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国佛教:略论弥勒信仰的兴起、演变与特征

中国佛教:略论弥勒信仰的兴起、演变与特征

时间:2024-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略论我国的弥勒信仰弥勒信仰在印度、中国和韩国等国的佛教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篇短文着重阐述的是弥勒信仰在中国兴起的原因、演变过程和主要特征三个问题,以此窥视弥勒信仰在中国流传的基本面貌。弥勒信仰是指以弥勒菩萨为崇奉信仰对象的一种宗教信仰。在印度,早期佛教中就已有弥勒信仰。在中国,弥勒信仰始于晋代有关佛经的传译。弥勒信仰逐渐普及深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中国佛教:略论弥勒信仰的兴起、演变与特征

略论我国的弥勒信仰

弥勒信仰在印度、中国和韩国等国的佛教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篇短文着重阐述的是弥勒信仰在中国兴起的原因、演变过程和主要特征三个问题,以此窥视弥勒信仰在中国流传的基本面貌。

弥勒信仰是指以弥勒菩萨为崇奉信仰对象的一种宗教信仰。在印度,早期佛教中就已有弥勒信仰。(1)在中国,弥勒信仰始于晋代有关佛经的传译。南北朝时,弥勒菩萨在民间和上层社会迅速流传开来,成为先于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的信奉对象。弥勒信仰逐渐普及深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弥勒信仰在中国是如何兴起和普及的呢?其原因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时代背景,这里我们仅从弥勒及其思想的特征的角度,分析其三个原因。

首先是弥勒身份的独特性。弥勒在佛教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身份,一是信仰方面的,一是涉及史实方面的。在信仰方面,他又有两重身份。

弥勒的梵名为Maitreya,巴利名是Metteyya,意译作慈氏。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的记载,弥勒出身婆罗门家庭,后来皈依释迦牟尼,为佛门弟子。他先于释迦牟尼入灭,并以菩萨身份住于兜率天,为天人说法解疑。据传,释迦牟尼曾预言授记,经过极为漫长的岁月后,弥勒将下生此世在龙华树下成佛以救度众生。由于弥勒将要代替释迦牟尼说法,所以暂时称他为“一生补处菩萨,意思是未来的佛。一俟他成佛后,便称弥勒佛、弥勒如来。这就是说,弥勒是下一届娑婆世界里成就正等正觉的候补者,是释迦牟尼佛的法统继承者。这样,弥勒就有了双重的身份,一是现今还在兜率天说法解惑的弥勒菩萨,一是将来下生此世界的弥勒佛。

就史实来说,相传弥勒是在释迦牟尼入灭900年后的佛教论师,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开山祖师。现存佛典中,题为弥勒造的就有《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颂》、《辩中边论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和《现观庄严论》等。又传,弥勒将瑜伽唯识理论传给了无著,为无著的老师。然对这一说法也有人持有异议。弥勒论师究竟是不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迄今未有定论。

就广大佛教徒和民间群众来说,他们所关注的并不是弥勒论师是否确有其人,而是深为弥勒菩萨和弥勒佛的独特魅力所吸引,从而产生出极大兴趣和信仰热情。

其次是弥勒境界的理想性。据有关典籍记载,不仅兜率天上妙圣庄严,而且弥勒下生时的世界也绝妙无比。这个世界,土地平整得犹如玻璃镜一般,大小城市星罗棋布、错落有致,街道笔直宽阔,两旁林木茂盛。社会井然有序,安全稳定。没有盗贼,也没有水火、刀兵、饥馑等灾难。人们的生活舒适自在,彼此恭敬和顺,感情融洽,其乐融融。当人衰老之时,便自动到树下念佛待终,企盼再生于大梵天和诸佛前面获得解脱。弥勒信仰初传时,正是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自相残杀,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动乱年代。后来的五胡乱华又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此时仍是战乱频仍、兵荒马乱,人们更是挣扎于水火之中。弥勒下生世界的安定美好与现实世界的黑暗残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成为人民大众所渴慕追求的社会理想。弥勒所体现的慈心、爱心也成为人民大众所理想的生命价值观。弥勒信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未来理想,成为人民大众的人生观世界观。人们相信弥勒菩萨下生是帮助人们解脱苦难的,弥勒菩萨下生的世界是人们向往的理想世界。弥勒信仰正是适应了人民大众的心理需求,弥勒成为人民大众普遍信仰的对象。

