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教学实效性
提高语文实效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探索、研究、追求的目标,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必须在理念与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以下问题。
一、正确认识语文的性质
语文就是学生透过语言去认识世界的工具。
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课程,而且是一门以掌握语言为最终目标的学科课程。
语文的本质是语言学习,即学生透过语言去认识世界,从而掌握语言。语文虽然离不开语言,但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它不是“语言”本身,而是学习语言的课程。
语文具有人文性、社会性、综合性等多种非本质属性,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会涉及自然、文化、社会等丰富内容。因此,这些非本质属性都必须依附于“语文”的“语言习性”。
二、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感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
语文素养就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心智、语文情感等有机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素养。其元素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心智、语文情意。
学生学习语文就是一个文本言语、意义与学生自己的内心体验互动的过程。
三、语文教学
1.营造语文场景
语文教学无论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是涵养学生的人文品质等,都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场景,创设适宜学生发展并与当前教学内容和谐一致的教学场景,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怎样营造语文场景呢?
一是营造模拟场景。通过模拟的方式再现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文本。
二是拓展书际场景。通过“心的链接”,在文章与文章之间,书与书之间建立一个“理解的场”,比如,读到“醉里吴音相媚好”,可以联系有关写“醉”的诗句,在“互文参照”中形成丰富的意象。
三是链接网络场景。将课堂与网络链接起来,使课堂成为网络世界的一个接点,比如,让儿童通过聊天来作文,由于儿童的心完全沉浸在其中,会写出十分真情感人的作文。
四是建构心灵场景。语文教学需要造境,物理的,虚拟的,心灵的,但最终是心灵的。因此,营造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境时,要以“心灵沉浸”为旨归,使学生的“心”在文本、意义与自身体验中穿行。
2.推动语文对话
学习语文,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对话。语文教师就是要通过推动这种对话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养成基本的语文素养。
一是对话要以文本为基础,并且始终不脱离语言。既然“语文就是学生透过语言去认识世界,从而掌握语言的课程”,那么学生开展语文对话应该以文本为凭借。
二是话题要紧扣学习主题,并且有讨论价值。维特根斯坦指出:“某人为人们规定了精神范围。”如果任由脱离语文学习主题的对话“泛滥”,那么,语文学习将远离语文课程的本质。如学生学习《武松打虎》,如果就“文中的‘武松’是否违法”来讨论,其意义和价值就不大,因为,文章所写的时代是一个法制不健全的时代,并且这样的讨论会脱离文本,远离语文学习的本质。
三是对话要多方互动,并且关注每一种见解。语文对话要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其中教师一个人既要倾听学生的见解,也要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
3.组织训练
语文是感性的,以鲜活的人物现象,缤纷的生活场景,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的方式存在着。但这并不能成为语文忽视训练的理由。相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文训练,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自由感受和表达语文的基础。
语文训练一般包括积累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等内容,在语文教学中,不但可以设计专门的语文训练时空,而且要注重把语言训练放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去进行语言实践。
4.开展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不单指作业批改、单元评价和学期评价等,也包括课堂中随时随地的评价与反馈。不论哪种评价,都要注意两点:一是紧扣语言学习展开,二是要有推动学生语文发展的功能。有了这样的语文评价,学生蒙昧的心灵就会迎着朝阳生长,在自己的土地上出产自己的思想。
学生语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高效思维活动,它既具有一般思维的特征,又高于一般思维而具独创、新颖的特质。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把创新思维培养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努力营造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氛围。
