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阿拉伯国家市场环境及宁夏阿经贸合作成果

阿拉伯国家市场环境及宁夏阿经贸合作成果

时间:2024-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试论阿拉伯国家市场环境及其中(宁夏)阿经贸合作宁夏社会科学院阿拉伯世界西起大西洋东至阿拉伯海,北起地中海南至非洲中部,面积约为1420万平方公里,位于亚、非两大洲的接合部,其非洲部分占72%,亚洲部分占28%,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外贸在阿拉伯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阿拉伯国家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国际贸易市场之一。阿拉伯国家和地区这种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状况在近期内不可能改观。

阿拉伯国家市场环境及宁夏阿经贸合作成果

试论阿拉伯国家市场环境及其中(宁夏)阿经贸合作

宁夏社会科学院

阿拉伯世界西起大西洋东至阿拉伯海,北起地中海南至非洲中部,面积约为1420万平方公里,位于亚、非两大洲的接合部,其非洲部分占72%,亚洲部分占28%,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阿拉伯世界现有22个国家[1],人口2.5亿多,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能源出口。阿拉伯各国石油总储量6465亿桶,约占世界总储量的60%,其中沙特储量2618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25%,居世界第一位。

一、阿拉伯国家经济现状

阿拉伯各国重视经济建设,实行经济改革,通过产业多元化、私有化等措施促进经济发展。2009年阿拉伯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1.6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8492美元。但国与国之间差距较大,海湾地区的卡塔尔人均收入已达9万美元,阿联酋和科威特的人均收入超过4万美元,沙特约12000美元。而也门、苏丹、科摩罗、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则被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阿拉伯国家,特别是海合会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资本输出市场,且主要集中于海湾国家。据估计,阿拉伯国家的海外资本达10000~15000亿美元,主要投资于西方发达国家证券股票和房地产等领域。同时,阿拉伯国家也是外国资本的重要投资场所,尤其是那些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国家。尽管近年来中东的局势动荡不安,但这是暂时的,从长远看,阿拉伯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时代需求是长久的目标。

外贸在阿拉伯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阿拉伯国家大部分生产和生活资料需要进口,其所生产的原油、化工产品、铝材等大部分供出口。对外贸易总额排前四位的分别是沙特(约5000亿美元)、阿联酋(约2770亿美元)、阿尔及利亚(约1300亿美元)、科威特(约1270亿美元)。阿拉伯国家进口的主要商品是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家用电器纺织品服装、食品、手工具等;出口的主要商品是原油、成品油、化工产品(包括化工原料、化肥等)、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鲜花等)、矿产品、纺织品、手工艺品等。

从近几十年的发展进程来看,阿拉伯世界的市场贸易呈现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

阿拉伯国家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国际贸易市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石油业的大发展,阿拉伯国家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在世界进出口商品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国际贸易地位日益提高。到20世纪80年代,阿拉伯国家的商品进口额已占到世界商品进口总额的5%以上,商品出口额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更大,达10%以上[2]。1989年,仅沙特、伊朗、土耳其、以色列、阿联酋、埃及和摩洛哥等7个中东主要商品进口国的进口总额由1989年的825.25亿美元上升到1332.29亿美元,增幅达61.49%[3]

为了不断扩大进出口规模,阿拉伯国家明显趋向于加强贸易自由化政策,如采取减少或放宽进口限制、调整和降低关税率、鼓励私人经营进出口贸易、与欧美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增设和扩建经济自由区等措施,以广泛吸引国内外商人从事进出口贸易,加速阿拉伯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同时,沙特、阿联酋等国通过举办国际商品交易会、展销会和兴建外国商品展销厅、贸易城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宽进出口渠道,开辟经贸交流的新途径。

此外,有利于促进阿拉伯市场繁荣的重要因素还有:阿拉伯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快,年轻化程度高,移民流动性大,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消费量增长迅速,使本国生产的许多产品不能满足国内需要而依赖进口供应,加之一些富油国实行高福利、高消费政策的调整,对进口商品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阿拉伯国家的商品结构呈现多样性的时代特征。从总体上看,阿拉伯国家的商品结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要的石油输出国,即一批富油国,如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等海湾国家和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北非国家。它们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以石油为主要经济支柱,其出口商品以原油、石油制品和天然气制品为主,同时输出一些土特产品和制成品。它们主要靠原油、石油和天然气制成品的出口贸易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利用其巨额石油收入大规模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由于制造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它们的进口商品以机械和运输设备为大宗,用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

另一类是以出口多种农矿产品为主的阿拉伯国家,如埃及、叙利亚、约旦、也门、黎巴嫩、突尼斯、摩洛哥、苏丹等国。它们大多以出口农矿初级产品为主,只有约旦等少数几国出口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较高。如1992年,只有约旦等几个国家的制成品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8%。埃及出口商品的大宗为石油、棉花,是世界上主要的棉花出口国之一,1993~1994年棉花出口达37.1万包(合2.67亿磅),创该国1986年以来棉花出口的最高记录。这一类中东国家的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和运输设备及其他工业品