再一点是弥勒形象的可塑性。弥勒菩萨经过漫长的岁月后将下生成佛,这种身份的变化性,为人们塑造形象、装点自己提供了契机。不同的人为达到各自不同的目的,都可以根据需要利用弥勒身份的变化性,把自己说成是弥勒下生的化身。武则天就把自己吹成弥勒的化身,为她登上女皇的宝座提供神学的论证。民间一些组织则打着弥勒化身的旗帜造统治阶级的反。至于佛教本身也在不断改变弥勒的形象以扩大弥勒信仰的影响。弥勒形象的这种可塑性,也是形成弥勒信仰普及化的重要原因。

弥勒信仰在中国的演变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中国,弥勒信仰分为上生信仰和下生信仰两大派,下生信仰又演化出化身信仰,形成了上生、下生和化身信仰三类弥勒信仰。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三类信仰大体呈现出三个阶段。当然这种阶段性划分是相对的,其间也存在着相互交错的情况。

首先谈谈上生信仰。

据现有文献记载,最早提倡弥勒上生信仰的典型人物是东晋名僧释道安(312—385)。《高僧传》卷5《释道安传》载:

安每与弟子法遇等,于弥勒前立誓愿生兜率。后至秦建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忽有异僧,形甚庸陋,来寺寄宿,寺房既窄,处之讲堂。时维那值殿,夜见此僧从窗隙出入,遽以白安。安惊起礼讯,问其来意。答云:“相为而来。”安曰:“自惟罪深,讵可脱度?”彼答云:“甚可度耳。然须更浴,圣僧情愿必果。”具示浴法。安请问来生所往处,彼乃以手虚拨天之西北,即见云开,备观兜率胜妙之报。尔夕大众数十人悉皆同见。安后营浴具,见有非常小儿伴侣数十来入寺戏,须臾就浴,果是圣应也。至其年二月八日,忽告众曰:“吾当去矣!”是日斋毕,无疾而卒。葬城五级寺中,是岁晋太元十年也,年七十二。(2)

兜率天有内外两院,内院为即将成佛者的住处,即弥勒净土。弥勒在那里为诸天说法决疑。释道安开创了上生弥勒兜率净土信仰,在他的倡导下,至少有包括昙戒在内的八位弟子也都专修弥勒兜率净土。此后江南一带和北方地区,相继有不少的追随者。北凉沮渠京声译出《弥勒上生经》及其流传,更进一步推动了弥勒上生信仰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北魏太武帝灭佛后文成帝又下诏恢复佛教,弥勒上生信仰迅速成为北魏中期佛教的重要信仰。北方的敦煌、云冈、龙门等北朝佛教石窟中,普遍开凿有交脚弥勒像并弥勒龛。人们信奉弥勒兜率净土极为热情高涨。在南方,如陈代名僧慧思也是奉持弥勒净土的,《续高僧传》卷17《陈南岳衡山释慧思传》载:“释慧思……又梦弥勒、弥陀说法开悟,故造二像,并同供养。又梦随从弥勒与诸眷属同会龙华。(3)从释道安大弟子释慧远信奉弥陀净土以来,弥陀净土信仰开始兴盛,一些信奉弥勒净土的人也开始兼信弥陀净土。

隋代唐初,弥勒上生信仰还继续流行,如天台宗人灌顶、智都是奉持弥勒兜率净土信仰的。《续高僧传》卷19《唐天台山国清寺释灌顶传》有这样的记载:“尝有同学智晞,之亲度,清亮有名,先以贞观元年卒。临终云:‘吾生兜率矣,见先师智者。宝座行列皆悉有人,惟一座独空,云却后六年,灌顶法师升此说法。’(4)又,唐三藏玄奘法师对弥勒菩萨的信仰也十分虔诚,他在赴印度取经的危难之际就一心注想慈尊弥勒。回国后又向众人介绍印度道俗如何同信弥勒净土,弥勒净土如何简修易成,极力提倡修持净土。他在临终时,仍满怀信心地发愿上生兜率天觐见弥勒。玄奘大弟子窥基也同样坚持弥勒信仰,还撰有《弥勒上生经疏》。此外,如著名诗人白居易,也是一位弥勒信仰者,他热衷参加向弥勒发愿“一时上生的法会,还撰《画弥勒上生帧记》等文,反映了当时弥勒信仰者的内在动机和强烈愿望,以及信徒团体和奉持情况。

再谈下生信仰。

早在西晋时,竺法护曾译出《弥勒下生成佛经》,但流传不广。真正广泛流传开来的是后秦鸠摩罗什译出的《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此经说,当弥勒从兜率天下生人间时,大地一派光明,处处五谷丰登,百姓康乐幸福。弥勒在华严树下三次说法,使广大民众得以解脱。弥勒下生给人们带来福音,因而不论在佛教界,还是在统治阶级和下层民众中,都引发出极为热烈的反响。