如果学生养成唯师是从的思维定势,必然导致学生思维的禁锢和行为的弱化,比如学习写景的文章,学生非要生硬地粘贴上“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写好人好事,一定先想到英雄模范人物;写好老师,非要写老师抱病批改作业到深夜;写事只能写有意义的,写人必须要写“完美”的人。这样的语文教学教出来的学生虽然学得刻苦,注重模仿记忆,但缺乏语言的创新。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运用多元思维,观察生活,反思生活,叙述生活。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讨论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时,传统的观点一直认为别里科夫是沙皇制度的卫道士,有的学生在讨论中认为别里科夫是沙皇统治下的牺牲品,而否定了“卫道士”之说。然而有学生认为别里科夫生活的时代不仅有沙皇的专制统治,也有正在兴起的革命,别里科夫极力躲避他们,认为这两者都是危险的,只有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才不会受到伤害,别里科夫有别于鲁迅笔下封建礼教和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祥林嫂和孔乙己。别里科夫通过一系列的怪异举止,包括最后的死,只能算作被时代极度扭曲的畸形人物,他既不是沙皇统治下的卫道士,也不是沙皇专制制度下的牺牲品,而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受害者。他对沙皇制度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并不憎恶新事物,只是害怕新旧事物的斗争会殃及他。时代在发展进步,别里科夫却不愿改变,因此他既没有成为卫道士也没有成为牺牲品,只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罢了。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观点虽然还不尽完美,但经过互动、交流迸发出了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要善于引导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讨论
《学记》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强调教学重在启发诱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发问,擅长会问。在语文学习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后练习诱导提问,而且要通过学生间的讨论,相互交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信息单一传递的束缚,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信息交流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要培养创新思维的兴趣
学好语文的前提是要培养学生的求异质疑的精神,李四光说过:“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兴趣是产生探究心理的助兴剂,浓烈的兴趣是靠学生的求异质疑产生的,语文学习只有产生浓厚兴趣,方能在具体的学习探究中达到乐而有趣的境地。在语文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起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求异”心理,让学生敢于质疑求异,善于提出问题。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用新的眼光,新的观念认识假恶丑,欣赏真善美。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时,为了突破小说的主题,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林教头安分守己,忍辱负屈,与世无争,为什么几经磨难死里逃生最终走上杀人入‘寇’的道路。”学生经过讨论后,认清了小说的主题,认为生活在日趋衰败腐朽的社会,无论多么安分守法、善良之人,都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
四、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知识是创新思维的基本要素,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和对生活的厚重体验,学生对课本的发掘和运用只能是肤浅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好课内知识的同时更要阅读中外名著,还要走出教室,了解社会。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进行专题讨论、演讲比赛、有奖征文等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现的创新能力与其认识态度、观察体验、情感知识有密切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握好相关的因素。学生思维的韧劲和耐性是创新思维的意志特征,俗话说“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做学生语文创新思维品质培养的引路人。
语文教学要抓“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语文教材为教师提供了情感教学的有利条件,教师必须创设教学情景,变文本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使语文教学浓情洋溢。
语文教学中情感,往往需要教师用“动情”的语言传达教材中的情愫,让动情的文字撞击学生的心灵。通过师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潜在的、纯真的感情,让其在强烈的情感驱动下得以感奋、共鸣,使学生受教育,懂道理,明人生。
语文激发感情必须凭借语言的力量,文本语言与教师语言的感染力、鼓动力能激发学生的感情波澜,触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文本的思想感情相融汇,从而触发情感共鸣,做到“融美于心灵”(柏拉图语)。
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情感陶冶来实现。语文课在满足学生“认知需要”的基础上,更要满足“美的需要”。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的审美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挖掘文本的审美价值,教师要从文本的立意美、语言美、结构美、表达美、方法美、形象美、社会美等方面入手,也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所表现的整齐、参差、和谐、对称等形式美,认识优美、壮美、悲剧、喜剧、崇高等美的形态。
