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美欧制裁叙利亚油气产业及影响分析

美欧制裁叙利亚油气产业及影响分析

时间:2024-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美欧制裁叙利亚油气产业及其影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陈双庆2011年8月1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呼吁制裁叙利亚石油、天然气产业,要求欧洲、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大国“配合”,不购买叙油气或不向叙出售武器。9月3日,欧盟正式宣布对叙利亚实行石油禁运等制裁措施,不仅包括禁止进口叙利亚原油及石油产品,同时还包括对叙利亚石油出口相关的融资和保险进行制裁。

美欧制裁叙利亚油气产业及影响分析

美欧制裁叙利亚油气产业及其影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陈双庆

2011年8月1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呼吁制裁叙利亚石油、天然气产业,要求欧洲、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大国“配合”,不购买叙油气或不向叙出售武器。8月18日,奥巴马签署总统令,宣布对叙实施石油制裁,禁止与5家叙能源企业进行商业交易,不准进口叙石油和石油产品。9月1日,希拉里在巴黎“利比亚之友”国际会议上呼吁欧盟赶快行动起来,对叙利亚的能源部门实行严厉制裁,断绝其资金收入。9月3日,欧盟正式宣布对叙利亚实行石油禁运等制裁措施,不仅包括禁止进口叙利亚原油及石油产品,同时还包括对叙利亚石油出口相关的融资保险进行制裁。美欧共同制裁叙油气产业,将对叙经济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但尚不至于“压垮”叙经济。

一、油气在叙利亚经济中的地位

石油工业乃叙利亚国民经济三大支柱(其他两个支柱为农业和旅游业)之一,长期为叙提供主要外汇来源。叙石油探明储量25亿桶,占阿拉伯国家石油总储量(7188亿桶)的3.47%和世界石油总储量的0.2%;探明天然气储量2400亿立方米。1988年,叙实现石油自给自足,次年起开始出口石油,由石油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石油工业也成为叙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自1989年开始出口石油后,其收入长期占叙出口总收入50%以上。然而,因过量开采,油田受损,渗水现象严重,许多小规模油田甚至进入枯竭期。同时,叙政府财政紧张,无力改善油田设施,导致石油产量一路下滑,从1994年的60万桶/日下降到2010年的30多万桶/日[1]。叙利亚2012年7月日产原油37万桶,日出口量为15万桶,日出口石油收入约1600万美元。由于政府补贴能源消费,叙利亚人长期享受低价油,从汽车、供暖到发电全靠石油,国内消费逐年上升,导致石油收入锐减。2004年,石油产值占叙政府总收入的11.2%,而到了2010年,尽管油价持续走高,但仅占政府总收入的5.4%[2]。叙原油55%出口,45%用于国内消费。因炼油能力有限,每年需进口400万吨柴油,占国内燃油消费的一半。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若叙未能勘探出新油田,2020年年底石油储量将消耗殆尽,变成石油纯进口国。

二、各大国在叙利亚油气利益

美国一直将叙列为支恐国家,不仅限制其他国家与叙经济往来,且对叙实施经济制裁,主要集中在金融电信航空、军售和日用商品等领域。受长期关系交恶和制裁影响,叙利亚与美国直接贸易额很小。2009年,叙对美出口额为2.859亿美元,仅占叙出口总额的0.2%[3]。美国对叙利亚油气领域鲜有涉足,仅有波拖马可(POTOMAC)能源公司、艾泼梅尔(IPRMEL)石油公司和科努克(CONOCO)公司等少数几家公司在叙勘探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因此,在制裁叙石油工业方面,美国不会有多大作为。

欧盟是叙最大贸易伙伴。叙出口欧洲商品中85%以上为石油或相关产品,主要客户为意大利、法国、德国、荷兰和希腊等,占总收入28%。据国际能源机构估算,叙利亚将近99%的出口石油都销往德国、意大利、法国、荷兰和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另据欧盟统计数据,欧盟国家从叙利亚的日原油进口量为11万~15万桶。欧洲对叙石油领域投资企业主要有:荷兰皇家壳牌公司(与叙幼发拉底石油公司合作),日产量为12万桶;法国道达尔(TOTAL)公司(与叙代尔祖尔石油公司合作),日产量为3万桶。

