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论文集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论文集

时间:2024-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确立战略合作关系,迄今已经举行了五届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已互为第二大和第七大贸易伙伴。中国已与阿尔及利亚、约旦、沙特等一些阿拉伯国家签署了政府间和平利用核能协议。中国对中东、海湾有关问题所持的公正立场受到阿拉伯国家的高度赞扬,双方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协调更加密切。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论文集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务实合作领域宽机遇多潜力大

外交部 杨洪林

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济互补性强

2011年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发生的动乱仍在发酵,安全局势动荡,民众关切的经济、社会民生等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社会不安定因素较多,这些国家实现社会安全稳定,恢复经济发展仍需时日。

部分阿拉伯国家局势动荡对整个阿拉伯世界带来多种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开展互利合作造成了影响。但是,中阿传统友谊牢固,互利合作深得人心,双方在能源、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互补性强,给双方的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从长远看,中阿双方合作的领域宽,机遇多,潜力大,前景广阔。

2010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确立战略合作关系,迄今已经举行了五届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日前,中阿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在突尼斯圆满结束。会议期间,中阿双方围绕“深化战略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主题,深入探讨了深化中阿战略合作关系、推进中阿合作论坛机制建设的途径和举措,确定了今后两年中阿合作的优先领域和具体合作项目,并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达成了广泛共识。会议通过并签署了“中阿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公报”和“2012~2014年行动执行计划”。双方有关部门还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进一步丰富了中阿战略合作关系的内涵,强化了中阿合作论坛的机制建设。

这次会议是在阿拉伯世界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召开的,中阿双方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关系、提升合作水平高度重视。会议巩固了中阿双方传统友谊,深化了务实合作,加强了战略互信,有力地推动了中阿集体合作和中国与阿拉伯各国双边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同为发展中国家,都肩负着紧跟时代步伐、实现自身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艰巨使命。双方在能源、经贸、农业、文化、卫生等诸多领域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合作潜力,不断深化互利合作是双方的共同愿望。

中阿合作论坛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开展沟通交流,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务实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论坛成立8年多来,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政治领域,中阿关系稳步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经贸领域,建立了企业家大会暨投资研讨会、能源合作大会等机制,举办了四届企业家大会和两届能源合作大会。中阿贸易额快速增长,从2004年的367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近2000亿美元。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已互为第二大和第七大贸易伙伴。双方相互投资逐年攀升。在其他领域,双方围绕人力资源培训、教育、科研、环保等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双方已举办了四届文明对话研讨会,三届新闻合作论坛,三届友好大会,每两年在阿拉伯国家和中国轮流举办中阿艺术节。此外,双方在文化、新闻、教育、卫生等领域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中阿开展互利合作有着坚实的民间基础。中阿长期友好,早在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就将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入新世纪之后,中阿各领域友好合作又取得长足发展。中阿合作论坛以政治、经贸、人文为主体的合作架构日臻成熟,并逐步形成了稳健推进、官民并举的发展格局。

中阿合作论坛的发展与壮大极大地丰富了中阿交往的内涵,创新了互利合作的模式,对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双边领域的合作形成了有益的补充,有力地提升了中阿关系的整体水平。近年来,中阿关系顺利发展,人员往来更加密切。现在每天有近2000人来往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近8000名阿拉伯国家留学生在华学习,约500名中国医生在不同的阿拉伯国家治病救人。不久前,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阿拉比先生在访华期间曾发表题为《充满希望的阿中关系》的署名文章,称赞“中阿合作论坛已成为阿中双方在明确的战略框架下开展集体对话与合作的平台,并为国际社会开展类似合作提供了先进经验”。

