、青总社等合作,推出连接北京、上海、西安、桂林、杭州等城市的“奥运中国精华旅游线”,重点强化奥运、世博营销网络。同时,杭州也将深化区域合作,联手周边城市推出“新天堂之旅”、“环杭州湾之旅”、“三名线”等产品,并在杭州新概念之旅的基础上,推出“杭州(都市经济圈)新概念旅游”产品,进一步开发包装杭州一地游、深度游产品。

四、城市形象特色营销

1.聘请形象代言人,借名人营销杭州

为城市聘请形象代言人,已经得到很多城市的认同。2000年,香港专门设计了著名的城市新品牌形象“飞龙在天”,而且大张旗鼓地邀请香港著名影星如刘德华成龙等出任城市品牌形象代言人,在全世界大力推广香港的旅游城市形象,并制作了“动感之都”的城市形象片,传播香港新的城市品牌。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纽约市用普通消防队员担任城市形象代言人,通过宣传他们平凡、敬业、履责、勇于承担的精神,让人感受到纽约平凡动人的一面。而上海,通过先后聘请姚明刘翔为形象代言人,通过高度和速度的象征,形象地传播了上海的城市特质。

2004年,杭州首次聘请“女子十二乐坊”作为旅游形象代言人,通过乐队的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柔情与豪放相结合的形象定位,很好地传播了杭州的旅游形象,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特别是日本游客。

2.事件营销,借大型活动营销杭州

2006年4月22日至10月22日,杭州举办了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博览会以“休闲——改变人类生活”为主题,融休闲、旅游、娱乐、会议、展览、大型活动于一体,并与第八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实现“两会联动”,推广先进休闲理念,倡导健康休闲方式,让人们享受高质量的休闲服务和丰富的休闲体验。

从杭州休博会本身来看,尽管休博会品牌备受争议,也没有得到杭州以及外部参观者的较为满意的评价,但作为2006世界休闲博览会的主会场,杭州还是向世人充分展现了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创业天堂等形象,进一步打响了“东方休闲之都”的品牌。

3.特色活动,增添拳头产品

以西湖浓厚的历史人文和秀丽的自然风光为创作源泉,深入挖掘杭州的古老民间传说、神话,使西湖人文历史的代表性元素得以重现,同时借助高科技手法再造“西湖雨”,从一个侧面反映雨中西湖和西湖之雨的自然神韵,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等合作,打造了世界唯一的都市山水实景演出——印象西湖。“天堂一景,人间一梦。”以波澜起伏的西湖水为舞台,柔美的水面、变幻的美景,使演出分外生动自然。演出采用独特的升降隐藏式看台,带来分外宽广的视野和独特的俯瞰视角,每一个位置即使不观看表演都是欣赏西湖全景图的绝佳所在。而个人环绕音响系统更是国内首创,结合大型的定向音响系统,带来震撼的音乐感受。

五、杭州未来发展

按照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杭州将进一步打响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天堂硅谷四张“金名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将努力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城乡区域协调互动,人与人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实力强、体制机制活、城市品位高、人文气息浓、生态环境美、社会秩序好、生活品质优的“和谐杭州”。

此外,“十一五”期间,杭州将进一步加大杭州都市经济圈的构建力度,在推进杭州中心城市与五县(市)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基础上,加强杭州与湖州、嘉兴、绍兴等相邻县(市)的合作发展,将杭州“一个半小时经济圈”由市域扩展到“都市经济圈”。此外,还将积极扩大与金华、衢州和安徽黄山、宣城及江西上饶、景德镇等地的合作,促进跨区域发展。

就杭州中心城区而言,“十一五”期间,将注重城市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增强杭州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着力推进“一主三副六组团”建设,即提升主城功能,合力推进副城建设,加快义蓬、瓜沥、临浦、塘栖、余杭和良渚六个组团建设,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

在文化名城建设方面,将发挥杭州的人文优势,弘扬“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名城和科技强市、教育强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

六、小结

1.领导高度重视城市形象建设

近年来,杭州的城市形象建设之所以如此成功,除了自然禀赋优越等因素之外,也与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在调研中,笔者无数次地听到受访者肯定杭州市委、市政府为此所做出的努力。多年来,杭州市领导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注重杭州城市形象的塑造,注重城市形象的建设,使得杭州城市形象不断提升,直至形成目前的“生活品质之城”的杭州城市品牌,取得了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共赢。

2.对城市形象进行系统性研究,不断丰富和提升

在国内城市中,杭州对城市形象的研究较为重视。多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就杭州的城市形象定位、城市品牌等进行了持续性、系统性的研究,不断丰富并提升了杭州的城市形象,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早在1997年,杭州市政府就要求杭州城建等部门进行杭州城市的研究课题,由杭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牵头,组成了包括建委、科委、园文局、规划局、规划设计院等单位专家参加的课题组,对杭州城市形象进行了历时一年的研究。

