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人间佛教的界说与正道实践

人间佛教的界说与正道实践

时间:2024-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间佛教的界说与人间正道的实践人间佛教的提出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历史不断发生变迁。时局动荡,战乱叠起,风雨如晦,乌云漫空。整个汉地佛教处在萎缩、颓危的势态之中。

人间佛教的界说与正道实践

人间佛教的界说与人间正道的实践

人间佛教的提出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历史不断发生变迁。时局动荡,战乱叠起,风雨如晦,乌云漫空。整个汉地佛教处在萎缩、颓危的势态之中。正是在中国历史大转变,中国佛教日趋衰落、面临时代挑战的紧要关头,被誉为近世新佛教领袖的太虚大师(1890—1947)敏锐地观察到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脉搏,倡导“人间净土说,并相应地提出了“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理念。太虚的主张,经印顺等人的继承和发挥,成了主导当代中国佛教实践追求的新方向和中国佛教现代化的新道路。

太虚作《建设人间净土论》等文,在广泛陈述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之后,直接倡导“人间净土的主张。他说:“近之修净土者,多以此土非净,必须脱离此恶浊之世,而另求往生一良好之净土。然此为一部分人小乘自了之修行方法,非大乘的净土行。……今此人间虽非良好庄严,然可凭各人一片清净之心,去修集许多净善的因缘,逐步进行,久而久之,此浊恶之人间便可一变而为庄严之净土,不必于人间之外另求净土,故名为人间净土。(1)他认为离开人间另求净土不是大乘净土修行的目的,强调要凭借每个人的清静之心,共同努力,逐步转变恶浊世界为人间净土。在太虚看来,净土就是良好的社会,美好的世界,是人间清净的善果;浊土就是丑恶的社会,污浊的世界,是人心不正的恶果。他认为大家只要以良好的心知,纯正的思想,去从事一切正常的事业,就不难把恶浊的中国建设成为净土的中国。

为了配合人间净土思想的提出、推行和实现,太虚又着意于改造佛教,使之人生化、人间化,提倡“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所谓人生佛教,是指佛教要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生为基础,也就是对人类以外的其他众生,如天神、鬼神等存而不论;同时重视现实的人生,不重视“人死,认为人生重于人死,生活重于生死。人生佛教的核心内涵是重在做一个好人,成就完美的人格,并提升到成佛的境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2)太虚的著名诗句准确地表达了人生佛教的真谛。

太虚还在偏重于“僧人本位的人生佛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面向“社会全体的人间佛教理念。他在《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一文中说:“人间佛教,是表明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经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3)人间佛教的理念突出了用佛教义理化导、改良、完善社会的意义、功能,扩大人生佛教的实行范围,使佛教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

太虚弟子印顺,也提倡一种基于人生佛教而又超越人生佛教的人间佛教。(4)他认为为了对治佛教中偏于死亡与鬼和偏于神与永生的倾向,必须高扬“人间佛教,强调“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唯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真义(5)。赵朴初也汲取太虚的思想,提倡“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越性(6)。他说“人间佛教主要内容就是五戒、十善(7),把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总结为佛教的基本道德规范。他还认为,人间佛教的意义在于,使人们能够自觉地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行,建设起助人为乐的精神文明,有益于国家社会,进而以此净化人间,建设人间净土。(8)

太虚提出人间净土、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的理念,除了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以外,还有多重复杂的思想渊源:第一,人间净土思想是以人们都有清静心为出发点的,认为除去妄心,实践德行,无须离开现实人间,就能把现实社会变成道德高尚、精神文明的净土,变成彼此互助、人际和谐的乐园。可见《维摩诘经》说的“心净则国土净正是人间净土说的主要理论基础。第二,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的提倡,是和中国儒家人文思想分不开的。关于这一点,太虚在许多著作中也都有明确的论述。儒家重人事,远鬼神,强调“入世济民、“经世致用,重视伦理道德教化和修养,提倡君子人格,这对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的内涵的界定,以及实践方法的选择,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第三,太虚勇于突破传统佛教的某些界限,也是他对当时新思潮的一种热情反映与敏锐感受。他先后阅读过康有为的《大同书》、梁启超的《新民说》、章太炎的《告佛弟子书》、严复译的《天演论》、谭嗣同的《仁学》,以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邹容的《革命军》等,从而扩大了眼界,增强了使命感,直接推动他提倡新佛教理念,开展新佛教运动。由此可以说,人间净土以及相关的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理念,虽然也含有印度佛教思想,但主要是中国佛教思想,严格地说,是中国近代的佛教思想。

人间佛教的界说

要精确简明地表述人间佛教的定义、界说并非易事。我们想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比较,人间佛教的思想结构、要点的揭示,以明确人间佛教的界说与实质。