阿拉伯国家是中国的全面合作战略伙伴。中东海湾地区是世界石油、天然气重要的生产地和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与全球政治、经济、能源安全息息相关。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有着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中国重视其在西亚、北非地区事务中的责任,一直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中国高度关注中东海湾地区局势,主张以理性的态度、和平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希望所有地区国家能互释善意,本着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原则,通过对话协商理智解决彼此分歧。我们理解并重视海湾国家的安全关切,支持海合会国家为维护其安全和稳定所采取的措施。中方支持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努力,一贯反对任何地区国家研发和寻求拥有核武器。中方呼吁中东地区所有国家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使中东成为无核武器区。中国支持举行中东无核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际会议。中国高度重视和平利用核能问题,在恪守不扩散义务的前提下,积极与有关国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与交流,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核能发展提供帮助。中国已与阿尔及利亚、约旦、沙特等一些阿拉伯国家签署了政府间和平利用核能协议。中国对中东、海湾有关问题所持的公正立场受到阿拉伯国家的高度赞扬,双方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协调更加密切。

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合作是中阿合作中的又一个亮点。海合会是中东地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海合会是中国全球第八大贸易伙伴、第七大出口市场和第八大进口来源,还是中国海外最具发展潜力的资本市场和工程项目承包市场。2011年,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2010年,中国从海合会国家进口原油7618.7万吨,占中国原油进口的三分之一多。

海合会六国地处亚洲西部,战略地位重要,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沙特是海合会的领头羊,是中东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也是20国集团中唯一的阿拉伯国家代表和产油国代表,是海合会秘书处所在地和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处所在地,是国际能源论坛秘书处所在地,是未来海合会中央银行总部所在地,是世界第十大金融市场和第二大新兴市场。沙特石油出口量约占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一半,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也是世界石油天然气主要生产国,国家虽小,但经济实力雄厚。

海合会成立于1981年5月25日,六国已经统一了关税,并就将实行统一货币、建立海合会中央银行达成了共识。2001年海合会批准也门加入海合会卫生、教育、劳工和社会事务大臣理事会等机构。2011年又原则同意吸收约旦、摩洛哥加入海合会,双方正在商谈入会事宜。

中国早就与海合会建立了联系。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外长与海合会六国外交大臣及海合会秘书长建立了在联大期间举行会晤的机制。1996年9月,中海又建立了政治和经济磋商机制。中海自2010年6月建立并启动中海战略对话机制以来已进行了两轮战略对话,是继中阿合作论坛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第二个合作机制。2005年3月,中海开始能源对话。2005年4月以来,中海就建立自由贸易区举行了五轮谈判,并就最主要的贸易条款达成协议,协议遗留的问题不多,谈判已接近尾声。中海建立自贸区的重要意义并不亚于中国与东盟建立的自贸区。

与此同时,中国与海合会成员国的双边关系快速发展,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中国与沙特于2008年6月建立战略友好关系。2012年3月,中沙又发表联合公报,一致同意在战略合作框架下全面提升两国关系。同月,中国与阿联酋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多,潜力大,前景广阔。沙特是中国海外原油第一大供应国,2011年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6000多万吨。沙特连续11年成为中国在非洲、西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阿联酋是中国在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贸易中心和航空枢纽。卡塔尔是全球最大的液化气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液化气供应方。2012年3月,中国与阿联酋签署了关于能源合作备忘录和双边投资促进合作计划。中国与阿联酋能源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为两国在清洁能源技术上的研发合作铺平了道路。中石油、卡塔尔石油、壳牌石油公司就合资建设浙江台州炼化一体化项目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卡双方还商讨了金融和投资相联系的协议,卡方建议能源支付部分以人民币结算,中方表示将认真加以研究。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阿拉伯朋友的深厚情意,2008年四川大地震,沙特在第一时间内向中国提供1亿美元的紧急援助,其中现金5000万美元。阿联酋向中国提供5000万美元的现金援助。上海世博会期间,沙特拨款1.5亿美元修建沙特展馆,闭馆后又将展馆全部赠送给中国。