语言的美凭借情感的支撑,一篇好的文章,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美和作者审美感知相结合的产物,《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刘勰在《文心雕龙》指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对学生而言,审美情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阅读与对话交流中产生冲动,受到感染,得到愉悦与满足。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中学生处于求知欲、记忆力的黄金年代,他们只有像鲁迅先生主张的那样,多读、精读,才能从《白杨礼赞》中读出一种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从《巴黎圣母院》中读到卡西莫多的“圣洁”,从《地坛》中读出对人生的感悟。
当然,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情感的培养,能让学生静观细赏的同时,进入一个审美的过程,对一切有所理味,品鉴和领悟。因此,中学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更要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种之一,只有在用情感来鼓励学生热爱民族语言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对祖国产生崇高的热爱之情。语文教学不单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这就使语文教学艺术必然打上情感的烙印。语文教材是一篇篇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怀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决定了语文教学突出的情感性。教学中,只有这“三情”的交融、和谐统一,才能弹奏出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www.daowen.com)
语文教学要加强背诵
背诵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叶圣陶说过:“好的文章要多读,读到能背。”“长的文章可以挑出精彩的段落来多读,读到能背。”很多在学业上有成就的名人都曾在背诵上下过功夫。苏步青教授,年轻时就背诵过《左传》《史记》,他虽然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但古文的造诣很高,而且会写诗填词。当代词学家夏承焘教授,年轻时背诵过十三经,这对他以后的词学研究帮助很大。背诵不仅帮助记忆,而且能促进思考、写作。有个学生告诉我:“背诵过的课文容易懂,特别是古文。背诵过后,那些词语、句式都觉得容易理解、掌握了,而且往往能触类旁通。”另一个学生对我说:“语文课本中的一些课文会背了,一些好文章会背了,写作文时,那些背过的词语就会从笔尖底下接二连三地冒出来,甚至那些文章的段落结构也会在脑子里一下子闪现出来,就会感到左右逢源,容易写好。”背诵是帮助语言记忆、增进语言储备的有效方法,其作用十分明显,必须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但是,就目前语文教学来看,背诵的情况是不甚令人满意的。在小学里,特别是低年级,背诵课文是多的,小学生早上起来诵读课文,书声琅琅。读初中了,诵读情况逐渐不如小学。到了高中,情况会更差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不想加以分析。我只是想说明一下,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应当加强背诵。
初中语文课本对背诵是有一定要求的,每册课本在“思考和练习”中规定背诵的课文有六七篇(段)。六册课本,累计要背诵的课文有六七十篇(段)之多,数量相当可观。这些要背诵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背熟了,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以前教学时,虽然也布置学生背诵,却因缺乏有效的检查办法,效果不理想,仍有学生不会背诵。有教师改进了指导办法,效果较好。现把这个办法简单介绍如下。
(1)凡是要背诵的课文,在教学之后即布置背诵,在下次上课时检查,指名背诵或集体背诵。
(2)委托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的背诵情况。
(3)在全册课文教完之后,规定一个时限,要求学生背诵全册规定要背诵的课文。教师对全班学生逐一进行检查,先做好纸签,每篇要背的课文都分别写在纸签上,让学生自己抽签,抽到哪一篇就背诵哪一篇,以此检查全班学生背诵全册课文的情况。
上述办法教师要多花些时间,但有好处:一是调动了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使背诵任务能得以顺利完成;二是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诵读情况;三是促使学生对平日已经会背诵的课文再温习,帮助记忆,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增进学生的背诵信心。
当然,这个办法也还有不足之处,但是同以前光是抽查的办法比较起来,应该说是好多了。如果在每个学生背诵之后给予记分,当然更好。
语文课要倡导“精讲”
语文教学提倡“精讲”,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于什么是“精讲”,怎样进行“精讲”,我就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什么是“精讲”`
“精讲”的“精”是指纯净精要和工致细密,“讲”是指讲说或讲解。那么教师的“精讲”就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所讲的内容要进行浓缩、提纯,讲出课文的精神实质和精华。二是对课文的精髓和精华要舍得花工夫,作精细讲解,力求深透。简言之,“精讲”就是精要地讲。
有没有把课文的精髓和精华讲深讲透,不能机械地以多讲或少讲作为衡量的标准。有时少讲可以叫“精讲”,有时多讲、细讲也可以叫“精讲”,但对整个教学过程来说,“精讲”是要求少讲。这是因为“精讲”是多练的一个前提。只有教师少讲,才能有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多练。反之,教师多讲,势必会剥夺学生多练的机会。因此,“精讲”应该是“少而精”地讲。