同时近几十年来,阿拉伯国家贸易市场的突出特点是,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都是粮食进口国,使中东地区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市场。阿拉伯国家的农业发展受到许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气候干旱炎热、水源短缺、土壤严重沙漠化、农业投入不足等,使粮食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粮食和食品供应不得不依赖进口。据1993年1月举行的第22届阿拉伯农业部长会议公报称,1992年阿拉伯国家进口粮食等农产品总值超243亿美元;目前阿拉伯国家80%的粮食依靠进口,平均每天为进口粮食要支付370万美元。仅埃及一国每年要进口小麦550万吨,价值达10亿美元。目前只有沙特发展小麦生产取得了成功,产量富余,可供出口,成为世界第六大小麦出口国。按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比例计算,到2010年,阿拉伯国家为支付小麦进口的费用就要花费超过500亿美元,而支付各种粮食进口的费用总值将高达700亿美元。阿拉伯国家和地区这种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状况在近期内不可能改观。

阿拉伯国家市场一向被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所占有,作为阿拉伯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西欧和日本既是阿拉伯国家出口贸易的主要对象,又是阿拉伯国家进口商品的主要来源。从国别看,美国向来是阿拉伯市场的最大供应国,其次为英国,日本后来居上,超过英国而仅次于美国,但西欧各国合起来则大于美日之和。近几年,欧美日三方在中东阿拉伯国家特别是海湾地区的贸易争夺战日趋激烈,加上世界其他地区国家如东南亚各国、韩国、俄罗斯等积极进入阿拉伯市场,使阿拉伯国家市场上的竞争态势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

二、阿拉伯海湾国家的市场现状

从全球范围来看,阿拉伯世界的经济“新月”——海湾地区的发展是阿拉伯国家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在阿拉伯世界起引领作用。

海湾在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以及国际市场等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比较独特的经济模式。表现为:

第一,畸形的石油经济与相对落后的民用工业。海湾地区矿产资源丰歉比度非常大,石油和天然气是区域经济赖以发展的优势资源。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56%以上,仅沙特一国就占1/4,无愧于“世界石油宝库”“世界油极”之称。

海湾地区由于单一资源所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导致了海湾出口产品的单一性和以初级产品占绝对优势。20世纪60~90年代,海湾各国初级农矿产品出口基本占90%以上,甚至高达百分之百。在初级产品出口中,除石油、天然气外,就是一些土特农产品,如椰枣、干鱼、干鲜果、珍珠等。由于工业落后、部门少、生产能力小,所以制成品也只是围绕着石油的加工品及其他一些新发展起来的部门,诸如建材、钢铁、金属制品等,主要是满足地区内的需要,贸易主要在地区内各国间进行。

第二,海湾市场具有“三高一低”的特征,即高收入、高消费、公费开支大,而生产的自给率低。据世界银行统计,人均国民收入1981年排在世界前10位的就有阿联酋(42126美元)、卡塔尔(23612美元)、沙特(16560美元)、科威特(16546美元)。虽然80年代由于石油收入减少,人均收入下降很大,但仍然是世界高收入地区。如1990年,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在9000美元以上。

20世纪90年代初,除两伊低于20%外,海合会六国均高于20%。不仅百分比高,总值也大,如卡塔尔和沙特的人均公共消费支出分别高达8390美元和5774美元,远远高出其他发展中国家。公共支出高的主要原因与海湾国家实行高福利的经济政策有关。国家在医疗保健教育等方面实行免费,住房、用水、用电实行高补贴,很多开支国家都包揽下来。个人消费支出在GDP中占比不高,但总额大,远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成倍高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根据恩格尔法则指示的需求结构变动的特征,海湾地区需求结构已由满足“生理性需求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到了“追求时尚和个性”,即以耐用消费品为主的阶段。据调查,高档耐用品消费在海湾已很普遍,如拥有小汽车的比率很高,科威特、沙特、阿联酋分别高达90%、85%、80%,拥有两部以上小汽车的家庭在海湾国家占25%~50%,收录机、电冰箱和空调更是十分普遍。但海湾国家自身供给能力却远跟不上需求的增长,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均不足。

就农产品来说,60年代以前海湾各国还基本能自给,甚至个别国家自给有余。但进入80年代后,各国都不能自给了。这是因为:一是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粮食都不能全部自给;二是大国的满足率明显高于小国,巴林、科威特、卡塔尔年自给率不到25%,阿曼、阿联酋也只有32.4%,沙特由于80年代主要粮食小麦不但不需进口且有部分出口,所以自给率提高了一倍;三是自给程度与国家人口规模多少关系很大,人口超过1000万的三个国家自给率上升较快,而人口少的国家基本上没多大变化,自给率甚至下降。