二、中阿开展互利合作基础稳固

诚然,当前部分阿拉伯国家安全局势持续动荡,的确给中阿整体合作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对此,我们应妥善应对,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周密安排,虚实结合。对政局不太稳的国家可加强双边人员往来,以请进来为主,了解其需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开展互利合作。对政局总体保持稳定的海湾国家可在多种领域开展务实合作。譬如,在能源合作领域,中国和海合会国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中国与沙特签订原油供应合作协议,这对保障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这是中国政府同外国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供油协议,也是沙特政府同外国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供油协定。2009年中沙两国签署在天津建百万吨乙烯及深加工项目。同年,中石化、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在福建联合建设的大型石油炼化项目正式投产。中石化还在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商谈联合在青岛建炼油厂,中石油和阿美石油公司在云南建新的炼油厂设施。(www.daowen.com)

2012年3月,中石化与阿美石油公司签订协议,投资近100亿美元,在沙特联合投资建立延布炼油厂,日加工重油40万桶,年产2000万吨,预计2014年11月投产,所产汽油柴油等主要产品基本由双方按比例包销。国家发改委核准的中方投资额为34亿美元,中石化和沙特阿美分别持有37.5%的股份,在沙特上市的公司YHC占25%的股份。这是中石化在海外建的第一座炼油厂。

同时,中石化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在天津新建一个生产能力达26万公吨的聚碳酸酯工厂,预计2015年投产。该项目将使用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独有的聚碳酸酯生产技术,这将大幅降低聚碳酸酯生产流程对环境的影响。2012年3月,中国与阿联酋签订350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这为两国开展双边金融合作创造了条件。

三、几点合作建议

(一)在油气和矿产资源方面开展合作。海湾国家都是石油生产国,但经济结构单一,对油气资源依赖性很大,在油气领域与其开展勘探开采合作存在法律障碍。可与海合会国家探讨在石油勘探开采和下游工业,在稀有金属勘探开采等方面开展互利合作。比如,联合投资建石油炼化和储油设施,或勘探开采稀有金属。又如,与卡塔尔商谈在天然气压缩技术上开展互利合作。卡塔尔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5.7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格外旺盛,据估计今后十年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将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中卡将彼此的市场和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成为长期、稳定、可靠的能源伙伴,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中卡两国在天然气运输深加工和存储方面开展深度互利合作,潜力大,领域宽广。双方还可以在旧汽车、旧轮胎、废油的处理及再利用等方面开展合作,还可参与太阳能风能的广泛开发和使用。

(二)深化双方学术交流与文化合作。我们历来主张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民族的习俗和文化应该得到尊重。各国人民应该相互学习,不同文明应该相互借鉴,相互包容,世界各国人民应该和平共处。古代的丝绸之路曾把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连在一起,现在双方又在商讨建设“新的丝绸之路”。这将“是一条友谊之路,是中国与阿拉伯人民政治互信之路、商业诚信之路、团结互助之路,是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交流之路”。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埃及、伊拉克也是世界文明古国。沙特是伊斯兰教的发祥地,每年约有1000万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穆斯林到沙特麦加朝觐,沙特对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世界有着重要影响。沙特主张在世界不同文明和宗教之间开展对话,消除误解,促进合作。这与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是相吻合的。2009年,中沙签署协议,在北京大学建立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图书馆分馆,这是沙特在非阿拉伯国家建立的第一个国王图书馆分馆,将会成为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学术交流与文化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同属亚洲国家和东方民族,相似之处和共同语言很多。沙特等国均有国家博物馆、伊斯兰事务和海湾事务研究中心,画家工作室以及私人博物馆或私人收藏珍品展馆,中国与海湾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文化合作有许多便利条件,双方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不仅能促进中国人民与海湾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还能有力促进双方互利合作。

