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质-课程改革助推

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质-课程改革助推

时间:2024-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001年国家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泾源县委、县政府以十分敏锐的发展观、教育观,深刻地意识到:抓住课改历史机遇,改革传统教育观念,确立符合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是从根本上改变泾源教育思想陈旧,教育方法简单,教学质量不高,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完成率低、辍学率高的有效途径。

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质-课程改革助推

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001年国家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泾源县委、县政府以十分敏锐的发展观、教育观,深刻地意识到:抓住课改历史机遇,改革传统教育观念,确立符合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是从根本上改变泾源教育思想陈旧,教育方法简单,教学质量不高,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完成率低、辍学率高的有效途径。在各种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我县积极主动向自治区申请,成为宁夏南部山区首批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回顾课改七年来所走过的艰辛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民族贫困地区只有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才会提高,学校、教师才能发展,基础教育的根基才能牢固,“两基”目标任务才能真正落实。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08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园)102所,在校学生21688人。其中公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90名;民办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80名;学前班68个,在班幼儿1901人;小学91所,在校学生13720人;初级中学8所,在校学生5624人;完全中学1所,高中在校学生699人;职业中学1所,职业班在校学生381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1282人,其中小学教职工778人,初级中学440人,高级中学64人。

二、课程改革给我县带来的变化

1.课程改革促进了长期制约我县基础教育发展的“两低一高”问题的解决

我县是国家级民族贫困县,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县基础教育的外部环境得到根本改善,硬件建设焕然一新,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县经过艰辛的努力,于2000年实现了“普初”目标。21世纪初,“两基”目标庄严地摆在我们面前,但入学率低、完成率低、辍学率高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县“两基”进程,解决好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问题,是我县推动“两基”进程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伴随着“两基”攻坚的逐步深入,课程改革为研究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提供了理念、方式与平台,课改的逐年实施、“两低一高”问题的解决更加清晰。首先,学生入学积极性高了,爱到学校来了,特别是一些农村学生的家长反映说:他的孩子不再要自己操心,每天都能够积极到校,回来还问一些令他难以回答的问题,并且能够主动完成作业,还做一些小制作、小游戏,令他感到稀奇和兴奋。县城的家长告诉我们:孩子们的兴趣更加广泛,更加爱学习更加有主见,也更加喜欢交往与合作,这些让他感到新鲜与激动。其次,课改实施七年后,小学一年级入学率达到100%,初中七年级入学率也由课改以前的61%上升到100%,全县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降到3%以内。经过调研得知:融洽、宽松、和谐、自由的情景创设,自主、合作、探究、交往、对话式的学习方式建立,使得学生失落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得到激发,学生感到课堂是那么愉快与有趣,学生已经不讨厌学校与学习了,他们感到学习是美好的,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读书、唱歌、玩耍是幸福的,这种景象与变化令人兴奋不已。我们感到,造成我县义务教育“两低一高”现象的关键环节——学生厌学问题已大大缓解。由于强调建构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确立积极愉悦的学习心态,引导学生主动进取、积极探究,使学生在校学习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样,以前辍学回家的孩子重新返校了,总想着在外面混日子的学生被留住了,在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学校学习氛围浓厚了,学生学习劲头更加强烈了。再次,新课程推进的七年也是我县“两基”攻坚、巩固、提高的七年,随着政府行为的到位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课改在解决我县基础教育难点问题的优势日趋明显,截至2006年,我县7~12周岁儿童入学率达到99.95%,比三年前提高1.7个百分点,13~15周岁少年入学率达到96.60%,比三年前提高0.01个百分点,令人最为焦虑的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由七年前的7.8%下降到1.81%,我县能够在2006年6月提前半年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两基”验收并在2008年通过国家级验收,这与我们提早推进课程改革,实施课改实验是密不可分的。