第三,经济发展模式为外向、开放的出口主导型。由于经济结构畸形,海湾各国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根据1980~1994年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GDP与其出口额的相互关系进行数理分析,发现两者成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88。正是因区域经济的外向性和依赖对外贸易,所以,海湾各国都制定了有利于开放的外贸政策来促进对外经贸合作。从整个海湾地区看,除两伊实行进口贸易替代、外汇等由国家进行管制外,其他国家都实行比较自由的贸易政策。

第四,海湾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西方国家。海湾出口90%以上是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进口以机械交通运输工具、耐用消费品、食品、军火等制品为主。由于单一集中于油气产品,这就决定了其出口货物地区流向必定是那些大量消费石油而本身供应不够的国家,这些国家主要是经济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是海湾石油的主要购买者,又是世界市场上各类制成品、服务项目和军火的主要供给者,正好与海湾国家形成互补关系。另外,历史上海湾地区就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海湾居民对西方工业品和消费品的崇尚形成了一种习惯。据统计,1995年,欧盟、美国、日本与海湾六国进出口贸易量分别为391.63亿美元、335.68亿美元、216.1亿美元,分别占六国进出口贸易额的21.8%、18.6%和12%,合计共占52.4%。正是因为海湾与西方国家经贸合作的密切关系,所以,中国与海湾国家的经贸发展要受到西方的影响。中国企业要善于利用西方国家在海湾各国的薄弱环节开展经贸活动,在不影响国际关系原则的前提下,抓住各种机会开拓海湾市场。

第五,开拓石油跨国经营是跨世纪时期海湾石油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海湾国家作为欧佩克(OPEC)的主力军,在世纪交替之际将继续大力推进石油跨国经营战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海湾对外石油投资的重点正由西方转向东方,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国家开展石油领域的合作日趋加强。因此,重视和加强同海湾国家的石油合作,不仅能弥补中国石油日显不足的缺口,而且也正好顺应了海湾石油业跨国经营的潮流,更有利于促进双边的合作,可以通过石油业的成功合作,带动其他行业的合作。

2004年1月起,为吸引外资,沙特政府大幅削减了外国公司和个人在沙特经营所得的最高所得税税率,并对外资企业提供不少税收优惠。如新税法规定,外方投资若达到75%的工农业生产项目,则自投产之日起10年内免除所得税;其他项目则自投产之日起5年内免除所得税。凡到沙特投资的外国公司均可以享受与沙特公民一样的国民待遇,投资者可以自由地将资金投入或撤出沙特。允许外资投资的范围扩大,工业工程、农业工程、医疗设施项目、公共服务工程、环保运输、兴建商业中心,承包工程中的土建、电力、机械等均可投资[4]

为吸引国内外的投资,沙特新颁布的《外国投资法》,首次允许外国投资者拥有100%的不动产所有权和100%的工程所有权。此外,沙特批准17项协议以改善投资环境,包括提高效率,减少国内外投资者投资申请和商业注册的时间,办理特殊入境签证手续,特别是对大规模投资者,简化入境签证手续。对在沙特不发达地区的投资者给予鼓励措施等。

总之,海湾由于高收入和经济的畸形造成进口商品多样化。从外籍劳工的生活必需品到王宫大臣的高档耐用消费品,从简单的小型器具到巨大的成套工业设备,直到尖端武器,从低价到高价,各种各样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进口,并且不愁支付方面的麻烦,几乎给各个层次的工业品都提供了一定规模的市场,以致该地区成为令人垂涎的贸易场所。

2010年以来,包括22个阿拉伯国家在内的西亚、北非地区国家的经济从2009年的谷底实现了强劲复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称,2010年,这一地区经济发展增幅将达到4.1%,比2009年(2.0%)有较大提高。西亚、北非经济的增长,主要源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据有关统计,仅海湾六国2010年的石油出口收入就达到4509亿美元,比2009年的约3528亿美元增长27.8%,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等国的石油出口收入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然而2010年12月8日爆发的突尼斯政治危机,引发阿拉伯世界大规模的社会和政治动荡,从现实结果看,给阿拉伯未来经济带来了深层次的影响。

但是,由于西亚、北非地区多数国家对国际市场的粮油食品和工业制成品有着较大需求,因此,2010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恢复和国内需求的提升,使得这一地区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严峻。一直以来,西亚、北非地区的总体失业率都比较高,且失业人口的一多半都是25岁以下的青年失业者,这已经成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2010年,尽管该地区经济有所增长,但仍不足以吸纳现有的失业人员和新进入市场的劳动力。因此,总体失业状况并未得到扭转,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一大社会难题,也成为引发阿拉伯世界动荡的主要诱因之一。

(一)双边贸易

2010年,受惠于各自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贸关系的良性成长,中国与西亚、北非地区的双边贸易增长迅速。1~10月份,中国与该地区21个主要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了38.58%,达到1470.15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655.08亿美元,进口815.07亿美元,分别增长20.30%和57.69%。由于进口数量增长和价格提升使进口额增长相对较快,导致中国与该地区的贸易显示出与2009年不同的状态,出现了近160亿美元的逆差(2009年同期为27.68亿美元的顺差)。