弥勒下生信仰的突出表现是弥勒佛像的塑造。与依据弥勒上生信仰塑造的形象不同,那不是着菩萨装的交脚弥勒像,而是着佛装,取双腿下垂倚坐姿态的弥勒像,在造型上与释迦牟尼像无多大区别。这种造像南北两地都很普遍。如敦煌、麦积山、龙门都有高大的弥勒像,浙江新昌石佛寺的弥勒像竟高达十几米,四川乐山大佛更高至62米,雄居世界榜首。另外还有大量的弥勒经变画,表现弥勒下生和龙华树下说法的情景。这一切都说明了弥勒下生信仰流传的广泛。

随着弥勒下生信仰的流传,社会上还出现了若干相关的经典,据智升《开元释教录》卷18《别录中伪妄乱真录》载就有:《弥勒下生遣观世音、大势至劝化众生舍恶作善寿乐经》1卷、《随身本官弥勒成佛经》1卷、《弥勒摩尼佛说开悟佛性经》1卷、《弥勒下教经》1卷、《弥勒成佛本起经》17卷、《弥勒下生观世音施珠宝经》1卷、《弥勒成佛伏魔经》1卷、《弥勒成佛伏部庄严成佛经》1卷、《弥勒下生经》1卷、《弥勒下生救度苦厄经》1卷、《勇意菩萨将僧忍见弥勒并示地狱经》1卷、《弥勒下生甄别罪福经》1卷。以上经典都已散佚。这些经典的共同主题就是宣扬弥勒下生,阐述弥勒成佛并进行劝化。这些经典都是中国人自己造出来的,如此之多伪经的出现,不是正说明弥勒下生信仰的普及和基础的深厚吗?

弥勒下生信仰也引起了某些统治者的浓厚兴趣,他们尤其关注利用民众的弥勒下生信仰来达到维护自身统治的政治目的。武则天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武则天以妇女的身份登基且取代李唐王朝的一系列做法,从儒家的立场观点来评价是大逆不道的。这样,她就利用佛教来为自己当皇帝制造舆论。据《资治通鉴》卷204“则天后天授元年(690)载:“东魏国寺僧法朗等撰《大云经》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制颁于天下。(5)武则天俨然以弥勒自居,当改唐为周时,就以“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自称。“慈氏就是弥勒。武则天把自己乔装打扮成弥勒的化身,神化自己,欺骗舆论,愚弄百姓,利用民众的弥勒下生信仰为自己稳坐皇位找到支撑点。武则天能够利用弥勒下生信仰的事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信仰具有深厚的民众基础。

统治阶级利用弥勒下生信仰,同样,民众也利用弥勒下生信仰来造统治者的反。早在隋代就已经有人利用弥勒下生信仰结成团伙反对王朝统治的现象。据《隋书》卷3《炀帝纪》载:“(大业)六年(610)春正月癸亥朔,旦,有盗数十人,皆素冠练衣,焚香持华,自称弥勒佛,入自建国门。监门者皆稽首。既而夺卫士仗,将为乱。齐王暕遇而斩之。于是都下大索,与相连坐者千余家。(6)事后三年,又出现宋子贤自称弥勒出世、聚众反抗的事。同年还有扶风人向海明自称“弥勒出世,“举兵作乱,建立政权,建元称帝。到了唐代,一些人继续利用“弥勒下生,不断造反。这些情况引起了最高统治者的关注和警觉,唐玄宗下诏禁止百官家与僧尼、道士往来,并颁发了《禁断妖讹等敕》,明令禁止“假托弥勒下生的名义从事种种活动。这一举措给了弥勒下生信仰以沉重的打击。(www.daowen.com)

此外,弥勒信仰还遭到佛教内部弥陀信仰的思想冲击。净土宗人道绰和善导宣扬受乐之胜、兜率之劣的观念,提倡弥勒净土信仰。道绰在《安乐集》卷上比较了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的优劣,文中说:

一、弥勒世尊为其天众转不退法轮,闻法生信者获益,名为信同;著乐无信者,其数非一。又来虽生兜率,位是退处,是故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二、往生兜率,正得寿命四千岁,命终之后,不免退落。三、兜率天上虽有水鸟树林和鸣哀雅,但与诸天生乐为缘,顺于五欲,不资圣道。若向弥陀净国,一得生者,悉是阿毗跋致,更无退人与其杂居。又复位是无漏,出过三界,不复轮回。论其寿命,即与佛齐,非算数能知。其有水鸟树林,皆能说法,令人悟解,证会无生。四、据大经,且以一种音乐比挍者,经赞言:“从世帝王至六天,音乐转妙有八重,展转胜前亿万倍,宝树音丽倍亦然。复有自然妙伎乐,法音清和悦心神,哀婉雅亮超十方,是故稽首清净勋。”(7)