2001年,杭州市委宣传部又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合作,进行了《杭州“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总体形象研究》,认为杭州的城市形象应该是“人间天堂,快乐杭州”,以体现杭州城市所具有的自信、开朗、进取、奋发的精神特征和杭州人包容、豁达、宽厚、博大、文明、健康的性格特征。“人间天堂”是杭州人民创造城市历史、取得伟大成就的展示,是历史赋予杭州的美誉;“快乐杭州”则是现时杭州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展现出来的精神风采,也是未来发展的取向。这样的杭州应该是人们向往的乐土——工作的乐土、学习的乐土、创业的乐土、生活的乐土、居住的乐土、旅游休闲的乐土。

2003年,杭州市委政研室、市旅委等部门,联合《都市快报》就杭州城市形象定位在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中开展了系列讨论,并经多方论证,提出打造“生态休闲之都”的目标,认为杭州未来建设唯有将生态环境置于首位,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才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才有实际意义。同时,唯有具有地方生态的本土文化,才最具垄断性,任何地方、任何时代都是无法取代的。

2006年9月起,杭州市通过公开征集“杭州城市品牌”,最终确定了“生活品质之城”的品牌。

3.注重城市形象建设的持续性

围绕城市形象,多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政府机构进行了诸多研究,从结果来看,并没有使杭州的城市形象出现混乱的局面,相反却使杭州的城市形象不断得到提升,也使得杭州的城市形象定位日益清晰,并最终形成“生活品质之城”的城市形象品牌。可以说,杭州市先后提出“塑造人文精神”、“推进和谐创业”、“提高生活品质”的目标,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将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环境等五大生活品质作为一个整体,注重和谐,互为支撑。

4.积极“走出去”,进行城市形象推介

从海内外角度来说,杭州已经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在国内,杭州城市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远远超出其他副省级城市。但是杭州相关部门并没有就此停步,相反还投入巨资,有针对性地进行城市形象推介,提升杭州的知名度。

近几年,杭州花大力气进行以旅游形象为主的城市形象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日韩市场、东南亚市场和我国港台地区市场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如2006年3月,在香港地区举办“美丽之都·魅力杭州”主题宣传促销活动;2006年7月25日—8月2日,在日本举行招商引资、旅游促销宣传活动;2006年9月23日—28日,在英国举办“利兹中国周”活动,开展新闻宣传、文化交流、图片展览等系列活动,扩大了杭州的影响力。

另外,在2007中国(大陆)最具幸福感的十座城市评选中,成都与杭州榜上有名,两地政府抓住一个是天府、一个是天堂的相似之处,启动了“杭州、成都——天堂与天府的对话”大型电视公益活动,宣传杭州与成都的城市文化,提升两地的城市形象。

5.全民总动员,建设杭州新形象

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出,除得到政府、专家学者的认同外,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只有充分发动广大市民参与城市形象建设,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城市形象建设才能成功。就杭州而言,每一次城市形象建设活动,都是一次全民发动的过程,也是一次成功的推介过程。以“生活品质之城”的品牌推出为例,自2006年9月正式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以后,共收到4 620条征集语,并采取了专家初审、市民公开投票等方式,进一步进行全民总动员,不仅使得最终通过的“生活品质之城”认可度较高,也是一次对新城市形象的深度导入过程。

6.不断推出富有标志性的城市形象,强化城市联想

杭州标志性的城市形象常常推陈出新,令人有所期待。除传统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外,近年来,杭州市相关部门还出巨资推出了富有标志性的城市景观,不断丰富杭州的城市形象。自张艺谋等精心打造的世界唯一的都市山水实景演出——印象西湖之后,2007年底,杭州又开始围绕“五水”做起了文章,开始打造杭州“贡多拉”[3],将西湖、西溪、运河、钱塘江、杭州湾进行串联。2007年12月5日,杭州市举办“寻找杭州贡多拉——运河水系游船造型方案征集活动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征集杭州贡多拉设计方案,通过贡多拉把“五水”串起来,使中外游客乘着贡多拉可以游遍杭州。

7.适力而为,不能将城市形象当作“面子工程”

在杭州市委、市政府建设城市形象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一些不和谐的变奏,使得城市形象建设演变成“面子工程”,最终反而损害了城市形象。如2005年,杭州有关部门认为,应该借助杭州出租汽车的换代升级,通过提升出租车的档次提升杭州的城市形象。在此思维之下,奔驰豪华出租车出现在杭州的街头。而不久之后的杭州豪华出租车外逃事件频频见诸媒体,虽然事件最终都有了处理结果,但与政府的初衷来看相差甚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