在与西亚、北非国家的贸易中,中国与沙特、阿联酋、阿曼、科威特、卡塔尔和巴林六国组成的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贸易量较大。2010年1~10月份,中国与海合会进出口贸易额达到747.92亿美元,占中国与西亚、北非地区21个主要国家贸易额总和的50.90% 。其中,中国出口292.60亿美元,占中国向该地区出口总额的44.67%;中国进口455.33亿美元,占中国自该地区进口总额的55.86%。1981年成立的海合会是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已探明的原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45%。其政局稳定,人民生活十分富裕,各国人均GDP均在1万美元以上,是西亚、北非国家中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地区。近年来,中国与海合会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相当迅速,已就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区进行了五轮谈判,目前双方已在货物贸易谈判的大多数领域达成了共识,并启动了服务贸易谈判。2010年6月,中国与海合会还举行了首轮战略对话,并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从单个国家来看,沙特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该地区最大的进口来源国。2010年前10个月,中国与沙特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50.5亿美元,占中国与西亚、北非国家进出口总额的23.84%。其中,中国向沙特出口85.88亿美元,进口264.62亿美元,逆差额为178.74亿美元,是中国与该地区贸易当中逆差最大的国家。逆差主要来源于石油进口,沙特是中国进口原油的最大来源国。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自沙特进口原油3279万吨,占中国进口原油的18.1%。伊朗是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国。2010年,阿联酋是中国在该地区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出口对象国,也是中国对该地区国家贸易顺差最大的。2010年1~10月,中国与阿联酋的进出口额为207.97亿美元,占中国对该地区进出口总额的14.15%。其中,中国向阿联酋出口170.97亿美元,进口37亿美元,顺差额为133.97亿美元。顺差主要来源于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等。2010年1~10月,中国向阿联酋出口上述三大类产品共计120亿美元,占对阿联酋全部出口产品的70.19%。

从贸易商品结构看,中国从西亚、北非国家进口主要集中在石油及其相关产品上。2010年,由于中国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农业及节能减排带动柴油需求上升以及战略石油储备的不断推进等诸多因素,导致原油进口量较往年显著增加。

1~10月份,中国累计进口原油1.976亿吨,同比增长19.5%,在中国原油进口前10位来源国中,沙特、阿曼、苏丹、伊拉克、科威特和利比亚等西亚、北非国家均名列其中。中国出口则以机电产品、轻纺产品和钢铁制品等为主,有很大发展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从西亚、北非国家进口产品日渐丰富,除原油和石化产品外,埃及的大理石、约旦的钾肥、突尼斯的橄榄油、苏丹的芝麻等产品逐渐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二)经济合作

2010年,在双边贸易蓬勃发展的同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内的西亚、北非地区还在能源、交通、水电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合作。在能源领域,中国企业以合作勘探与开发新油田、合资兴办炼油和石化企业等方式积极寻求与该地区国家进行能源方面的合作。同时,西亚、北非地区国家,特别是海湾国家在中国的能源合作项目也取得很大进展。2010年5月,由中国石化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合资组建的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的石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中国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项目正式投产运行后,每年可生产超过300万吨的石化产品。2010年9月,中石化与科威特合资的广东炼油化工项目,已通过环境影响评估。该项目总投资590亿人民币,建成后将以科威特原油为基础,规划炼油能力1500万吨/年、乙烯能力100万吨/年。2010年,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经贸合作区——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同时,入驻企业已经达到25家,累计注册资本2.9亿美元,涵盖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汽车摩托车、纺织服装四大产业。

中国企业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西亚、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4月,中国与苏丹签订了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合同金额为8.38亿美元,该项目是中国公司在海外获得的第二大单项水利工程合同。项目建成后,对促进苏丹东部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就业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实施的单项金额最大的工程项目。该公路横贯阿尔及利亚北部,东连突尼斯,西接摩洛哥,全长1216公里,是阿尔及利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基建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为阿尔及利亚经济建设注入源源动力。此外,中阿之间还在援助(主要是非洲国家)、航空、旅游、教育、人才交流、医疗卫生等诸多方面展开合作,极大地促进了中阿双边民间交往和经贸关系的密切。

(三)中国与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经贸关系展望

展望未来,由于阿拉伯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形势的复杂多变,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在中国与西亚、北非地区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当中,挑战与机遇并存。双方良好的政治关系和巨大的经济互补性为经贸合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将为双方企业创造新的投资和合作机会。但同时,该地区政治形势的脆弱性和经济结构的单一性,也为双方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带来挑战。

1.有利因素。第一,2011年,西亚、北非地区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增长率将达到5.1%,高于2010年4.1%和2009年2.0%的增长水平。经济增长仍然来自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