俄罗斯近年十分重视投资叙油气。2005年3月,俄塔特(TAT)石油公司与叙石油公司签署勘探石油和天然气合同,获得共同勘探、开发和生产位于代尔祖尔市艾尔布克马尔(Albukmal)地区面积1900平方公里27块油田的独家经营权,开发期25年。同年12月,俄信用度投资公司(Credit Line)与叙石油部就代尔祖尔市建炼油厂和石化一体化项目签署协议,项目金额约27亿美元。同期,俄叙还签署了两项总价值3.7亿美元的天然气工业合同:一是建造324公里长的天然气管道;二是在已发现3个大型天然气矿的巴尔米拉市附近建造一个天然气处理厂。

中国在叙油气领域的利益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购买叙利亚原油。2003年,中石化伦敦公司从叙购买原油64.5万吨,总额1.38亿美元。二是油田开发合作项目。中方与叙合资的石油联合作业公司“叙中考卡布石油公司”(SSKOC)在叙油田投资,日产量约为1.2万桶。2003年,叙与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签署的格贝比(KBEBE)油田二次采收项目,中方投资约1亿美元,可带动价值近5000万美元相关设备的出口,合同承建期为25年。三是提供石油设备和油田服务。2003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技术开发公司、中石化第四建设公司等参加叙石油工程建设和供应石油机械和设备的投标项目7个,中标850万美元,主要包括油罐项目、输油管道项目以及提供油泵、电潜泵、管件、阀门机械设备。2005年12月,加拿大石油公司(Petro-Canada)与中石油集团(CNPC)和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达成协议,转让其在叙利亚的幼发拉底石油公司(AFPC)38%的股份给上述两家企业,转让价格为6.1亿美元。幼发拉底石油公司的产油量占叙总产油量的近60%。

另据印度的数据统计,2006~2007年间,印对叙出口总额为4.05亿美元,年增长达47.5%,主要出口产品为金属制品、机械、棉纱药品及有色金属产品。2010年10月,印度欧斯瓦(Oswal)化工肥料有限公司通过其子公司自由区企业(FZE)与叙利亚国营磷肥及矿业通用公司(Gecopham)签署合作备忘录,商定利用磷矿尾矿,在叙建设磷酸和磷酸一铵生产线。

三、制裁对叙利亚经济造成影响

目前,受动荡局势影响,叙利亚国内经济发展几近停滞,旅游业重挫,海外投资锐减,加上新增大笔补贴福利和军事开销,叙财政已严重吃紧。在此情况下,美欧对叙油气产业的制裁可能使叙经济雪上加霜。一是可使叙出口创汇进一步受挫。叙油气工业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长期支撑着叙脆弱的经济,其中石油出口收入至关重要。一旦遭受制裁,特别是意大利、荷兰和法国等“大买家”若拒绝购买叙石油,势必影响其石油出口,切断其主要的石油收入来源。而且,品质较低的叙利亚原油短期内也很难在国际市场上找到新的替代买主。同时,制裁生效后,叙成品油进口必将受限,无疑会使叙国内石油供应面临巨大需求缺口。