2.课程改革初步解决了我县长期以来教育观念陈旧的问题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我们认为本次课程改革是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启蒙运动”。回顾总结七年来我县课改所取得的收获,从整体讲,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我县教育最显著的变化,其中,突出表现为教师的学生观转变了。新课程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老师已经开始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在教学中确立,知识数量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学生真实的发展才是衡量质量效益的根本尺度。教学应该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情感、完善人格、提升生命,为每个学生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教师在课改中不断进行角色转换,正在由单一的实践工作者向教育思想的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转变,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转变。教师在教学岗位上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关注问题的研究,关注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能不断向教学艺术的更高境界迈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积极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提出问题走出教材,把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开放学习、创新学习融入设计、贯穿课堂,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尊重与关怀、体验合作与探究、体验幸福与快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还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分享教学相长的过程,更是师生追寻精彩、追寻个性、追寻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招引下,我县有32篇论文在《中国教育报》《中央民族教育》《宁夏教育》等区内外刊物发表,有46篇论文在人教社、语文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论文评比中获奖。有236篇(件)论文、课件获固原市“五个百”一、二、三等奖。泾源一中赵徐洲老师的课改专著《精品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获教育部语文出版社一等奖。在区市县课改实验汇报交流中,无论校长教师还是学生家长,其先进的理念、实在的案例、鲜明的观点、优雅的谈吐多次获得与会领导专家的称赞。自2002年以来,区市有关领导、专家、兄弟县区教育同人来泾源指导、探讨课改时,对泾源教育全新的教育思想、务实的课改机制,赞不绝口,普遍认为泾源课改实在而有效,丰富而有质,是民族贫困地区课改实验的典范。

3.课程改革初步解决了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

课改的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质量是评价课改成功的试金石。作为首批进入课改的省级实验区,我县把课改重心聚焦在课堂。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多地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变化与发展。开始课改,我们围绕“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使课堂具有生命活力”这个核心,坚持让刚毕业的、富有朝气与活力的青年教师担任首轮课改实验工作,坚持尊重课改实验教师,在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尽量满足课改实验教师的教学需要,为课堂教学提供必需的服务保障。坚持鼓励课改实验教师大胆实践,要求指导者、评价者要戴“放大镜”找课改实验教师课堂的闪光点,并实施教育管理干部进课堂体验新课程、研究新课程制度,要求每学年教育局长听课30节,教育管理干部听课40节,校长听课40节,教研员听课60节,做到与新课程共同发展、与教师共同提高。我们渐渐发现: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昏昏欲睡的“闷课”少了,教师灌输到底、学生被动学习的低效课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思维气氛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生机勃勃的鲜活课堂。为了确保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落实,使学生在灵动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提高而避免形式化的表面热闹,经过探索我们逐渐明朗:只有先学,有一定的基础在课堂上才可能有话可说,有据可论;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而学生先学的基础是教师通读教材,扎实备课。课改七年来我县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课堂组织形式、教学策略不但求新求活,而且追求有质有效,一批优秀教师的实验课逐渐在国家和自治区产生了影响。兴盛小学伍阳霞、城关一小任小萍、泾源一中于万红三位老师的实验课获得人教社、语文社一、二等奖,王慧萍老师的实验课作为优秀教学案例被教育厅教研员马兰老师在《宁夏教育》撰文评析。40多节录像课获自治区优秀成果奖。前来泾源指导课改实验的领导专家听课后,对我县课堂教学所取得的成绩大加褒奖。厦门市教育考察团在观摩我县课改实验课后兴奋地说:泾源课堂活而不乱,实在而富有智慧,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在很难得,值得借鉴的做法和经验很多。课堂的鲜活与高效,直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课改七年来,通过对全县小学教学质量系统全面的监测,监测数据表明:小学生识字、积累、阅读基本过关,热爱数学、思考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明显高涨,科学探究能力有所提高,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的兴致快速增长。全县小学各年级语文监测总体合格率超过80%,数学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72%。在2008年固原市三年级语文、数学、综合统一抽测中,我县语文及格率为80.74%、数学及格率为80.99%、综合及格率为84.64%。2005年以来,课改给我县中考带来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是我县参加中考学生人数在2003年的基础上有了显著增长,总体合格率在原有基础上有大幅度提升,2008年我县首次完成固原市教育局下达的中考质量目标。