此外,“精讲”之所以是“少而精”地讲,还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对那些学生已知的或不必让学生知的内容教师可以不讲,教师只要针对学生不知的或似懂非懂的内容作必要讲解和指点就行。二是教师讲解的分量应该适当。教师的讲解“少而精”,学生就易于理解记忆;教师的讲解“多而杂”,学生就越不得要领。古话说“少则得,多则惑”,这确是精辟之见。夸美纽斯也曾说:“不受过多内容的压迫,学习可以更容易,更快意。”“少而精”,则不仅容易学,而且会感到津津有味,乐于学习。三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的讲解更应力求精当。叶圣陶先生指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教师讲解“少而精”可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发展智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怎样进行“精讲”
“精讲”是“少而精”地讲,那么,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做到“精讲”呢?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难点和关键就是“精讲”。教师要想对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做到了然于胸,除了认真学习课标和分析教材之外,还必须重视课后的“思考和练习”。“思考和练习”是编者根据课标和课文特点所提出的具体的教学要求。分析“思考和练习”的设计意图,有助于教师了解课标和课文特点,对于教师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师精讲课文时的又一难题。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切实有效的方法是自主学习,让学生超前预习,在预习中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做有的放矢的讲解或指点。学生预习,一般放在课外,最好放在课内。课内预习便于教师及时掌握预习效果。通过预习,学生提出疑难问题,不仅给教师“精讲”提供了内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由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向是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办法,因此,我们如果改变教法,先让学生预习,钻研课文,提出问题,然后由教师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作简要的或精要的讲解,而不再作面面俱到的讲解。开始的时候学生很可能会感到不习惯,甚至会有所非议。但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就需要向学生进行思想上的说服工作,使他们逐渐认识到为什么要这样做。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在于教师如何把预习、提问和讲解的每一个环节都抓好,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感到这样做的好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地与教师合作。他们会很认真地进行预习,边读边思考,追根究底,字斟句酌,有时会提出一些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记得一次在讲《六国论》的时候,我只想到“弊在赂秦”四个字是课文的重点和关键,经学生一提问,才发现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弊在赂秦”中的“弊”“赂”二字的意思,部分学生连这两个字的音也不会念,原来这四个字还是难点所在。于是,我在讲四个字的时候,不惜花力气作比较精细的讲解。不仅给“弊”“赂”二字注音、析义、组词、造句,而且把它贯串于整个课文的分析中,使学生明白这四个字在全文中的统摄作用。它是六国破灭的原因所在,是课文的论点,也是谋篇布局的关键。抓住这四个字进行精讲,就抓住了文章的要害,那么课文的重难点就容易解决了。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问题,组织“精讲”教学。其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主张“不愤不启,不徘不发”。这一主张和自主学习、提出的问题、互动交流的精讲精练的教学的方法是一致的。
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问题,组织“精讲”的教学活动,灵活性大,针对性强,因此,它和程式化教学是格格不入的。如果不管讲的是什么课文和对象是怎样的学生,都按照程式来讲解,先解题、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再串讲大意、归纳中心思想,然后分析写作特点,其结果必然是面面俱到,多而杂乱,缺乏重点,流于繁琐,不可能做到“精讲”。
语文教学要彰显美
语文教学中的美越来越为语文教师所重视,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或中或外,或古或今,都从各个方面表现出美的特质。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引导学生领会、鉴赏、评价、享受文本中所表现的各种各样的美,启发学生自觉地去爱美、审美、创造美、保护美是语文教师的责任。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是自觉还是不自觉,都会在教学中体现美的内容,这是语文教学的学科本质决定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更自觉地加强文本美的挖掘,会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厚,更加高效。
一、要挖掘文本的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而语文教师最大的苦恼,就是教学所反映“美的事物”的文本未能“唤起”学生的“愉悦”,以致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情绪低落,教学效果不好。