(三)在旅游和医疗方面开展合作。海湾国家资源富集,但自然条件恶劣,夏季长达半年之久,炎热、酷暑。每年的5月中旬至10月上旬,海湾国家的公民都会带家人及保姆到欧美等国避暑度假,其人均每年在旅游方面的开支已经超过了欧美。这些国家的王室成员和社会名流以及商贾都在欧美购有私人宅邸,他们的孩子大都在欧美接受高等教育,他们每年不知要去欧美国家多少次。

中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美丽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迹很多,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迹有近30个,这对海湾国家吸引力很大。海湾国家国民对中国传统中医十分推崇,他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构成的改变,“亚健康”现象非常普遍,疑难病状增多,希望用中医治疗疾病的愿望迫切。深度开发中国适合海湾国家公民需求的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并在旅游度假与治病疗养方面与海湾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深度合作,领域多,潜力大。

(四)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开展合作。海湾国家低收入群体对住房需求旺盛,2011年沙特为了稳定国内政局,宣布建设50万套住房,解决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此外,这些国家不少商贾拥有闲置地皮,可与其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开展互利合作。

(五)在投资、贸易、基础设施、高科技、金融等领域开展合作。沙特大学院校和科研机构最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工程项目多,双边合作可侧重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高科技等领域。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拥有巨额主权基金,但与中国双向投资规模有限,与快速发展的双边政治关系很不相称。双方在金融、投资领域开展多层次的互利合作的潜力大,领域宽广。

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与阿拉伯国家,特别是海湾国家开展互利合作特别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重视培养人才和队伍的建设。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道路仍将是不平坦的,需要继续艰苦创业,不断摸索、总结、积累经验。企业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这是中国企业立足国际市场、参与国际激烈竞争的根本。一定要培育一批拥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外语水平好、善于与当地人交流的经营管理人才。

(二)要适应“欧美标准”。就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在技术上对欧美标准还不熟悉,在设计标准、施工管理和质量监制方面受制于业主咨询方式监理;缺乏国际承包工程管理人员和经验;惯于粗放型管理,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突出;用国内劳务,成本高,群体劳务纠纷风险大。

目前正值海湾国家基础建设的高峰期,项目多,涉及的领域广,是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工程项目承包市场之一,但这些国家实行欧美标准,市场准入标准高,对项目设计标准、分包商的选择、材料设备选用有很强的控制力;选用严格的第三方咨询和监管体系;同时设计经常变更,物资清关和现场管理等环节配合不力;在设备和材料使用上不接受中国设备材料。所以准备进入这些国家市场的中资企业,一定要事先做足做好功课,练好内功。

(三)要实现中资企业在海外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认真解决好中资企业在海外经营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比如深入了解驻在国市场准入的特点、法律法规以及合作伙伴情况,对市场的环境和特点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在签合同时要强化风险意识,综合评估和全面考虑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和措施,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必须改变现有经营观念、体制和管理模式,提高跨国项目管理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妥善解决劳资纠纷;妥善处理经营资格、驻在国对雇用本国人员的比例、依法纳税等问题,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健康持久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要积极推动中资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向专业化和高端化项目发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比如部分分包给当地的承包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和设备材料等;积极探索投资与承包相结合的新型经营方式,坚决杜绝中资企业恶性压价和内部无序竞争等现象的发生。

(五)要重视在当地社会树立良好形象。一定要合法经营、遵纪守法、照章纳税、保护环境、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使企业具有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企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定要尊重当地员工的合法权益,关心他们的劳动和生活条件,积极促进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和当地社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比如,解决青年就业问题,事关有关国家的社会稳定,各国政府均对此高度重视。中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落实有关国家政府关于“员工本国化”的要求,加强对当地雇员的技能培训,适应当地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积极探讨建设中资企业培训中心的可行性,树立中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整体形象。

(六)要重视加强中资企业协会的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职能和工作机制,更好地发挥中资企业的两大职能:一是内部学习交流和沟通协调的作用,二是对外联系驻在国工商界的桥梁纽带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