油价的上涨对于西亚、北非地区产油国和与产油国经贸来往密切的其他国家无疑是最大的利好。2003年以来,中阿双方能源领域合作发展态势良好,各自在对方领域的投资都比较活跃。双方合作的大项目包括沙特南帕斯天然气田项目(2003年)、沙特延布聚丙烯生产项目(2004年)、青岛炼油厂项目(2005年)、福建炼油厂和加油站项目(2007年)、中沙(天津)石化项目(2010年)、延布炼油厂项目(2011年)、昆明炼油厂项目(2011年)等。

第二,中国与西亚、北非地区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的势头良好。一方面,政府间合作基础稳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加,双方政府间经贸交流加深,高层互访频繁。另一方面,企业家间交流频繁。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及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推进了西亚、北非地区企业界对中国的了解。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美国家受危机影响较深,西亚、北非国家普遍重视与中国的经贸合作,这为双方经贸往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第三,中国与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经济互补性强。2011年,西亚、北非国家将继续实行工业化和多元化发展战略,对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机电设备、信息通信等高新技术产品需求量较大且在一定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增长。在纺织品方面,该地区大部分国家,特别是经济主要依赖石油出口的中东地区,各种轻工类商品基本依靠进口。目前,中国出口到中东市场的纺织品面向中低档市场,具有市场批量小、周期短、交货快的特点。就纺织品来说,目前中国还没有与这些国家发生过贸易摩擦,很多中东国家都希望能与中国加强在纺织业上的合作。中东贸易的中心在阿联酋迪拜,而当地进口的相当一部分纺织品又被转往中亚、东欧、西非等地。欧盟将部分环地中海国家作为服装加工地,以满足欧盟国家低级消费市场的政策也进一步刺激了当地对纺织品的需求。

2.不利因素。第一,尽管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逐渐淡化,但更为长远的,是西亚、北非地区贫困加剧、失业率攀升和通货膨胀严峻等负面现象将长期存在。同时,地缘政治的脆弱性和局势的复杂性,也将制约地区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11年,苏丹南部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该地区脱离苏丹成为独立国家。而一直以来,苏丹南北之间始终存在着多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包括南北边界的划分、油田归属和石油收入分配、居住在北方的南方人和居住在南方的北方人的国籍,以及国家所承担的国际债务如何分摊等问题。上述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如果得不到解决,都可能导致北南之间重新爆发战争。另外,该地区的巴以冲突、伊朗核问题等仍然是2011年地区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这些因素不但搅动世界石油价格波动起伏,而且会影响市场信心和投资者的期望值,弱化经济改革应有的效果,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第二,金融危机之后,西亚、北非地区的很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加深了本国的贸易和投资壁垒。以北非地区的石油出口大国阿尔及利亚为例,2009年金融危机后,阿尔及利亚就出台了财政补充法案,其中规定“外商投资项目中,外方只能占有最多49%的股份,其余51%必须由一个或更多的阿尔及利亚合作伙伴持有”。同时对外资企业向阿尔及利亚境外汇出利润等进行严格限制,要求企业必须将利润的很大一部分留在阿境内进行再投资。这种限制性规定使得当年外国投资项目仅有4个,比2008年的102个项目减少了很多。2010年8月,阿尔及利亚内阁会议审查并通过了2010年财政法案补充条例,进一步强调加强外国投资在阿尔及利亚进行资产转让时的国有优先购买,打击无效转让给外国人的违法行为。此外,为加快实施其民族工业振兴政策,提高本土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阿尔及利亚政府还拟推行新的进口限制政策,要求所有进口商须向当地工商会提交含有交易发票、商业注册公证件、缴税说明、公司情况等多种文件在内的清关资料,同时还须提供由阿尔及利亚国家商业注册中心出具的开户证明公证件、任职证明等。地方相关主管部门在收到所要求材料后6个月内发给有效期6个月的进口许可。这些限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企业在该地区进行经贸活动的积极性。

此外,西亚、北非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具有悠久的民族主义历史和传统,其资源民族主义对于扩大中国对中东产油国上游能源投资、深化双方能源合作具有限制作用。目前,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的较大油气投资机会只存在于伊朗、伊拉克、苏丹、利比亚等国,而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国家仍然严格限制国际资本,也限制中国国有企业对其上游的石油投资。不仅如此,中国企业在仅有的几个对外资开放上游开采领域的富油国当中,其运营前景也不容乐观。2010年12月,中石油高层透露,碍于欧佩克对产油国产量的配额限制,该企业在伊拉克的三座油田——鲁迈拉油田、哈尔法亚油田和艾哈代布油田将无法达到公司竞标时承诺的产量。按照预期,这三座油田全部达产后,其日产量可达350万桶,再加上伊拉克对外招标的其他10余个油田项目,其产量势必会倍增。而目前欧佩克中最大的产油国——沙特的产量也仅为800万桶/日左右,鉴于伊拉克原油产量大幅上涨将严重威胁国际市场供需平衡,并造成国际油价暴跌,这种情况是欧佩克其他成员国绝不会允许出现的。因此,未来如何进一步开拓与西亚、北非国家的能源合作,中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2010~2011年2月中国—海合会成员国贸易额[5]