人间净土、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三个概念的内涵已如上述,三者的关系主要有两组:人间净土和人间佛教,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人间净土指心灵净化、道德高尚的人间社会,人间佛教则是以人间为教化对象,在人间推行佛法,在人间基础上建立的佛教,是通过教化活动在人世间实现净土的佛教。可以说,人间净土是佛教追求的目标、理想,人间佛教是实现人间净土的法门、道路。就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的比较来说,两者的含义并无实质性的区别,只是表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人生佛教偏重于以人、人类为佛教修持的主体,以人的现实生命、生活为对象,着重论述佛教对提升人生的道德、智慧、素质的意义;人间佛教则带有空间意味,以人间社会论佛教,强调佛教的人间性,佛的教化在人间,佛以人间为教化的空间,佛法的意义也只有通过在人间的教化才得以呈现,得以落实。相对而言,在佛教特征的整体表述上,人间佛教比人生佛教更贴切、更形象。

从太虚大师等人对人间佛教的论述来看,人间佛教思想的构成要素是:(一)以人为本,重人,重人类,重人生,坚信佛在人间,净土在人间,强调佛教是完善人格,完善人间社会的宗教;(二)人人具有的清净心是人间佛教的思想基础,也是人间净土学说的内在根据;(三)人间佛教提倡具足正信正见、悲智双运的大乘菩萨法门,认为这一法门是完善个人人格、建设人间净土的根本道路;(四)人间佛教的追求是人性的净化、人格的完美,这一理想的实现也即人间净土的建成。以上四者分别构成人间佛教的出发点、思想基础、根本道路和理想目标,这也是人间佛教说的四个思想支点。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似可将人间佛教定义为:以现实人生为基点,以人的清净心为基础,通过大乘菩萨道的修持,达到完善人格进而建立人间净土的佛教。这也是对当代佛教的角色、功能、特质的定位

人间佛教的理念,就其实质来说,是强调人们道德素质的提高,精神境界的升华,从而使人间社会日益净化、文明、和谐、美好。人间佛教的理念,表现了中国人重人生、重人心、重人间、重现实的思维特征和价值取向。人间佛教的理念与原始佛教的出世精神、佛教的泛重生论并不一致,但由于结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民情实际,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汉传佛教实践活动的指标,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人间正道的实践

人间佛教修持的大乘菩萨道法门,内涵极为丰富。为了契时应机,适应时代的变化和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必须突出重点,着重奉行适应当前人间实际需要的佛教法门,这些法门可称为“人间正道。当代的人间佛教需要当代的人间正道的实践。我们认为,依据佛教的基本教义,结合时代特点,规划、设计当代人间佛教的弘法法门,是落实人间佛教理念的根本保证。

中国佛教告别了古代史和近代史,它要面对的是21世纪的人间社会。与以往历史相比,当代社会不仅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诸方面,都已发生了历史性大变化,还由于以科技资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现代化建设的空前发展,越来越凸显出与以往历史不同的新特征:(一)由于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交通的发达,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正在走向一体化、全球化。这样,就出现了国别观念的淡化而国家间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也带来了贫富差别的进一步扩大。当前,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没有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愈来愈严重。一方面是北方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方面是南方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全世界有13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日平均生活费用不足一美元。发达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和出口市场份额的82%,而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仅分别拥有14%和18%。(9)这种状况是国际社会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二)由于科学技术的空前进步,人类在科学的宏观方面已推进到180亿光年之遥的宇宙,在科学的微观方面已初步揭示出基因的秘密。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巨大,与此同时,自然也在增大报复人类的力度,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气温升高、人口爆炸、能源危机、食品短缺,乃至毒品难民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困扰着人类,人类实际上面临着生存危机。(三)由于物质条件的不断完善和生活方面的更加现代化,丰富的物质生活与相对匮乏的精神境界的反差现象将长期存在,也就是说,文化精神危机、价值危机是国际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鉴于这种情况,未来社会可能逐渐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新契机、新机遇。

上述特征表明,人类社会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矛盾,有的改变了形式,有的是更尖锐了。这些矛盾是产生人类痛苦的根源,也是人间佛教关怀现实人生的切入点。中国佛教应当在缓解这些矛盾方面发挥作用,以满足人们的新需要,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通过缓解这些矛盾,消除人类的痛苦,提升人类的素质,积极建设人间净土。(www.daowen.com)

如果以上论断是正确的话,我想当代人间佛教所需要的人间正道,即佛教所修持与弘扬的法门,也应当着重在缓解上述三个矛盾方面多下工夫,多做实事,稍为展开一点说就是:

(一)关注人与自我的矛盾,积极提升人的道德素质,成就人的理想人格。人与自我的关系,主要是一个塑造人格的问题。要正确对待自己,塑造理想人格,最关键的就是要正确处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关系,正确对待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认识到一个人要在生命价值中体现道德价值、人格价值,对一个人来说,道德价值与人格价值是最为重要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往往视物质生活、物质价值、生命价值高于精神生活、精神价值、道德价值、人格价值,有的人成为欲望的奴隶,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更有甚者,贪污腐化、盗窃走私、吸毒卖淫……这是人性的扭曲,人格的堕落,人类的悲哀。针对人们在自我安顿、人格塑造方面的缺陷,佛教可以运用其丰富的资源进行对治,如以五戒、十善等道德规范影响人们、开导人们,逐渐使更多的人奉行,以提高道德水准。又如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理论教化人们,使之深入人心,以助于人们确立道德警戒。还可用佛教关于宇宙人生的真实理论教化人们,以增长智慧,提高觉悟。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充分把握佛教精髓的基础上,建立一些新的契合当代人文关怀的方便法门,以使人间佛教更迅速、普遍地深入人心。我们认为,如果能够契理契机,弘法得当,佛教必将在净化人心、净化人性、完善人格、提高道德、提高觉悟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推动人类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人与社会的关系包含人与他人、民族、国家等多重关系,范围甚广。当前许多国家的人民,程度不同地存在贫穷、疾病、障碍、失学以及老龄化等种种难题,由于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人民正在遭受战争和动乱的苦难。我们认为,佛教对解决人类的这方面问题也具有突出的优势。比如,第一,高扬佛教的去恶从善、慈悲平等、自利利他的道德准则,使之普及于民众之中,逐步成为人们处理各类人际关系的规则,以缓解人与人的冷漠、对立乃至敌对的关系。第二,如上所述,局部地区的战争和动乱正在折磨一些国家的人民,全世界现存的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五十多次,人类生存地正受到严重的威胁。佛教是和平的宗教,应当一如既往地弘扬佛陀无我、慈悲、平等、重生的和平教义,坚决反对战争,维护人类世界的永久和平。第三,充分发挥佛教的慈善救济的功能,发扬菩萨“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慈大悲精神,竭尽全力扶贫济困,施医送药,赞助“希望工程,教化失足者和罪犯,等等,使痛苦中的众生,既得到物质的援助,也得到精神的提升。第四,若条件具备,还应积极创办教内教外的各类学校,以提高信徒和社会青少年的佛教知识和文化科学素质。

(三)宣传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缓解生态危机,净化环境,为实现人间净土创造客观条件。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是关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当前人们已部分地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尖锐性,但是在认识深度上有待提高,在价值取向上有待调整,而在这些方面,佛教均可做出特殊的贡献。首先,作为佛教的哲学基石的佛教缘起论,强调一切事物是由不同原因、条件和合而成,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中国华严宗人更提出法界缘起论,宣扬事物与事物之间是圆融无碍的,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认为,佛教的缘起论和有机整体论世界观可以为环境哲学提供理论基础。其次,佛教的依正论认为,依报和正报都是果报。由过去的宿业所感召而得的众生主体、生命的存在,是正报;生命存在的生活环境,包括山河大地、国土家园,以至整个环境的世界,都是依报。天台宗人更提出依正不二论,强调众生主体与公众环境作为果报是不二的,即都归于一心。有的佛教则宣扬“心净则国土净的思想。这里包含的主体与环境不可分离,主体精神活动引起主体与环境的变化的思想,以及环境的改善有待于众生主体主观世界的清净的观点,都是深刻的,具有启发性的。再次,佛教基于缘起论而高唱的尊重他者生命、众生一律平等、众生皆具佛性、皆能成佛的众生平等观,以及由此而提倡的素食、放生等行为,对于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佛教的理论是以升入极乐世界为最佳理想环境,极乐世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这体现了佛教对理想生态的设定,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学内容。

我们认为,本着大乘菩萨的淑世悲怀,把握住时代的特点,通过加强上述人间正道的实践力度,就能树立人间佛教的良好形象,进而推动人间净土的逐渐实现。

[原载吴光主编:《中华佛学精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注释】

(1)《附录·创造人间净土》,见印顺主编:《太虚大师全书》,第47册,427页,台北《太虚大师全书》影印委员会,1970。

(2)《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见印顺主编:《太虚大师全书》,第47册,457页。

(3)同上书,431页。

(4)详见印顺:《妙云集》下编之一《佛在人间》,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

(5)详见印顺:《妙云集》下编之一《佛在人间》,22页。

(6)《佛教常识问答》,110页,北京,中国佛教协会,1990。

(7)《佛教常识问答》,110页,北京,中国佛教协会,1990。

(8)同上书,113页。

(9)参见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载《光明日报》,200009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