4.课程改革初步解决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发展途径的问题

农村教育,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能否把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和目标落到实处?教师是基础、是关键。我县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体会最深刻的就是这一点。进行首轮实验的教师大多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青年老师。但到第二轮、第三轮,就很难挑选出有思想、敢负责、敢创新的老师。一些新兴学科诸如科学、艺术,高中选修课老师奇缺,这些课程的开设困难重重。另外,初中教师不配套,数学、英语、理化老师紧缺。2002年以来,人事部门没有给中小学分配教师,一些支教老师待遇低、流动性大,工作热情不高。教师因素给课改推进带来很多困难。但是,我们没有等待观望,更没有丧失信心,而是把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看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契机。七年来,我们通过在职培训、专题研修、教学研究、远程教育、送教下乡、观摩示范、外出体验、观看光盘、与专家对话等形式,努力提高教师执行新课程的能力,使教师在参与课改中同新课程共同成长。通过课改实践与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广大老师们明确了“培训是最大最好的福利”,教师发展离不开课堂实践,离不开自我研修,离不开相互学习与交流。在新课程的推动下,我县运行了“5+0.5”和“10+1”校本教研机制,即“实验教师五天教学、半天研修,非实验教师十天教学、全天研修的大教研机制”。全县中小学教师牺牲了休息日,自垫路费,自带干粮积极参与县乡校三个层面的学习研讨活动。七年来县乡校共举办形式多样、规模不等的研讨会1000多场次。本着增强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原则,我们又建立并推行了以校为本的片区教研机制。校本教研使学校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人,而片区教研将乡镇与学校紧紧捆在一起,使邻近学校成为一个研究整体,团结协作、共同促进、同步发展,做到问题共同剖析,成果共同分享。自此,具有贫困地区特色的教研模式在我县初步形成,这种实在而具有生机、活力的教研模式,成为我县教师非常重要的专业成长途径。在扎实有效的教学、教研过程中,我县共涌现自治区级骨干教师20名,市县级骨干教师100名,有90名课改实验教师获得区市县优秀教师称号。有12名校长获自治区先进工作者,教育局等8个单位获自治区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继续教育先进单位。

5.课程改革初步解决了教学评价滞后问题(www.daowen.com)

自课程改革启动以来,评价与考试改革受到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我县也就新课程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一是评价的发展、激励功能得到高度重视。在实验中,老师们逐渐认识到评价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过去,还要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学生的未来,评价所追求的不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是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全县实验老师能够从多个角度不同侧面去评价学生,从多元发展的视角发现、欣赏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二是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得到培养,依照“三维目标”的要求,教师在上课提问、命题、阅读、讨论、交流以及评价的时候,能够提供自我评价的空间和时机,教育和引导学生交流探寻、总结经验、欣赏他人、自我反思、享受成功。三是学科评价的内涵丰富、实效明显。我县对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考试成绩评价、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性评价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尤其过程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在各个学科得到了深入开展。小学语文将考试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低年级课内认字、中年级语言积累、高年级阅读表达采用星级评价方式,使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大增强。小学数学、英语、科学、艺术在拓展评价内容的基础上,更加侧重过程性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兴趣习惯、学习品质。中学各学科在保证“双基”的同时,全面实施发展性评价,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与形成有了保障。在整体教学质量评价管理方面,我县多次举行新课程理念下校长、教务主任教学管理研讨会。研讨会上,我们进一步突出了质量意识,强化了质量管理,明确了课改不是不要质量,而是追求更高的质量。在全面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我县以区级课题《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发展评价与管理模式实践研究》为抓手,强化单元监测,强化教学质量分析,强化教学反思,强化校、乡、县三级质量监控,保证了我县课程改革有质有序深入推进。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县的教学评价方式已从单一的以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向内容丰富、项目多元、形式多样的过程性、激励性、发展性评价转变。

三、几点启示

(1)政府关注,领导重视,为课程改革建立良好环境,加大支持与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课改实验提供物质保障,是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

(2)正确认识课程改革,正确把握课改方向,坚定课改信心,杜绝急功近利、形式主义思想的影响,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课改、探索课改,是保证课改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3)热情鼓励、积极宣传、行政表彰课改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和学校,保护和激发广大教师、学校推进课改的热情,是建立课程改革长效机制的前提。

(4)强化教师专业成长,优化课改专业支持力量,建立专家与一线教师良性沟通与互动机制,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民族贫困地区课程改革持续发展的关键。

(5)持之以恒地推进评价与考试改革,逐步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进一步强化评价的激励、促进功能,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是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有力支撑。

(6)创新教研机制,激发教研活力,营造民主、开放的教研文化,促使教师走上校本教研之路,不断增强校本教研的效果,努力开发校本课程,让学校教师、学生在发展中充分展现个性,是民族贫困地区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力量源泉。

(7)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全面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坚持课改与普及并重,是民族贫困地区推进课改进程,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8)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建立特色鲜明的教育文化和有利于课程、教师、学校、学生同步发展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推进新课程、提高农村办学效益的基础性工作。

(9)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关注教师职业压力,改善教师生存状态,做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工作,是开展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

(10)教育管理干部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到教育的最前线,深入课改场景,了解课改实效,总结课改经验,观察师生生命质量,是教育管理者的职业使命,更是推进新课程的有效策略。

(本文获2008年固原市“五个百”论文评选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