三、中国(宁夏)阿拉伯国家贸易交往前景与挑战

目前,中国已成为大部分阿拉伯国家主要进口来源国。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官网统计,在除巴勒斯坦以外的21个阿拉伯国家中,2009年中国在14个国家的进口比重中均排在前三位。中国是也门、叙利亚、苏丹第一进口来源国;而在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约旦、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等国进口比重中,中国均位居第二。中国还是伊拉克、摩洛哥、索马里第三大进口来源国。

而相比之下,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出口比重中的地位并不十分抢眼。2009年,中国只是阿曼、也门、苏丹第一大和沙特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国,而中国在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出口占比相对较小。

中阿贸易快速发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中阿良好的政治关系推动双边贸易不断扩大。近几年,中阿高层互访频繁,政治关系持续升温,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等中阿集体对话与区域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有力推动了双边经贸合作持续稳定、全方位、多领域的发展,为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会。

其次,承包工程项目带动出口。为解决经济结构单一、过分倚重油气资源等问题,近年来,阿拉伯国家实行经济转型,并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为中国企业开展与阿拉伯国家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企业借助中阿良好的政治关系等有利条件,抓住机遇,不断加大对阿拉伯市场的开拓力度,积极参与阿拉伯国家的住房、通信、电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工程建设。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已累计完成承包工程项目营业额超过1000亿美元,有力地带动了中国机械设备和材料的出口。

最后,中阿经济互补性强。阿拉伯国家市场大,人口约3.59亿,经济总量达1.9万亿美元,购买力较强。但阿拉伯国家普遍由于工业化发展起步较晚,经济结构单一,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大多依赖进口。中国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产品丰富,较好地满足了阿拉伯国家的进口需求。

为满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中国原油进口近年来不断攀升。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为1.27亿吨和477.2亿美元,2010年达到创纪录的2.39亿吨和1351.5亿美元,5年间增长了88.7%和183%。阿拉伯国家资源丰富,素有“世界能源库”之称,目前中国原油进口量的47%来自阿拉伯国家。

同时,我们在看到中阿贸易美好前景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风险,提高防御风险的能力。(www.daowen.com)

风险防范意识要时刻牢记在心。与阿拉伯商人开展贸易往来,无论是刚开始打交道的新客户,还是交往多年的老客户,都要有很强的风险意识。尤其是对待老客户,也要本着“亲兄弟明算账”的宗旨。

从近几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发生的贸易纠纷案例看,贸易风险往往并不是发生在甲乙双方贸易往来的初期,而大多发生在双方建立了贸易关系以后。这里有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有个中国公司曾经与一个阿拉伯客户打了十多年的交道,阿方一直信誉良好,双方付款方式一直采用30%预付。在后来的一次贸易合同执行过程中,阿方提出近期由于公司资金周转有困难,希望中方能将DP AT SIGHT改为见单后90天付清。考虑到双方之前合作一直比较愉快,对方也基本没有发生拖欠货款等行为,中方公司经过考虑答应阿方要求。但货到港半年多过去了,外方总是找各种理由拒不付款。此案后来经过多方努力,中国公司通过法律手段追回了绝大部分货款,但这期间中国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才使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因此蒙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控制风险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合适的付款方式。信用证付款应该说是风险相对比较小的方式,但有些阿拉伯国家开具信用证商人需要向银行按信用证金额的100%支付保证金,所以这些国家商人一般不愿意接受信用证付款方式,而更愿意采用D/P付款方式。为了控制D/P付款方式下的风险,首先要求外方在合同签订后支付至少30%的预付款,对定制产品预付款比例还要更高,而且把这个条件作为合同生效的前提。一旦外方违约,这部分预付款就可用以弥补中方已经发生的费用,如海运费等,尽可能减少因对方爽约而给中方带来的经济损失;其次要注意跟踪外方付款情况,如果货发出后外方没有及时付款,可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如通知货代将货在中转港延迟,如果货到中转港时仍收不到客户的货款,可考虑把货运回国内处理。

减少贸易风险还要从自身做起。首先自己要切实履行合同,严格按合同要求安排生产,把好产品质量关,及时交货。不能因产品质量或其他问题被外方钻了空子,从而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另外,在贸易往来中不要轻易相信口头承诺,对合同执行过程中的任何承诺和更改必须以书面确认为准,日后一旦发生贸易纠纷就可以作为索赔的依据。

外贸公司在进出口代理业务中也要注意规避风险。外贸公司在开展进出口代理业务时,为了规避风险,应在与外商签订的合同中表明自己的身份仅是代理,并在合同中加上委托人的相关信息,如果日后发生贸易纠纷,外贸公司就不需要承担买方或卖方的责任。同时在与国内工厂签订代理协议时,也要强调外贸公司只是代为履行外贸合同。