同时,还有迦才撰写的《净土论》(《大正藏》卷47)更举出十点来说明极乐净土与弥勒净土的优劣。弥勒净土思想受到贬抑,自然也影响到信众的观念。人们开始转向弥陀净土法门,认为此法门更易修行,与其没有尽头地等待弥勒下生,还不如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死后直上西方极乐世界更便捷、更痛快。这样,弥勒信仰就逐步被弥陀信仰取而代之,居于次要地位了。然而,公道地说,弥陀信仰之所以兴起,实际上又是弥勒信仰的流传为其奠定了基础的。

最后谈谈化身信仰。

自唐开元以后,弥勒信仰每况愈下,弥陀信仰日益赢得更多的信众而成为净土信仰的主流。弥陀石像增多,弥勒石像渐少。在人们信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五代十国时,出现了自称弥勒化身而又不造反的布袋和尚的传说。布袋和尚改变了弥勒的形象、身份和功能,也改变了以往中国人打着弥勒化身旗号的所作所为。禅宗典籍《景德传灯录》卷27载:

明州奉化县布袋和尚者,未详氏族,自称名契此。形裁腲脮,蹙额皤腹。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尽贮囊中。……时号长汀子布袋师也。……示人吉凶,必应期无忒。……梁贞明三年丙子三月,师将示灭,于岳林寺东廊下,端坐磐石而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化。其后他州有人见师亦负布袋而行,于是四众竞图其像,今岳林寺大殿东堂全身见存。(8)

随着布袋和尚为弥勒化身说的流传,首先在江浙一带,将布袋和尚作为弥勒原型画像或造像加以供奉,如北宋时代开凿的杭州灵隐寺飞来峰的布袋弥勒像,肥头大耳,满脸笑容,袒胸露腹,表现了善良慈祥、宽容大度的神态和风貌。后来,一般寺院也都有布袋弥勒像,有的设在山门殿,更多的则设在天王殿的中央,像的造型是欢颜、皤腹、交脚正坐,民间称之为“大肚弥勒。这可谓是中国化的弥勒佛。大肚弥勒佛成为护法神,也似乎兼有迎送客人以及规劝世人的职能。在民间的工艺美术品中,大肚弥勒像也成为幸运吉利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

从以上的简要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佛教的弥勒信仰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多样性。从内涵看,中国弥勒信仰共有三种类型,即上生信仰、下生信仰和化身信仰,这也是体现了从切望往生兜率,经降生人间到变成化身的弥勒信仰的演变过程。不同的弥勒信仰体现在造像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早期多是弥勒菩萨交脚跌坐像,中间则是弥勒两脚下垂倚坐像,最后是布袋弥勒像,这体现出弥勒信仰演化过程中形象变化的轨迹。弥勒信仰的三种类型也适应了社会上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如弥勒上生信仰多以高级僧侣及士大夫阶层为社会基础,弥勒下生信仰则多为统治阶级和下层民众所奉持或利用,而布袋弥勒信仰又普遍地适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要。

二、实用性。中国人往往更注重从实用价值的角度来对待弥勒信仰,尤其是弥勒下生信仰,有的更借以实现眼前的现实利益,达到自身的政治目的。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唐玄宗打击弥勒信仰,下层民众利用弥勒下生的旗号造统治者的反,都体现了实用主义的态度。至于宋代以来佛寺置布袋弥勒像于天王殿中间,也体现了一种实用性的选择,既避免统治者的再度打击和避免下层民众的政治利用,又能满足佛教扩大教化的需要。

三、融合性。在弥勒信仰的演变过程中,十分值得注意的是其结局出现了布袋和尚。可以说这是中国融合思维的创造。布袋可容各种杂物,象征着包容万物。布袋和尚作为弥勒的化身,将上生信仰和下生信仰融为一体,印度佛教的出世观念和中国传统的入世观念融为一体,禅宗和净土信仰融为一体。布袋和尚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吉利、幸运、包容、慈善,又体现了佛教的神圣形象和济世精神,因而它在佛寺中占有稳定而突出的地位是绝非偶然的。

总之,弥勒信仰在中国的演变就是一个不断为中国人所改造的过程,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从这里透露出来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令人深思的。

[原载《佛学研究》,1993(2)]

【注释】

(1)参见《增一阿含经》卷45等。

(2)《大正藏》卷50,353页。

(3)《大正藏》卷50,562页。

(4)同上书,585页。

(5)《资治通鉴》,第7册,64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56。

(6)《隋书》,第1册,7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

(7)《大正藏》卷47,9页。

(8)《大正藏》卷51,43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