为什么反映“美的事物”的文本不能“唤起”学生的“愉悦”,食而不知其味,读而未感其美?有人说教师是开拓美、再现美的耕耘者,又是学生认识美、热爱美的引路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从探美、审美、爱美的角度有意识地进行引导,使学生从文本中产生美的情趣,激起美的向往,得到美的享受,获得美的陶冶,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反映“美的事物”的文本,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其内蕴的美。例如写荷花的课文,《爱莲说》《荷塘月色》《芙蕖》《荷花淀》都有写荷花的语句。这些课文,无论是意境或是语言,都是很美的。但同是写荷花,其写法却各不相同。若能有意识地从生活、感情、技巧、语言的运用上,去考察、鉴赏、比较这些不同的艺术特色,学生就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仅知其美,而且知其所以美,教学的效果就有可能好得多,兴趣也有可能浓得多。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爱莲说》托义于莲,借莲寄志,因而着重抒写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德,慨叹世间爱富贵者多,真隐者少,有德者鲜。《荷塘月色》因意写景,借景抒情,因而着重描写月夜荷塘的宁静温馨,借以表达作者自己不肯与污秽同流,仰慕高洁的思想感情。《荷花淀》中写荷花,全为文中的人和事服务,也写密密层层的荷叶,但没有喻为“亭亭的舞女的裙”,而是喻为“钢墙铁壁”;也写粉色的荷花,但没有喻为“一粒粒的明珠”和“碧天里的星星”,而是喻为“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至于《芙蕖》,则是直抒胸臆,极述荷花可目、可鼻、可口、可用之利,倾吐酷爱荷花之情。这样一比较,“所以然”“所以美”就清楚得多、具体得多了。没有美就没有文学,没有情就没有美,文学之所以美,主要就在一个“情”字。但写什么情,用什么方法抒情,每篇课文都不一样。刘勰说过:“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学一篇课文,学生的“入情”与否至关重要。如寓革命情于夫妻情之中的《荷花淀》,寓革命情于军民情之中的《百合花》,如不在“情”字上引导,在描述上比较,恐怕就难使学生“入情”。所以,教师应在“入情”方面指路搭桥,纵横比较,帮助学生在不同课文中感受具体的情,领略具体的美,以加深理解,唤起“愉悦”。
写作教学同样要注意美,要唤起学生对写作的“愉悦”。书写是否清楚,标点是否正确,作文本是否整洁,以至用词是否精当,谋篇是否完整,立意是否新颖等,处处都有美的要求。如果说读课文是对美的欣赏或采撷,那么写作文就是对美的表现或创造,是整理思想、陶冶性情、开发美感的训练,通过美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逐渐讲究书写美、语言美、结构美、内容美,学生作文的质量一定会大有提升。
二、要以美载道
语文教学必须文道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但如何结合得自然,进行得恰当,则应按语文的特点,重在感染熏陶、潜移默化,正如“时雨春风,沾被卉木”,使其“萌动发越”“日长月化”。(明人王守仁语)而要做到这一点,又非注重语文的美不可。只有让学生从艺术形象中爱其所当爱,憎其所当憎,喜其所当喜,怒其所当怒,从一处处的艺术语言里想见其人其声,体味其理其情,才能知美丑,明是非,辨真假,判善恶,净化感情,美化灵魂。
作为自然美、生活美、心灵美的集中表现的艺术美,当是语文教学中美的重要内容。谈到艺术美,首先是形象,语文教学中的美,首要的就是抓住文本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去萌发学生的感情,叩开学生的心扉,使其有所爱,有所憎。屈原的坚守正道,蔺相如的顾全大局,诸葛亮的正己正人,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史可法的丹心铁骨,林觉民的热血豪语,以至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都是美的化身、美的典型体现。抓住这些形象来分析,就能铭刻于心,终生不忘。其效果是,不直言其“道”而尽得其“道”,不缕述其“情”而悉蕴其“情”。这就是形象的魅力。此外,在教学中通过形象直观和形象感染,借以调动学生的感情,化为精神力量,就是语文教学的文道结合,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最自然、最恰当的形式。
艺术美除形象而外,还有意境。在教学中注意意境的欣赏,也是语文美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拿茅盾写的《白杨礼赞》来说,其是所描写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因为是赞杨,写的是“真的风景”,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因而高原、黄土、夕阳、晨曦、白杨、桃林等构成了一幅幅绚丽的画面。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的是薄薄的青雾,给荷叶、荷花“笼着轻纱的梦”;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写的是在山峡飘来飘去的雾,时而把眼前的虚像和真像遮掩。同是写雾,而意境亦有如此的不同,真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因此从意境入手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去理解显现的意境,同样有利于学生知美丑,明是非,培养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三、要以语言美为本
语文教学中的美,无论是唤起愉悦感,还是发掘艺术美,都离不开语言美这个特有的因素。所谓语言美,语言的准确是美,简练是美,音乐性是美,形象性是美,其中以准确和形象最为重要。没有语言的准确美,就谈不上语言的形象美;没有语言的形象美,也显不出语言的准确美。在这里,修辞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写王小玉的唱书绝技,如不采用渲染、烘托、移情等手法,恐怕写不出那么动人的语言;写长江三峡景物的绚丽丰美,如不使用那么多的比喻手法,恐怕也写不出那样迷人的画面。人们常说的那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立体画面,无一不是得力于语言美之功。所以,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如果忽视了美,忽视了美感和语感,也是不能奏效的。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的美极为重要,教师如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就可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愉悦感,受到积极的感染熏陶,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作文讲评要注重情感诱导