第一次向阿拉伯国家出口商品,事先要全面了解该国相关贸易政策、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如沙特港务局2009年就进口产品的原产国标识问题出台了新规定,即对所有运往沙特的货物,必须在包装(包、盒、箱等)上,通过铭刻、印刷或不可去除的胶贴等方式,以全拼文字清晰明确地标识出原产国家(COUNTRY OF ORIGIN)。违反上述规定的进口货物将被退回原产国,并有可能被处以罚款。沙特还对进口商品的单据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中方公司出口前必须对相关规定认真加以研究。

伊拉克规定原产地证书必须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出具,并经伊拉克驻华使馆认证方为有效。对出口埃及的所有工业产品,必须在国内申请办理装运前检验证书,发票和产地证必须有埃及驻华使馆认证。只有具备以上两项手续,埃及方面才能给予办理产品通关手续。

目前网络非常发达,要了解以上信息应该说非常方便。不过要对网上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多进行比较,注意去伪取真,以免受误导。中国驻外使馆经商处网站也是了解上述信息的途径之一。

为今后健康持续地发展中阿经贸关系,我们要未雨绸缪,科学谋划,制定切实可行而有效的对策和各种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和提升中阿经贸水平和质量。

首先,进一步完善双边合作协调机制,着力解决好中国出口产品质量问题。

近年来,中阿贸易总体保持健康发展态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中国对阿出口产品质量问题尤为突出,大大影响了中阿贸易健康发展。为此,中国质检总局已与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国建立了质检合作机制,以协调解决双边贸易中可能出现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纠纷。

以埃及为例,国家质检总局根据与埃及有关政府部门签署的备忘录,专门针对中国向埃及出口工业产品发布了《关于对出口埃及产品实施装运前检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要求,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有关机构对出口埃及的工业产品进行装运前检验,内容包括实物检验、检测、核价和监装等项工作。检验合格后颁发装运前检验证书。埃及进出口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将凭上述检验证书办理中国出口工业产品的验证放行。

总的来说,上述《通知》在保证对埃及出口工业产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制止欺诈行为,防止进口商、出口商、中间商或生产企业出口假冒伪劣产品,避免个别产品质量纠纷影响中埃经贸关系大局等方面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根据规定,只要是出口到埃及的工业产品都要办理以上申报手续,即需要批批检验,批批签证,这无形之中增加了一定的行政审批环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边正常贸易的顺利进行。

为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借鉴海关目前实施的分类管理办法,对中国出口产品装运前检验工作也实行分类管理。即根据企业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相关廉政规定和经营管理状况,以及海关和出入境管理机构监管、统计记录等,将企业分为A、B、C、D四个类别进行分类管理,不同管理类别的企业,制定相应的差别管理措施。其中对A类企业只需办理装运前备案登记手续,简化其他核查手续;对B类企业适用常规管理措施;C类和D类企业适用严密监管措施。同时,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还可对A类企业进行随机抽查,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就处以相应的惩罚措施,包括经济处罚、降低管理类别等级等。这一方面可以鼓励企业守法自律,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行政监管效能,保障进出口贸易的安全与便利。

其次,充分认识对阿拉伯国家开展加工贸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几年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油气资源领域,加工贸易比重相对较小。

目前,阿拉伯国家日益重视发展本国的制造业,以改善经济结构,解决失业率居高不下问题。另外,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零关税政策将于2012年1月正式生效,中国制造业正处在产业升级换代和转移阶段,大力发展对阿加工贸易的时机已基本成熟。

通过发展境外加工贸易不仅可以减少因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出口竞争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减少贸易摩擦,改善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同时还可以带动中国设备出口,进一步扩大对阿贸易。

为此,希望有关各方应充分认识对阿拉伯国家开展加工贸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予足够的重视。

政府部门要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国内外汇、信贷、财政等有关对阿拉伯国家开展加工贸易的相关配套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对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开展加工贸易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帮助中国企业在境外能享受到所在国最优惠的税收、土地政策和投资保护政策等,为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开展加工贸易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发展空间。

作为企业,要看到在阿拉伯国家开展加工贸易的良好前景,要根据自身优势,制订长远的市场开发规划和目标;同时要深入研究和综合考虑所在国政治、经济、资源、社会、劳动力、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等方面因素,广泛调查所在国的消费习惯、实际消费能力。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促进和发展中国(宁夏)阿拉伯经贸交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其中,在中阿经贸论坛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要实现中阿经贸论坛机制化和长效化的途径在于细化配套措施,树立品牌意识,发挥论坛的倍增效应。具体设想和建议是:

第一,以银川“悦海商务区”作为中阿经贸论坛的品牌。银川是一座历史名城,具有“塞上明珠”的美誉;银川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之地,是展现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和谐相处、各种文化交相融合的窗口和典范,也是穆斯林在宁夏人文生态的集中体现。更重要的是“银川论坛”其地域性称谓可以超越中阿之间的界线,面向整个伊斯兰世界,足以显示其开放性的内涵。因此,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提升宁夏国际形象,让“银川论坛”给宁夏插上腾飞的翅膀。同时,要立足黄河近岸和沿黄城市带建设,大力促进中阿经贸论坛向不断深入和高层次发展。

