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县乡教研员的工作方式
县乡教研员既非教育实践者,也非教育理论研究者,更非教育行政工作者,却是都沾边的特殊群体。随着我县教育教学改革的日趋深入,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转变教研职能,改进教研员工作方式已刻不容缓。那么,县乡教研员应该采取怎样的工作方式才能适应我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下看法。
一、服务是前提
随着教研工作重心的下移,如何为基层学校提供优质服务是县乡教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县乡教研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对本学科教师成长、教学质量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胸中时刻装着教师和学生,对教研工作情有独钟,满腔热忱,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县乡教研员工作视为使命和荣耀。在工作中不仅要有真心实意为基层服务的意识,积极主动深入教学一线,倾听学校呼声,了解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为教师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帮助,为教师排忧解难,雪中送炭,更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对他们既不厚此薄彼,也不指手画脚,对业务指导要做到有求必应,热心帮助。同时要善于发现典型,精心培养,乐做伯乐,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真心帮助教师成长。在工作中以完美的人格魅力影响教师,赢得信赖和尊敬。
二、学习是基础
学校是学习化组织,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和县乡教研员来说起点都是相同的,县乡教研员要想高屋建瓴地指导教学,培养教师,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必须学无止境,锲而不舍,成为学识渊博的人。
随着学习方式的转变,跨学科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及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需要县乡教研员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不仅要吃透教材,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领会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改革相关文件。不仅要先行把握好课程标准精神,更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学习哲学、美学、艺术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及现代信息技术。
县乡教研员要想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培养静心读书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每年都要订几本学科教研杂志,随时了解学科教改的前沿信息、动态,学习借鉴他人成功的教改经验,并能进行文献分类、摘录、整理,善于积累资料。要积极参加国家、自治区和市、县组织的学习、培训、讲座、考察活动,使自己成为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
三、课堂是根本
县乡教研员的根在课堂,县乡教研员只有深入教学一线,才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薄弱环节,汲取成功的教学经验。掌握了真实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指导才能一针见血,教学研究才能有的放矢。
县乡教研员不能远离一线,浮在上面,闭门造车,也不能应付差事,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要努力做到身临其境听课调研,身子扎到学校、根子扎到课堂,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通过听课、座谈、问卷调查、查看教案作业、指导校本教研等形式,及时了解教师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互动方式,与教师平等交流,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县乡教研员应亲自下水上实践课,体会教学改革的冷暖,通过实践获取真经,和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共同发展。要把从亲临一线获取的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存在的问题及教研感悟及时地记录在听课笔记、调研笔记上,以备日后有针对性地研究。
四、研究是职责(www.daowen.com)
研究能力是县乡教研员素质的最重要体现。当我们不厌其烦地要求基层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时,县乡教研员更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提升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执着的研究素质,使其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县乡教研员必须努力使自己尽快从每天日常繁杂的印发通知、召开会议、组织培训、评选优质课和优秀论文、编写教材、考试命题等零乱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尽管这些事务性工作是县乡教研员必做的基础性工作,但如果精力都用于此,县乡教研员会离专家型、学者型教研员相去甚远。
一是积极承担自上而下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申报立项、开题论证、中期评估、成果鉴定等规范的研究过程,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一丝不苟地完成课题,不断积累研究经验,提高科研能力。
二是要善于从日常教学生活中捕捉有价值的课题,成立课题组,进行申报立项、开题论证、实验操作,自觉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推广成果,培养独立研究课题的能力。
三是要指导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引导教师经常进行教学行为反思,探究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性认识,帮助教师由教而不研的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还要根据平时听课调研的所思所悟,经常撰写教研论文,投稿发表,夯实研究功底。
五、协调是能力
县乡教研员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术机构和教师之间起着桥梁纽带作用,一是要向教师传播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宏观要求,并把教学一线的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上级部门,当好上级部门的参谋,为其提供决策咨询及各种服务;二是要根据当地教学实际,开展诸如教学质量分析、评优课总结、中考高考复习指导、课改经验交流、举行观摩课等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及组织各类课题研究。这就需要县乡教研员既能独当一面,又能合作交往,只有在每次活动中制订周密的活动计划,精心安排活动程序,才能保证教研活动有序,高效完成。
在日常评课、视导等业务活动中,县乡教研员要善于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及民主研讨的氛围,尊重教师的主体性,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指导教师,不能用自以为是的“成功经验”和固定模式去限制、规范教师的元教学行为,要允许教师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和教师建立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
六、创新是境界
创新是事业成功和不断发展的灵魂。《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县乡教研员应具有这种因时而化、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克服工作中的思维定势,告别轻车熟路的工作模式,摒弃落后的工作经验,不断开拓进取。
县乡教研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判断力和独立的思维能力,不能人云亦云,迎合盲从,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面对各种观点、经验,才能择其善而从之,才能引领教师迷途知返,枉走弯路。
县乡教研员更要敢于另辟蹊径,标新立异,不断开创教研工作的新局面。教研工作不能总局限在教材教法介绍,统一教学进度和要求,开展评课、说课活动,开展优秀论文、优秀教案评选等老套的工作方式上,而要创造性地开展活动,灵活运用案例分析、专题研究、片区教研、送教下乡、论文交流、互动评课、网上教研等教研活动方式,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做一名理念超前、个性鲜活、方式创新的县乡教研员。
当然,县乡教研员应具备的素质还有很多,如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等。总之教育教学改革给县乡教研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县乡教研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县乡教研员要引领教师提升专业化发展,自己必须厚积薄发,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工作中踌躇满志,游刃有余,自得其乐,才能取得骄人的业绩,才能成为带动全县学科教学发展的领军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