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从某种意义上说,好作文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但可能是教师鼓励出来的。
没有任何方法比鼓励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作文讲评的作用首先要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写作兴趣。通过讲评让学生明白写作文的方法。
作文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记录下来,它既不神秘,也不可怕。因此在作文讲评中切忌板着面孔,对学生的作文一味地吹毛求疵,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要奉行“三不主义”:一是不吝惜自己的任何鼓励性的语言;二是不放过任何可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机会;三是不放过学生作文中任何一个闪光点,哪怕只是一词用得精彩,一句话写得优美,一个修辞用得贴切,教师都要及时地、热情地、实事求是地予以肯定、表扬。教师要尽量地发现学生作文中闪烁的点滴思想火花,挖掘有价值的东西,加以充分肯定。教师的这些充分肯定不仅会让学生在讲评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信息,还会影响学生对作文的写作欲望。
对于优秀作文,教师更要大张旗鼓进行表扬鼓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会在被肯定、被赏识的欢乐中,寻求对自己作文价值的积极认可。
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时当学生发现作文本上教师评语中有“准备交流讲评”字样后,他们便会主动对作文进行认真修改。通过多次交流讲评,有的学生对作文不再害怕,写随笔乐此不疲。
学生完成一篇文章,无论篇幅大小,质量好坏,都是学生情感、生活、素材物态化的结晶,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无论是谁,对自己的成果都有一种让别人认同的心理。如果学生的作文长期得不到教师的认同,日久天长,学生对写作就会慢慢失去兴趣。如果教师老是表扬几个写作好的同学,会产生两个弊端:一是受到表扬的学生容易自满,二是写作较差的学生容易自卑。全班学生的作文水平就难得到整体提高。教师要善于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特别是对那些中差学生,要眼光向下,善于及时捕捉他们的进步,即使局部的,甚至“一鳞半爪”的一个词、几句话写得不错,都要及时表扬与鼓励。同时,教师还要表扬那些态度勤恳、刻苦努力的学生。比如有的学生经常摘抄课本及课外的新鲜词句、片段,有的学生在课外自觉阅读,教师在讲评课上要注意介绍他们的经验,尤其对那些薄弱学生的“闪光点”更要抓住不放,要求他们把其精彩的段落或语句抄在黑板上或学习园地中让大家学习交流。学生往往会把在作文讲评中老师的赞赏看成是一种荣耀而难以忘怀,学生在教师的肯定和表扬中获得美好的信息内化为“我能行”,进而激起写作热情,增强写作自信心。
巴金说过:“我们写作,不是为了说谎,而是为了说真话,掏出自己的心,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作文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感情的写真,唯有真情的流露才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才能打动人,才有生命力,才算得上好文章。为了避免学生作文出现胡编乱造、真情缺乏、无病呻吟的现象,在讲评中教师要不断地相机诱导,教会学生“我手写心”。“写心”就是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无论写人、写景、写事、议论、说理,不能脱离作者的主观感情。在讲评中教师要用“三个结合”的讲评方法诱发学生的写作真情。
要用精选教材中的范文结合学生佳作进行讲评,体会文贵真情,“唯真情才能感人”。
写人写事要抒发真情实感,写景也需要真情。董解元《西厢记》有一名句:“君不见,满川红叶,总是离人眼中血。”这就是情景交融的佳例。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说明了“一切景语皆情语”。
教师要用自己的作文与学生的习作结合进行讲评,现身说法,培育学生抒真情写实感。
作文讲评,包括教师讲评学生作文、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评。为了不断诱发学生的写作真情,教师可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写成下水文去感召学生,以热烈的生活激情去引发学生的共鸣,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在讲评中教师要诱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抒写真情要与学习做人相结合。真情源于生活,只有充实的生活才能获得真实的感受,生活的积累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我们并不渴望生活中每天都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不能希望每天都有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涌现,因为生活本来就是在平常生活中形成了生活观念,孕育了生活的道理。只要留意平凡的人、平常的事、平凡的物,发现人、事、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基本规律,从而感受生活的乐趣,写出生活的乐趣,这就是真。因此教师对学生随笔中所写的凡人小事要及时拿来讲评,要及时加以赞扬。鼓励学生关心社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投身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激励学生握起心灵的笔,写出真挚的情。引导学生以明眸追求,用心灵感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