第二,发挥“中阿经贸论坛”的综合效应。中阿经贸论坛内涵丰富,领域广泛,目前基本包括了:中阿高端论坛、商品展览会、投资合作洽谈、人文交流、教育交流、新闻媒体交流与研讨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在中阿经贸论坛高峰会举行的同时,可以举办“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博览会”“中国穆斯林风情展览会”“贸易与投资洽谈会”“伊斯兰文化研讨会”“伊斯兰金融研讨会”“人力资源与人才交流会”“回族武术表演会”“宁夏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推荐会”等,将经贸博览会、学科研究与人才基地、休闲与旅游结合起来,并且在政府的引导下,广泛吸引民间团体的参与,实现内外互动、官民并举,使“论坛”效益最大化。

第三,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逐步从能源矿产依赖型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变。宁夏作为内陆对外开放区,既要吸取沿海地区在开放过程中环境不断恶化的教训,又要避免阿拉伯产油国严重依赖于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探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经济发展路径,推广宁夏在治沙领域积累的经验,与阿拉伯国家开展太阳能、风能、治沙等领域的合作。

总之,要以中阿经贸论坛为时代性平台,在促进宁夏对外开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以中阿经贸文化交流为先导,充分发挥回族自治区的独特优势,加快面向伊斯兰世界的经贸文化合作。以建设中阿(宁夏)论坛银川永久会址、举办中国(宁夏)—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为契机,推动形成中阿国际经贸合作交流平台、中阿高层对话合作机制,把宁夏打造成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集散地、中国重要的国内外产业转移承接基地、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开放合作的人才培育基地。

同时,从阿拉伯世界的现状和发展势态来看,阿拉伯国家目前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市场,一直在把眼光“向东看”。目前,国家确定宁夏银川为中阿经贸论坛永久性会址,这对宁夏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宁夏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机会,以开放的胸怀加快推进西进的步伐。一方面,要加快自身优势产业的发展,通过打造“清真品牌”,带动宁夏乃至周边畜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看到以宁夏为圆点,中阿经贸合作论坛及其配套产生的服务需求,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旅游和服务业的腾飞,还可以带动内蒙古、陕西、甘肃乃至山西和青海的旅游观光、餐饮、物流、会展和文化活动。宁夏发展必须立足长远,利用好中阿经贸论坛这一平台,合理布局,使宁夏成为一个带动周边省区经济发展的“轴心”,吸引更多阿拉伯游客来宁夏旅游,到西北投资,逐步形成中国内地旅游的国际新热点,形成跨越中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不断开创中阿经贸论坛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联合国贸发会议:《国际贸易发展统计手册》。

[2]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

[3]《人民日报》, 1993年1月20日。

[4]严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阿拉伯经济》,《阿拉伯世界》, 2001年第4期。

[5]李荣:《当前中阿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5第6期。

[6]余建华:《关于中阿能源合作的若干思考》,《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0第6期。

[7]徐婷、徐美丽:《阿拉伯国家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因素》,《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0年第5期。

[8]冯璐璐:《中东经济现代化的现实与理论探讨:全球化的视角》人民出版社, 2009年。

[9]佘莉:《海湾国家:经济联合及其对外合作走向》,《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第10期。

[10]王行国:《百科记录辞典》,海洋出版社, 1991年。

[11]谢辉:《陈琪与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9年。

[12]施昌奎:《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年。

[13]宋晓天、杜新、郑军健:《中国—东盟博览会发展报告2004-2008精简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14]谭红翔:《会展策划实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年。

[15]彭树智:《中东史》,人民出版社, 2010年。

[16]吴富贵:《一个中国人眼中的阿拉伯世界》,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6年。

[17]丁俊:《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9年。

[18]王健、冷柏军:《国际贸易实务研究:实践与决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9年。

[19]张俊彦:《变化中的中东经济现状与前景》,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

[20]林桂军:《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中阿经贸关系发展进程2011年度报告》(中文版),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1年。

[21] Diana Farrell and Susan Lund,the world’ s new financial power brokers, The McKinsey Quarterly,Economic Studies December 2007.

[22] Kito de Boer, Diana Farrell and Susan Lund,investing the Gulf’ s oil profits windfall,The McKinsey Quarterly,Corporate Finance,May 2008.

[23] World Bank,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Region, Economic Developments and Prospects 2005.

[24] IMF,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 Department,Impac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Countries and Challenges Ahead,2010.

【注释】

[1]〔美〕伯纳德·刘易斯:《历史上的阿拉伯人》,马肇椿、马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年,第32页。

[2]〔埃及]艾哈迈德·艾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1册,纳忠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第12页。

[3]陈宗德、倪星源:《经济迅速发展的海湾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9年,第19页。

[4]王晓明:《世界贸易史: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诠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第415页。

[5]AMF (2011)Arab Monetary Database (AMDB)arailable on line http://www.amf.org.a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