二是油气勘探、开采及冶炼将受影响。叙自身油气开发技术落后,不得不引进并依赖外国公司的先进开采、勘探技术(如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提高油气产量。1995年欧盟与地中海国家合作伙伴协定(简称“欧地协议”)签署并实施后,地中海国家取消对机械设备的进口关税,使叙可以较为低廉的价格进口油气设备,颇为受益。一旦遭受制裁,特别是欧洲中止与叙油气领域合作后,势必影响其油气生产。目前,叙利亚共有两大国有炼油厂:一是巴尼亚斯(Banias)炼油厂,于1979年在罗马尼亚帮助下建成,设计生产能力为日产12万桶,年炼油能力600万吨;二是霍姆斯(Homs)炼油厂,于1979年在捷克帮助下建成,日产11万桶,年炼油能力540万吨[4]。两大炼油厂建厂已30多年,设备陈旧,管理落后,亏损严重,产品难以满足国内需求。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统计,当前叙利亚精炼原油的日最大产能是24万桶,也就是说,若出口欧盟的原油都转为在叙国内进行提炼,那么叙全国的炼油厂则无能力提供足够的生产空间用于消化产能。(www.daowen.com)

三是财政负担将进一步加重。2012年4月,叙政府将柴油价格从每升0.43美元降至0.32美元,这意味着政府每年需支付5.32亿美元用于柴油价格补贴。在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油气领域遭受制裁不仅将给叙财政雪上加霜,而且可能使石油走私更为猖獗。据统计,叙每年因燃料走私造成的经济损失达8亿美元。

四、叙利亚政府的应对之策

面临欧盟的石油制裁,叙利亚政府并无屈服之意。9月7日,叙利亚财政部部长穆罕默德·杰莱拉提声明:“欧盟的制裁令只会伤害欧盟自身。我们要么对原油进行提炼,要么直接将原油出口到俄罗斯、中国或其他任何愿意购买我们多余石油的国家。否则,我们将把它作为储备保存起来。”

可见,制裁对叙利亚并非“灭顶之灾”,叙仍有多种办法应对。一方面,叙政府可以通过抛出更具诱惑力的石油开采合同,吸引一些新兴大国,并寻找新的原油买家,或削减原油产量等方法“解压”;另一方面,叙在中东地区仍维系着一些重要经贸伙伴。其中投资“大户”主要有:沙特(19亿美元)、土耳其(11亿美元)、埃及(10亿美元)、黎巴嫩(6亿美元)和约旦(5.6亿美元)[5]。伊朗在叙的6个投资项目涉及电力、汽车、能源、化工等重要领域,包括变压器项目、废矿物油再提炼生产项目以及汽车生产组装项目。叙目前还从埃及每天进口250万立方米天然气,并从2011年起从阿塞拜疆每年进口10亿立方米,从土耳其每年进口5~10亿立方米[6]。2011年7月25日,叙利亚与天然气储量全球第二的伊朗以及伊拉克签署协议,建造一条从伊朗南帕尔斯天然气田、经伊拉克和叙利亚通往欧洲的天然气输送管道。

再者,为应对石油减产和国内消费不断攀升的矛盾,叙政府早就开始采取相关措施:一是大力开发天然气,逐步取代对石油的依赖。叙政府成立了隶属“石油和矿产资源部”的天然气总公司,在大城市铺设天然气管道,新建数十个汽车天然气供应站,将5000辆旅游车改用天然气,把热电厂改为燃气发电,并号召民众使用天然气。二是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与乌克兰合资兴建太阳能电池板厂,与阿联酋和德国在哈斯亚工业区兴建风力发电厂。无疑,这些措施的继续实施将有助于叙缓解因油气制裁造成的压力

【注释】

[1]Jane’ s Sentinel Security Assessment, Syria, Aug16, 2011, p.220 .http://sentinel.janes.com/subscribe/sentinel/country_report_doc.jsp?Prod_Name=EMEDS&Sent_Country=Syria.

[2]Paul Rivlin:“Behind Tensions in Syria:The Socio-Economic Dimension”, Tel Aviv Notes, Special Edition, March 29, 2011.

[3]Jeremy M.Sharp:“Syria:Issues for the 112th Congress”, June 21, 2011, p.31.

[4]王有勇:《中国与叙利亚的能源合作》,《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6年第3期。

[5]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Doing Business in Syria:2009 Country Commercial Guide for U.S.Companies.

[6]“Damascus Turns to Private Sector”, Middle East Economic Digest, May 14, 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